免疫细胞的分离和功能检测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79
免疫学研究中的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技术免疫学研究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和动物身体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异物和肿瘤细胞的防御反应。
在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是起关键作用的细胞类型。
它们能够识别和灭杀感染体和变异细胞,调节和模拟免疫反应,从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免疫学的各个方面,对免疫细胞进行有效的分离和纯化是非常重要的。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梯度离心分离法梯度离心分离法是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免疫细胞的方法。
具体步骤是将单个样品分离成不同的浓度梯度,并将样品均匀地添加在内层管子上,然后进行离心分离。
通过分析分离后的离心上清液中各种细胞类型的分布情况,可得到高纯度的特定免疫细胞。
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
二、单克隆抗体柱纯化法单克隆抗体柱纯化法是使用和特定抗体相结合的高亲和性蛋白质固相柱进行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单个样品进行混合,将混合物通过配对的特定抗体柱,将目标细胞捕获和结合。
然后用缓冲液除去不结合的细胞,然后逐步提高pH、浓度等条件进行脱附和纯化。
该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特定细胞的纯度,但需要对抗体进行结合实验,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器和设备。
三、磁珠分离法磁珠分离法是将磁性珠子通过表面结合蛋白并与目标细胞结合的方法实现免疫细胞的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目前,该方法是免疫学研究分离和纯化细胞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具有结合力强、纯度高、高通量、实时观察和可重复等特点。
然而,现有产品价格较高,因此利用磁珠结合留存的免疫抗体分子,促进自主磁珠制备已成为热门技术研究领域。
四、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使用单胞悬液通过免疫表型分析和单细胞相关性分析的方法。
该技术是通过将免疫细胞进行标记,然后将其通过流式细胞术仪器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实现细胞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流式细胞术是高分析刻度,可以分析更多的样品、更少的细胞、更少的步骤,同时也能够研究细胞的表面和内部组成,测定分析数据的精确性高,检测的速度快等多种优点。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保存技术用体外方法对机体各种具有免疫反应的细胞分别作鉴定、计数和功能测定,是观察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
为此,须将各种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从血液或脏器中分离出来。
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由于检测的目的和方法有同,分离细胞的需求和技术也异。
有的仅需分离白细胞,有的则需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ll),其中含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monocyte),有的则需分离T细胞和B细胞以及其亚群。
分离细胞选用的方法应力求简便可行,并能获得高纯度、高获得率、高活力的细胞。
现用分离细胞群的原则,一是根据各类细胞的大小、沉降率、粘附和吞噬能力加以组分,另一则按照各类细胞的表面标志,包括细胞表面的抗原和受体加以选择性分离。
一、白细胞的分离(一)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比例约600~1000:1,两者的比重不同其沉降速度亦异,通常用两种方法加以分离。
本法是利用血细胞自然沉降率的分离法,采集血液后应及时抗凝,通常选用肝素抗凝法。
肝素能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而防止血液凝固。
操作原则是将含抗凝血的试管直立静置室温30~60min 后,血液分成明显三层,上层为淡黄色血浆,底层为红细胞,紧贴红细胞层上面的灰白层为白细胞,轻轻吸取即得富含白细胞的细胞群,离心洗涤后加入少量蒸馏水或含氯化铵的Gey溶液,经短时间的低渗处理,使红细胞裂解,经过反复洗涤可得纯度较高的白细胞悬液。
(二)聚合物加速沉淀法本法是利用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如明胶、右旋糖酐、聚乙烯吡喀烷酮(polyvinylpyrolidone,PVP)等使红细胞凝集成串,加速红细胞沉降,使之与白细胞分离。
本法的细胞获得率比自然沉降法高。
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体积、形态和密度与其他细胞不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密度较大,为1.090左右,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密度为1.075~1.090,血小板为1.030~1.035。
免疫细胞是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等。
各种免疫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功能测定对于了解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免疫细胞的检测即是用体外试验对机体各种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进行分离、纯化鉴定、计数和功能测定,藉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并对某些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也有一定意义。
本综述将就免疫细胞的分离、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和细胞凋亡的检测三个方面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作简要介绍。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免疫细胞包括多种细胞成分,例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等。
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特性,这不仅是我们认识各种免疫细胞的依据,也是分离各种免疫细胞的基础。
细胞的形态特征反映在其物理性质上,如各种细胞的大小、比重、表面电荷和粘附能力等存在差异;而细胞的功能特征往往由该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表面标记)来体现,例如各种免疫细胞执行特定功能必须表达的受体等。
根据不同形态和功能特征,可以将各种免疫细胞从混合细胞群体中分离出来。
免疫细胞分离原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基于细胞物理性状的分离方法和基于细胞表面标记的分离方法。
基于细胞物理性状的分离方法(一)根据各种细胞比重的差异1.自然沉降法2.密度梯度离心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体积、形状和比重与其他细胞不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比重较大,为1.00左右,而淋巴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比重为 1.075左右。
利用密度在l.077万±0.001之间近于等渗的Ficoll-Hypque混合溶液(称为淋巴细胞分层液)作密度梯度离心时,各种血液成分将按密度梯度重新分布聚集。
血浆和血小板由于密度较低,故悬浮于分层被的上部;红细胞与粒细胞由于密度较大,故沉于分层液的底部;PBMC密度稍低于分层液,故位于分层被界面上,这样就可获得PBMC o(如图1-1所示)图1-1 淋巴细胞分离示意图3.改变细胞密度法巨噬细胞能够吞噬铁粉,增加其比重,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或磁场将其分离;T 细胞能够与绵羊红细胞形成花环,形成的花环复合物比重大,借助密度梯度离心将T细胞分离。
免疫细胞提取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免疫细胞提取方法是一种技术手段,用于从生物样本中提取和分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和消除入侵的病原体以及异常细胞,起到维护机体免疫平衡和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作用。
随着对免疫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研和临床应用需要对免疫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发展和优化对于免疫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医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和分析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背景、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将对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背景进行概述,包括该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已有的主要提取方法。
其次,我们将探讨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重要性,包括在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和临床诊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着重讨论目前存在的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问题,如提取效率、纯度、损伤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免疫细胞提取方法进行展望,探讨可能的改进和突破。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现状和挑战,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对免疫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医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信息,推动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进行如下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和内容。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免疫细胞提取方法,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概述、分析和总结。
首先,在第一部分的引言中,我们将提供对本文的概述。
我们将对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本文的目的。
通过这一部分,读者可以对免疫细胞提取方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及对本文的研究目标有所把握。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的正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背景、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指出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分析其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目前存在的免疫细胞提取方法的问题,如提取效率、纯度和可重复性等方面的种种挑战。
项目十六免疫细胞的分离一、抗凝血的制备【实验原理】常用的抗凝剂如肝素能阻止凝血酶的形成;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能与Ca2+结合;机械脱纤维使血液中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聚;从而都能阻止血液凝固。
实验室常用的抗凝方法有如下几种:肝素抗凝、EDTA抗凝、脱纤维抗凝及Alsever液抗凝等方法。
【试剂和器材】1.试剂肝素、EDTA-Na2、Alsever液、生理盐水等。
2.器材三角烧瓶、玻璃珠、试管或离心管、采血器具。
【步骤和方法】1.肝素抗凝法将肝素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50U/ml或其它浓度的溶液,115℃灭菌10min(或112℃15min),置-20℃可保存数月。
实验中常用的肝素抗凝浓度为20~50U/ml血液,实际当肝素浓度为5~10U/ml血液时已显出良好的抗凝效果。
2.EDTA法常用EDTA二钠盐(EDTA-Na2),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27g/L的溶液。
配制时将溶液调至pH7.2,否则EDTA-Na2不溶解。
用时取0.05ml即可使1ml血液抗凝。
EDTA-Na2有效抗凝浓度为1~2mg/ml血液。
3.脱纤维法在三角烧瓶中放入一些小玻璃珠(放入数目视采血量多少而定,通常放30~40粒),将血采入后立即轻轻顺一个方向旋转,直到血纤维凝聚为止。
4.Alsever液抗凝法血液与Aalsever液混合比例为1:1~1:2。
【结果判定】除玻璃珠脱纤维法有血纤维凝聚之外,抗凝血中不能有血凝块出现,否则应重新制备。
【注意事项】1.采血所用器具、抗凝剂、操作过程均应无菌。
2.加入血液后应轻轻混合,直到与抗凝剂均匀混合为止。
常采用旋转混合的方法混匀。
3.抗凝血放4℃保存。
【方法评价】肝素制备的抗凝血不易长期保存(保存时间12h)。
EDTA 法能保持血小板与白细胞的正常形态,避免聚集。
脱纤维法可使少量淋巴细胞丢失,但是悬液中细胞活力好,而且血小板污染甚少。
Alsever可较长时间保存血液,一般可保存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