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6
平面镜成像规律介绍平面镜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工具之一,其成像规律是我们在研究光学时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及其相关概念。
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是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的。
当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光线会按照特定的方式发生反射。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镜面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
平面镜的成像形式平面镜可以形成虚像和实像两种形式的成像。
1. 虚像: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距离平面镜一定距离时,观察者可以看到一个在镜后的虚像。
虚像的特点是:- 虚像与物体距离平面镜相等。
- 虚像的方位与物体相对应,但是与物体呈左右对称。
- 虚像不能被投影到屏幕或者墙壁上。
2. 实像: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距离平面镜较近时,观察者可以看到一个在镜后的实像。
实像的特点是:- 实像的位置在平面镜后方。
- 实像与物体的方位相同。
- 实像可以被投影到屏幕或者墙壁上。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极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平面镜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如镜子、梳妆台等。
2. 平面镜在光学实验中用于观察光线的传播和反射情况。
3. 平面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如望远镜和显微镜等。
总结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光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之一,了解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有助于我们理解光学现象和应用光学技术。
通过本文档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以上就是关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1、平面镜的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5、像的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
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家庭用的穿衣镜、练功房墙壁四周的镜子、潜艇用的潜望镜等都是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
平面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介质性质:平面镜的表面是一层光学玻璃,具有折射作用。
在这种特性下,它能够把激光束或者其他光束发射到固定的方向上。
2、反射性质:平面镜的表面是一层金属膜,能够反射微弱的光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看不到的物体反射出来,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功能。
3、平衡性质:由于采用了优化的装配方法,使得平面镜内部电子学参数处于平衡态。
因此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时间费用开销来保证产品质量。
4、耐用性质:平面镜上覆盖有一层金属涂料,不但抵抗外部海气或者其他物理作用,而且还能抵御一定热量影响。
因此有利于保证其耐久性。
总之,平面镜因其多种特性而享有盛誉。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其可以满足大多领域中对图像成像方便快捷的要求。
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学中一个基本且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下面我将结合光的反射定律、虚像的形成、平面镜的特性及数学模型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一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在讨论平面镜成像之前,必须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根据这一定律,当光线遇到平面镜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并且适用于所有光滑平面镜面。
2.虚像的形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当我们站在平面镜前时,我们的眼睛接收到从物体发出并经镜子反射的光线。
这些光线进入眼睛后,我们的大脑会沿着这些光线的反方向“画”出一条延长线,从而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一个图像。
由于实际上并没有光线真正到达那个位置,因此形成的是一个虚像。
3.左右颠倒的特性:平面镜成像中,所成的像与实物在水平方向上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像是左右相反的。
这是因为在镜面上反射的过程中,对于观察者来说,左侧的光线被反射后似乎来自右侧,反之亦然。
4.等距特性: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物体到镜子的距离等同于像到镜子的距离。
这个特性意味着如果物体距离镜面为d,那么它的像也同样在镜子的另一侧距离为d的位置。
这可以通过几何构造来证明。
5.大小相同的特性: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平面镜不会改变光线的方向以外的任何属性,所以没有放大或缩小的效果。
6.数学模型: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平面镜成像,可以使用几何方法构建数学模型。
通过画出物体、镜面以及观察者的相对位置,可以运用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来确定像的位置和特性。
7.实际应用和考虑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日常生活中的打扮照镜到科学实验中的光学对准,再到室内设计中空间感的创造等等。
在设计涉及平面镜的系统时,需要考虑光线路径、观察角度、环境亮度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得到正确的成像效果。
平面镜成像原理基于光的反射定律和人眼对光线感知的方式。
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应用1. 引言平面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装置,它能够实现图像的反射和成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简单易懂,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其在现实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2. 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平面镜是由一块光滑的、反射率极高的材料制成的。
在平面镜的表面光线遇到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基于光线的反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入射角为0°,此时光线不发生折射现象,完全以反射的方式从平面镜上反射出来。
当光线斜向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不为0°,光线将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从平面镜上反射出来。
根据光线的反射规律,平面镜将入射光线反射成为一个虚像。
虚像与实物位于平面镜两侧,但在实际空间中并不存在。
虚像的位置和实物的位置关系如下:•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虚像与实物位置重合。
•光线斜向入射到平面镜上时,虚像位于与实物对称的位置,并且与实物的距离相等。
3. 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由于其成像原理简单、易于制造,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3.1 美容化妆平面镜被广泛应用于美容化妆领域。
大多数化妆品店或者美容院都配备了大面积的平面镜,供顾客使用。
通过平面镜,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脸部特征,便于精细化妆和肌肤护理。
3.2 光学仪器平面镜在光学仪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望远镜和显微镜都使用了反射镜,其中包括平面镜。
平面镜能够将光线反射并聚焦到特定位置,实现对远距离或微小物体的观察。
3.3 摄影和录像平面镜在摄影和录像中广泛应用。
相机中的反光镜就是一种平面镜,它用于将光线引导至取景器中,让摄影师能够看到待拍摄的画面。
同时,平面镜也用于闪光灯装置中,反射闪光灯的光线,使之照亮被摄物体。
3.4 光学实验平面镜是进行光学实验的基本工具之一。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研究光线反射的规律,例如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研究光线的传播路径等。
平面镜成像原理。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在光学学科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可以用来阐述光的反射和折射在镜面中的行为。
平面镜可以照射出一条直线作为光线,并且平面镜可以通过反射或折射来改变光线的方向。
在镜面上,光线会被反射或者折射,产生一个精确、可预测的图像。
由此,可以建立一个成像系统,形成可被观察到的图像。
基本原理平面镜成像原理可以解释图像形成的原理,也就是常说的“图像和对象的对应关系”。
这一定律有时被称为“费米定律”,又称镜面反射定律。
该定律表明,如果一台镜子以不变的角度对准物体,物体和镜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则可以在镜子的反射表面上看到一个和物体形状完全相同的投影。
反射形成的图像当把一台平面镜放置在物体前方时,物体会反射出很多条光线,这些光线会到达镜面,并且按照一定的角度和速度离开镜面。
当这些光线到达物体和人眼所处的水平面,就会形成一个图像。
由于物体和镜面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因此投射到水平面的图像的形状和物体是完全一样的。
折射形成的图像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也可以使用平面镜形成图像,只不过这次物体和镜面之间必须有一个介质,光线才能从物体进入镜面,然后再从镜面折射出去。
折射发生时,光线会按照一定的角度和方向离开镜面,其中一条光线最终到达水平面上,形成一个图像,这个图像的形状有可能会和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逆向成像镜子也可以实现逆向成像,即从水平面上的图像投射到物体上。
这一原理和正常成像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方向是相反的。
当光线从水平面的图像上发出时,它会经过镜面从而产生折射,最终到达物体上,形成一个和水平面上的图像完全相同的影像。
应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物理学和光学学科中常用的基本原理,可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被用来解释物体上的影子,在摄影技术中也被广泛使用。
另外,它也被用来解释光线穿过曲面镜时的变化,以及光线在折射介质中的屈光度等现象。
此外,平面镜成像原理也可用于测量距离,不仅可以解释光线的变化和反射,还可以计算出物体和照射它的光源之间的距离。
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平面镜成像,这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里的现象。
你看,在咱们日常生活中,那镜子就像一个神秘的入口,它能创造出另一个看似真实的世界。
咱们先来说说这平面镜是啥。
简单得很,就像咱家里洗漱台上那块方方正正的镜子,或者是衣柜上那扇能让咱看看自己美不美、帅不帅的镜子,表面平平整整的,这就是平面镜。
它就静静地待在那儿,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只要有东西在它面前,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
当一个物体站在平面镜前面的时候,就好比是一个演员登上了舞台。
这个物体就是主角,而平面镜呢,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画家。
这个画家可不会随便乱画,它会非常精准地根据这个主角的样子画出一幅一模一样的画。
这个画呢,就是咱们看到的像。
比如说,你站在镜子前,镜子里就出现了一个跟你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你的脸是什么样的,镜子里的脸就是什么样的,你的动作是什么样的,镜子里的动作也同步。
就好像是镜子里有一个你的克隆人,这个克隆人可听话了,你干啥它就干啥。
那这个像有啥特点呢?它呀,是虚像。
这虚像就像是水中月、镜中花一样。
你想啊,你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可是你伸手去摸的时候,却什么都摸不到。
这就跟做梦似的,梦里的东西好像很真实,可醒来发现啥也抓不住。
这虚像虽然摸不着,但是看起来却特别真实。
它和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就像你和你的双胞胎兄弟或者姐妹一样,个头一样大。
而且这个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你离镜子一米远,那镜子里的像也好像离镜子一米远。
这就好像是有一个看不见的天平,把物体和像的距离给平衡得妥妥当当的。
我记得小时候啊,我就特别好奇镜子里的自己。
我会对着镜子做各种各样的鬼脸,我以为镜子里的我是一个可以陪我玩的小伙伴呢。
我做一个奇怪的表情,镜子里的我也做同样的表情,我就觉得特别有趣。
那时候不懂什么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就觉得镜子里有个神秘的朋友。
现在长大了才知道,这背后是有科学道理的。
还有啊,平面镜成像在生活里可有用处了。
咱们理发店,那镜子一排排的,师傅们就是靠着镜子里的成像,才能把顾客的头发修剪得漂漂亮亮的。
平面镜成像实验方法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在物理实验中一种常见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对我们理解光学原理、掌握实验方法至关重要。
二、实验原理平面镜成像实验通过使用一个平面镜实现光的反射和透射,从而实现光的成像。
实验原理是利用平面镜的特性,当光线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平面镜上时,光线将又反射受射,实现光的成像。
当光线经过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形成一个成像。
三、实验仪器主要的实验仪器有:光源(手电筒或其他发出光线的装置)、平面镜(由金属制成的镜片)、实验测量仪(如墨水实验仪)、实验测量仪(如游标卡尺)等。
四、实验步骤1.备实验:准备好所需的实验仪器,如光源、平面镜、实验测量仪等;2.隆平面镜:将平面镜放置在实验桌上,使其非常稳定;3.备实验测量仪:在实验桌上放置好墨水实验仪和游标卡尺,用于测量平面镜上反射光线的角度;4.作照明装置:将光源对准平面镜,微调照明装置,使光线平行射向平面镜;5.量反射角度:使用墨水实验仪和游标卡尺,测量反射光线的角度;6.录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如反射的角度、反射的距离等;7.算成像比例:通过反射的角度和反射的距离,计算成像比例;8. 作图分析: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成像比例图,分析实验结果;9.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1.要使用平行光,控制好光的角度;2.量使用一块光滑的平面镜,以保证测量的精确性;3.准备好实验测量仪,以便测量反射光线的角度;4.于比较复杂的实验,要仔细收集、记录实验中的每一步数据;5.验完毕后,要清理实验台及实验仪器,并熟练操作。
六、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帮助实现光的反射和透射,从而实现光的成像的实验,它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平面镜的特性,当光线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平面镜上时,光线将反射发射,实现光的成像。
实验的关键在于准备好实验测量仪,以及控制好光的角度,操作准确,实验结果也就会更加精准。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光学原理,掌握实验方法,对深入研究物理学有很大的裨益。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向左转|向右转。
平面镜成像实验步骤及结论(平面镜成像实验步骤)
1、试验验证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树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并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方,可以看到他的像,用另一只蜡烛放在他的后面看是否与他重合。
2、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试验2、实验验证: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用笔记下两支蜡烛在纸上的位置,多放几次,然后移开蜡烛和玻璃,再测量蜡烛和像的距离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下下面的表格:实验次数物到镜面的距离像到镜面的距离总结结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试验
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象在前几次的基础上,把光屏放置在蜡烛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我们在玻璃上看到蜡烛的像不是由光线组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原来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感觉光好象从竟中射出,其实这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光学设备,它不仅用于个人的化妆和仪容整理,也在许多物理实验中派上用场。
尽管平面镜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其成像的原理却相对简单,基于光的反射定律。
本文将从平面镜的基本特性、成像特性、应用实例以及一些相关的物理概念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的基本特性平面镜是一种表面光滑、镜面呈平坦的镜子,其主要功能是反射光线。
平面镜通常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背面涂有一层高度反射的金属,如铝或银,以便于将入射光线反射回去。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换句话说,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对称分布。
这个定律是理解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基础。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它们遵循这个规律进行反射,这使得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像。
镜面质量平面镜的质量也影响其成像效果。
质量较好的镜子表面光滑,而且不易产生磨损,能够有效减少散射和畸变。
因此,使用这样的高质量平面镜可以获得更清晰、真实的图像。
成像特性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包括图像的位置、性质和大小等。
图像的位置在平面镜中,物体与图像之间的距离相等。
设物体距镜子的距离为 (d_o),那么图像距镜子的距离 (d_i = d_o)。
这意味着,当我们站在镜子前时,我们看到的影像似乎是在平面镜后方同样远的位置。
由于图像位置是虚拟的,它并不是真正存在于空间中的,而只是由于光线的反射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果。
图像的性质通过平面镜形成的图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虚像:图像并不是真实存在于空间中的,而是通过光波传播到我们的眼睛后形成的一种感觉。
这种图像称为“虚像”。
正立:尽管物体通常是正立放置,但通过平面镜后形成的是正立影像,即图像与物体具有相同的上下关系。
等大:无论物体的大小如何,通过平面镜形成的影像与物体具有相同的大小,即两者之间没有放大或缩小现象。
图像的特征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通过平面镜形成影像时,影像与实际物体之间的一些特征保持一致,包括颜色、亮度等。
八年级物理基础讲义第6讲平面镜成像一.基本概念1.平面镜成像现象: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人”就是你的像。
在平静的水面,看到景物的倒影也是常见的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a)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b)设计和进行实验:i.实验仪器:火柴、白纸、刻度尺、_________和两支蜡烛。
ii.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_________作为平面镜。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图中两支蜡烛的大小应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移动玻璃板后面那支未点燃的蜡烛。
直到从镜前看上去蜡烛B好像________________。
则蜡烛B所在的位置就是______________的位置。
v.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并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
vi.移动点燃的蜡烛A,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i.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__________分别测出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viii.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c)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相等;(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_______相等;(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
3.平面镜成像原理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为什么呢?如图所示,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
由于有光的直线传播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发出的。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平面镜。
无论是在家里的化妆镜中照看自己,还是在商店的橱窗中欣赏商品,平面镜都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娱乐。
然而,平面镜背后隐藏着一些奇妙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一些实际应用。
一、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平面镜是由平整的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镜面。
与凸透镜和凹透镜不同,平面镜没有曲面,因此其成像规律与透镜有所不同。
1.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关系平面镜的成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实现的。
当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简而言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呈对称的关系。
2. 成像的位置平面镜的特点是只能得到虚像。
虚像是光线并未实际通过该位置,但似乎光线来自于此处的图像。
无论物体的位置如何变化,其虚像总是在镜面后方、与物体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3. 成像的特点由于平面镜的独特结构,其成像具有以下特点:(1)成像大小与实物相等。
(2)虚像位于镜面后方。
(3)虚像与实物的位置关系对称。
二、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 美容化妆平面镜作为化妆镜的主要材料之一,为人们提供了照看自己的便利。
平面镜不仅能够将人的脸部细节放大,方便化妆,还能提供真实的反射图像。
2. 显示器和光学仪器平面镜也被广泛运用于显示器和光学仪器中。
例如,液晶显示屏背后的光源通过反射在平面镜上,然后再透过透明的液晶层,最终形成画面。
光学仪器中的温度计、血压计等也常常使用平面镜来传递光线,并实现观测和测量。
3. 摄影摄像在摄影摄像领域,平面镜由于其优异的反射特性而广泛应用。
经典的单反相机中,反光镜将通过镜头传来的光线反射到取景器中,使得摄影者能够实时观察到真实的图像。
4. 调节照明平面镜还能够用于调节照明。
通过合理设置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可以将阳光等天然光源反射到光线较暗的地方,实现照明的目的。
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一个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光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以下是关于平面镜成像原理的详细解释:1. 光线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当光遇到一个新的介质,比如从空气进入水面时,它可能会改变方向,这个现象称为折射。
但当光线遇到平面镜时,由于镜子表面涂有反射材料(如银或铝),使得光线发生反射而不是折射。
2. 反射定律: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循两个基本法则,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垂直于镜面的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这意味着如果入射角增加,反射角也会相应增加,两者始终相等。
3. 平面镜成像特点:- 等大虚像:在平面镜中看到的物体像是虚的,不能投射在屏幕上,并且与原物体大小相同。
- 正立像:与凹面镜和凸面镜不同,平面镜产生的是正立的像。
- 左右颠倒:平面镜中的像会发生左右反转,这是因为反射过程中,左侧的光线反射后似乎来自右侧,反之亦然。
- 距离相等: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
4. 视角和视场:观察者看到的像取决于他们的眼睛接收到的反射光线。
这些光线看起来好像是从镜子后面的某个点发散出来的,那个点就是虚像的位置。
实际上,这些光线只是在观察者的脑海中“延伸”回去,相交于一点形成的。
5. 应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化妆镜、浴室镜、路面反光镜以及各种光学仪器中。
在科学实验和工业设计中,对平面镜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6. 实验观察: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这些原理。
将一个物体放在平面镜前,然后观察其在镜子中的像。
通过量测物体和镜子之间的距离以及像和镜子之间的距离,可以验证它们是相等的。
同时,通过比较实物与像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直观地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性。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基于光的反射定律,而观察到的虚像具有等大、正立和左右颠倒的特点。
了解这一原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平面镜,还能加深我们对光的传播和反射行为的理解。
二、新课学习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
2.学生分组实验
以上把教材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实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水平的培养。
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答: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4.应用知识
讨论:身高 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 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 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 1.6 m,像离镜 0.5 m。
(2)人后退 0.5 m时,像高不变。
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 0.5 m。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边板画边讲授,实行解疑,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实行:
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
然后提问学生:
你们知道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其实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所以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分析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