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第2课时__教读引领课“高标逸韵君知否”名师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01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单元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主题分析】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体验和思考,还有个人修身经验的总结。
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教学目标】1.规范书写、积累、掌握和运用常用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
3.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时,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
2.在阅读过程中能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感悟和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3.学会利用网络、书籍来搜集、整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尝试组织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教学指导】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和特点。
【课时安排】《纪念白求恩》 2课时《植树的牧羊人》 2课时《走一步,再走一步》 1课时《诫子书》 2课时13 纪念白求恩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课本第70—72页【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3.理解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白求恩的精神。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
(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所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第二课时深掘比喻瑰宝,启迪创作灵感核心任务分句、分段、分层研读《春》,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
深入学习比喻修辞,领悟其妙处,并仿写。
教学过程:一、创作背景导入: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于1933年左右,当时他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并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这篇文章不仅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春》中,朱自清先生通过紧扣春这个主题展开描写,从盼望春天,到描写春天,再到赞颂春天,有条不紊地将春天的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表露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叶圣陶先生曾在《朱佩弦先生》中谈到:“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朱先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本节课我们继续来研读《春》的“完美”,学习朱自清先生“会写语”的本事。
二、目标分解一:分句、分段、分层研读文章所写之景,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
活动:认真研读课文3——6段,请同学们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1.标出各段有几句话,研究各句从哪个角度突出了所写景物的特点,并在相关句段旁边做批注。
(小组派代表抽签选段完成)2.比较这几段在写景方面所用描写、修辞、句式等表现手法的异同,小组成员自行设计并绘制表格进行说明。
三、目标分解二:深入学习比喻修辞,领悟其妙处,用到自己习作中。
教师导引:大凡有艺术才能的作家、艺术家都是熟谙比喻技巧的。
难状之声,难描之形,难绝绘之景,难传之情,一旦到了他们作品里,就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出现一个个幽深迷人的意境。
究其底,多是比喻技艺使之如此。
朱自清先生运用比喻艺术创造出的散文诗意,给人以多方面的美感。
请小组合作完成下面任务:任务二:1.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2.模仿文中一个比喻句,自己写一写,放在自己昨天的习作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第2课时__教读引领课“高标逸韵君知否”名师教案第2课时高标逸韵君知否——《纪念白求恩》《夏衍的魅力》整合教学设计【课型】教读引领课【学习内容】教材:《纪念白求恩》图书:《夏衍的魅力》【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2.类比阅读,巧用方法解读他们的人格魅力。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走进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有很多方式,但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他长什么样,正所谓“相由心生”。
(多媒体出示白求恩图片)通过观察,你能说说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走进《纪念白求恩》,走进白求恩的生活,体验他真实的生活状态。
活动一:涵咏摄取,叙议结合1.叙——简明扼要默读《纪念白求恩》,试找出每一段中叙述白求恩英雄事迹的句子,用“理清思路,看看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白求恩,又是如何评价白求恩的?答案示例: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同志/人民/工作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 3.赞——深怀敬意(1)我们到底要学习白求恩的什么精神?研读第四段,用这一段赞扬白求恩答案示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赏读这句话,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赏读提示:“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答案提示:赞颂,热情洋溢,有力。
活动二:类比阅读,评品人物1.阅读图书《夏衍的魅力》,请找出对夏衍评价性的句子,谈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诵读经典《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谈谈这首诗诗人叙述了什么事,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板书设计】高标逸韵君知否美好的品质高贵的灵魂。
第四单元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主题分析】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体验和思考,还有个人修身经验的总结。
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教学目标】1.规范书写、积累、掌握和运用常用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
3.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时,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
2.在阅读过程中能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感悟和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3.学会利用网络、书籍来搜集、整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尝试组织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教学指导】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和特点。
【课时安排】《纪念白求恩》 2课时《植树的牧羊人》 2课时《走一步,再走一步》 1课时《诫子书》 2课时13 纪念白求恩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课本第70—72页【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3.理解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白求恩的精神。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
(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所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包括了《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和《古诗四首》等文章。
这些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品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文章、品味词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秋天的景色,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品味关键词语。
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教师设置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设计说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
此次专题学习活动的主题,着眼于学生当下和未来的阅读实践,围绕“阅读”展开,提出三个活动任务,以“资料夹”的形式呈现了四则材料,包含图表、非连续性文本、调查问卷、名家论述等信息。
课程计划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倡导学生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阅读状况,找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定改进措施。
学习目标1.分析图表,设计图表,从图表中提取信息,了解国民阅读状况。
2.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分析调查数据,了解自身阅读状况。
3.探讨阅读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搜集关于读书的论述,深化对读书意义的思考与认知。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找寻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读书计划。
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互动,提升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明白读书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法点拨评价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鲁迅的《读书杂谈》、朱光潜的《谈读书》。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同学们,阅读给予我们营养,阅读赐予我们力量。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让我们一起走进阅读的世界吧!二、预习任务1.仔细阅读教材中的“资料三”,补充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汇总,丰富问卷的内容,制订电子调查问卷。
2.分组合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搜集数据,面向初中三个年级的同学,增强问卷调查的科学性。
3.对搜集到的问卷进行科学的分类统计,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归纳发现的问题。
4.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检索搜集名人读书方法、读书言论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整体说课1.引导学生赏析精彩生动的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
1.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意,体会感情,培养语感;初步掌握质疑探究的方法;尝试多角度、探究性理解,从而深入挖掘文本,调动个人体验的积极性。
2.能联系具体语境,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能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自身的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3.加强合作学习指导,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1.阅读作品,深入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大问题。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礼赞。
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植树的牧羊人》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回忆了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历,感悟到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困难可以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战胜困难。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1.引导学生赏析精彩生动的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2.能联系具体语境,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第2课时高标逸韵君知否
——《纪念白求恩》《夏衍的魅力》整合教学设计
【课型】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纪念白求恩》
图书:《夏衍的魅力》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2.类比阅读,巧用方法解读他们的人格魅力。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走进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有很多方式,但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他长什么样,正所谓“相由心生”。
(多媒体出示白求恩图片)
通过观察,你能说说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走进《纪念白求恩》,走进白求恩的生活,体验他真实的生活状态。
活动一:涵咏摄取,叙议结合
1.叙——简明扼要
默读《纪念白求恩》,试找出每一段中叙述白求恩英雄事迹的句子,用
“
理清思路,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白求恩,又是如何评价白求恩的?
答案示例: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同志/人民/工作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
3.赞——深怀敬意
(1)我们到底要学习白求恩的什么精神?研读第四段,用这一段赞扬白求恩
答案示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赏读这句话,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赏读提示:“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答案提示:赞颂,热情洋溢,有力。
活动二:类比阅读,评品人物
1.阅读图书《夏衍的魅力》,请找出作者对夏衍评价性的句子,谈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诵读经典《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谈谈这首诗诗人叙述了什么事,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板书设计】
高标逸韵君知否
美好的品质高贵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