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星月夜教案(精)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大班美术《星月夜》精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夜色之美》,详细内容为《星月夜》一课。
通过欣赏梵高的名画《星月夜》,引导幼儿感受夜晚星空的美丽,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星空,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夜晚星空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热爱。
2. 学习梵高《星月夜》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星空的绘画表现,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欣赏梵高《星月夜》,学习绘画星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梵高《星月夜》画作、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投影仪。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夜晚星空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星空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夜晚星空的感受。
2. 名画欣赏(10分钟)展示梵高《星月夜》画作,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了解画作背景。
讨论画作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特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绘画星空的方法,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表现星空。
引导幼儿注意色彩搭配,表现夜晚星空的美。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根据所学方法,独立完成一幅星空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星月夜》2. 板书内容:梵高《星月夜》画作星空绘画方法色彩搭配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绘画方法,为家人创作一幅星空作品。
2. 答案:无统一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线条、色彩表现星空之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名画、实践绘画,使幼儿对星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绘画表现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欣赏星月夜》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文化名作《星月夜》,引导幼儿了解大自然的美妙,认识绘画的基本元素。
•发展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追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感受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欣赏文化名作《星月夜》为主要内容,通过比较和分析,让幼儿认识绘画的基本元素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一些星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感受,引导幼儿想象一下,大自然中的星月夜是什么样子的。
2. 欣赏文化名作《星月夜》展示文化名作《星月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中找出画中的元素,如月亮、星星、天空、树木、房屋等。
通过展示画作,让幼儿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秘。
3. 分析作品的元素和技巧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从形状、色彩和线条的角度分析文化名作《星月夜》所采用的元素和技巧,让幼儿认识到画作表现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和技巧。
4. 创作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借鉴画作《星月夜》中的元素和技巧,绘制自己的星月夜作品。
老师可以在幼儿绘画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指导,尤其是对于色彩运用和线条表达方面的指导。
5. 作品展示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周围的小伙伴,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同时,给予幼儿恰当的表扬和鼓励,促进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归纳比较文化名作《星月夜》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引导幼儿认识绘画的基本元素和技巧。
•通过创作活动,促进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从文化名作《星月夜》中找出元素和技巧,让幼儿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认识到绘画的基本元素和技巧。
•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幼儿能够准确地运用绘画技巧和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和听取幼儿的表达,评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情况。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进一步检查幼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费用本节课所需的教学工具包括:文化名作《星月夜》、星空图片、绘画工具等,花费约300元。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星月夜》活动目标认知目标:感知作品中构图的远近关系、色彩明暗对比、线条笔触表现的动态,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技能目标: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夜景。
情感目标:喜欢《星月夜》艺术作品画面的动感美。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对梵高有初步的了解,欣赏过梵高的作品,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的经验。
物质准备:图片资源《星月夜》、纸、彩铅、马克笔等。
活动过程一、观察夜景图,初步感受夜景的特点。
教师:大家都收集了哪些夜景图?夜景图美在哪?小结:夜晚的景色是美丽的,明亮的灯光把漆黑的夜晚照得五颜六色不同线条的造型让夜晚更加具有动感美。
二、播放ppt资源《星月夜》,带领幼儿感受作品画面的动感美。
1.感受作品画面的颜色教师: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画面上什么颜色用的比较多?画上看起来很亮的颜色是什么?很暗的颜色是什么?小结:有房子、星星、月亮、山、树等很多东西。
这幅画中用得最多的是蓝色、黄色和黑色,用深浅不同的蓝色画出了夜空,用明亮的黄色画出了闪烁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
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对比强烈,让我们感觉画面很美。
2.感受作品画面的线条教师:画面哪里在动?它是用什么线条表现的?小结:梵高用波浪形和螺旋形的线条来画画,用断断续续的线和螺旋线包围着星星和月亮大树像火苗一样旋转上升,给人旋转、流动、震撼的感觉。
三、分组创作,体验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创作的乐趣。
(1)自选材料教师:你们想画什么呢?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并自选材料,进行创作1.倾听创作要求要求: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夜景:可以自由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
合作的小朋友要先商量好怎么合作,然后再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创作的时候保持身上和作品的整洁。
2.按兴趣自由组合创作,引导幼儿大胆运用不同材料、不同颜色和线条进行表现。
四、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1.将作品放在展示区,相互观赏。
2.集体交流分享,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美工区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绘画。
大班美术欣赏《星月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课程,具体内容为《星月夜》。
教材的章节详细内容为:欣赏梵高的名画《星月夜》,了解梵高的画风和创作背景,学习星空的表现手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梵高及其名画《星月夜》的基本信息,感受梵高画风的独特之处。
2. 学习星空的表现手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梵高画风的独特之处,星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星月夜》名画,星空背景图,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学具:绘画纸张,水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星空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星空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梵高及其名画《星月夜》,让幼儿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感受梵高画风的独特之处。
3. 观察与讨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星月夜》,讨论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4.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星空,让幼儿学习星空的表现手法。
b. 幼儿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动手绘画自己的星空作品,培养创造力。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星空背景图2. 梵高名画《星月夜》3. 星空表现手法:线条、色彩、构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星空表现手法,为自己的卧室创作一幅星空画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星空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名画家的作品,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欣赏星月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内容为《欣赏星月夜》。
本节课将围绕梵高的代表作《星月夜》展开,详细讲解作品的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星月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表现夜空美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后印象派的绘画手法进行创作。
2.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星月夜》,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与构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2. 学具:每人一份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夜晚星空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夜空,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PPT展示星空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夜晚的星空吗?你们觉得星空美在哪里?”2. 新课讲解:(1)介绍梵高及其代表作《星月夜》,引导学生了解后印象派艺术风格。
(2)详细讲解《星月夜》的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
(3)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夜晚的星空,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线条表现夜空美景。
3. 示范讲解:(1)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创作一幅星空作品。
(2)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色彩搭配、构图等。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星空作品。
5.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交流,教师给予鼓励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欣赏星月夜》2. 板书内容:(1)梵高及其代表作《星月夜》(2)后印象派艺术风格(3)色彩、构图、表现手法(4)实践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星空作品。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星空作品。
2. 作业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构图美观,充分展现星空的美感。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星月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以《星月夜》为主题,深入探讨梵高的名画《星月夜》。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美丽的夜空》中的第二节《星月夜》,详细内容为欣赏梵高的《星月夜》,学习夜空、星星、月亮的表现手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星月夜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梵高及其名画《星月夜》,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夜空、星星、月亮的表现手法,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梵高《星月夜》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星月夜》,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夜空、星星和月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图片《星月夜》、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夜晚星空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夜晚的美丽景色。
2. 作品欣赏(5分钟)向幼儿介绍梵高及其名画《星月夜》,引导幼儿欣赏画中的夜空、星星、月亮,感受画面的美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星月夜》的绘画技法,讲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夜空、星星和月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引导幼儿运用所学技法,在画纸上创作属于自己的星月夜作品。
5. 互动交流(5分钟)让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提高绘画技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星月夜》2. 板书内容:梵高《星月夜》夜空、星星、月亮的表现手法创作提示:发挥想象力,用线条、色彩表现美丽的夜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星月夜》作品。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技法,表现夜空、星星和月亮,作品富有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困难,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024年大班优质美术教案欣赏星月夜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五章《奇妙的星空》,详细内容为欣赏梵高的名画《星月夜》,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星月夜的绘画风格及表现手法,掌握星空的表现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代表作《星月夜》,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星空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星空的表现技巧,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出美丽的星月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星月夜》的画面,理解其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白板、黑板、教学挂图。
学具:水彩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梵高的《星月夜》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星月夜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a. 介绍梵高的生平及其代表作《星月夜》。
b. 分析《星月夜》的画面,引导学生理解其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
c. 演示星空的绘画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3.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星月夜。
4.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星月夜》欣赏2. 内容:a. 梵高生平b. 《星月夜》简介c. 绘画风格及表现手法d. 星空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出你心中的星月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画面富有创意,表现星空的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星月夜》,引导学生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梵高的其他作品,了解其绘画风格,进行欣赏评述。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星月夜作品。
大班《星月夜》美术欣赏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梵高及其作品《星月夜》;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星月夜》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难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作《星月夜》高清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星空图片,让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星空景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星月夜》。
2. 欣赏画作《星月夜》:让学生观赏梵高的《星月夜》,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了解画作的艺术特点。
3. 分析画作《星月夜》:为学生讲解画作的背景、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画作。
4. 创作环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星空画作。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星月夜》的艺术特点1. 色彩:对比鲜明、夸张;2. 线条:长短不一、曲直结合;3. 构图:星空与月亮交相辉映,富有想象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绘制一幅星空画作,要求体现《星月夜》的艺术特点。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所学,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星空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星月夜》的艺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星空画作。
但在欣赏和分析画作时,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梵高的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发挥创作潜能,提高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以梵高的名画《星月夜》为例,让学生欣赏和分析这幅画作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024年大班美术活动《星月夜》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景观的描绘》,详细内容为《星月夜》的欣赏与创作。
通过欣赏梵高的名画《星月夜》,让学生了解绘画中的星空表现手法,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星空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的《星月夜》,感受绘画中的星空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展示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星空创作。
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梵高的《星月夜》,学会欣赏名画,激发创作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梵高的《星月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 名画欣赏(5分钟)2.1 教师简要介绍梵高及其《星月夜》的背景知识。
2.2 学生观察画中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讨论画面的特点。
2.3 教师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赏析《星月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3.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创作星空作品。
3.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学习创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4.1 学生在画纸上尝试创作自己的星空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2 学生互相交流创作心得,分享作品。
5.1 教师挑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星月夜》欣赏与创作2. 内容:2.1 梵高与《星月夜》2.2 线条、形状和色彩的应用2.3 星空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星空作品,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夜空的美。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星空作品。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欣赏星月夜》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梵高的《星月夜》作品,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星月夜作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星月夜》的艺术特点,理解其创作背景。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星月夜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梵高《星月夜》作品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教学环境:安静、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创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星月夜》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梵高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分析作品(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星月夜》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点。
3.欣赏与体验(1)教师播放《星月夜》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作品,感受其氛围。
(2)学生分享欣赏感受,教师点评并指导。
4.创作指导(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创作星月夜作品。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构思。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适当建议。
5.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
(2)学生分享收获,教师点评并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星月夜作品。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品,并至班级群,共同欣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梵高的《星月夜》作品,让学生了解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欣赏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实践,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星月夜》的细节,例如:“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线条?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颜色给你们什么感觉?”学生可能会提到线条的漩涡状和颜色的对比,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你们认为梵高想要通过这样的线条和颜色传达什么信息或情感?”教学难点补充:在创作指导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构思?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她完善这个构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如:“你认为怎样的线条和颜色能够最好地表现出夜晚的宁静和星星的闪烁?”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展示《星月夜》作品图片,问:“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画吗?它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可能会回答“美丽”、“神秘”等,教师继续引导:“那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幅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024年大班《星月夜》美术欣赏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美术欣赏课程,具体章节为《星月夜》。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梵高的《星月夜》,了解作品背景,分析画面构成、色彩运用及情感表达;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夜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品《星月夜》,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夜空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夜空。
教学重点:欣赏《星月夜》,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学习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电脑、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夜空的感受,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介绍梵高及其代表作品《星月夜》。
(2)分析《星月夜》的画面构成、色彩运用及情感表达。
(3)教师示范,讲解创作方法。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星月夜》2. 内容:(1)梵高及其代表作品(2)画面构成、色彩运用及情感表达(3)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表现夜空的画作。
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夜空,画面饱满,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其他美术作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星月夜》的画面构成、色彩运用及情感表达。
2. 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夜空的能力。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夜空。
4. 教学过程的新课内容:教师示范和讲解创作方法。
5. 实践环节:学生独立创作和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和答案要求。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欣赏星月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以《星月夜》为主题,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色彩与构图”第二节“名画欣赏”。
通过分析文森特·梵高的《星月夜》,让学生感受画家运用色彩、线条表达情感的能力,了解基本的美术构图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品《星月夜》,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表现情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构图原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色彩、线条表达情感;掌握美术构图原理。
教学重点:欣赏《星月夜》,感受梵高独特的艺术风格;实践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夜晚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星空之美,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知识介绍:简要介绍梵高及其代表作品《星月夜》,引导学生了解画家及其作品背景。
3. 作品欣赏:a. 播放《星月夜》PPT,让学生观察作品,感受画面的色彩、线条。
4. 知识讲解:a. 讲解梵高在《星月夜》中运用的色彩、线条表现情感的手法。
b. 分析作品构图,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构图原理。
5. 实践环节:a. 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以“星月夜”为主题的画作。
b. 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作品背景:《星月夜》梵高2. 色彩与线条:情感表达3. 美术构图原理:实践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星月夜”为主题,运用色彩、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其他名画,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指导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实践。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欣赏星月夜》教案:《欣赏星月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以梵高的名画《星月夜》为欣赏对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欣赏《星月夜》的艺术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星月夜》的创作背景。
2.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欣赏梵高的《星月夜》,了解其绘画风格和创作背景。
难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图片、画册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2. 作品欣赏(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星月夜》的画面,让幼儿说一说画中的内容。
如:有哪些星星、月亮、树木等。
3. 作品分析(10分钟)讲解梵高的绘画风格,让幼儿了解梵高是如何运用色彩和笔触表现星空的。
同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梵高要把星星画得那么大?他是怎么做到的?4. 创意表达(1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画笔或彩泥创作一幅星空画。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关注色彩和笔触的运用。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将幼儿的创作成果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同时,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星月夜》1. 梵高的绘画风格2. 创作背景3. 色彩和笔触运用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星月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一幅星空画,第二天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对《星月夜》的欣赏和创作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在创意表达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但在作品分析环节,部分幼儿对梵高的绘画风格和创作背景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星月夜》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星月夜》。
教学内容包括:欣赏梵高的名画《星月夜》,了解画面中的元素及其特点;通过观察、想象、讨论,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学习使用油画棒、水粉等材料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梵高及其作品《星月夜》,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表达、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成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星月夜》的画面元素和艺术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表达、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星月夜》、多媒体设备、油画棒、水粉、画纸、画笔、调色盘等。
2. 学具:油画棒、水粉、画纸、画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星月夜》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画中的元素和特点。
2. 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梵高及其作品《星月夜》,引导幼儿感知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
3. 实践:分发材料,引导幼儿运用油画棒、水粉等材料进行创作。
4. 互动: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分享作品。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星月夜》2. 内容:梵高、名画欣赏、创作方法、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星月夜》为灵感,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星空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如自然景观、建筑等,培养幼儿发现美的眼睛。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艺术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星月夜》作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大班《星月夜》美术欣赏活动教案教案大班《星月夜》美术欣赏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知目标:通过欣赏梵高的《星月夜》,让幼儿感知夜空的美妙,激发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2.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梵高及其作品《星月夜》的背景知识,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3.技能目标: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星月夜》。
4.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梵高及其作品《星月夜》的介绍2.《星月夜》美术作品的欣赏3.绘画技巧的讲解与示范4.幼儿创作实践5.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梵高的《星月夜》图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2.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光线适宜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导入课程,激发幼儿对夜空的好奇心。
例如:“你们晚上有没有看过天空?天空是什么样子的?”2.梵高及《星月夜》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梵高的生平及其作品《星月夜》的背景知识,让幼儿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星月夜》美术作品欣赏(15分钟)教师展示梵高的《星月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特点,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
4.绘画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运用色彩、线条表现夜空的美。
同时进行示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画方法。
5.幼儿创作实践(30分钟)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星月夜》。
6.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梵高的《星月夜》,让幼儿感受到了夜空的美妙,激发了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绘画,表现出夜空的美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细节,提高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个别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大班美术欣赏课例:星月夜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画面笔触、色彩、形象中传达出来的既沉静平和又激荡不安的情感强烈的情感。
2、认识用短促的、螺旋线条来绘画,进一步体验画面所表达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课件 PPT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星月夜》 ,引导幼儿重点欣赏。
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提问:请你仔细看一看,画面上画了什么?
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讨论:画面上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鲜艳的还是灰暗的?它们在一起对比强烈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画家用蓝色、紫色和黄色,色彩鲜明,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
3、引导幼儿从形象、笔触上欣赏、讨论:画家把星星、月亮、树木画成什么样子? 画家是怎样用笔的 ?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幼儿学一学这棵树是怎样长的?再用小手来试一试梵高那短促而快速的用笔,感受笔触和线条的运动。
教师小结:画家用波浪形、螺旋形的线条来画画, 星星月亮好像都被漩涡围住了。
大树像火苗一样旋转着上升, 蓝颜色、紫颜色和黄颜色对比强烈, 画家用这些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4、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并给作品起名字。
幼儿给画面起的名字虽然跟画家起的不一样, 但都表达了他们对画面的理解、感受, 在创作时,他们的思维始终沉浸在童话般的情境中。
他们用自己的作画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5, 、介绍画家梵高,并出示多幅他的作品,欣赏画家的笔法。
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自己看到的星空 , 自由创作“有星星的夜晚” 你看到的星星、月亮是什么样的?你的心情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