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426.89 KB
- 文档页数:9
《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教学设计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描述出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通过观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操作,能尝试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学重点】区分三种血管的特点【教学难点】区分三种血管的特点【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PPT、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课前准备】课件PPT 小视频【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这是什么画面呢?生:立交桥师:对,这是生活中的立交桥,和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是十分相似的,(播放全身的血管图片)我们身体内部的立交桥就是血管。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血管,通过血管,把我们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
【PPT呈现课题及本单元的思维导图】首先回看一下,我们本单元要学的是物质的运输,上一节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运输的载体,知道了血液的组成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结构特点和作用,知道了血型和输血。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课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
(设计意图:导入过程,通过生活的例子,将学生引领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同时,站在单元的角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内容,自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一、目标引领,自学质疑】一、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会描述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能尝试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二、自主学习---血管【要求】仔细阅读教材50—52页“血管”的内容,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认真思考以下内容。
探究:观察血液的流动,讨论:1、为什么要用棉花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2、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还是低倍镜观察小鱼的尾鳍?3、你觉得小鱼选黑色?红色?白色?哪一种颜色最好,为什么?4、你认为,在粗细不同的血管中,血液流动的速度相同吗?5、你能观察到几种不同的血管?【师口述要求】拿出导学案,快速阅读自主学习一老师给出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一。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病,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教材从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入手,通过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使学生明白心血管病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引起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进而强调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人的心血管健康,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对血管、心脏和血液循环有了一定知识储备。
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趋于低龄化的趋势,这与人们在青少年时期所养成的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必然激发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通过学习、调查、体验、实验和讨论合作,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感知心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学习防治的常用措施,进而引导学生健康的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能说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关注心血管的健康。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能说出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有哪些。
3、通过模拟探究实验,体验血管壁脂肪堆积对血流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其危害。
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归纳,说出吸烟、酗酒和精神状态对心血管的影响。
能力目标:1、收集心血管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尝试调查、收集资料等基本方法。
2、通过收集心血管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和进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调查、收集资料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认同心血管病与生活习惯的密切关系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保持心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
2、通过模拟实验,感受血管壁脂肪堆积对血流的影响,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的重要性。
3、分析体育锻炼、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认同体育锻炼、均衡饮食、禁止吸烟和酗酒、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schedule/SCHE1357287209143620&videoId=d42c557e0bf44d339bf8ae0358768d22的视频。
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关注心血管病的危害,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2.认同心血管病与生活习惯的密切关系以及保持心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心血管病的危害;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难点: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三、课前准备教师:凡士林,清水,250ml 的烧杯和锥形瓶,漏斗,解剖针,秒表,药匙,ppt,希沃白板5 设计的游戏,问卷星设计的调查问卷。
学生:提前做心血管疾病的调查问卷,查阅有关心血管病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好,今天上课前先请大家来看一个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待会儿要请同学们说说在视频中都看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提问:请几位同学起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答: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首)提问:那你能说说你了解的心血管病有哪些吗?(答:心脏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设问:那么,什么是心血管病?心血管病的危害有多大?怎样预防心血管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注心血管健康》。
2.讲授新课提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心血管病。
大家仔细看这几幅图片,这几种疾病都与人体的什么系统有关?(脑血栓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答:循环系统)讲述:所以,心血管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
那么,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它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
(出示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讲述: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用具,小组设计实验并完成以下问题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提问:1.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吗?怎样设置呢?(答:需要;一个漏斗抹动物油,一个不抹)提问:2.凝固的动物油可用来模拟什么?漏斗颈可用来模拟什么?清水模拟的是什么?(答: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血管;血液)提问: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怎么办?得出的数据该怎样处理?(答: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提问:4.请根据材料用具设计实验?(答:一个漏斗涂抹动物油,一个不涂抹;将两只漏斗放在锥形瓶上,向两只漏斗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清水;秒表计时;重复实验。
《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酗酒和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
难点: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酗酒和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一)自主研学(小试身手,基础知识轻松搞定)1、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等。
2、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二)合作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酒精对水蚤的心率会造成什么影响?2、酒精对人体的健康有没有危害?如果有,试着谈一下。
3、还有那些生活习惯会危害心血管的健康?(三)达标反馈(学海竞技场,实战展风采)1、下列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是()A.高血压B.脑肿瘤C.动脉硬化D.冠心病2、下列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是()A.长期酗酒吸烟B.精神紧张和长期心理压力C.每天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D.经常吃油腻食物3、下列心血管疾病中,即使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避免的是()A.高血压B.高血脂C.冠心病D.先天性心脏病4、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对心血管的影响是()A.心肌发达,收缩有力B.减缓血液循环C.输送血液的功能减弱D.导致运动过度,损伤心脏的功能5、吸烟对心脏的影响不包括()A.使红细胞数量增加B.使血液变稠C.使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D.加重了心脏的负担6、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A.冠状动脉被血块堵塞B.主动脉被脂肪堵塞C.心肌暂时缺血D.肺动脉痉挛学情分析: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和“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感受心血管病的危害。
2.通过分析认同心血管病与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心血管病的危害2、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难点:如何给学生“经历”,让学生通过感受达到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促成日常习惯的改变,是本节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自制模拟血液流动的小教具。
(2)收集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资料。
(3)准备模拟实验相关器材:凝固的动物油,清水,250毫升的烧杯和锥形瓶,漏斗,牙签,量筒,秒表。
学生准备:根据以下两组课题分组开展课前调查,搜集资料,制作PPT,课上给全班展示。
课题一:搜集心血管病的危害、病因方面的资料,介绍几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课题二:调查身边的心血管病患者,了解他们的治疗费用、患病的痛苦,体会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全国由于心血管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教学过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关注心血管健康》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知识性内容不多,旨在让学生关注心血管健康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血管病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同学们的身边就有不少患者,故对心血管病并不陌生,初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调查分析的能力,故课前可布置学生做调查并在课堂上做汇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故课堂上课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实验。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关注心血管健康》效果分析一、教学设计效果分析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要引领学生的课堂思维。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为:“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如何给学生“经历”是达到“认同”以至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关键。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感受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另一个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心血管健康。
初二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课标解析】【课标要求】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本章是生物学课程内容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十个主题——健康的生活中的第三个二级主题:“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
课程内容同时涉及到该一级主题中的第四个二级主题:“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课标要求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让学生明确“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或实验使学生“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
”【课标解读】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是二级主题“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中的第一个——心血管病。
课程内容中要求形成“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的重要概念。
这实际上充分体理了课标中第十个一级主题的设计理念“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
所以据此可知,本节课的落脚点应在使学生了解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怎样才是健康的生活上。
这也正好包含了下一个二级主题“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
”所以根据以上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关注心血管病的危害。
2、通过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解释心血管病发病的原理。
3、认同心血管病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以及认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血病健康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分析《关注心血管健康》一节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四节内容,本节课虽属于第四章中的一节,与本章前三节内容《物质运输的载体》和《特质运输的管道》《特质运输的途径》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前三节内容的一个直接应用。
但是实际上本章在课标中的地位与前三节截然不同。
本章前三节在课标中属于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而本节却属第十个一级主题《健康的生活》承担着课标所赋于的独特任务:使学生形成“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的重要概念。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 关注心血管健康我们再看一组调查数据(展示调查数据) 由此可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 什么?(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为何频频发生? 怎样构筑心血管疾病的立体 防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生活, 共同关注心血管健康(屏幕 展示)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利用影像和调查数据创设情 景 设计意图 Efi 毫KW 实r 师nr..产*蛍& 引言导入:同学们,人的一 生最宝贵的莫过于自己的生 命,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人提 前生病、提前残疾、提前死 亡,请同学们看一个个真实 的案例。
(展示影像消逝的生命),痛 惜的同时,我们深思,什么 疾病让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消逝---观看影像 阅读资料 激起学生的 兴趣和欲望 为后面的学 习打下基础。
感受心血管疾病的 危害就在我们身 边。
【过渡引言】通过调查我们危害(3)心血管疾病在哪个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二)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探究】酒精和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1你提出的问题是知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吸烟跟酗酒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下面我们亲历感受烟酒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寻找科学的证据。
我们用活体水蚤为材料来探究酒精对其心率有什么影响。
(展示水蚤)学生依据调查回答(4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2、你作出的假设是3、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滴管酒精烟草浸出液量筒记时器水蚤等4、你实施的计划是:(1)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正常状态下的________ .(2 )将______ 的酒精滴加在载玻片上,并观察并记录水蚤的—(3)在每一步操作步骤中M3.J I5 £币介绍水蚤(重点是心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清点实验器具,熟悉实验步骤,提出异议。
(同学们,对这一探究活动)展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1、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2、你又能做出怎样的假设呢?引导学生分析方案以及记录水蚤心率的计数(10s内的心跳)观察水蚤认清水蚤心脏的位置阅读课本实验步骤提出疑点。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第一课时血管)【学习目标】1.说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3.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显微镜下能分辨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4.关注生命,保护生物,形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重点】观察血液的流动;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观察血液的流动;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根据血液流向判断血管;静脉瓣的作用;毛细血管适应物质交换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A、①④B、①②4、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其实是指()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神经5、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是()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6、观察下图判断血管的类型。
A是血管B是血管判断依据是7.错因反思,布置作业。
导学案【拓展】1、2小题学生根据情况改错反思。
【板书设计】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学生对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须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血管、心脏的形态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生活体验,只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还不能分清什么是动脉,什么是静脉等。
也不了解心脏的内部结构。
另外,对血管、心脏与血管的关系以及心脏运动的规律等内容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因而七年级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比较困难。
第一课时血管是对于后面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及学生应重视对其的学习。
鉴于此,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三种血管的结构,学习其结构和功能特点。
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关于血管中血液流动的视频,充分掌握知识点。
“以学为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日期:2017年3月16日本节内容“物质运输的器官”与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结构密切相关,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由血管和心脏组成,物质运输器官的结构及特点,对维持循环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和“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感受心血管病的危害。
2.通过分析认同心血管病与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心血管病的危害2、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难点:如何给学生“经历”,让学生通过感受达到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促成日常习惯的改变,是本节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自制模拟血液流动的小教具。
(2)收集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资料。
(3)准备模拟实验相关器材:凝固的动物油,清水,250毫升的烧杯和锥形瓶,漏斗,牙签,量筒,秒表。
学生准备:根据以下两组课题分组开展课前调查,搜集资料,制作PPT,课上给全班展示。
课题一:搜集心血管病的危害、病因方面的资料,介绍几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课题二:调查身边的心血管病患者,了解他们的治疗费用、患病的痛苦,体会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全国由于心血管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教学过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关注心血管健康》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知识性内容不多,旨在让学生关注心血管健康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血管病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同学们的身边就有不少患者,故对心血管病并不陌生,初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调查分析的能力,故课前可布置学生做调查并在课堂上做汇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故课堂上课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实验。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关注心血管健康》效果分析一、教学设计效果分析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要引领学生的课堂思维。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为:“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如何给学生“经历”是达到“认同”以至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关键。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感受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另一个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心血管健康。
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2.了解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探究的基本过程。
2.学会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介绍一些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养成健康生活理念。
重点了解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难点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教师准备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等工作。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图片,认识心血管疾病的含义及特点。
2、出示几张名人图片,师生共同认识,教师并作简要介绍。
3、出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状况,认识危害。
4、师生共同总结: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堪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5、教师过渡:既然心血管疾病那么可怕,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影响因素是什么?二、讲授新课(一)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1、学生分小组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自己的家人、亲属、邻居中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2、多媒体出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结合图片,教师逐一介绍。
3、结合常见心血管疾病,思考讨论影响因素有哪些?师生归纳总结。
(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人们的生活方式。
)4、思考讨论:哪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心血管健康?5、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
6、探究活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1)多媒体出示图片,介绍水蚤。
(2)多媒体出示材料用具,学生根据实验器材,分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3)小组代表发言,说出该探究活动的假设和实验方案,其他小组予以补充完善。
(4)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思考应对实验操作怎样补充和改进,学生思考回答。
(5)出示观察记录表,分组讨论表达交流。
7、思考回答其他因素对心血管的影响。
过渡: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多,且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有向青少年漫衍的趋势,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能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情感目标:渗透关爱老人、尊重教师的情感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能区分动脉、静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课题倒入:利用“想一想议一议”来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过度:不同的创伤,伤及的血管不同,出血的状况也不同。
这与不同血管中血流状况不同有关,下面通过实验来观察不同血管及其中血流的情况。
环节二:实验教师出示目的要求、实验用具。
学生明确要求。
教师出示实验步骤。
学生一分钟快熟阅读,然后做实验,教师指导。
教师利用相应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各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启发学生归纳三种血管的类型,血流速度、判断依据。
师板书。
做跟踪练习。
过度:我们已经学习三种血管的血流速度、判断依据,那么这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管壁特点、分布又如何能?环节三:教师出示三种血管的比较图。
学生根据图阅读教材57-58页完成图表。
三分钟。
教师出示三种血管的模型,学生根据模型讲台展示血管的血流方向、管壁特点、分布。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表格。
教师出示视频毛丝血管有那些特点适于物质交换。
然后学生总结。
做跟踪训练。
1、中医把脉,脉是指()血管。
2、手臂的“青筋”是指()血管。
3、思考医院的护士为病人输液时,常常先用一根胶皮管扎紧病人的上臂,待前臂上的血管凸现出来才一针到位.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教师出示静脉曲张图,学生解释。
总结达标测试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学情分析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主要问题,并遵循教授与实验并举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本节的学习内容。
学生已有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但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在显微镜下看得更清楚、更全面?怎样筛选视野中获取的信息,把看到的知识说得更明白?特别是本节课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生命活体还是第一次,应该怎样处理观察材料才能保证活动的成功?怎样珍爱生命?……解决以上问题,学生不仅能形象直观的观察到三种血管的知识,还能归纳感悟出观察的方法。
关注心血管健康-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血管系统构造和功能。
2.理解各个器官的作用。
3.学会关注自我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
二、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功能及血液循环系统组成。
2.良好的心血管健康习惯。
三、教学难点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运作过程。
2.理解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内容1. 教学前置知识•细胞和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血液和循环系统2. 课堂导入和知识点讲解2.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心血管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学生可以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包括心房、心室和心瓣等内容。
2.2 血管系统组成和作用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组成,负责输送和分配血液。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不同血管的作用和特点。
2.3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是心脏和血管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
学生可以了解血液的组成、作用及血型分类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3.1 实验:观察各种血管的形状和功能老师可以通过显微镜或其他方法,让学生对各种血管的形状和结构有更深刻的了解。
3.2 案例分析:常见心血管疾病及预防措施老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4. 总结和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掌握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及良好的心血管健康习惯,从而有效地关注和保护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了解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并灵活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运作过程。
此次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心血管的理解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意识。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也加强了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七年级生物《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内容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最后一节,是继物质运输的载体、器官和途径的总结和延伸,其康的重要性,引领学生走入现实生活,自发地结合自身实际来关注健康,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和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二)学情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学生对于心脏和血管等知识已经具有了储备基础,通过进一步学习,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感知心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学习防治的常见措施。
【目标定位】知识目标:1.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出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能力目标:1、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
并讨论心血管疾病和生活习惯的关系;2.通过活动“探究酒精和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提高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合以及作的能力。
3.通过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的学习,学会运用急救方法提高学生的应急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逐步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
2、探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3、说出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教学难点探究酒精和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学生调查、交流调查报告、创设问题情境、图像情景和模拟情景等,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搜集资料、交流信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取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通过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探究酒精和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达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来健康的危害。
学生采用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获得知识。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根据不同主题分组开展课前调查(调查搜集范围:家人、亲戚、邻居、医生、网络等)调查搜集内容:(1)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2)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病,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教材从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入手,通过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使学生明白心血管病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引起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进而强调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人的心血管健康,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对血管、心脏和血液循环有了一定知识储备。
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趋于低龄化的趋势,这与人们在青少年时期所养成的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必然激发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通过学习、调查、体验、实验和讨论合作,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感知心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学习防治的常用措施,进而引导学生健康的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能说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关注心血管的健康。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能说出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有哪些。
3、通过模拟探究实验,体验血管壁脂肪堆积对血流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其危害。
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归纳,说出吸烟、酗酒和精神状态对心血管的影响。
能力目标:1、收集心血管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尝试调查、收集资料等基本方法。
2、通过收集心血管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和进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调查、收集资料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认同心血管病与生活习惯的密切关系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保持心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
2、通过模拟实验,感受血管壁脂肪堆积对血流的影响,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的重要性。
3、分析体育锻炼、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认同体育锻炼、均衡饮食、禁止吸烟和酗酒、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可,。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schedule/SCHE1357287209143620&videoId=d42c557e0bf44d339bf8ae0358768d22 的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安
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分钟
播放报道
导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
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
心脏和血管疾病是
怎样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
护心脏和血管,使它们健康的工作?学生认真看新闻,
认真听讲。
通过新闻
报道让学
生知道心
血管疾病
是危害人
类健康的
“第一杀
手”,激
发学生求
知的欲
望,并顺
势导入新
课。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14分钟自主学习
我们身边也不乏有心血管疾病的家人和朋
友,课下我让大家做了调查,下面我们共同了
解一下:
1.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2.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3.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那个年龄段?
4.哪些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
小组合作
学生分析回答:
1.心脏和血管发生
了病变
2.动脉硬化、高血
压、冠心病、心肌
炎、先天性心脏病
3.心血管疾病在中
老年这一阶段发
课堂上组
织学生就
问题展开
思考,从
认识心血
管疾病入
手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a.酒精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
b.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酗酒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总结: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通过调查活动和探究实验大家能总结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吗?
教师强调并补充:
1.吸烟喝酒,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
酒精使脂类沉淀到血管壁上,使血压增高,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
2.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和长期精神紧张缺乏体育锻炼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3.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比较正常动脉与动脉硬化的不同及对健康的影响。
学生根据曲线图:
得出结论:酒精对
水蚤的心率有影
响。
表达交流:
a酒精浓度越高,
水蚤的心率越低。
B影响人们的心率
学生总结:
长期酗酒或吸
烟,会损伤心脏和
血管,导致心血管
疾病。
让学生进
一步体会
吸烟与酒
精一样危
害心血管
的健康。
材料分析总结领悟
约8分钟保持心血管健康
过渡:通过调查活动,我们知道身边有很多
有心血管疾病的亲人或朋友;通过实验,我们
了解喝酒吸烟对心脏的危害。
如何才能保持心
血管健康,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一.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分析讨论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
资料一与正常人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心肌纤维变粗,收缩更加有力,每次收缩所射
出的血量增多,在心率减少的情况下也能满足
人体需要的血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
率徐缓,搏动有力,使心脏在每次收缩后有较
长时间的休息,不易疲劳。
体育锻炼还可以增
加血管弹性,消耗体内脂肪,减轻心脏的压力,
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资料二均衡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
效的方法。
为此,专家建议:主食要粗细搭配,
副食要荤素合理,尽量多样化;少食肥肉、动
通过上面
的调查和
探究活
动,对养
成良好的
生活习
惯、保持
心血管健
康的观念
呼之欲
出,同时
材料分
析,教师
只要适当
4.一位同学设计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
该同
学配置了下列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了实验,并记录下
了不同酒精浓度中水蚤l0s内心跳的次数。
(1)根据实验,可知水蚤的正常
心率约为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根据图中表格,得出的结论是:随着酒精浓度的增
大,水蚤心率________
【考点】“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呢,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学生在对血管、心脏和血液循环有了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感知心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学习防治的常见措施。
但本届中的探究活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提前预设、有序组织好学生进行该探究活动。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坚持体育锻炼和养车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人的心血管健康,从而唤醒学生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中视,进而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
回放课堂实录,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积极,但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这一点让我感觉到,在以后的课堂,注重培养优秀生的同时也要兼顾后进生,多多鼓励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把所有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课堂跟家活跃。
课堂效
果的好坏,与教师的备课效果有直接的关系,今后我要提高备课能力及其质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努力用行动感染我可爱的学生们!
《关注心血管健康》是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的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为了提高学生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教材紧跟社会发展,将《关注心血管健康》单独列为一节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生活的意识。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和保持心血管健康两部分内容,同时,还包括突发性心血管的急救这些实践性的知识。
1.【2014·青岛】下列哪些习惯易引发心血管病()
A.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B.经常食用高脂肪的食物
C.不吸烟、不喝酒
D.膳食平衡
【考点】健康生活的四大基石
2.【2014·日照】吸烟对心脏的影响不包括()
A.使红细胞数量增加
B.使血液变稠
C.使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
D.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考点】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3.【2014·无锡】下列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是()
A.高血压
B.脑肿瘤
C.动脉硬化
D.冠心病
【考点】常见心血管疾病
4.一位同学设计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
该同学配置了下列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了实验,并记录下了不同酒精浓度中水蚤l0s内心跳的次数。
(1)根据实验,可知水蚤的正常
心率约为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根据图中表格,得出的结论是: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水蚤心率________
【考点】“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应用。
创新之处:
1.我采用视频的方式让大家亲近水蚤,了解水蚤,这样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更加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2.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学生与老年人相处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学生应该对老年性疾病的急救措施有所了解。
根据课本图片所表达的意思,编排情景剧并进行表演,让学生对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留下深刻印象。
需要改进的地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是,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当中,同时注意有学生说到即可,不需要其他同学重复,这样课堂显得精炼,又节约了时间。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之一,也是生物学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