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20201001211756)
- 格式:docx
- 大小:18.67 KB
- 文档页数:8
〖知识竞赛题库〗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库
《知识竞赛题库》
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库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个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
A. 圣诞节
B. 中秋节
C. 愚人节
D. 情人节
2.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A. 孔子
B. 雅典娜
C. 赫拉克勒斯
D. 拿破仑
3. 我国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 火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防腐剂
4. 以下哪种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的瑰宝?
A. 俄罗斯民歌
B. 印度舞蹈
C. 中国京剧
D. 希腊史诗
5.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不包括以下哪部?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二、判断题
6.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7.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诗人。
8.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
9. 现代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10.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行。
三、问答题
1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12. 请解释一下“四书五经”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13. 中国传统戏曲有哪些主要种类?
14. 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15. 请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以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库部分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祝大家答题顺利!。
云南“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二年级)云南省首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于11月拉开序幕,11月1日至20日进行网上竞赛,12月初进行决赛,届时教育局将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与竞赛活动。
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云南“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二年级),供参考练习,欢迎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网!共25题,每题4分,共100分,考试时间30分钟题库一1.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
节日习俗有() * [多选题]A.喝腊八粥B.腌腊八蒜C.吃糖瓜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恒念物力维艰。
*A.饮食约而精B.半丝半缕3.倒贴福字是取“福到了”的谐音,表达美好祝愿。
*对错4.解落三秋叶,( 入竹万竿斜 )。
过江千尺浪,( 能开二月花 )。
*对错5.中国的传统剪纸主题有() * [多选题]A.娃娃图B.牛耕图C.水产动物6.剪纸只能贴在窗户上供人们欣赏。
*对错7.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要吃哪种食物?() *A.元宵或者汤圆B.青团C.月饼8.与云南西北边紧邻的是()。
*A.贵州省B.四川省C. 西藏自治区9.与云南东边紧邻的是()。
*A.贵州省B.四川省C.西藏自治区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A.择其善者而从之B.见贤思齐焉11.孟子的母亲重视孩子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最终搬到了()附近。
*A.寺庙B.学堂C.市场12.赏花灯、猜灯谜是哪个节的习俗?() *A.春节B.元宵节C.中秋节13.穿针乞巧是哪个节日的习俗?() *A.端午节B.元宵节C.七夕14.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
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B.麦日C.岁首15.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农历8月7日或8日,节日习俗有:() * [多选题]A.晒秋B.贴秋膘C.啃秋16.端午节是(),又叫“端阳节”,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而设。
二年级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国旗是:A. 红底黄星旗B. 五星红旗C. 蓝底白星旗D. 黄底红星旗2. 下列哪个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3. 我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4.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A. 电话B. 指南针C. 电灯D. 汽车5. 我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玫瑰C. 菊花D. 水仙6. 我国的国宝动物是:A. 大熊猫B. 长颈鹿C. 狮子D. 大象7.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诗人?A. 李白B. 莎士比亚C. 但丁D. 雨果8. 我国的国歌是:A. 《义勇军进行曲》B. 《歌唱祖国》C. 《我的祖国》D. 《红旗飘飘》9. 我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几?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10.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书法家?A. 王羲之B. 达芬奇C. 米开朗基罗D. 梵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的国家主席是_________。
12. 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作者是_________。
13. 中国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_。
14.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农历的_________。
15. 我国的国花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它的花语是_________。
16. 我国的国宝动物大熊猫主要生活在_________地区。
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___。
18. 我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筑,名为_________。
19.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人们通常会贴对联、放鞭炮、吃_________。
20. 我国的国花牡丹的花语是富贵,它象征着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代表的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知识竞赛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下面哪个节日是中国人最盛大地庆祝的节日?-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2.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通常在哪个季节举行?-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3. 下面哪个节日是代表中国男性的节日?- A. 妇女节- B. 儿童节- C. 全民健身日- D. 七夕节4. 以下哪个节日是属于中国的农历节日?- A. 元旦节- B. 五一劳动节- C. 教师节- D. 元宵节5. 农历新年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也叫做什么?- A. 元宵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D. 中秋节6. 中国的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几月几日举行?- A. 一月一日- B. 五月五日- C. 八月十五日- D. 十二月三十日7.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人去祭祖先的节日?- A. 端午节- B. 清明节- C. 重阳节- D. 元旦节8. 下面哪个节日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A. 劳动节- B. 国庆节- C. 元宵节- D. 小年9. 传统的中国儿童节是在每年的哪个月?- A. 一月- B. 五月- C. 六月- D. 十月10. 曲阜是中国哪个节日的重要庆祝地?- A. 端午节- B. 清明节- C. 元旦节- D. 中秋节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 中国的古代诗人杜甫生活在哪个朝代?- ____________2. 清明节时中国人会扫墓,用来纪念和缅怀谁?- ____________3.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日期是根据哪个历法确定的?- ____________4. 中国的端午节有一个有名的传统食物,叫做________。
5. 中秋节时,中国人会吃一种圆形的食物,叫做________。
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3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春节俗。
2. 请说明一下中国人在端午节期间常进行的活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中秋节C. 感恩节D. 圣诞节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火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互联网3. 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的“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4. 中国古代的“三才”指的是?A. 天、地、人B. 日、月、星C. 水、火、木D. 金、木、土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破釜沉舟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班门弄斧D. 一鸣惊人6. 中国古代的“五常”指的是?A. 仁、义、礼、智、信B. 贞、孝、忠、信、和C. 勇、智、仁、信、和D. 忠、孝、节、义、和7. 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A. 《庄子》B. 《史记》C. 《红楼梦》D. 《论语》8. 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天为父纲、地为母纲、人为子纲C.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D. 天为父纲、地为母纲、天为父纲9. 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的“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10. 中国古代的“四书”指的是?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论语》、《庄子》、《老子》、《道德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______、______。
2. 中国古代的“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儒、道、______。
3.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______。
4. 中国古代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______。
5.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诸多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下面为您准备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人物?()A 李白B 屈原C 杜甫D 王维答案:B解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尸体,纷纷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入江。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2、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A 歌剧B 芭蕾舞剧C 京剧D 话剧答案:C解析: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融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解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尊重和包容。
4、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聊斋志异》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解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不属于四大名著。
5、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贴春联,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春联起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此后春联逐渐普及。
二、填空题1、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
答案:切解析:中医通过望气色、闻气味、问症状、切脉象来诊断病情。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答案:指南针解析: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答案:王羲之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精湛,《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中国传统的武术流派众多,其中()以刚猛有力、气势磅礴著称。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竞赛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B )A、《礼记》B 《中庸》C、《周易》D、《春秋》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 )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8、孔子是哪国人( B )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11、七月七日长生殿,( C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12、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B )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14、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A )A、拒绝收礼B、劝人投案C、替人投案D、向人发誓16、“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7、“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18、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19、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0、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21、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B)A 、8 B、10 C、12 D 、1422、“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A )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4、长城的长度为( A )A、6300公里B、6000公里C、6800公里D、5500公里25、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2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7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60岁B、100岁以上 C 、80---100岁D 、70岁2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D )A、《牛郎织女》B、《孟江女》C、《白蛇传》D、《山海经》29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B )A 、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30、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参考答案:B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参考答案:B3、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参考答案:D4、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参考答案:A5、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参考答案:A6、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C.十六个D.十八个参考答案:A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参考答案:B8、孔子是哪国人?()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参考答案:B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A.嵇康B.阮籍C.山涛D.王勃参考答案:D10、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参考答案:C11、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参考答案:D12、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B.《论语》C.《周易》D.《孟子》参考答案:C1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深夜参考答案:C14、“豆蔻”是指女子()岁。
A.十二岁B.十三岁C.十五岁D.十六岁参考答案:B1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航海活动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参考答案:D16、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鱼”指的是()。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 题《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杀青”原意指什么?“一问三不知” 是哪三不知?……120个文化常识,带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你真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充实你的知识库,扩展你的视野。
快来测试一下吧,看看能答对多少?1. 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A. 空穴来风B. 三人成虎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 月亮B. 姻缘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 苏州B. 房屋C. 酒D. 庄稼屠苏,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 左手在外B. 右手在外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 忠耿正直B. 刚愎自用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姜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 浑水摸鱼B. 反戈一击C. 笑里藏刀D. 反客为主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1、什么是“四书五经”?答:“四书五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四部书籍和五部经典,它们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孟子》、《论语》、《孙子兵法》、《汉书》、《史记》。
2、什么是“三宝”?答:“三宝”是指佛教中最重要的三个宝物,它们是佛经、佛像、佛塔。
3、什么是“七十二绝技”?答:“七十二绝技”是指中国古代武术中最重要的七十二种技法,它们是拳术、剑术、刀术、棍术、拔刀术、指法、腿法、抓法、拧法、搏击术、护具术等。
4、什么是“八音”?答:“八音”是指中国古代音乐中最重要的八种乐器,它们是笙、箫、瑟、琴、锣、钹、鼓、镲。
5、什么是“五色”?答:“五色”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五种颜色,它们是黑、白、红、青、黄。
6、什么是“四大发明”?答:“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发明的四大重要发明,它们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
7、什么是“三纲五常”?答:“三纲五常”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三纲和五常,它们是爱国、敬业、诚信;仁、义、礼、智、信。
8、什么是“四大名著”?答:“四大名著”是指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四部名著,它们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9、什么是“五大古都”?答:“五大古都”是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五座古都,它们是北京、南京、洛阳、西安、开封。
10、什么是“十大古迹”?答:“十大古迹”是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十处古迹,它们是长城、故宫、颐和园、西湖、秦始皇兵马俑、洛阳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华严寺、黄山、泰山。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我们要如何去弘扬呢?有什么方法吗?下面整理了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0分)1.《九九歌》中说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每九天为一个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那么“数九天气”是从(B)开始的。
A.立冬B.冬至C.小雪D.大寒2.“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这说的是谁?(D)A.李儒B.关羽C.鲁肃D.李典解释:在《三国志》卷十八《李典传》中有这句话的记载。
3.在围棋的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之为“星”。
请问中央的星又称为“(C)”。
A.天星B.天中C.天元D.天4.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我国戏曲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演员。
请问梅兰芳是我国(B)著名表演艺术家。
A.昆曲B.京剧C.黄梅戏D.豫剧5.下面哪颗星球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被称为“岁星”?(A)A.木星B.月球C.火星D.金星解释:我国古人观测到木星12年绕天一周,每年都会经过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以此为依据纪年。
因此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木星又被称为岁星。
6.“周公吐哺”和“周公解梦”中的“周公”是(C)。
A.姬昌B.姬发C.姬旦D.姜尚7.“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同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的故事背景是一致的?(D)A.三家分晋B.葵丘之会C.存邢救卫D.假道伐虢8.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A)。
A.菩提祖师B.唐僧C.如来佛祖D.太上老君9.下列哪位人物的主张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点相同?(B)A.老子B.韩非子C.墨子D.孙子解释:“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的商鞅,即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
【解密竞赛题库】20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公布题云南省第四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公布题共109题,其中单选60,多选29,判断20一、选择题(60)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对自己的评价。
A.屈原B.孔子C.孟子D.老子【答案】B2.中国的四大名绣指的是——苏州的苏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
A.福建的闽绣B.湖南的湘绣C.河南的豫绣D.上海的申绣【答案】B3.补充句子: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术,学其()A.行为B.言语C.做事D.为人【答案】B4.()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答案】A5.“昔孟母,择邻处”中的“孟母”指的是()的母亲。
A.孟轲B.孟郊C.孟浩然D.孟尝君【答案】A6.孔子曾说:“三人行,()。
”这句话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 必有我师焉B.择其善者而从之C.见贤思齐焉D.终身为父【答案】A7.“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君王身上?()A.周成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周幽王【答案】A8.“髽(zhuā)髻娃娃”是哪一地区剪纸的代表图案?()A.山西B.陕西C.河南D.河北【答案】B9.“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这句话出自()A.《论语》B.《资治通鉴》C.《道德经》D.《朱子家训》【答案】B10.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
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B.麦日C.岁首D.迎新【答案】B11.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A.郑成功B.戚继光C.文天祥D.胡宗宪【答案】B12.在晴朗的夜晚仰望天空,能看到许多亮闪闪的星星,神话故事赋予这些星星美丽浪漫的色彩。
请问,天文学中的“河鼓二”是指哪颗星?()A.牛郎星B.织女星C.北斗星D.天狼星【答案】A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20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3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
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8、孔子是哪国人_B_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A.21B.23C.24D.25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A、红茶;B、绿茶;C、黄茶;D、黑茶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14、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_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A、清B、元C、唐D、宋20、下列不属于八大菜系的是_C_A、山东菜系B、四川菜系C、赣菜系D、湘菜系21、人的器官中的肾脏是构成人体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列四种中药里对肾脏有好处的是(C )A.人参B.陈皮C.桑椹D.陈皮22、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D)只A.285B.286C.287D.28823.“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24.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25.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26.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2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BA 8B 10C 12D 1428、“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_A_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9.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3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31、长城的长度为_A_A、6300公里B、6000公里C、6800公里D、5500公里32、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33、戏剧中的"戏胆"是指: AA、主要角色或者关键性情节B、贯穿性道具或贯穿动作C、演员的精彩表演34.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35.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36.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D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37.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38.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_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单选题]A.论语B.春秋C.诗经(√)D.史记2.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和()[单选题]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单选题]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4.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是由___提出的。
()[单选题]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5.“豆蔻”是指女子__岁,“弱冠”是指男子__岁。
()[单选题]A.十三、四岁二十岁(√)B.十三岁十六岁C.十五岁十二岁D.十六岁十三岁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哲学家老子的这句话是劝告我们()[单选题]A.要坚持做大事。
B.不用重复做容易的事。
C.要从小事做起。
(√)D.不用在意细节。
7.中国民间有哪三大传统节日?()[单选题]A.春节、元宵节、中秋节B.春节、端午节、中秋节(√)C.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D.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8.按风俗,"腊八粥"应在农历哪一天喝()[单选题]A.十二月初八(√)B.正月初八C.十一月初八D.二月初八9.我国古代的“拜年”一词特指行为:()[单选题]A.向长辈叩岁(√)B.平辈相互道贺C.亲戚互相走动D.馈赠礼品1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单选题]A.8B.10(√)C.12D.1411.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单选题]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12.农历___,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
《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
()[单选题]A.正月初一B.二月初二(√)C.三月初三D.四月初四1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单选题]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14.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单选题]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15.古书中男子手里常握有"三尺",请问它指什么()[单选题]A.玉佩B.剑(√)C.马鞭D.匕首16.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单选题]A.宣纸B.湖笔C.徽墨D.镇纸(√)17.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__”。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希望大家喜欢!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填空题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张相 )2、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为( Chán yú;Kè hán )3、在古代汉语中“干”的本义是( 盾牌 )。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 《论语。
子路从而后》 ) 。
5、“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此句出自(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
6、“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此句出自( 《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 。
7、( 《词诠》 )一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
8、( 《词诠》 )、( 《助字辨略》 )、《经传释词》三本工具书是用来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
9、我国最早的药典学著作是( 《新修本草》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是谁( 王之涣 )1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最早记载“磁石召铁”即天然磁矿石能吸铁的文献资料名为(《吕氏春秋》 )。
12、著名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是由音乐家( 华彦钧)创作的。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出自著名文学家( 欧阳修)之手。
14、“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句是( 夜半无人私语时 )。
15、中国苏州园林之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 拙政园) 、( 留园) ,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四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中狮子林代表(元 )代的建筑风格。
16、盛唐诗人,善边塞诗,以七绝善长,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王昌龄 )17、“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是一首( 辛弃疾)词的上阕,根据词牌特点,判断它是哪个词牌(南乡子 )。
18、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 净 )19、清末4种揭露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的作者分别是 ( 李宝嘉 )、 ( 吴研人 )、( 刘鹗 )、 (曾朴 )。
二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学校:乐峰完小年级:二年级时间:2018年11月11日一.单选题1. 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A.终身为父B.敬同于父C.等同于父D.修行在个人2. 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A.《论语》B.《史记》C.《春秋》D.《诗经》3. ()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A.老子B.商鞅C.孟子D.韩非子4. 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A.必有我师焉(y a n)B.择其善者而从之C.见贤思齐焉D.终身为父5•“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帝王的身上?()A.周成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周幽王6. “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出自()A.《论语》B.《资治通鉴》C.《道德经》D.《朱子家训》7. 每年的()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A.农历四月初五B.农历五月初五C.农历六月初五D.农历四月初四8•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A.空日B.麦日C.岁首D.迎新9. 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A.郑成功B.戚继光C.文天祥D.胡宗宪10. “河鼓二”在天文学上是指哪颗星?( )A.牛郎星B.织女星C.北斗星D.天狼星11. ( )百姓会在歌圩(x 口)上吃传统食物五色饭A •傣族 B.壮族 C.满族D.苗族A.秦国B.楚国C.齐国D.燕国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 着重要的作用•《朱子家训》中就有“饮食约而精;( )”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养成简单朴素的好习惯 .A.园蔬愈珍馐(xi u )B.恒念物力维艰C.器具质而洁D.瓦缶(f du )胜 金玉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 句•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岳飞15. 每年农历( )的火把节是彝(y i )族、白族、拉祜(h 0)族、纳西族、哈尼族、傈(I 门僳(s 0)族等民族共同的节日. A.四月 B.五月 C.六月 D.十一月16. 汉代时;匈奴最高首领被称为( )A.酋长B.皇帝C.单于D.将军17.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王维B.卢纶C.李白D.杜甫A.三天B.五天C.七天D.九天12.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 )的爱国诗人)身怀民族大义而写下的诗1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 )称为“一候"19.既是《资治通鉴》的撰写者;也曾经砸破水缸(gmg )救出玩伴的古代人物是()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懿D.司马昭2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指的是哪条河下游的吴越地区?()A.珠江B.黄河C.长江D.澜沧江21. “欲将轻骑逐”中“将”的意思是()A.率领B.将军C.将要D.将来22•“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A.《勉谕儿辈》B.《朱子家训》C.《颜氏家训》D.《章氏家训》23. “瓦缶胜金玉”中“缶”指的是()A.兵器B.农具C.器皿D.首饰24. 民族英雄戚继光一生南征北战;训练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A.登州军B.戚家军C蓟州军 D.岳家军25. “开辟荆榛(zh en)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复台》这首诗中的诗句; 这首诗记述的是()A.康熙统一台湾B.郑成功收复台湾C.刘铭传保卫台湾D.刘永福坚守台湾26. 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A.孙中山B.林则徐C.梁启超D.康有为27.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两句诗歌描写的是作者目送友人()离去的场景.A.僧一行B.玄奘C.灵澈上人D.鉴真28. 哪个节气之后天气并不是马上转凉?一直到八九月之交;还有一段时间比较炎热;通常人们把这段时间的天气称为“秋老虎”•()A.立秋B.秋分C.白露D.处暑29. 夏日炎炎;人们胃口不佳;加上饮食较清淡;夏天过去后;多数人的体重都要减少一点儿•等秋风起;胃口大开;在立秋这天;各家都要吃肉;俗称()A•“过冬” B. “贴秋膘” C. “打秋风” D. “咬秋”30.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是七夕佳节•这一天又被称为()A.祈愿节B.乞巧节C.雨水节D.穿针节3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下列哪位古代人物说的?()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32. “昔仲尼;师项橐(tu 6).古圣贤;尚勤学”出自()A.《弟子规》B.《三字经》C.《论语》D.《孟子》33.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作者是(A.李白B.孟浩然C.王维D.白居易34. 鹳雀楼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而闻名天下;无数文人墨客登楼望远留下了许多诗篇;你知道鹳雀楼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吗?()A.陕西省B.山西省C.山东省D.江苏省3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端午节C.寒食节D.重阳节36. 诗人李商隐与()被合称为“小李杜”A.杜甫B.杜牧C.杜审言D.杜康37. 《峨眉山月歌》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风致自然天成;是大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你知道峨眉山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吗?()A.河南省B.山西省C.广州省D.四川省38.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请问;这句话中的“由”是()A.子贡B.子路C.颜回D.曾子39.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句诗的作者是()A.陆游B.朱熹C.孟浩然D.陶渊明40. 在《送朱大入秦》一诗中;诗人准备将自己手中的()送给友人朱大;来表明自己的“平生一片心”;抒发对友人的期许和勉励A.折扇B.书籍C.画卷D.宝剑41. 李白曾在《秋浦歌》一诗中写“白发()丈;缘愁似个长”;来表明心中浓郁沉重的忧愁.A.七千B.九千C.三千D.四千42. 在《秋风引》一诗中;诗人以艺术的口吻回答道:最先听到秋风的人是()A.做官的人B.画家C.单身旅居外地的人D.作曲家43. 《三字经》记录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请问;孔融几岁能让梨?()A.三岁B.四岁C.五岁D.六岁44. 在《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一诗中;作者回答说山岭看起来只是比别的地方多了一些()A.树木B.怪石C.溪流D.白云45.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中的“王孙”指的是()A.名叫王孙的人B.贵族的子孙C.皇帝的孙子D.作者送别的友人46.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A.唐朝末年B.宋朝末年C.明朝初年D.清朝初年47. 与云南西北边紧邻的省份、自治区是()A.贵州省B.湖北省C.西藏自治区D.福建省48. 李白在《秋浦歌》(赧(n d n)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一诗中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淳朴乐观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爱与颂扬之情•50.成语“相敬如宾”用来形容()相互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A.挖矿工人B.伐木工人C.冶炼工人D.米药工人49.人们由诗句“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总结出了成语()A.比翼双飞B.两小无猜C.相濡以沫D.乐而忘返A.父子B.师生C.夫妻D.兄弟。
二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学校:乐峰完小年级:二年级时间:2018年11月11日一.单选题
1. 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A.终身为父
B.敬同于父
C.等同于父
D.修行在个人
2. 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
A.《论语》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3. ()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
B.商鞅
C.孟子
D.韩非子
4. 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必有我师焉(y a n)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见贤思齐焉
D.终身为父
5•“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帝王的身上?()
A.周成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周幽王
6. “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资治通鉴》
C.《道德经》
D.《朱子家训》
7. 每年的()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A.农历四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五
C.农历六月初五
D.农历四月初四
8•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
B.麦日
C.岁首
D.迎新
9. 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文天祥
D.胡宗宪
10. “河鼓二”在天文学上是指哪颗星?( )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天狼星
11. ( )百姓会在歌圩(x 口)上吃传统食物五色饭
A •傣族 B.壮族 C.满族
D.苗族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
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 着重要的作用•《朱子家训》中就有“饮食约而精;( )”教育我们在生活
当中应该养成简单朴素的好习惯 .
A.园蔬愈珍馐(xi u )
B.恒念物力维艰
C.器具质而洁
D.瓦缶(f du )胜 金玉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 句•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岳飞
15. 每年农历( )的火把节是彝(y i )族、白族、拉祜(h 0)族、纳
西族、
哈尼族、傈(I 门僳(s 0)族等民族共同的节日. A.四月 B.五月 C.六月 D.十一月
16. 汉代时;匈奴最高首领被称为( )
A.酋长
B.皇帝
C.单于
D.将军
17.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A.王维
B.卢纶
C.李白
D.杜甫
A.三天
B.五天
C.七天
D.九天
12.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 )的爱国诗人
)身怀民族大义而写下的诗
1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 )称为“一候"
19.既是《资治通鉴》的撰写者;也曾经砸破水缸(gmg )救出玩伴的古代人物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懿
D.司马昭
2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指的是哪条河下游的吴越地区?
()
A.珠江
B.黄河
C.长江
D.澜沧江
21. “欲将轻骑逐”中“将”的意思是()
A.率领
B.将军
C.将要
D.将来
22•“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
A.《勉谕儿辈》
B.《朱子家训》
C.《颜氏家训》
D.《章氏家训》
23. “瓦缶胜金玉”中“缶”指的是()
A.兵器
B.农具
C.器皿
D.首饰
24. 民族英雄戚继光一生南征北战;训练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
A.登州军
B.戚家军C蓟州军 D.岳家军
25. “开辟荆榛(zh en)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复台》这首诗中的诗句; 这首诗记述
的是()
A.康熙统一台湾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刘铭传保卫台湾
D.刘永福坚守台湾
26. 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孙中山
B.林则徐
C.梁启超
D.康有为
27.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两句诗歌描写的是作者目送友人()离
去的场景.
A.僧一行
B.玄奘
C.灵澈上人
D.鉴真
28. 哪个节气之后天气并不是马上转凉?一直到八九月之交;还有一段时间比较炎
热;通常人们把这段时间的天气称为“秋老虎”•()
A.立秋
B.秋分
C.白露
D.处暑
29. 夏日炎炎;人们胃口不佳;加上饮食较清淡;夏天过去后;多数人的体重都要
减少一点儿•等秋风起;胃口大开;在立秋这天;各家都要吃肉;俗称()A•“过冬” B. “贴秋膘” C. “打秋风” D. “咬秋”
30.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是七夕佳节•这一天又被称为()
A.祈愿节
B.乞巧节
C.雨水节
D.穿针节
3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下列哪位古代人物说的?()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32. “昔仲尼;师项橐(tu 6).古圣贤;尚勤学”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论语》
D.《孟子》
33.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作者是(
A.李白
B.孟浩然
C.王维
D.白居易
34. 鹳雀楼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而闻名天下;无数文人墨客登楼望远留下了许多诗篇;你知道鹳雀楼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吗?()
A.陕西省
B.山西省
C.山东省
D.江苏省
3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重阳节
36. 诗人李商隐与()被合称为“小李杜”
A.杜甫
B.杜牧
C.杜审言
D.杜康
37. 《峨眉山月歌》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风致自然天成;是大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你知道峨眉山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吗?()
A.河南省
B.山西省
C.广州省
D.四川省
38.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请问;这句话中的“由”是()
A.子贡
B.子路
C.颜回
D.曾子
39.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句诗的作者是()
A.陆游
B.朱熹
C.孟浩然
D.陶渊明
40. 在《送朱大入秦》一诗中;诗人准备将自己手中的()送给友人朱大;
来表明自己的“平生一片心”;抒发对友人的期许和勉励
A.折扇
B.书籍
C.画卷
D.宝剑
41. 李白曾在《秋浦歌》一诗中写“白发(
)丈;缘愁似个长”;来表明心
中浓郁沉重的忧愁.
A.七千
B.九千
C.三千
D.四千
42. 在《秋风引》一诗中;诗人以艺术的口吻回答道:最先听到秋风的人是
()
A.做官的人
B.画家
C.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D.作曲家
43. 《三字经》记录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请问;孔融几岁能让梨?()
A.三岁
B.四岁
C.五岁
D.六岁
44. 在《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一诗中;作者回答说山岭看起来只是比别的地
方多了一些()
A.树木
B.怪石
C.溪流
D.白云
45.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中的“王孙”指的是()
A.名叫王孙的人
B.贵族的子孙
C.皇帝的孙子
D.作者送别的友人
46.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
A.唐朝末年
B.宋朝末年
C.明朝初年
D.清朝初年
47. 与云南西北边紧邻的省份、自治区是()
A.贵州省
B.湖北省
C.西藏自治区
D.福建省
48. 李白在《秋浦歌》(赧(n d n)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一诗中酣畅淋漓地塑
造了古代()淳朴乐观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爱与颂
扬之情•
50.成语“相敬如宾”用来形容()相互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A.挖矿工人
B.伐木工人
C.冶炼工人
D.米药工人
49.人们由诗句“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总结出了成语()
A.比翼双飞
B.两小无猜
C.相濡以沫
D.乐而忘返
A.父子
B.师生
C.夫妻
D.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