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643.00 KB
- 文档页数:18
3.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度量各种角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角的度量单位2. 角的度量方法教学难点:1. 角的度量方法教学准备:1. 量角器2. 角的度量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度量单位,那么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呢?3. 学生回答: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二、角的度量方法(10分钟)1. 讲解角的度量方法:使用量角器。
2. 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练习使用量角器度量角。
三、角的度量练习(15分钟)1. 发放角的度量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角的度量应用(10分钟)1. 出示例题:请用量角器测量这个角的度数。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角的度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3. 提问:在角的度量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4.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角的度量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角的度量方法”。
这个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角的度量——用量角器量角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2011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是本单元的重难点。
教材采用适当方式,让学生体会概念和图形的本质特征,如要知道线段长短可以用长度单位度量、要了解一个面的面积可以用面积单位来量化,相应的角的度量也应该用角的单位来度量。
使学生体会到:量角器实质上是角的单位的集合,量角的过程就是要知道角包含多少个角的单位的过程。
教材还强调一般步骤的梳理,关注操作技能的形成,如涉及“量出指定角的度数”属于操作技能的知识,可以归为典型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范畴。
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研究“怎么做”的知识,其学习过程的最大特点,便是明晰相应的操作流程。
教材在编排“角的度量”的内容中,均注意对操作步骤的归纳提炼。
如“角的度量”中在研究了度量角的大小的“单位”及操作工具“量角器”的工作原理后,涉及具体量一个角的度数时,呈现了量角的步骤;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一般的步骤是怎样的”等问题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学习者也只有明确了相应的操作步骤,再加以一定量的练习,其技能水平才能相应提高。
教材同样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如在角的大小比较中,渗透了观察、实验、类比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展开学习过程,组织学生自主实践,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性特点,加深对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与感悟。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和认识了量角器,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说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总结概括量角的基本步骤,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并感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3角的度量——用量角器量角(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带给他们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学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介绍了今天课程的内容,我们将会学习3.3角的度量——用量角器量角。
我将带领学生们一起探讨角的度量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来准确地量取角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如何让学生们理解角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如何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发现角的度量规律,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等。
我还准备了一些实例和练习题,以便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了角的概念,然后详细讲解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我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用量角器量取不同的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他们发现角的度量规律。
在课堂的板书设计上,我尽量简洁明了,将角的度量方法和量角器的使用步骤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对于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题目:用量角器量取你周围的不同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这个作业既能够巩固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又能够让他们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我也进行了拓展延伸,我告诉学生们,角的度量不仅仅只是数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角的度量就非常重要。
我希望通过这个拓展,能够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角的度量概念的理解。
在引入角的概念时,我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角的存在。
例如,我展示了门角、墙角等,让他们看到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我还用手势模拟了角的形状,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的存在。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对角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度量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问题导入 估一估,并量出下面两个角的度数,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教材26页中间例题)
方法讲解
1.量角的基本方法
步骤:(l)先将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2)再把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然后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在∠l 中,量角器的内圈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对应的内圈刻度是70
°,因此∠1=70°。
在∠2中,量角器的内圈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对应内圈刻度是110°,因此∠2=110°。
2.根据角的开口方向合理使用量角器
角的位置不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也不同,如下图:
根据角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边及开口的方向,判断应使用的是外圈刻度还是内圈刻度。
第一幅图使用的是量角器的外圈刻度,这个角是150°;第二幅图使用的是量角器的内圈刻度,这个角是45°;第三幅图使用的是量角器的外圈刻度,这个角是70°。
归纳总结 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领可以概括为“两个重合,一个注意”:
(l)两个重合:①点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②线
边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刻度线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 一个注意: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不能混淆。
角的度量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角的度量是描述角的大小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角的度量单位有度(°)、弧度(rad)和梯度(gon)。
其中,度是最常用的度量单位,一个圆周上的角度为360°。
弧度是一个角所对应弧长与半径的比值,一个圆周上的角对应的弧度为2π。
梯度是国际单位制(SI)规定的一种角度度量单位,一个直角(90°)对应的梯度为100。
量角器是一种用来测量角度的工具,通常由一个半圆弧和一个可移动的游标组成。
下面是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1.将量角器放在需要测量的角上,使得量角器的半圆弧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确保游标位于半圆弧的刻度上。
3.观察游标所在刻度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如果游标不在刻度上,可以参考游标附近的刻度来估计所测角的度数。
4.如果需要测量的角度小于180°,可以直接读取刻度上的度数。
如果需要测量的角度大于180°,可以使用半圆弧外的刻度进行测量。
5.如果所测角度超出量角器的测量范围,需要使用其他工具如万能角度尺或者借助三角函数来测量。
除了量角器,也可以使用数字测量仪器(如电子角度计)或者软件应用来测量和计算角度。
总结起来,角的度量是一种描述角大小的方法,量角器是常用的测量角度的工具。
使用量角器时,需要将其放在需要测量的角上,并读取游标所在刻度的度数。
角的度量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线1、线包括三种:直线、射线、线段。
①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长度无法测量。
②射线:从1个端点出发,向一端无限延长,长度无法测量。
③线段: 包括2个端点及它们之间的有限部分,长度可以测量。
知识点二、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性质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端点长度字母表示方法图形表示方法直线0个无法测量直线AB,直线l射线1个无法测量射线AB、射线l线段2个可测量线段AB、线段l2、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①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直线;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②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线段。
③经过任意两点,可以画1条直线、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线段。
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知识点三、角1、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构成的图形叫做角,符号是“∠”。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为“°”。
3、把一个圆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占的角就是1度。
知识点四、角的度量1、度量角的工具叫做量角器。
2、量角器的使用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温馨提示:量角器上有里、外两排角度,如果测量的角小于90°,则读取较小的度数;如果测量的角大于90°,则读取较大的度数。
3、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张开程度有关。
张开得越大,角越大;张开得越小,角越小。
知识点五、角的分类1、如果0°<角度<90°,那么这个角是锐角。
2、如果90°<角度<180°,那么这个角是钝角。
3、1个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知识点六、角的画法1、画角的步骤:①画一条射线。
②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
角的度量
一.线段、直线、射线
1.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2.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
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3.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二.角
1.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三.角的度量
1.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0”表示
2.10的规定: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0
3.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不变。
4.角的度量方法: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四.角的分类
1.锐角:小于900
2.直角:等于900
3.钝角:大于900小于1800
4.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平角,其大小等于1800
5.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周角,其大小等于3600
五.角的画法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0的刻度线与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线上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描的点,再画一条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