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工程概论_第七章__固体废物-3
- 格式:ppt
- 大小:676.51 KB
- 文档页数:58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环境定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
其中心实物是人类。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部分。
2.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太阳辐射等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3. 环境问题定义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2)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危害:(1)危及生物的生存;(2)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4. 国际上著名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骨痛病事件;(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6. 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环境科学的诞生7.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 环境污染中“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第二章环境与健康8.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不足,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
9.环境污染物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排入大气、水和土壤中,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称环境污染物。
有些环境污染物会对人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危害及治理措施摘要:固体废物治理会对生态环境有着长期的、潜在的、间接的、综合性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固体废物日益增多且种类日益复杂,因此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本文对固体废物的主要危害及其治理方法与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固体废物;危害;环境工程建设;治理方法;治理措施固体废弃物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可以被称之为固体垃圾。
其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的垃圾,为了加强对其进行治理,以下就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固体废物的主要危害分析1、危害土壤。
第一,类似于建筑垃圾、塑料垃圾等几乎不能降解的固体废物堆积在土壤中之后会对土壤肥力的保持、植物的生长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自然环境下的土壤通过雨水的作用、植物的降解、微生物的活动等保持良好肥力和水分。
但是这些固体废物一旦堆积在土壤之上就会导致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地挤占,破坏原本的生态循环。
第二,废旧电池、电子产品以及一些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会逐渐向环境中释放出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
2、污染水体。
第一,有一些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容易将固体废弃物直接堆放在水体周边或者直接倾倒在水体中,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河流、湖泊或者海洋中沉淀或者漂浮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并对原本干净干净的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
第二,固体废弃物中释放出的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容易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对周围的水体产生污染。
例如,倾倒在水体中的固体废弃物中有可能会释放出重金属、化学物质等严重危害环境的有毒物质。
第三,大量难以降解的固体废弃物会随着海洋或者河流的径流作用不断的漂浮并产生水体污染。
3、污染空气。
第一,固体废弃物在堆积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微生物的作用而逐渐向周围空间空气中释放出刺鼻难闻的气味,进而对周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干扰。
一.填空题1.热值乃单位质量垃圾完全燃烧后,残余物温度降至燃烧前的温度时所发出的热量(kJ/kg)。
2.测定城市垃圾热值的常用仪器为氧蛋量热计。
3..城市垃圾收集系统按现有操作方式分为拖运容器系统与定点容器系统两类。
4.压实机械分为固定型与移动型两种。
5.由于城市垃圾破碎的机械大体有三种类型:冲击磨切型、剪切粉碎型与挤压破碎型。
6.腭式破碎机属于挤压型破碎机械,分为简单摆动性与复式摆动性。
7.淘汰分选是一种重力分选技术。
8.脱水方法有机械脱水与固定床自然干化脱水两类。
9.真空抽滤是在负压条件下进行的。
10.常用的真空抽滤机为转鼓式。
11.玻璃固化主要适用于含高比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12.生物转化工艺主要有包括堆肥化和厌氧生物发酵技术。
13.根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关系,可分为好氧与厌氧两种堆肥方式。
14.堆肥的最佳碳氮比以20:1—30:1为宜。
15.炉箅的结构类型较多,最常见的是往复式、摇动式与移动式。
16.最常用的噪声测量仪器是声级计。
17.任何一个振动系统都可概况为三部分,振源、振动途径和接受体。
二.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的,对原过程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称为固体废物。
2.危险废物:凡能引起或导致人类与动物死亡或严重疾病的废物称为危险废物(或有毒有害废物)。
3.压实:是为减小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4.固化处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危险废物固定或包容于惰性固体基质内,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5.筛选:是根据固体废物颗粒粒径的差异,通过一定孔径的筛分器,达到不同粒径的颗粒分级的分选方法。
6.破碎:城市垃圾破碎是减小垃圾的粒度,使之质地均匀,从而降低孔隙率,增大密度的过程。
7.磁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不同祖坟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实现分离的一种分选技术。
8.热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有热不稳定性特征,若将其臵于缺氧、高温条件下,在分解与缩合的共同作用下,大分子有机质将发生裂解,转化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气态、液态与固态组分,有机物在这种条件下的化学转化过程成为热解。
环境工程中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环境工程的要求越来越多。
然而,固体废物的排放增多,固体废物具体成分更加复杂,增加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对固体废物处置方面要求也逐渐提升,增加处置固体废物的困难性。
预防及治理固体废物污染是对生态环境实行保护的关键工作内容之一,做好固体废物污染具体防治工作有助于保护环境。
关键词:环境工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引言固体废物一般指是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已经不具有利用价值的、被丢弃的固体和半固体。
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无法排入水中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而仅能密封的气态物质,对外界环境会产生较大危害,通常被纳入废物管理系统,实施统一管理。
1固体废物的基本概述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按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固体废物,按固体废物造成的危害性又可分为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指的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以及化工生产和冶炼废渣等;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如居民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商业垃圾等;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和其他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植物秸秆和粪便;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如医疗废物、电镀槽渣、废有机溶剂等。
2.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对环境存在严重危害,包含多种,比如,固体废物在形成之后如果没有再次回收利用,需要占据土地进行存放,一些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常常采取郊区设定放置场所,侵占很多农田,导致对土地资源产生侵占,对土壤带来污染;如果将固体废物直接排放到湖泊、河流、大海中,会导致水质受到污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存,对水资源形成污染,影响水质;固体废物在堆放后没有及时处置,固体废物内含有的一些颗粒等物质可能会随着风到处飘扬,飘散到不同地方,部分固体废物被微生物所分解,形成一些有害气体,形成恶臭气味或毒气,导致局部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带来影响,形成空气污染,而且,在对固体废物实施填埋焚烧时,会形成盐酸、二氧化硫及粉尘等,导致出现大气污染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固体废物,未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无害化处理,导致存在固体废物大量堆放现象,影响视觉刺激,对环境景观带来干扰,影响环境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