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 格式:pdf
- 大小:185.89 KB
- 文档页数:3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2010级 5/6/7班毕业设计大纲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二○一四年三月一、毕业设计安排(一)时间安排1、设计:第3周~第16周2、答辩:第17周(二)指导教师的安排设计指导教师:倪修全、陈洪生、汪汇、程新国、宗翔、胡义红、张吉兆、王娇、李运来、徐道富、杜菊芬、张经双、陆吉民、赵军、杨明飞、刘吉敏、尹楠(三)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继续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以后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毕业设计的几点说明1、学生在设计期间要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遵守纪律。
2、在设计期间学生应按作息时间在设计教室做设计,不得在寝室或其它地方进行。
3、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地收集资料,力求设计方案合理,计算准确,绘图认真无误。
4、倡导互助互爱,共同提高,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设计。
(五)毕业设计分组(见附录)二、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的基本条件1、旅馆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9600m2,其中东西宽80m,南北长120m,距离城市主干道60m。
(2)建筑面积:以满足下列要求为准,建议4500mm~5500m2,主楼的层数按五~六层考虑。
(3)主要房间设置参考(按五级标准,约400床位)1)普通客房3~4人,约占客房总数50%。
2)高级客房1~2人(设卫生间),约占客房总数50%。
3)公共用房部分:门厅、前台管理、中型会议室一间、餐厅、厨房、多功能厅(满足舞会、会议、学术报告等)。
2、门诊楼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9000m2,其中东西长100m,南北宽90m,距离路中心为90m。
(2)建筑面积:以满足下列要求为准,建议4000~4500m2、层数按五~六层考虑。
(3)主要房间设置参考(600人次/日)1)内科、外科、五官科、小儿科、妇产科、放射科、急诊分别为八~十一间;2)中医科、皮肤科、化验及功能检查、理疗分别为四~六间;3)公共用房十~十五间,包括挂号、病历、保健、药房、接待、男女厕所等;4)另外安排候诊、办公等用房若干间3、教学楼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30000m2,其中东西长不少于150m,南北宽不少于200m,距离城市主干道的中心为100m左右。
土木工程答辩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姓名],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我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具体题目]。
在开始介绍我的设计之前呢,我想先跟老师们说,这一路做下来啊,感觉就像盖一栋大楼,一块砖一块砖地垒,有时候还得拆了重垒,那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啊。
不过好在,现在总算是有个成果能拿出来给老师们瞧一瞧了。
一、工程概况。
我这个工程呢,位于[具体地点]。
就这个地点啊,当初选址的时候我可是做了不少研究。
它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周边有[描述周边环境,如交通线路、商业区或者居民区等]。
这就对我的工程设计提出了不少特殊要求。
比如说交通这么繁忙,那在设计的时候就得考虑怎么方便人和车的进出,还不能造成交通堵塞。
这个工程的规模也不小,总建筑面积达到了[X]平方米。
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建筑,包括[列举功能区,如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等]。
这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一样,每个功能区都得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就像给一群性格各异的人安排房间,得让大家都住得舒服,还不能互相干扰。
二、设计理念。
我的设计理念呢,首先就是要以人为本。
毕竟这建筑是给人用的嘛。
就像我们住房子,肯定希望住得宽敞明亮、舒适方便。
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布局。
比如说在住宅部分,我尽量保证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就像给每个房间都开了一扇通往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小窗,让住在里面的人每天都能心情舒畅。
然后呢,还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都提倡绿色建筑嘛,我这个工程也不能落后。
我在设计中采用了很多节能措施,像[具体节能措施,如太阳能板、节能灯具等]。
这就好比给建筑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让它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省能源,一举两得。
再就是美观性了。
建筑可不能是个丑八怪啊,得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我参考了很多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把它们融入到我的设计当中。
就像给建筑注入了灵魂一样,让它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
三、结构设计。
说到结构设计,这可是土木工程的重头戏啊。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教务〔2004〕5号毕业设计(论文)是各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必然需要相应地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要求。
因此,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初步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1、调查研究、方案制定、分析比较、检索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2、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3、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各院系及专业教研室要在毕业设计(论文)前做好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具体要求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按照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2、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3、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创见性,要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一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与完善;4、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科学性,要求论述系统而完整,首尾一贯而不前后矛盾,实事求是而不主观臆造;5、毕业设计(论文)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必要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等;6、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参阅一定量的外文资料,并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来。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领导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是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与协调,各院系组织实施,各专业教研室(或研究室)具体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汪立生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06-4 指导教师:李运来一、课题的名称、来源1、课题名称淮南市人民医院门诊楼设计2、课题来源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大纲二、课题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可附页)三、指导教师意见课题研究意义:1.巩固、加深基础和专业知识通过毕业设计对于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如数学、力学、计算机等和专业知识如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抗震、施工、钢结构、工程经济管理、建设监理、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专业知识可以进一步系统巩固、加深和拓展。
特别是力学、结构和计算机方面的基础,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设计中更显现出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在设计中会加深和巩固这些方面的基础2.提高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过去所学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结构及管理的专业知识在毕业设计中就要综合运用。
毕业设计具有综合性,通过设计也就提高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过去所学单纯某一门课的知识所能解决,这样就锻炼了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能力。
3.了解熟悉土木工程专业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的有关土木工程建筑的方针和政策,通过设计了解一个设计任务从任务书到政府建设部门批文,到委托设计和进行施工的建设程序。
熟悉如何使用专业的技术规范和规定,建筑防火、抗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公路桥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等。
4.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和熟悉如何搜集国内、外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现状和水平。
搜集国内外资料,包括设计图纸。
目的是了解现状,有那些先进的东西,可以结合我们的实际,可以吸取先进的设计的内容和国内外有关设计的优点。
知识,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5.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深入细致、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提出个人见解。
答辩公告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学术专家、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XXX,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XXXXX的学生。
在此,我向各位评委老师汇报我的毕业设计成果,希望得到您们的指导和建议。
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各类产品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评价和更好地优化它们的性能,已经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不能较为完整、系统地对产品进行评估。
因此,基于多指标模型,对产品进行多角度评价成为了当下各类产品性能评估领域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近年来,我国建造业不断加速发展,就业人数和工薪总额等指标都有所提高。
在建筑材料方面,混凝土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因此,建立一个基于多指标的混凝土强度评价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调研和文献综述,从混凝土成分、生产工艺、养护时间等方面对混凝土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其次,通过实验的方法和数据采集技术,搜集了一系列混凝土施工实例的数据,收集因素影响下的强度评估数据信息。
在此基础上,引入多指标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三、研究结果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强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并且建立了基于多指标评估的混凝土强度评价模型。
该模型通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实现了对混凝土强度评估的多角度建模。
通过对模型的实际应用,我们发现此模型精度较为优异,在混凝土施工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四、研究结论和展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指标模型的混凝土强度评价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探索了基于多指标模型的混凝土强度评估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在今后的工程领域中,基于该评估模型可以实现混凝土强度的快速检查和评估,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
论文答辩决议(通用6篇)论文答辩决议篇1本文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的高温气固两相流动与燃烧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了解分级燃烧过程的两相流动、燃烧与污染物生成机理,发展分级燃烧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分级进风燃烧室高温气固两相流动热态实验装置系统。
2)应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有气相燃烧的高温气固流动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气固两相平均轴向与切向速度和湍流脉动特性以及两相轴向与切向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揭示了燃烧室内高温气固两相流动的特点。
3)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湍流燃烧的温度场和组分浓度场进行了测量,阐明了二次风率对气体温度场、组分浓度场和NO 浓度场的影响规律。
论文表明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论文写作规范,图表完备。
答辩中叙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答辩委员会经表决,5票一致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郑晓川工学硕士学位。
论文答辩决议篇2随着计算机主频、内存的快速发展,显示清晰度和显示尺寸的限制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的瓶颈。
如何利用高性能价格比的机群实现超高分辨率的高清晰度大尺寸显示正在成为并行可视化方向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李颖敏同学的硕士论文以设计基于机群的拼贴显示系统提供方便的编程接口和编程环境为目的,其选题具有前瞻性,论文的工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第一段:选题的意义)论文在分析调研国际目前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应用“分布式共享显示内存”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种并行程序环境下的拼贴显示接口,并以两种形式实现了该接口,简化了系统应用的编程实现。
提供了一些测试用的应用程序,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平台。
展示了基于机群作分布式显示的良好前景。
同时还利用该拼贴显示接口为一个地理图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多屏显示应用,满足了该应用对高分辨率显示的需求。
(第二段:论文工作取得的成果或新见解)论文工作表明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比较好,掌握了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