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总学分:14(本二)、16自动化(专转本)、14(本三)总学时:14周(本二)、16自动化(专转本)、14周(本三)先修课程:普通教育课、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集中实践课程适用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课系所: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一、目的与任务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注重学生独立工作和研究能力的锻炼,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内容与要求1.选择课题,一人一题,并明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2.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熟悉本专业有关主要文献期刊杂志及其查阅方法,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文献阅读,翻译外文资料(不少于5千汉字),撰写开题报告书(不少于2千汉字)、文献综述(不少于2千汉字)。
3.按照选择课题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完成规定的工作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
4.按照《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撰写7000字左右的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并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5.根据答辩委员会的要求,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归档工作。
三、进度安排四、成绩考核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的评分按比例综合评定,最后由各系答辩委员会审定。
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的评分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指导教师占40%,审阅教师占20%,答辩小组占40%。
按此比例计算出总成绩后,再折算成五五、评分标准(一)优秀1.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所规定的各项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刻苦钻研,能努力拓宽知识面,严肃认真,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创见;2.图纸齐全、整洁、结构方案合理,视图、线条和尺寸标注正确,符合国家标准;3.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完整,结构合理,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文理通顺;4.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较强;5.答辩时能熟练地、正确地回答问题,逻辑性较强,并按规定时间完成论述。
环境设计毕业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633Z10课程名称:毕业设计Graduation Project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16周/16先修课程:毕业实习适用专业:环境设计教材、教学参考书:1、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周至禹,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3、设计学概论(修订本),邵宏等、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该课程为环境设计必修课,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设计实践训练,主要包括六大环节:前期指导检查、中期指导检查、后期指导检查、毕业答辩、毕业展览、毕业设计文件归档。
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的、综合的检验。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环境设计思想,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其任务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达到本科毕业设计的深度,基本符合理论与实践、科研、生产、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具有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定量推理和文献分析能力。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一)前期指导检查1、填写设计任务书2、审核学生毕业实习日志3、选题审题4、指导进度情况:让学生明确并掌握好设计的任务与进度,按任务书的进度要求完成前期任务,包括资料查阅、外文翻译、撰写文献综述或专题调研报告等。
5、填写本科毕业设计情况一览表(二)中期指导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设计选题方向是否科学;2、前期工作开展的程序与情况;3、已经完成的工作内容;4、中期检查后的工作开展计划;5、填写中期检查汇报纪录表。
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 毕业论文(课程代码:)课程负责人: 赵晓燕二、学时与学分: 8周/8学分三、适用专业: 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四、课程教材: 无五、参考教材: 根据论文题目安排相关参考教材六、开课单位: 地震科学系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 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 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1. 论文选题。
题目需结合地球物理学及其应用、地震监测预测研究或实际工作,不得脱离专业;选题一定不能太大,不能超出本科毕业生的研究能力; 重点是知识与方法的应用。
2. 开题。
学生根据选题, 查阅相关资料,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说明: 选题的研究目标, 应解决的问题, 解决的思路和方法等。
通过开题答辩方可开题, 进行论文撰写。
3. 论文撰写准备。
根据开题报告中制定的研究方案,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资料收集、实验或数据处理分析等实际工作。
4. 论文初稿撰写。
根据收集的资料、实验或数据处理分析等实际工作结果等撰写论文初稿。
5. 论文修改。
完成的论文初稿需进行中期答辩, 通过答辩, 根据答辩组提出的修改意见, 进一步作好资料收集、实验或数据处理分析等实际工作,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文修改。
6. 论文定稿。
修改后论文经指导教师评阅、指导, 完成论文的定稿。
并作好论文答辩的准备。
7. 论文答辩。
论文需通过系答辩组的答辩, 方可认为完成毕业论文。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 学生应在实事求是, 深入实际的基础上, 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 材料翔实, 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 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 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 也可以是调查报告。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模板引言引言内容(用时请连此提示一起删除)“引言”用小3号宋体字加粗、居中;引言内容用小4号宋体。
(用时请连此提示一起删除红色提示)第1章题目(用时请连此提示一起删除)1.1 第二级标题题目(用时请连此提示一起删除)1.1.1 第三级标题题目(用时请连此提示一起删除)1、标题层次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
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第1章”、“第2章”、“第3章”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后空一格书写标题。
分级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层次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列款、项。
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
标题书写: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
第一级标题(章)用小3号宋体字加粗、居中;第二级标题(节)用小4号黑体字、居左顶格书写;第三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字、居左顶格书写。
正文与参考文献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图表字号采用5号宋体字。
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5号宋体字。
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2,6~8]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4、名词、名称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
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
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
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论南安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监理的工作方法、措施及管理要点专业:环境工程学号:xxxxxxx :xxxx指导老师:xxxxx摘要:为了更好的保持南安铁路建设过程重点的生态环境,铁路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是工程环境施工单位的环水保的体系、监理单位的环境监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监理作为建设单位管理的延伸,直接监理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环境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所采取的工作措施在环境监理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应梳理的环境监理工作管理要点,采取必要监理措施;在施工准备阶段学习设计文件,充分领悟设计单位的环境保护的设计意图,进行现场踏勘了解现场的地理面貌,制定环境监理工作的监理管理制度,对应施工单位所上报的监理环水保的施工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在施工阶段根据环境保护的监理细则,充分利用监理工作的方法,加强过程巡视、掌握环保、水保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施工场所进行巡检,对承包单位违反设计文件中环保、水保要求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催促承包单位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的结果复查;严把工程验收关,确保环境保护措施达标,真正做到三个“同时”即环保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真正的为工程建设把好环境保持的关。
关键词:环境监理;工作方法;措施;管理要点一、工程地理环境情况及工程特点新建南京至安庆铁路工程池州至安庆段线路从池州站引出后,上跨宁安铁路与铜九线的上行联络线,向西先后跨老白杨河、新白杨河、G318国道,沿安徽省农业科技试验区北侧跨秋浦河,经晏塘镇后跨过长江进入安庆市境内;经长风镇鸭儿沟后绕避长风煤矿采空区,跨荔塘河、长风港、文苑路,下穿合安高速公路,上跨龙眠山路后引入既有安庆站。
本线具有“工期紧、难度大、标准高、施工工艺复杂,地质条件多变”的特点,部分工程临近或涉及既有营业线。
1.1 地形、地貌线路所经地区地貌主要为剥蚀丘陵、岗地、河流一级阶地及冲积平原区。
丘陵区主要分布于繁昌至池州段,呈带状分布,其余地段零星分布,呈圆弧形孤岛,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大多在15°~30°之间,地面标高20~200m,植被发育,树木茂盛;丘间谷地一般呈狭长状,但地形较平坦,谷地区一般宽50~200m,两侧谷坡陡缓不一,其地面标高一般为8~20m;岗地主要分布于南京至马鞍山、繁昌至安庆有零星分布,地形略有起伏,自然坡度15°左右,其地面标高12~60m;坳谷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8~20m左右,;沿江冲积平原与河流阶地相连,地形平坦,开阔,平原和阶地区地面标高5~12m,其上沟渠、湖塘密布。
摘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
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本系统是在Windows 2000或是Windows XP的环境下,用JSP ,Microsoft SQL Sever 2000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该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了对大量教师个人信息的系统化管理。
包括新的个人信息的录入,对存档数据的更新、删除、修改、综合查询、帮助等。
通过计算机可以使教师信息管理步入了自动化,科学化管理的行列。
避免了以往手工操作等繁杂的劳动,既节省了人力又方便快捷,还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本文分析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及特点,应用本系统能够科学、规范、高效率地做好教职工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字:JSP;MSSQL Sever 2000;数据库的设计;教师信息ABSTRACTThe system of managing teacher information is a typical application of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know as MIS),which mainly includes building up data-base of back-end and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 front-end. The former required consistency and integrality and security of date, and the later should make the application powerful and easily used.This system is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ed by JSP, Microsoft SQL Sever 2000 under Windows 98 or Windows XP. It uses the modularization design. The system’s main functions are systematic management of teacher personnel’s information and include the register of new personnel’s information, updating, deleting, searching, inquiry of data and help, etc. It makes teacher personnel’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at enters the automatic and scientific queue by computer. It avoids the involved work, saves to manpower and raises the data's accurac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system. Using this system could do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scientifically, normally and more efficiently.Key words: JSP; microsoft SQL sever 2000; database design; teacher inform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2 系统概述和总体设计 (2)2.1系统概述 (2)2.2系统的总体设计 (2)6 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1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钱宁波专业班级制药工程08-1指导教师陈明功,丰芸一、课题的名称、来源1.课题名称煤中不同赋存形态的铁元素逐级化学法提取研究2. 课题来源√生产√ 科研√ 教案√ 其他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可附页 > 1.1研究背景世界各国能源结构取决于资源、经济、科技发展等综合因素。
煤炭是一种可靠、廉价、可以洁净利用的能源。
我国“贫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洁净煤气化技术因其高效、稳定、环境友好等特点在煤化工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然而,我国煤气化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的技术瓶颈,如何改善煤气化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已势在必行。
下面着重介绍煤中其他元素赋存形态的背景气流床气化工艺在国内有着丰富的应用经验。
煤灰熔融特性是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的重要指标。
灰熔融特性关系着炉膛出口烟温和排渣方式的选择及燃煤结渣特性的判断[1] ;影响煤灰熔融特性的因素很多[2-9]煤灰熔融性的大小与炉膛内结渣情况有密切关系,并且对用煤设备的燃烧方式及排渣方式的选取影响重大。
众所周知,煤灰的主要成分[10-12]为 SiO2、 Al 2O3、 Fe2O3、CaO。
而铁元素是影响煤灰熔融性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其次,煤中铁元素对锅炉结渣的恶化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原因主要是煤矿物形成铁,钙三相中低温共融区产物。
此外煤的热解特性和燃烧特性也与铁有关。
最后,煤的各种特性还与煤中铁的赋存状态有关[14-16] ,它们对各种煤和灰因状态不同而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目前,利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对煤中有害元素,例如As、 Hg 、 F 等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煤中各种赋存状态的铁元素的提取研究却鲜见报道。
铁元素的不同赋存状态对煤灰的熔融特性、流温特性、粘度特性和结渣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煤中各种赋存形态的铁元素的提取研究对丰富煤气化技术理论知识、指导气化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有着一定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资源与情况学院结业论文(设计)撰写范例一、论文撰写范例(一)总体要求本科结业论文(设计)应反应出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根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阐发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要领,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心得体会,重点是知识与要领的应用。
因此,要有充实的最新实际数据大概案例阐发资料,要结合现实生长状况阐发,而不能是空洞的简单说教。
同时,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堆砌,也不能是他人论点的机器拼凑,而应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阐发,运用科学理论和掌握的知识,或吸纳他人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利用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论述,得出结论。
对付照抄、照般教科书、著作、专家论文等拼凑的论文一律不允许答辩。
论文内容的根本要求是:理论运用正确,看法与结论明确、看法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问题论述清楚,数据资料翔实可靠并能反应最新的信息。
具体体现在:1.立论客观,具有创新性。
文章的根本看法必须来自具体质料的阐发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
论文中所用的质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阐发问题息争决问题,要切合客观事物的生长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
4.体式明确,格式与标注切合范例。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玉成文的结构格式,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饱满的整体。
别的,论文的整体结构、格式和标注要求切合范例。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根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
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二)结业论文(设计)的根本结构应包罗封面、标题、姓名、中文摘要及要害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及要害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凭据需要)。
页码编排从标题所在页开始至附录最后一页结束。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农村家用沼气池设计院系:地球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 年 1 月 9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地球与环境学院院系环境工程教研室年月日目录1 概论 (4)1.1 设计任务和内容 (4)1.1.1 设计内容 (4)1.1.2 水压式沼气池设计任务 (4)1.1.3 课程设计原则 (5)1.1.4 工程设计范围 (5)1.2 项目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5)1.3 沼气的基本知识 (6)1.4 水压式沼气池基本知识 (7)1.4.1 水压式沼气池的特点 (7)1.4.2 沼气池采用中温厌氧发酵 (7)2 厌氧发酵工艺流程说明 (8)3 沼气池体部分的设计计算 (8)3.1 发酵原料 (9)3.2 沼气池体部分设计计算 (9)3.2.1 设计参数 (9)3.2.2 发酵间的设计 (10)3.2.3 水压间的设计 (14)4 配套设施的设计计算 (15)4.1 换热器的计算 (15)4.2 吸收塔的计算 (17)5 设计总结 (20)6参考文献 (20)1 概论1.1 设计任务和内容1.1.1 设计内容根据基础资料,设计一个方案,对农业固体废物畜禽粪便和秸秆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温度低的时候对原料进行换热,使进口温度满足中温厌氧发酵,出口气体吸收其中的硫化氢,沼气经净化之后达到《恶臭污染物控制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
控制标准如表1所示:表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沼气中的臭气主要为H2S,而H2S的含量为0.034%,经过吸收塔的吸收后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1.1.2 水压式沼气池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水压式沼气池设计(2)主要设计任务①水压式沼气池尺寸设计:沼气池主体容积、高度、直径、水压间容积、高度、直径。
②配套设施: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管长、管径、标准换热器选型;吸收塔填料层高度、塔径、总压力等。
③换热器和吸收塔采用间歇式操作,一次厌氧发酵时间为30天,比较冷的月份分两个区间,从1月份到3月份,从10月份到1月份是比较冷的时间,所以需要用到换热器;产生的气体要经过吸收才能达到《恶臭污染物控制标准》,所以要用到吸收塔。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书一、毕业设计基本要求1. 选题范围:环境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实践,研究,分析和设计题目。
2. 研究深度:要有一定的创新和针对实践的需求和问题解决方案。
3. 技术适应性:要有技术实现可行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等综合因素考虑。
4. 研究方法: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包括实验,分析,计算和模拟等建模手段。
5. 撰写要求:毕业设计成果应具有完整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并能够进行清晰详细的文字,表格和图片等文本描述。
二、毕业设计选题1. 环保方向:在废气,废水,废弃物等方面的治理,研究和改善。
2. 绿色设计:在商品,建设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提倡绿色环保生产,建设和开发,研究不同的绿色环保方案。
3. 能源节约:针对能源的节约和利用,研究和分析节约措施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能源利用的合理性等。
4. 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领域,研究分析各项环境监测指标,分析环境影响,提供环保方案。
三、毕业设计进度安排第一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撰写毕业设计指导书,并进行指导老师讨论。
第二周:设计调研阶段,全面了解与毕业设计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包括翻译阅读英文文献等相关内容。
第三周:设计方案撰写,针对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和综合考虑,制定不小于3个设计方案,并进行比较和分析,推敲出最佳方案,并进行具体内容安排。
第四周:毕业设计初稿,按照规范撰写毕业设计初稿,并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纠正和完善不足点。
第五周:毕业设计修改,进一步完善初稿,进行研究,探索和完善毕业设计的方案和思路,提出优化建议。
第六周:毕业设计最终定稿,完善最终稿,并进行表述和呈现,整理毕业设计资料,准备答辩。
第七周:毕业设计答辩。
按照学院的安排和要求进行答辩,展示毕业设计成果,回答评委和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四、毕业设计资料和文献毕业设计所需的资料和文献按照学院的要求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关于毕业设计课题的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
地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0230Z11课程名称(中/英文):毕业设计(论文)/Graduate Design or Thesi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学时/学分:8周/8先修课程: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课程适用专业:地质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中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专业教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种使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
为使学生得到作为一名工程师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在毕业设计中,需要提高查阅中外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和绘图能力、试验研究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管理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能力、应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的能力等,为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地质工程相关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地质工程相关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程规范的基本内容;熟悉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等的英文表述方法;掌握相关研究领域实验、计算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内容和格式;掌握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内容和方法;熟悉各项主要工序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施工效率的基本方法、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安全施工措施、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能力:具备独立编制工程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预结算的能力;具备查阅、理解、运用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能力;具备独立开展试验初步研究的能力,并能够依据试验数据、试验现象、计算结果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具备翻译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学会用地质工程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素质:形成从技术、组织、经济性等多角度思考模式,培养善于从工程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思路;全面熟悉设计、施工、组织过程;通过分组试验分析交流,提高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素质;通过学习企业机构和工程项目的组织培养最基本的生产组织和工程管理素质。
浅谈学困生“一对一"学习帮扶机制 以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为例 鲍士水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构建学困生“一对一”学习帮扶机制是高校学风建设和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高 校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针对学困生成绩提高的“一对一“帮扶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困生 一对一 学习帮扶
“学困生”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因 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导致出现多门课程挂科,从而出现留级 甚至不能按照学校的要求正常毕业的学习困难群体。为帮 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并顺利完 成学业,高校构建“学困生”学习帮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与 迫切。 历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 于开展学风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结合自身实际, 采取一切工作围绕学风建设,通过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引 导学生学习:学习方法交流会教学生学习;优秀学生先进事 迹报告会激励学生学习;公正公开的奖助学金评选体系保 障学生学习;完善的课堂考勤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学习;考前 动员签订考试诚信书规范学生的考试行为,在学院逐渐形 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良好学风。为进一步加强学 院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院还精心组织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毕业生就业考研经验交流会、对学 困生的“一对一“学习帮扶等活动。其中学习帮扶活动的开 展取得明显效果,帮扶活动中帮扶者是班级中学习成绩优 异的学生,被帮扶者是班级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帮扶者与被 帮扶者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一、全面分析学困生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 各班级班委负责调查本班级所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 统计出班级成绩后五名同学的名单,把他们列为被帮扶对 象.并列出这些学生的平时表现,然后与班级中学习优秀的 学生自由组合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另外通过分析总结得 出某些学生成绩较差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①学生生源质量不同,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 补考人数较多,甚至三四门课;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 所学专业认识不清,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存在茫然心理;③学 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懈、学习积极性不高。晚自习有不少 同学以参加学校及院里的活动借口,经常迟到早退。课余时 间主动看书学习的学生少,大部分学生被动地上晚自习,有 相当一部分学生几乎没和任课老师交流过;④自我管理不 够、不良行为突出。少部分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不能自拔,导 致期末考试有多门课程挂科;⑤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主 要精力放在谈恋爱上,在恋爱过程中患得患失,把学习抛在 一边;⑥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困,经常在外打工挣钱影 响学习;⑦以发展个人的特长为主,不能正确处理专业课学 习与个人特长发展的关系.把专业学习丢到一边。 二、“一对一”学习帮扶活动的开展 1.组织形式多样的“一对一”学习帮扶活动。对于以上存 在的问题学院组织全体被帮扶对象开会.对其进行思想教 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学习的自信心。然 后各班结合本班级实际开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帮扶活 动。学院2011级水文与水资源规划系及环境工程系5个班级 学习帮扶活动采取的是集中的帮扶形式。通过以下方式开 展活动,一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帮扶小组。帮扶小组由班级 指定学习成绩优异的帮扶者与被帮扶者组成,在小组内部 帮扶者与被帮扶者采取个人自愿的方式结成“一对一”帮扶 对子。二是制订帮扶计划。依据学期课程安排确定帮扶的内 容和时间,帮扶者利用课余时间或晚自习帮助被帮扶者树 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解决 弱势学科中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学习 方法。三是制定帮扶纪律。规定学习小组成员每周必须至少 三次一起学习。由组长做好考勤;每个成员应按时参加活 动,要做到不迟到、早退或缺席,如遇特殊情况,小组成员须 事先向帮扶组长请假;帮扶者与被帮扶者每月上交一份学 习心得,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每个小组在学期末交一份较详 尽的帮扶活动总结材料。四是加强监督考核。每个帮扶小组 选举产生一位组长,负责组织监督本小组的学习。各个班委 成员也要督促各帮扶小组活动的开展.对帮扶效果显著的 小组及小组中成绩进步快的同学。在每学年的评先评优时 优先考虑;对帮扶效果不明显的小组,小组成员要一起查找 原因,共同商讨更好的学习帮扶方案,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 目的。五是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各帮扶小组组长 定期收集并及时向任课老师请教,或者是请任课老师在课
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设计的意义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全面具备环境工程工程师的素质,为今后成为注册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是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
与以往理论课学习不同,具有巩固、深化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来体现你的个性。
毕业设计是实际工作的前奏,毕业设计阶段的学习状况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工作优劣。
毕业设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
二、设计课题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三、设计基本资料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某城市是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工业及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水源。
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该市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流经市区的A河、B河均受到极严重的污染。
由实测资料可以看出,A河断面COD及BOD5高达594.9mg/L及171.5mg/L(1993r年),分别超地面水IV类标准29倍和28倍;B河断面COD及BOD5高达427.5mg/L及199.3mg/L,分别超地面水IV类标准20.4倍和32.2倍。
流经市区的C河则是一条排污干沟,其污染物浓度更高,河水常年呈棕黑色、有臭味,完全丧失了使用功能。
整个城市被黑、臭水所包围,城市环境质量很差。
地面水体的严重污染也污染了市区浅层地下水,从而严重危及市区3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该市地面水污染问题严重的限制了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按地面水使用目标和保护目标,A河定为IV类地面水域。
按此标准该市不但不能发展,还要“关停并转”一大批工厂。
为实现本市及区域河流水质变清的目标,该市决定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2、城市环境条件概况(1)自然地理①地理位置该市位于京广线中段,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北纬33°。
辖区东西长约124Km、南北宽51Km,呈东西向带状。
全市辖区总面积为4052.5Km2,其中市区建成面积为17.5 Km2。
②地形地貌该市属黄淮平面西部,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市区海拔标高在65~90m之间,平均坡度在0.3‰~0.5‰。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纲课程名称: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类别:必修学时:360 学分:12 开课学期:8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是学生离开校门、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精神的重要环节。
为了抓好最后一个环节,规范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工作,加强该阶段中对学生的管理、检查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务【2004】5号文《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校教务【2004】36号文《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修订)》”及有关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大纲。
对于我院本科毕业生而言,一般采用毕业论文形式。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较好的外文专业资料的阅读、翻译能力,较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综合专业素质。
二、毕业论文阶段的组织形式1、各系部(教研室)于第7学期中期,向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工作。
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人数,给出毕业论文题目和大纲。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0人,师资力量不足的系部(教研室),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2人。
2、各系部(教研室)于第7学期结束前一周,召开毕业生会议,公布毕业论文题目和大纲,学生进行选题。
各系部(教研室)根据选题结果,将学生和指导教师名单进行汇总上报。
3、各系部(教研室)于第8学期的第5周星期一,进行毕业论文阶段的总动员,进一步明确毕业论文阶段的目的、总体要求。
会后,各指导教师分组向学生详细布置毕业论文。
4、各指导教师对本组的毕业论文负责,并根据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因材施教的计划。
各系部(教研室)负责组织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和考核的组织工作。
5、一般应选派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
首次参加担任指导教师的,需安排副教授职称以上有经验的教师对其工作进行指导。
6、毕业论文原则上在学校进行,确需在校外做毕业论文时,至少在论文阶段开始前一周内办好论文单位的接收函(格式参见《地球与环境学院校外毕业论文接收函》),填写《地球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生校外毕业论文申请表》,经校内论文指导教师、系主任、辅导员、分管副院长签字后,方可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
返校日期由校内指导教师确定,但不得晚于五月下旬。
接收函和校外论文申请表原件各复印两份,论文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各执复印件一份,原件交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保管。
7、在校外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必须遵守《地球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生校外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三、毕业论文题目的拟定指导教师应于第7学期结束前两周给出毕业论文的专题及该专题的大纲(或论文大纲),以供学生选择。
毕业论文的专题的选择,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论文题目或主要内容尽量不要与过去三年的相关论文重复,但可以有一定的连续性;2)论文题目要具体,不要出涉及面过广的题目,要基本能从题目中看出论文的主要内容;3)论文题目应结合当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或教师熟悉的内容,并且有一定的先期工作基础;4)论文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尽量向学科发展前言靠拢)和较好的实用性,以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做到理论直接服务于生产,或者论文成果直接服务于教学;5)论文阶段的数据,基本上可以在毕业实习阶段采集;6)完成该专题的工作量应饱满;7)专题的内容应符合专业培养计划。
每个专题,有条件的系部(教研室)可要求指导教师写出论文专题的大纲,以供学生选择专题时进行参考。
论文大纲应从选题依据、应做的基础工作、指导教师可提供的资料、对完成该专题的基本要求、可供参阅的文献等方面来撰写。
四、毕业论文的选题1、各系部(教研室)于第7学期结束前一周,召开毕业生会议,公布毕业论文专题题和大纲,学生挑选专题。
挑选专题的方式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或张榜公布的方式。
如果个别专题没有学生挑选,系部(教研室)组织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出题。
2、学生选好专题后,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得更改专题的内容,确需更改时,应对题目和大纲同时更改,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变更申请审批表》,指导教师需填写《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变更审批汇总表》。
3、系部(教研室)根据选题结果,填写“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批汇总表.xls”,电子版报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五、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论文大纲,在第8学期第5周内,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在充分了解课题背景、研究现状、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题目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
开题报告的形式参见“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填写格式参见“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其中,开题报告不得少于3000字。
开题报告由封面、正文、指导教师评语组成。
其中,正文包括以下部分:1)课题的名称及来源;2)课题的研究意义;3)课题的研究现状;4)拟采用的技术路线;5)关键问题;6)进度计划;7)预期成果;8)参考文献。
(格式参见“参考文献格式”)在学生写好开题报告后,指导教师集中本小组的全部学生,进行20分钟的开题汇报。
指导教师从选题的可行性、论文阶段的注意问题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供学生参考或遵照执行。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开题报告,写出评语。
六、指导教师的职责1)拟定毕业论文课题,撰写论文大纲。
2)指导学生写出开题报告,与学生共同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计划,明确阶段工作内容,并写出评语。
3)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并给予评阅。
翻译的外文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
4)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原则上每周必须仔细检查一次。
5)严格考核制度。
在论文阶段,指导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并进行考核,各系部(教研室)不定期对毕业班的在校情况进行考核,作为论文等级评定的依据之一。
6)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研究态度,杜绝抄录文献式的论文,严格把关,提高论文设计质量。
7)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论文,并在答辩前认真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并写出毕业论文的学术评语。
8)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9)严格论文阶段中的教学资料管理和归档。
七、对学生的要求毕业论文阶段是正规的教学环节,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必须做到:1)必须服从各系部(教研室)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安排。
在论文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不得缺席。
2)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按照“校教务(2004)36号文《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修订)》”的要求,认真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模板参见《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论文学生用参考模板》。
变量、公式、图表的编写要求参见《地球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补充说明》。
4)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其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及时认真填写《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表》。
6)严格遵守学校和校外论文单位的各项纪律制度。
生病、有重要事情必须书面请假。
时间在1天内的向指导教师请假;时间在2~3天内的向系主任请假,并报辅导员备案;时间超过3天的向系主任、教学副院长请假,并报辅导员、教学办公室备案。
累计旷课5天(含5天)或请假15天(含15天)者,其毕业设计(论文)按不及格论处。
不管哪一种情况,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
7)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或不按时参加答辩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八、成绩评定毕业设计(论文)的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所给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后确定,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划分。
答辩组长根据指导教师、评阅人的评语及答辩情况,写出答辩小组的评语,经答辩小组充分研究讨论,经无记名投票,评定学生的成绩。
评语和成绩一式三份,一份交系,一份存档,一份送教务科。
评语应包括:1)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表现,组织纪律性。
2)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该生承担部分的完成情况。
3)毕业设计(论文)文字部分和图件的数量和质量,文字叙述的系统性。
4)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对新理论、新技术采用的程度及其创新思想。
5)预期成果的实现情况。
6)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主要缺点和问题。
若毕业论文涉及到程序开发,指导教师应从程序的功能是否实现、结果的正确性、文档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学生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以不及格论处:1) 累计旷课5天(含5天)或请假15天(含15天)者。
2)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犯纪律者。
3)毕业论文 (设计)报告有严重抄袭别人资料的。
4)基本概念不清,基本方法不会者。
5)毕业论文 (设计)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都认为不合格者。
九、毕业答辩及评分标准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由各系部(教研室)根据校、院的总体安排分组进行实施。
该过程中所需表格参见《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教师用表格》。
1、系部(教研室)的主要职责1)组织答辩小组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工作;2)审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3)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总结报告。
2、答辩小组的主要职责:1)答辩前阅读有关毕业设计资料,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内容及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应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阅意见。
2)需事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问题,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3)认真听取学生在答辩中的陈述和对问题的回答;4)依据评分标准初步给定毕业论文成绩。
3、答辩日期和地点由各系部(教研室)在答辩前一周向学生正式公布,同时报送院教学办公室、教务处,以便组织院有关人员参加、检查答辩工作。
4、答辩程序1)学生陈述(15~20分钟);2)答辩小组提出问题;3)学生回答4)答辩小组总评分。
每位学生答辩时间在30分钟左右。
5、答辩评分标准应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评分具体标准详见校《毕业论文成绩评分表》):1)论文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2)论文的质量、价值及有无创造性;3)答辩中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4)工作态度。
6、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必须从严掌握。
严格按照分阶段评分进行,无前一阶段成绩,不得进入下一阶段评分。
答辩不通过,总成绩不能评为合格。
最后以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分登记入册。
优秀一般不超过专业答辩学生的15%。
7、毕业论文不能免修、缓修、只能重做。
8、论文评语的参考标准90-100分:观点明确,观点有创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材料充分,论证透彻,方法得当,叙述准确,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