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范柏乃(第二版)访谈法概要共2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27
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基本路径与质量评价作者:张鸣范柏乃来源:《行政与法》2015年第11期摘要:定量化是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是增强公共管理研究规范性、科学性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定量研究的适用条件,定量研究中常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及研究质量评价的关键标准,并对方法的适用情况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说明。
同时,基于我国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现状,从政府、学界、高校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11-0001-06收稿日期:2015-07-20作者简介:张鸣(1985—),男,浙江海宁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政府绩效评估和公共政策分析;范柏乃(1965—),男,浙江兰溪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和创业投资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我省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DKF02YB。
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较为简单、落后,“尚属于手工作坊式的初级阶段”,[1]缺乏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研究。
有学者对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学术论文进行抽样分析后发现,逻辑演绎法和定性分析仍然是大多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而定量研究方法不仅采用数量很少且水平不高。
[2][3][4]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公共管理研究“陷入了一种缺乏反思的自说自话的境地”,[5]因此也无法实现与国外同类学科的平等对话。
马克思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尤其对于发展初期的中国公共管理学而言,加强对定量分析方法的研讨和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公共管理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而且有助于准确揭示公共事务的内在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管理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anagement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课程学分: 2 学分课程总学时: 32学时,其中讲课:26 学时,实验:6学时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教材: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第二版),科学出版社,范柏乃、蓝志勇编著,2013年6月。
开课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管理定量分析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公共管理研究的设计过程,阐述了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各种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报告的撰写。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及各种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统计推断、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适用条件,数据收集、处理、建模方法及结果解释,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EXCEL、SPSS 等软件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绪论(2学时)(1)了解定量研究的发展过程、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的演变路径;(2)理解科学及科学方法的含义,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体系;(3)掌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含义、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管理定量分析的概念。
重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概念的理解、二者的适用条件。
难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理解,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的理解。
2、研究设计与评价(4学时)(1)了解研究设计需要回答的问题;(2)理解研究设计的概念、基本任务、基本要素的构成、信度和效度的类型等;(3)掌握研究设计的各个要素,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变量、研究假设,研究抽样的各种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误差的类型等。
重点:研究目的的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研究、解释性研究)、研究变量的类型、为什么提出假设?各种抽样方法的操作过程,样本容量的影响因素,信度和效度概念的理解。
问卷调查的方法最初由英国的高尔顿创立。
高尔顿受其表兄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决心研究人类的遗传变异问题,遂于1882年在英国伦敦设立人类学调查实验室。
研究需要搜集反映人类学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大量数据,但高尔顿觉得一一访问调查相当费时费钱,于是就把需要调查的问题都印成卷面寄发出去,没有想到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因此,这种方法就流传到世界各个国家。
第一节问卷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问卷法(Questionnaire)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严格设计的测量项目或问题,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搜集研究资料和获取研究数据,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一、问卷调查法的优点问卷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技术,它的性质重在对个人意见、态度和兴趣的调查。
问卷的目的,主要是在经由填答者之填写问卷后,从而得知有关被测者对某项问题的态度、意见和看法,然后比较、分析大多数人对该项问题的看法,以作为研究者参考。
在公共管理研究方面,很多问题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问卷的方法进行间接调查。
现在使用问卷进行调查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越来越多了,互联网也给问卷调查带来更多的机会。
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问卷调查具有如下优点:第一,问卷法效率较高、费用较低。
问卷调查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如全国、一个省或一个地区,且在较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调查对象的材料,其费用通常也较其它方法低。
尤其是电子问卷克服了纸质问卷的一些缺点,可以通过网站,e-mail,QQ等形式进行发送与回收,调查结果可直接采用数据库记录,方便实施与调整,成本更加低廉,因此可以说问卷法是效率高、费用低的研究方法。
第二,调查结果受别人干扰较少。
问卷调查一般不要求调查对象在问卷上署名。
采用报刊和邮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更增加了其匿名性,它有利于调查对象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
特别是当问卷内容涉及到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和个人隐私问题时,在非匿名状态下,调查对象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