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015第二十章:后现代主义与
- 格式:pptx
- 大小:67.12 MB
- 文档页数:186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1.方尖碑:2.泰姬马哈尔陵:3.典雅主义:吸取传统建筑的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偶有装饰,不用柱式,以传神代替形似;建筑作品有谢而顿艺术纪念馆(约翰逊);4.希腊十字式:中央的穹顶和它四周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其十字的四个边长相等5.罗马万神庙: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
新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平面是圆形的,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
6.粗野主义:保持建筑自然本色,混凝土的不加粉饰;构件直截了当,生硬;毛躁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粗鲁组合。
建筑作品有马赛公寓(柯布西埃);谢菲尔德大学(史密森夫妇);7.密斯风格:8.巴西利卡: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厅性公共建筑。
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是群众聚会的场所。
其代表作: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圣约翰教堂,圣保罗教堂)9.哥特式建筑: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11.坦比哀多:12.巴洛克建筑:1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14.朗香教堂:15.水晶宫:16.红屋:17.《建筑十书》:18,地方主义和人情化:19.后现代主义建筑: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界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其特点是: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20.罗马风:21.哥特式建筑:22.巴洛克建筑:23.洛可可:24.浪漫主义:艺术创造主张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形式,建筑上前期(1760-1830)表现为“先浪漫主义”,追求中世纪田园情调和异国情调,如模仿中世纪寨堡、东方做法等;后期(1830-1870)模仿哥特风格建筑,又称为哥特复兴25.全面空间:26.后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
外国建筑史真题92——15一、填空题:92年1.古埃及第一座石头的多层金字塔是在的金字塔,以后金字塔的形制经不断探索,终于在建造了代表性的三大金字塔、、。
2.古罗马公共浴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3.中世纪西欧和东欧的宗教建筑在形制、结构、艺术上分为两个建筑体系,在东欧发展了的结构和型制;在西欧则发展了的型制和结构。
4.《建筑十书》、《论建筑》、《建筑四书》和《五种柱式规范》的作者分别是、、、和。
5.英国杰出的古典主义者设计的在的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
6.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是,他最先提出的口号,其代表作品是。
其他建筑立面上采用了典型的处理手法。
7.“德意志制造联盟”中最有威望的建筑师是、他在为设计的是现代建筑是中的一个里程碑。
8.一次大战后的初期,各种造型艺术家及建筑师对新建筑形式进行多方探索,较重要的流派有、、、。
9.“新陈代谢派”的主要成员有,体现其观点的代表作是。
10..二次大战后的建筑思潮之一是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究其手段,大致有三:、、。
93年1.古代希腊晚期,纪念性建筑中产生集中式构图型制,其代表是在的和在的。
2古罗马建筑类型很多,按作用说主要分为两类:(1)(2)3.西班牙的阿尔罕布宫,他以两个互相垂直的园子为中心,从方向说向的叫其用途是以为主,向的叫,是的地方。
4.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城市的种种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社会矛盾,实施过一些有利的探索,其中著名的如、、。
5.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风格,而法国古典主义之后,则出现了风格。
6. 一次大战后“风格派”在建筑方面有代表性的是利特维德设计的在的地方的一所。
7.“表现派”的代表性作品爱因斯坦天文台是建筑师的作品。
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出现了一些激进的建筑师,力图标新立异,王室建筑师和院士是其中最突出的,其建筑方案多采用。
9.从格罗皮乌斯与梅耶设计的发古斯工厂中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建筑形式美,表现在:(1)(2)(3)(4)(5)94年1.古希腊雅典卫城上的主要建筑物是、、、,还有的塑像,卫城建筑的总负责人是。
外国建筑史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一、从现代到后现代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的、并在战后得到广泛传播的现代建筑的思想和实践。
在开始的十余年里西方有学者将建筑领域这种新的思潮叫做后现代主义二、后现代主义:1、兴起:20世纪60年代兴起,中心在美国、后向欧洲拓展2、后现代主义表现特点:其一:注重人性化、自由化、其二: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其三: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其四: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统一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文丘里《后现代建筑语言》,詹克斯《从包豪斯到现在》,沃尔夫《后现代时期建筑设计》,戈德博格《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詹克斯建筑特点对建筑宁要混杂不要纯粹调和折衷——干净单纯曲折迂回——简洁直接做作重态——平和隽常丰富冗余——简白得当派别与主义:(1)灰色派——讲究历史,以历史构件按个人理解组装,强调流行、盛饰。
(2)白色派——(新方言派)强调地方性与乡土主义气息(3)三种主义a.文脉主义b.装饰主义c.引喻主义三、新理性主义1兴起: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中心在意大利,后向欧洲其他国家发展2、特点:强调古典主义几何形式的应用。
但不是极力地挽留历史、重复历史与现代工业秩序之间寻找有机的纽带,并创造了一种融合过去的设计手法。
带有怀旧特征。
3、代表人物:罗西博塔、克里尔兄弟4、代表作品:米兰的格拉拉公寓、博尼芳丹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四、新地域主义:1、代表人物:西班牙c。
佩里2、代表建筑:莫奈奥——马德里银行大楼;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佩里——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塔大厦;路易斯巴拉干——艾格斯托姆住宅,迈耶住宅;柯里亚-金普尔市博物馆抵消、拆解传统、经典建筑构图原则3、建筑特征丰富的内涵不确定的表现手法,多变而剧烈审美的多元性造型性艺术追求艺术表现眼界的开放性五、结构主义1、代表人物:佛兰克.盖里彼得.埃森曼伯纳德.屈米库哈斯2、代表建筑: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彼得.埃森曼——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会议心;库哈斯——海牙国立剧院;李波斯金——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扎哈.哈迪得——维特拉消防站六、新现代主义1、代表人物:迈耶贝律铭2、代表建筑:迈耶——美国亚特兰大的海尔艺术博物馆史密斯住宅盖蒂中心;贝律铭——巴黎卢浮宫;安藤忠雄——光之教堂七、高技派1、代表人物:R.罗杰斯(蓬皮社艺术与文化中心设计者)福斯特2、代表建筑:罗杰斯——劳伊德大厦;欧洲人权法庭福斯特——香港汇丰银行新楼;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让.努维尔——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八、简约的设计倾向1、代表人物:鲍森2代表作品:鲍森——纽约麦迪逊大街ck分店德.穆拉——波尔图文化中心。
15-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
②提倡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③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时西方建筑师探索信息社会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潮流,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筑流派:1)隐喻主义:①针对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反传统、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而提出的,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建筑流派之一。
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2)文脉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
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
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
后现代主义建筑提纲: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和发展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风格特征3.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意义和价值4.后现代主义建筑与环保的关系5.后现代主义建筑与公共空间的设计1.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后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源于欧美的一种建筑设计风格,是对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反叛和挑战。
它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和创新理念,重视建筑表现性和情感性,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强调文化地域性和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打破传统的探索,是建筑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潮流。
在国际上兴起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尝试。
2.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风格特征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风格具有以下特征:曲线、斜线、复杂的外部形态、多层次的空间形态、流线型形态、大胆的用色方案等。
这种风格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建筑形式的探索和创新。
同时,这种风格在细节上也充分表达了建筑师的个人特点,每一个建筑作品都有其明显的风格特点。
3.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意义和价值后现代主义建筑注重文化多元化,将建筑美学和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并赋予建筑更多的情感投射,使人们在空间中获得更平衡、更和谐的感受。
此外,后现代主义建筑也注重建筑与自然以及城市环境的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现代城市中建筑与环境分离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这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后现代主义建筑与环保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不局限于建筑自身,也充分考虑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概念融入了建筑空间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来水的回收利用、能源的使用等等,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减少环境污染。
5. 后现代主义建筑与公共空间的设计后现代主义建筑不仅仅注重外观的创新,也强调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
设计师通过不同的空间布局和体验设计,实现了多功能的公共空间,同时也强化了社交性,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案例中的极具代表性的办公建筑、文化建筑等等都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对于公共领域重视和注重。
后现代主义建筑简介与理解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
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
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
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
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西方建筑杂志在二十世纪70年代大肆宣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但实际直到80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仍然为数寥寥。
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原有建筑有所呼应。
在一处转角上,孤立地安置着一根木制的、变了形的爱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可笑,得到一个绰号叫米老鼠爱奥尼。
这一处理体现着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的例子。
1982年落成的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是美国第一座后现代主义的大型官方建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十一、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1.后现代主义: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学家以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和实践而形成的建筑思潮。
它重视研究社会对建筑活动的文化约束性,而非科技对建筑的影响,提倡复古和折中主义,主张形式和功能的不协调突破原有建筑的规律性和逻辑性。
代表实例:文丘里——费城栗子山母亲住宅。
2.新理性主义:在20年代产生意大利的理性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建筑思潮。
对逐渐教条和僵化的现代主义提出质疑和修正,主张关注建筑的历史、传统问题,希望以历史与传统的逻辑建立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
建筑多以纯粹的几何体量组成,体现强烈的秩序感和古典感。
代表实例:马里奥·博塔——戈塔尔多银行。
3.坦丹扎学派:在瑞士南部的提契诺地区,活跃着一只尝试将历史传统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建筑探索队伍,形成了所谓的提契诺学派(坦丹扎学派)。
他们一方面以类型学的方法从历史上寻找建筑形式的逻辑表达,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大都由纯粹的几何体组成,体现着一种强烈的秩序感和古典精神。
代表人物:博塔。
4.新地域主义:一种遍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建筑实践倾向。
主张将具体的地理位置,特定的民族文化群体,独特的历史时期与当地的传统相联系。
建筑要表现当地环境、文脉和结构模式,具有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多元开放的特点。
代表实例:伦佐皮亚诺——芝柏文化中心。
5.解构主义:强调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无视建筑准则的一种建筑思潮。
主张解体建筑系统,运用构成方法重新组合建筑元素,创造新的视觉效果和建筑形式,是多元和开放的系统。
代表实例:弗兰克·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6.新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现代建筑派设计语言和方法的一种建筑思潮,其形式表达更加抽象,建筑理念更加具有个人特征。
代表实例:理查德·迈耶——盖蒂中心。
7.纽约五:成员包括彼得·艾曼森、格雷夫斯、格瓦斯梅、理查德·迈耶、海杜克五人,他们在196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建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