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毛帅
- 格式:pdf
- 大小:309.46 KB
- 文档页数:2
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分析与研究毛楠发布时间:2021-10-25T07:50:04.769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1期作者:毛楠[导读] 由于10kv电力配网承担着供输电及配电的重要作用,因此保障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就至关重要。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市临潼区供电分公司 710600)摘要:对于配电系统而言,无功补偿功能及无功平衡功能具有降低线路损耗、保证系统稳定的作用,在保证供电的基础上还能使电力企业的效益有实质性的提升。
随着社会各领域对用电质量及电能需求量的不断上涨,10kv配电网的运行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因此,为了提升电网电能质量及输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
关键词: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引言由于10kv电力配网承担着供输电及配电的重要作用,因此保障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就至关重要。
当前电力事业的发展使得配网系统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而影响面的提升也使得其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无功补偿不合理、补偿装备配置有效性低等问题,造成电力系统中电力损耗上涨的情况,与当前社会的绿色节能理念产生冲突。
因此,电力企业应重视对10kv配网的无功补偿,以使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得到提升。
1无功补偿的应用原理与应用作用1.1无功补偿原理电力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电器不同用电方式造成的差异继而导致功率出现差异。
一般来说,常见电力设备在实际用电过程中只需要保证电压和电流始终处于相同相位状态,就可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电力实际应用期间获取的有功功率其实就是电流和电压的乘积,这些设备均可促使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建设一个稳定对应的磁场,继而保证电力的顺利传输与应用。
相反,若电力系统的实际消耗能量并不能顺利转化成有功功率,就称为无功功率。
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期间,往往结合现有功率选取对应设备,通过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组成视在功率。
电力负荷预测思路及方法的研究
孙帅
【期刊名称】《电工技术: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负荷预测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尽管负荷预测的方法有多种,但由于所需的数据难以得到或由于预测模型存在不适应性,针对某一具体规划区域而言,可供选择的预测方法并不多,电力负荷预测立足石嘴山2014年的负荷水平,以满足石嘴山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提出合理的负荷预测方法。
【总页数】1页(P139-139)
【作者】孙帅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宁夏石嘴山7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
【相关文献】
1.初中体育教学的思路及方法创新研究 [J], 吴江海
2.基于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思路及方法的研究 [J], 姬生伟
3.基于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思路及方法的研究 [J], 姬生伟
4.普通高中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基本架构、思路及方法研究 [J], 牛智德
5.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思路及方法研究 [J], 李芋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曹帅摘要:随着时代的与时俱进,我国电力系统也随之逐渐完善,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也被应用其中,而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而带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本文当中我们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技术特点以及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的负荷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加强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通过运用电气工程自动化,不仅可以降低能耗,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可以促进电力系统形成较为合理的标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也在与时俱进,以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应用阶段。
通过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进而形成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电力系统融入自动化技术之后,可以高度地对数据进行分析,颠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
其次是维护阶段。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逐步发展中,其应用范围也愈发广阔,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远程监控以及设备状态查询,进而较为高效地解决问题,发挥出维护作用。
再者是控制阶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就要实施必要的控制管理,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概述以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落后,不再使用,新技术的出现,使社会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灰色预测及决策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毛弋
【期刊名称】《武陵学刊》
【年(卷),期】1995(000)003
【摘要】由于整个电力系统制约因素的复杂性,大量随机特性和不稳定特性存在于负荷预测的始终,这恰好是灰色理论所研究对象的一个特性,本文建立了CM 预测模型、残差辨识和灰色决策模型,并按所给的判据,针对一组具体实例,作了一次有意义的探讨,其结果比传统方法在精度上得以提高,风险度降到更小。
【总页数】9页(P23-31)
【作者】毛弋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15
【相关文献】
1.滑动平均法改进型灰色预测模型在德山开发区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J], 王玉平;蔡立红
2.灰色预测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J], 王艳春
3.高阶灰色预测模型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J], 黄昕颖
4.高阶灰色预测模型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J], 黄昕颖
5.改进灰色预测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J], 陈磊;张青云;向晓;刘红云;刘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的应用研究毛亮摘要: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于发电厂企业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发电厂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发电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核心竞争力,然而当前我国发电厂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时普遍存在问题,相关者必须对之加以重视,以逐步提高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和可靠性,为推动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覆盖夯实基础。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引言社会对电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这使得电力企业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革新自身的发电技术和工艺。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发电厂创新发电技术的产物,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创新了传统的发电厂工作模式,提高了电厂的生产效率,革新了电厂的发展模式,使得发电厂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影响力也因此不断增长。
1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优势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替代人工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供电行业的供电效率、降低其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其电气自动化程度、确保相关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当前我国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比较多,但企业仍需注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深化改革。
与传统的人工控制发电机电气设备系统相比,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具备多种优势,且以如下四点最为显著:第一,安全可靠。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有效的减少了人工控制和检修的工作量,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为操作上的失误和错误,有利于提高自动化控制的精确度,保证各种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二,控制快。
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响应速度远快于人工控制速度,诸如保护动作速度控制可在几十秒内实现,这是在人工操作模式下根本无法实现的。
第三,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有效的减少了人工操作,企业对人力的强依赖性大幅度降低,企业人员数量得以缩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效率,发展企业的运行效益。
第四,独立的控制模式。
就一般情况而言,电厂电气设备系统自动化控制有两个独立的控制模式,如果其中一个模式出现问题,另一个模式将会立即启用应急处理预案。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毛尧钱丽发布时间:2023-05-28T02:19:35.85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6期作者:毛尧钱丽[导读]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会影响居民用户的生活体验,更会影响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因此,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需从业人员高度重视。
但在实际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种种因素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消除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加强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使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规范化,发挥机械设备应有的功效,并且合理的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山东晟博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摘要: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会影响居民用户的生活体验,更会影响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因此,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需从业人员高度重视。
但在实际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种种因素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消除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加强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使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规范化,发挥机械设备应有的功效,并且合理的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机械设备;应用引言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项目数量持续增加,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得到了广泛认知。
为此,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为电气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电气自动化的内容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利用控制器,对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展开控制,这种方式的应用局限性较大,便导致控制的效果较低。
如果控制器在控制目标时,目标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那么传统的控制方面无法进行准确控制,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控制目标的控制模型设计合理性,间接地降低电气工程整体水平。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分析焦丙帅摘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当前我国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自动化运行维护能够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和质量,降低事故发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文章结合自动化技术优势,对自动化运行维护展开探讨。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电器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用电需求。
同时,工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电能的消耗,这就给供电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及稳定性,满足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做好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运行维护,可提高运维工作的工作效率,缩短电网的故障时间,进而减少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
1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之中的作用第一,有效降低输配电工程能耗自动化技术。
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输配电工程的系统,降低繁复的细节,增强输配电优化的效果,便能够自动选择输配电系统传导的功率、降低输配电的电力损耗,实现合理用电的目标,自动化技术是能够降低在输配电系统传导电力之中电力损耗的重要手段。
第二,实现输配电系统的全面监控。
自动化的监控技术能够实现输配电工程以及输配电运行的全方位的监控以及运行的检验。
在为了能够实现输配电系统的功能保障的过程之中,我们整合输配电工程以及电力系统的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压缩,进而达到分析与裁判输配电以及整个电力工程之中的运行安全,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平衡与动态的发展。
第三,提升排除故障的效率。
自动化技术为了能够排除传统的用电系统中的故障,还需要解决传统的用电过程之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高科技手段以及自动化运行的策略方式来实现对输配电系统的预判和报警的功能,进而实现整个电力工行层的全面检查以及故障的排除。
可以及时的进行故障问题分析,并且能够采用高效加工的方法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维护,解决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电力技术应用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分析孟维勇,郭宏亮(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巴彦县供电分公司,黑龙江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技术应用。
从基于气体绝缘开关的不停电转供技术、不停电接地故障割除技术以及基于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不停电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并针对上述了实证分析,通过表格方式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和总结。
最后,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进一步完善技术细节、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评价指标;应用分析Application Analysis of 1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 Non-Stop Operation TechnologyMENG Weiyong, GUO Hongliang(State Grid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Bayan County Power Supply Branch, Bayani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indicators and conduct 2023年6月10日第40卷第11期· 113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Jun. 10, 2023, Vol.40 No.11孟维勇,等:10 kV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分析用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不停电作业的特点,可以有效保证低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 10 kV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2.1 案例1:基于气体绝缘开关的10 kV 配电线路不停电转供技术应用某地区的10 kV 配电线路由于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等原因,经常发生故障,给用电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保障用电安全,该地区的电力公司采用基于气体绝缘开关的不停电转供技术进行不停电作业。
电力计量工作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应用王舒发表时间:2018-12-18T11:56:23.9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王舒[导读] 摘要:随着电力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电力企业面对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电力用户的电力计量和用电管理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江苏省淮安市 223000摘要:随着电力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电力企业面对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电力用户的电力计量和用电管理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
电力计量是电力企业收取电费的重要依据。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可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并根据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合理调配用电时间段的电力供应,以确保电力供应过程中的平稳、安全。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力企业的供电稳定性,为电力计量工作和电力部门的电力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促进了电力企业的高效、科学发展。
因此,本文对电力计量工作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计量;负荷控制技术;应用负荷控制技术是一种直面用户的电力技术,这种技术在使用时能够有效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对电力进行分配,是用户在用电高峰期还能正常使用电能而不用担心负荷过大。
而在深夜等用电较少的时候,该技术又能将高峰期截出的负荷投入,让电力系统整体的负荷变得平稳安全。
是一种非常体贴用电用户的前沿技术。
1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结构功能分析对于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的结构功能主要能够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种类型,其中在分散控制类型的结构上是能够直接安装在用户变电所以及配电箱内的负荷控制器,是对用电的时间以及天数等进行控制的开关。
不仅能对用电的时间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也对用电量定量器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这一装置结构就能对用电负荷及时准确的进行监控,不仅如此,也能够对供电线路以及用电设备等从电力系统当中进行切除。
另外,对于集中控制类型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主要是通过中央控制机以及信息传输和控制终端几个部分所组成。
煤矿机械Coal Mine Machinery Vol.34No.01 Jan.2013第34卷第01期2013年01月0引言随着煤矿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需要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实现变电站的四遥功能,将配有智能保护单元的组合开关接入综合自动化环网,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井下移动变电站未能实现全面监控,主要是因为这些设备分布比较分散,前期布线和后期维护困难,传统方式实现投资很大,信号电缆或光缆的安装与维护难度大,而且由于采区的恶劣工作环境,经常会出现信号电缆或信号光缆被砸断的情况,使得监控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在通信系统中,根据信道媒质的不同,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系统布线复杂、耗资大、成本高;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信息,存在多途径干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限制。
电力线通信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各种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媒介,把调制后的信号叠加在电力电流中,通过电力线传输信号。
由于信号传输介质电力线已经存在,无需再投入资金进行通信线路铺设,并且还可以省去繁杂的信号电缆或光缆的安装与维护工作。
因此,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电力线通信具有不需要重新布线、成本低、维护方便、易施工、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电力载波在井下移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毛江,宋中仓,宗伟林(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随着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力载波通信在煤矿井下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煤矿井下移动变电站监控系统,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可以降低矿井通信链路的铺设成本,增大通信范围,提高监测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因通信链路故障而导致的通信中断。
在系统中上位机采用工业组态软件iFIX开发相应的监控系统,提高了煤矿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实现信息共享。
关键词:电力载波;矿井通信系统;监控;移动变电站中图分类号:TD6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0794(2013)01-0230-03 Application of PLC in Mine Underground Mobile Substation Monitoringand Control SystemMAO Jiang,SONG Zhong-cang,ZONG Wei-lin(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221116,China)Abstract: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th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n mine underground.The paper provided a mine underground mobile subst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base o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is able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set of the communication line,increase the scope of the under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onitoring device and lower the fault possi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communication link.The monitoring center applications iFIX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a corresponding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This system can increase the whole automatic level and realize information sharing.Key words:power line communication;under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monitoring;mobile substation230第34卷第01期Vol.34No.01电力载波在井下移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毛江,等iFIX 集成了生产操作过程的可视化、数据采集和数据监控等功能,可以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精确监视,并进行控制。
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剖析郭帅发表时间:2018-10-19T09:44:28.2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作者:郭帅[导读] 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对用电的需求逐渐增多,电力市场也因此发展起来,但电力企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对电力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电力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力调度运行需求,这就需要研究现代电力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情况,为更好的应用电力技术奠定基础。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忻州 034000)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对用电的需求逐渐增多,电力市场也因此发展起来,但电力企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对电力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电力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力调度运行需求,这就需要研究现代电力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情况,为更好的应用电力技术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调度;运行;应用引言电力生产是我国各项经济生活稳定进行和人民正常生活的保障,随着国家电网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取得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提高电力生产力的安全性能够促进中国各项经济生活稳定进行,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
充分发挥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作用及安全性,必须有先进的电力技术协助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1电力技术对电力调度的影响所谓的电力技术,主要就是指在电力调度中积极使用电力设备、或者电力系统,并发挥其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电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电能能够有效地输送到家庭、企业和单位中。
电力技术在电力调度的运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电力技术,可以在电网调度中实现实时状态监控,能够有效地确保电力设备平稳运行,以防意外事情的发生。
另外,通过电力技术,还可以对突发性情况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提前对安全事故做好处理的准备。
论配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武帅摘要:电能计量安全可靠性是电能计量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供电企业对客户持续可靠供电的重要指标。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似乎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很多的问题依然在采用表面化的方式处理,并没有对实际的工作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为了在今后的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工作中,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必须加强技术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原有的一些诟病,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电能计量;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引言电能计量的现场作业通常由2~3个人完成,具有小型工作现场特点,同时对安全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要求。
为充分保证电能计量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电能计量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促进其安全意识的养成,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执行,从而最大限度提高电能计量工作的质量,充分保障电能的正常输送。
1强化电网电能管理的重要性1.1电网计量管理的方法现阶段的城市进程很快,从某个角度来说,城市对电量的需求能够代表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电网计量管理必须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管理的方式,这样一来可以利用技术不断的更新设备,利用设备促进技术发展,产生良性循环。
比方说,在技术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开展高低压计量管理计算,通过采用节能技术、节能材料、节能方法,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多的经济效益,达到供需平衡,避免在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漏洞[1]。
1.2计量管理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是电能计量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完美。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采用有效的计量管理方式,将部分小问题解决,同时在解决严重安全隐患的时候,以技术性的措施为主,循序渐进的彻底解决问题。
本文认为,日后的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狠抓计量管理措施不放,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建立指标管理体系,理顺用电管理体系,还有加强设备的维护运营等等。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毛晓艳摘要: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当中运用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信息化发展,而且还可以强化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水平。
在实际运用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开展电力工程设置。
最大程度上展现出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切实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具体应用引言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更加智能和自动的技术,能够让电力工程的众多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让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性都得到很大提升。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未来电力工程发展的关键,所以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充分重视起来。
1电力工程自动化内涵在我国电力工程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我国电力工程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自动化技术作为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动力,能促进电力工程实现自动化发展。
通过自动化检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形式,能够切实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自动化技术作为高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手段,能够结合电力工程的需求,合理融入到电力工程系统设计当中。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在电力工程系统各个层次开展自动化更新,切实促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水平。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具备综合性的技术形式,其中涵盖了多门现金的技术内容,其运用范围非常广泛。
若将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工程当中,便可以最大程度上对电力设备开展动态化全面控制、强化电力装置维护水平,确保电力工程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2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主要干扰因素2.1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最常见的一种干扰源,通常包括外部电磁干扰与内部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源的产生是由于强大的电磁场运动变化造成的。
在电气工程系统中,通常分为强电系统(动力系统)和弱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
强电系统通常电压高、功率大,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为强大的电磁场,快速变换的电磁场容易对弱电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自动化设备的元件、导线容易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出现感应电流,进而造成自动化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或出现错误,甚至发生损坏的现象。
用负荷矩法进行网架结构优化
毛弋;张雪峰;杨期余
【期刊名称】《能源技术经济》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网架结构的优化是网络规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它决定了变电站之间及其与电源之间如何"连线"的问题,我们用总负荷距最小法进行了实例计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毛弋;张雪峰;杨期余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用矩法进行正态性检验及其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 [J], 徐涛;韩少梅
2.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空间网架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J], 简洪平
3.斜放四角锥平板网架内力计算:修正假想弯矩法 [J], 许琪楼
4.基于等效负荷矩法的城市综合体建筑配变电所选址优化研究与实践 [J], 周玉娟;李凯
5.负荷电能矩法在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J], 王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控制分析毛建林发布时间:2022-12-27T06:45:57.828Z 来源:《国家科学进展》2022年9期作者:毛建林[导读] 目前,虽然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主要表现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机械加工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产品质量以及加工效率的提升,但电气工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未被解决。
本文简要对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与介绍。
身份证号:52232219921017xxxx摘要:目前,虽然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主要表现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机械加工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产品质量以及加工效率的提升,但电气工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未被解决。
本文简要对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引言随着国内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控制技术也在逐渐加大需求。
自动化技术扎根在电气工程中,进而形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此系统的产生将会促使国内电气工程飞速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1电气自动化的概念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是融合多种技术于一身的新型学科,其中主要包括:①计算机技术;②控制技术:③电子技术;④电器技术;⑤智能技术;⑥机电一体化技术。
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主要体现在:强电与弱电的结合;电器与机器的结合;软件与硬件的结合;电子技术与电工技术的结合;系统与元件的结合等。
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同时具备并熟练掌握对系统的有效控制,并掌控电工电子技术和电气的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自动化的控制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已在很多领域普遍地实施应用,与国民的生产生活关系相当密切,同时也正走向稳定与成熟的发展之路。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是运用网络将信息进行接收与传播,使得信息之间的传输速率大大增加,这也为电气工程的相关工作能够便捷且高效率地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毛帅
发表时间:2016-07-25T15:14:11.7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0期作者:毛帅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优势。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江苏无锡 2141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优势,电能应用量的不断增加,使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随着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不断应用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从而更适当社会的发展需求,保证电能的高质优效供应。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需求侧管理;技术
1电力负荷控制技术
1.1无线电力负荷控制技术
无线电力负荷控制技术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通道,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电台与中转站、接收执行站交换信息,向大中小各用户发送各种负荷控制指令,控制用户侧用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负荷控制目的。
1.2工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
工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要求在每个变电站装设一台上频信号发射机,应用配电网络作为传输通道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控制中心发来的控制信号,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在电源电压过零点前250左右时产生一个畸变,该畸变信号返送到1OkV侧,再传输给该变电站的低压侧。
由于畸变是按照信息编码的要求产生的,所以在接收端通过判别电压过零前的畸变来接收编码信息,即可实现用户侧的负荷控制。
1.3载波电力负荷控制技术
传统的载波通信是把载波信号祸合到高压线的某一相上,经高压线传送,接收端通过从同一相的高压线上获取此载波信号来实现一对一的远力通信。
而载波负荷控制技术是把调制到10kHz左右频率的控制信号祸合到配电网的6~35kV母线上,并随配电网传输到位于电网末端的低压侧。
位于低压侧的载波负荷控制接收机从电源中检测出此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控制操作载波电力负荷控制能直接控制到千家万户,有很好的扩展性。
1.4音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
音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载波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相似。
该控制技术是在系统内每个变电站装设一套信号注入设备,与变电站一次设备相连注入设备包括载波式音频信号发射机、站端控制机与信号耦合装置。
站端控制机接受来自控制中心的负荷控制命令,转入载波式音频信号发射机,发射机把此命令变成大功率的控制信号,经信号耦合至配电网中,实现载波(音频)控制信号叠加到配电网上,最后传输至用户侧。
安装在用户侧的电力负荷控制终端从电源中检测出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
2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进行需求侧管理分析
2.1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够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后,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力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地日的,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需求侧管理的内容和实施手段
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三点:(1)提高能效;(2)负荷管理;(3)能源替代、余能回收及新能源发电。
其中负荷管理又称负荷整形,通过技术、经济措施及必要的行政引导激励用户调整其负荷曲线形状,有效地降低电力高峰需求或增加电力低谷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率,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益和供电可靠率。
负荷管理有三种基本类型:(1)削峰,在电网高峰负荷期减少用户的电力需求;通过削峰,降低电网的高峰负荷;(2)填谷,在电网低谷时段启用系统空闲的发电容量,增加用户的电力电量需求;(3)移峰填谷,将电网高峰负荷的用电需求推移到低谷负荷时段,同时起到削峰和填谷的双重作用。
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手段方面,主要包括:(1)技术手段,通过采用先进的节电技术和高效设备来提高用电效率;本文正是详述的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这一有效技术手段进行需求侧管理达到负荷整形从而提高客户终端用电效益。
(2)经济手段,指各种电价直接经济激励和需求侧竟价等措施对电力负荷进行调节和引导用电需求。
(3)引导手段,对用户进行消费引导的一种有效的、小可缺少的市场手段。
(4)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通过法律、标准、政策、制度等规范电力消费和市场行为,推动节能增效、避免浪费、保护环境的管理活动。
3需求侧管理系统结构
需求侧技术系统是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用电服务系统、集中抄表系统构成。
各子系统由主站、通信网络与现场终端组成为适应需求侧管理技术、支持现场信息共享及综合应用,把独立运行的各个子系统设计并建设成一个分布式的网络型主站系统。
需求侧技术系统的终端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配置不同的通信模块就可适应现场不同的通信要求。
按终端功能划分,有以下终端设备:标准型负荷管理终端;标准用电服务终端;抄表终端(采集模块、手持抄表器)。
4功能
4.1负荷控制与管理
4.1.1负荷控制功能
负荷侧控制有两种方式:按区域分片控制,对全区域、分区域或单个用户进行即时或定时的负荷控制(投入或切除),控制的模式有功率、电量、功率因数3种;按负荷容量控制,将用户按容量大小分几等级,可以选定一个或几个容量等级的用户进行负荷控制。
4.1.2远力监控功能
远力监控指对单个用户的负荷进行抄表、跳合闸、监视等。
远方抄表:可以定时地对所有用户的负荷进行抄表,或任意地对选定用户的
负荷进行实时抄表。
远方跳合闸:对选定的单个用户,利用有线或无线力式使其个负荷开关跳闸或合闸。
远方监视:对于选定的用户,以图形、曲线、文字、表格、声音等方式显示,提供即时抄表的所得内容历史记录:除抄表所得数据形成的记录之外,还可以形成报警、人上开关操作、负荷侧操作、通信失败等记录。
图1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图
4.2远方抄表与电能计费
数字电子式电能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采用A/D转换对来自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电流与电压进行交流采样与数字化处理。
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的功能可分为:用电计测功能,包括累计计量与实时计量;监视功能,主要有最大需量监视(计量窗口通常为15min,滑差为1min)与防窃电监视等;控制功能,主要为复费率分时计费的时段控制,有的电能表还具有负荷控制功能;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按时段/费率进行计费、抄表以及组网管理等,费率可根据季节、星期、日或特殊节假日或峰谷期有所不同,费率由供电部门设定;其他功能还有缺相指示、断电、恢复供电时间记录与电压异常报警等抄表电能计费一般有以下方式:手上抄表方式;预付费电能计费方式;本地自动抄表方式;远程自动抄表方式。
4.3线损统计与分析
线损的统计分析功能建立在所有考核点的计量表记均实现远方抄表的基础上,远方抄表的数据可来源于系统内各类终端、调度SCADA 系统、变电站能量采集系统、公用配电变压器等可对具各条件的线路、变压器台区、营业管辖区进行日、月、午或任意期间内的线损统计分析。
5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理论分析,能够进一步的加深对这一技术的了解,在各个方面的运行效率也能有所保障。
在当前的对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应用需求逐渐增大基础上,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对这一应用技术进一步优化,使其在使用的效率上更加显著的凸显出来,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电力节约使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铁滨.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电子制作,2014(17).
[2]李中华,宋莉.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3).
[3]高楠,顾兵.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5(03).
[4]史宇新.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民营科技,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