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187.39 KB
- 文档页数:20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摘选)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摘选)第一章“十一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主要成就和问题一、主要成就经济规模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现行价格),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能源保障开创新局面,国内新增石油地质探明储量42亿吨,新增天然气地质探明储量2.5万亿立方米,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1亿吨;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园区建设成为新亮点;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二、主要问题结构性过剩矛盾日益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足;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第二章“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国际环境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总的来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二、国内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改革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将更加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完善。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阶段。
总的来看,未来五年,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
第三章“十二五”石油和化工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质量兴业和“走出去”等五大战略,加快推进传统石油和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生物化工、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建设一批管理规范、专业突出、产业配套、资源充分利用的现代化工园区;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占据行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模式,推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化工行业“十二五”标准化发展指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受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化工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指导全国化工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根据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化工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指南。
一、化工行业标准化发展成就及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多年来,化工行业标准化在化工生产、经营、贸易等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推动了化学工业乃至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化工标准化工作在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1、标准覆盖面更宽,结构更加合理。
“十一五”期间,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化工行业加强了新技术、新材料、人身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从而使标准的覆盖面更宽,标准的结构更加合理。
“十一五”期间,化工标准数量由“十五”的4094项,增加到的5351项,其中国家标准由1976项增加到2832项,行业标准由2118增加到2519项。
“十五”期间,标准结构基本以产品、方法、基础标准为主,安全、卫生、环保、管理标准很少。
“十一五”期间,安全、卫生、环保、管理标准在化工国家标准中已占6.5%,在化工行业标准中已占8.7%。
同时,标准本身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些重要产品标准不再只是规定主含量,而是大多增加了有毒有害限量及杂质含量限制要求,从而使标准的结构更趋合理。
2、化工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十五”期间,化工行业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化工标准体系。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贸易的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技术、新材料、人身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都有了更高更新的需求,相关的标准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原来的标准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工信部印发石化业“十二五”规划
总产值年均增长13%,提高高端产品保障能力
2 月
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烯烃、危险化学品、化肥、农药
4 个子规划。
《规划》确定石化化工行业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发展目标为总产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
5 年总产值增长到14 万亿元左右,石化化工行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10 个以上。
《规划》重点强调了加快结构调整,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
《规划》对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品做了预测,分别为成品油、烯烃、钾肥等刚性需求较大的产品,对二甲苯、己内酰胺、乙二醇等进口量较大的产品,天然气、轻烃等低碳原料与产品,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及专用化学品。
《规划》提出,在组织结构上,到2015 年,石化化工行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10 个以上。
原料结构上,烯烃原料多元化率达到20%,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的氮肥产能比例提高到30%。
产品结构上,石化化工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单质肥复合化率逐步提高,高毒、高残留农药比例降至3%以下,氟硅材料、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聚氨酯及中间体、高性能纤维、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新型专用化学品等高端产品国内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布局结构上,成品油北油南运状况得到改善,完善东北、西北、西南石化产业布局。
现代煤化工产业向资源地集中,原料产地化肥比重提高到70%,专用化肥等深加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向消费地集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1.12.13•【文号】工信部规〔2011﹞583号•【施行日期】2011.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我部制定了《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3.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危险化学品“十二五”发展布局规划5.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附件1: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现状(一)取得的成绩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产业结构调整加快3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4技术装备取得突破5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二)存在的问题1 部分产能增长过快,落后产能仍占一定比重2 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安全环保隐患突出3 高端产品比重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4能源资源约束力大,技能减排任务艰巨二、发展环境(一)面临形势(二)需求分析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1 总量目标2 结构调整目标3 技术创新目标4 节能减排目标四、重点任务(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企业兼并重组1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2 优化产业布局3.调整产品结构(二)大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2.加强企业技术改造3.健全产业创新体系(三)促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1.推进节能降耗治污减排2.发展循环经济及资源再利用3.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发展五、政策措施(一)加强规划指导(二)完善产业政策(三)加大科技投入(四)健全标准体系(五)加强资源保障(六)维护公平贸易(七)改善行业管理前言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应用范围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指南汪家铭
【期刊名称】《硫酸工业》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日前发布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发展指导性文件——《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同期发布了科技、标准化、质量、安全、环保、教育等6个专项规划和氮肥、磷复肥、农药、电石、纯碱、涂料、橡胶、无机盐等17个重点行业规划,为"十二五"期间实现我国由石化工业大国向石化工业强国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汪家铭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
【相关文献】
1.支撑可持续发展抢占全球制高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谈“十三五”行业科技发展 [J], 陈国兴
2.为技术发展之路点亮灯塔,《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南》正式发布 [J], 乘丽
3.以绿色消费为导向,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周竹叶 [J], 宋心怡
4.《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破中和宣言》重碎发布——定调“十四五”,石化行业再绘新蓝图 [J], 赵晓飞
5.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新会标和2020年中国建筑材料行业发展报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化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指南(摘选)一、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不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年来共评出行业年度科学技术奖1273项,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33人;共有152项石油和化工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推荐,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共33项,《超大规模MDI制造技术开发》、《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行业科技发展趋势面对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等世界性难题,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正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循环经济理念贯穿整个生产流程,低碳引领未来化工发展。
二是产品开发向高性能、低成本、高附加值和专用化方向发展。
三是技术开发向技术集成创新转变。
四是原料结构及其生产路线有了明显调整,促进原料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突破资源制约,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五是新型催化、分离和化工过程强化等关键共性技术仍然支撑产业技术升级。
六是纳米、信息等现代技术正得到广泛应用。
二、指导方针、总体目标(一)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以支撑加快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突破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高端产品,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为实现“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在石油和化工科技开发及技术创新领域力争实现以下目标: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突破80-10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其中20~30项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自行研制10~15套大型成套石油和化工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开发一批高性能化、绿色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精细化工率由“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0%;3、大力开发和积极推广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十二五”末高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下降15%。
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摘要)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石化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2015 年,内容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和生物化工等。
本规划配套发布《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危险化学品“十二五”发展布局规划》、《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四个子规划。
一、发展现状(一)取得的成绩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产业结构调整加快3.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4.技术装备取得突破5.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二)存在的问题1.部分产能增长过快,落后产能仍占一定比重。
2.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安全环保隐患突出3.高端产品比重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4.能源资源约束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二、发展环境(一)面临形势从国际看,随着国际经济秩序深入调整,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重心快速向具有资源优势的中东地区和拥有市场优势的亚太地区转移,产业格局将会发生变化。
“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石化化工企业广泛、深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竞相加快开发新技术,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达国家继续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世界局部地区政治冲突和经济动荡,国际原油价格将会出现大幅波动。
一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促进部分行业良性发展、改善境外产品市场准入条件的同时,也加剧了部分石化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化工领域贸易摩擦频发,围绕市场、资源、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
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又对石化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从国内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深入,石化化工产品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要求石化和化学工业必须加快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产业的更高需求。
“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发展指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二〇一一年五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1)1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2)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5)(一)指导方针 (15)(二)总体目标 (15)(三)重点任务 (16)五、技术重点方向 (20)六、政策措施 (36)前言石油和化学工业是能源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了连续快速发展,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其中化工行业总产值达5.23万亿,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体技术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国际竞争力较弱,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
制定并组织实施《“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科技发展指南》),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充分吸纳《我国化学工业重点关键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科技发展指南》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以及重点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十二五”石化行业科技发展指南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矿物与加工》
【年(卷),期】2011(40)8
【摘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日前发布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
工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指南》包括科技、标准化、质量、安全、环保、教育6个专项规划,氮肥、磷复肥、农药、电石、纯碱、涂料、橡胶、无机盐等17个重点行业规划也同期发布。
《指南》和规划为“十二五”期间实现我国由石化工业大国向石化工业强国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总页数】1页(P42-42)
【关键词】科技发展;指南;石化行业;化学工业;中国石油;专项规划;石化工业;指导性文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2
【相关文献】
1.科技创新将成为石化行业“十二五”主题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有望6月公
布 [J],
2.建材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J], 徐永模
3.建材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规划》解读 [J], 徐永模
4.石化行业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十二五"发展指南正式发布 [J], 李翠哲
5.石化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指南(摘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化业“十二五”发展指南获原则通过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氯碱》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力争实现六大战略目标,完成六大重点任务业界高度关注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终于浮出水面。
4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这一
指导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指南》明确了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总页数】1页(P12-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2
【相关文献】
1.省发改委召开专家评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省“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J],
2.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十二五”课题中期交流暨《3~6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指南》培训会综述 [J], 吴静;李萌
3.“十二五”硫酸行业环境保护发展指南出台 [J],
4.石化行业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十二五"发展指南正式发布 [J], 李翠哲
5.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获原则通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第一章“十一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主要成就和问题一、主要成就经济规模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现行价格),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能源保障开创新局面,国内新增石油地质探明储量42亿吨,新增天然气地质探明储量2.5万亿立方米,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1亿吨;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园区建设成为新亮点;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二、主要问题结构性过剩矛盾日益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足;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第二章“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国际环境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总的来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二、国内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改革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将更加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完善。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阶段。
总的来看,未来五年,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
第三章“十二五”石油和化工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质量兴业和“走出去”等五大战略,加快推进传统石油和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生物化工、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建设一批管理规范、专业突出、产业配套、资源充分利用的现代化工园区;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占据行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模式,推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战略目标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行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到2015年,行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达6%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突破80~10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在重要产业领域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形成一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新的增长点,传统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继续上升。
2015年,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提高到45%以上,销售收入过千亿的企业超过15家。
节能环保跃上新台阶。
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十一五”末下降15%。
COD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减少10%,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废水达标排放。
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有效处置率达到100%。
全行业清洁生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质量品牌竞争力明显提升。
主要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的行业知名品牌和世界级自主品牌。
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成为支撑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以人为本”的责任关怀理念普遍树立,实施责任关怀的企业数量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先进、健全并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易发的势头得到根本性扭转。
三、主要任务(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通过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安全环保、品种质量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加快研制高端专用化学品;配套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工业生物技术替代传统工艺;加快推进“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抓好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的完善、评估和成熟技术的适度推广工作,促进新型煤化工的健康、有序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
规范化工园区发展,鼓励企业向专业化园区集中。
园区要形成企业相互关联、供应配套集中、物流高效传输、环境统一治理、循环综合利用、管理不断提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统筹协调产业区域转移,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围绕管网规划,建设大型炼化基地和原油、成品油储备基地,限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建炼油项目。
新型煤化工试点项目主要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环境容量大、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布点,限制煤炭调入省发展现代煤化工。
继续实施大型基础肥料向煤、磷资源产地转移,复合肥、配方肥向市场消费地转移,中小型基础肥料企业向化肥二次加工转变的结构调整。
(二)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大力发展大宗、关键合成材料制造新技术,开发工程塑料、膜材料、特种纤维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产品与技术。
开发高性能子午胎、绿色农药、电子化学品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等清洁制备技术,提高高端化学品的自给率。
发展新催化材料与技术、新分离材料与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提高产业核心技术水平。
发展新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中低品位化学矿和重质油等劣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新型煤化工技术、废旧化工材料的高值化再利用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积极发展光化学、离子液体、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等绿色化工技术。
推广一批成熟技术和装备。
加快推进重点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工作,促进工程设计、装备制造与技术工艺配套协调。
围绕产品升级、节能减排,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
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要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
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在重点领域组建8~1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5~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积极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促进行业节约安全清洁发展大力促进节能减排。
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完善主要耗能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体系。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做好炼油、乙烯、氮肥、氯碱、纯碱、电石、黄磷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做好农药、染料、涂料等行业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绿色园区”。
抓好农药、染料、铬盐等高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改造落后生产装置。
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
鼓励发展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
推进实施责任关怀。
大力宣传责任关怀理念,开展企业和园区责任关怀试点,把责任关怀理念贯彻到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方针目标中,不断提升企业形象。
努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建立科学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做好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研究提出行业的安全准入条件。
贯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模式,鼓励企业研发、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标准。
(四)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实施质量品牌战略。
建立健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系,建立行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形成行业产品质量发展合力推进机制。
规划建设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做好新兴产业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培育和实验室建设。
支持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到2015年,自主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形成500个行业知名品牌和10个世界级自主品牌。
加强重要领域标准化工作。
继续开展化工行业国家标准化体系工程建设,并研制出一批关键技术标准。
加强节能减排、安全、健康、环保、新兴产业、重大化工装备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
支持标准化技术机构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五)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优化外贸结构。
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在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分工中的地位。
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推动从加工向研发、设计、制造、物流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鼓励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把出口产品价值链延伸到境外批发和零售终端。
在巩固和拓展美、日等传统市场同时,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在WTO规则下,建立健全贸易摩擦预警系统,维护产业安全。
对国内市场供给缺口较大的资源类产品,鼓励增加进口。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继续发挥外资在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
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
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鼓励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资合作,提高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国内石化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
支持国内企业开展境外油气、钾矿、天然橡胶等资源开发合作。
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无机盐、农药、染料、纯碱、烧碱、化肥等优势企业到国外投资建厂。
(六)构建大中小配套协调的行业企业体系通过改革、改造与重组,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构建产业布局合理、管理水平先进、竞争优势明显、大中小企业配套的行业企业体系。
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集团。
鼓励大型石化企业与大型煤电企业联合。
推进农药原药企业与制剂企业合并重组,打造一体化的大型农药企业集团。
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
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精品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鼓励支持大型企业主动与中小企业开展产业链分工合作,提高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水平。
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发展生产性服务企业。
加快发展石油和化工科学研究、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工程承包、物流仓储、软件开发等现代服务业。
加强危险化学品储运设施建设。
建设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加快发展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包括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等。
第四章“十二五”石油和化工重点行业发展方向“十二五”行业发展方向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一批新的行业增长点,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实现行业与资源、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