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方地区 教案

北方地区 教案

北方地区 教案
北方地区 教案

北方地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港澳台地区。总结区域的分析方法:

2.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3.地形:

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4.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5.河湖、植被: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6.自然资源:

著名的树种:小兴安岭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苹果的产量最大,黄河故道已成为全国最长的果园带。

7.土壤:

8.农业: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东北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华北区——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谷子(黄土高原)、苹果

思考:评价东北区与华北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东北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①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广阔,耕地集中;土壤深厚肥沃,黑土广布。

②不利:生长期短,热量不足。

华北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①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广阔,耕地集中;黄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

②不利:华北平原:春旱、夏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9.国土整治:

(1)东北黑土地的整治

①条件:东北沃野千里,土地资源丰富,耕地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土壤主要是黑土、黑钙土,肥力较高。

②问题: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等。

③治理:加强对沼泽地的保护性开发利用。

(2)东北林区的整治:

①条件:东北地区广大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最重要的天然林区,居全国三大林区之首。

②问题:林木超采,采育失调,皆伐的形式,加之森林火灾、虫灾,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③治理: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严防森林火灾。

(3)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整治:

①条件: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至渤海之滨地势更为低洼。

②问题:冬春干旱,夏秋多雨,使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

③治理:中低产田——治洼治水。

(4)华北地区缺水整治

主要成因

①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季节不均衡;春季多风,蒸发量大;降水年际变化大。

②人为原因: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解决办法: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污染,严禁浪费,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等。

(5)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

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④开矿

后果: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加大,河湖淤积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

压缩农业用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薪炭林、用材林;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10.工业: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

11.交通:京哈线、京沪线、京包线、陇海线、大秦线。

12.北京:

反馈练习:

读我国部分农业主产区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 )

A.①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B.②地农产品大量出口

C.③地农业生产规模大

D.④地农作物一年一熟

2.四个农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总体地势平坦

B.光热水组合好

C.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D.未开垦土地资源丰富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

A.玉米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4.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较小B.地势较高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答案:CAC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