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高三年级模拟考作文讲评
- 格式:ppt
- 大小:666.00 KB
- 文档页数:21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文言文(39分)1.(5分)默写(1)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2),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3)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4)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5),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2.(4分)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绝”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离别之味。
D、这首小令似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3.(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不见长安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②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
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评价他人的生活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评价他人的生活导语:今年上海高考的仍然是材料,但是命题在形式上向全国高考卷靠拢,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端倪,让学生大跌眼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评价他人的生活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作文题目】写作(70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及点评:今年上海高考的仍然是材料作文,但是命题在形式上向全国高考卷靠拢,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端倪,让学生大跌眼镜。
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想要写好这篇作文,立意的深度是关键,除了表明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外,仍需要反思和方法,这和上海老师们一贯训练的思辨思维、逻辑思维一脉相承。
从材料特点来看,材料立足于社会现象,是要生对“评价他人生活”这一社会现象的再思考。
详细分析材料中的命题逻辑,其实不难发现,材料中已经隐含了很多可以写作的要点。
第一,在开头就提到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标志着这是一则非常“接地气儿”的材料,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之前上海高考作文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哲人说、著名影视文学作品说等等,很少立足社会现象要求学生分析。
第二,接下来的两句话其实是在说“评价他人生活”的前提条件,一个是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被大家看到,一个是人们的评价越来越常见,那这样的两种现象是如何导致的呢?同学可以把它分成如上两个层面分析,则更加能够增强这篇作文的层次感。
第三,说影响,材料中只是说评价他人生活的现象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具体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没有说,这就给同学留下了正反两方面的写作空间,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思辨性。
最后,再给这个材料冠上“任务驱动”的帽子,体现了高考命题人对全国高考的关注和借鉴,同时,让这则作文更像是一个给材料的,拓展了学生思考的维度和写作的角度。
2016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2016.1)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副标题点出议论对象)朱光潜①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物,而又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第一层,提出论点,美是有人情的,也是有物理的)②这里要进一步研究一个浅例。
比如我们看下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与C 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
还不仅此。
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就觉得它不和谐。
(1)A、B、C、D、E、F为六条平行垂直线,G与H为两条没有规律的线。
(2)A与B、C与D、E与F距离都相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这个有趣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
④一、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
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一种形象。
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块看;同是直线所围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的空间看得近,把B、C中的空间看得远。
由此可知在外物者原来是散漫混乱,经过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
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⑤二、事物本来也要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A至F六条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G与H两条线何以不能纳入这个整体里面去呢?这里我们很可以见出心和物的关系。
我们从左看到右时,看出CD和AB相似,DE又和BC相似。
201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优秀作文及点评5篇2016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优秀作文及点评评价的巨浪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对此,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
本文将探讨这种现象的思考。
一个人的生命从来都不是一座孤岛。
我们都是茫茫生命之海中的浪花,时时刻刻被一旁的生命拍打,也无可避免地拍打着其他生命。
对他人的评价,自古以来就是与人类群体的生命共同存在。
人类之所以靠如芦苇般脆弱的皮囊却仍然顽强的活着,只因思想的存在。
思想则汇聚成力量,使人具有发声的欲望,不断发生乃构成评价,评价也就成了人类思想的有形产物。
评价他人的生活,也许正是人们表达发言欲望的一种方式。
自己的价值观得到聆听,从而获得存在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人生活愈发容易存在于公众视野中,同样地更多人渴望通过评价他人的生活,以加入这场互联网大狂欢。
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也许就造就了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
这种评价的泛滥是有些许责任感的人都不愿看到的现象。
不经思想加工的评价往往会引起一些低级追求的风行。
XXX曾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等,前两等皆是人天生能得到的。
不经思想加工的评价,往往来自于第二等“功利境界”。
由于这些评价来得快,一有发言欲望便直接抒发,因而显得粗鄙而幼稚。
网络世界的开放平等更使这种廉价的评价有了滋生的土壤。
于是一定程度上这种评价成了一股巨浪,掀起了人们追求物欲的浮躁之风。
然而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并非一切浮躁追求的根本来源。
如今人们广泛遵守着道德和法律准绳,这些何不是依据前人无数评价而渐渐形成的呢!现代科技也许使得廉价的评价更易浮于人世间,但仍旧有些许富有思维价值的评价需我们珍重。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与他人的评价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评价他人生活来反省自己,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有思想家说:将自己的身子全然交给别人评价,那正是自己的不安和疑惑。
2016 各区一模作文立意分析xx依据以下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许多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难过是财产,这话是扯淡;难过就是难过,对难过的思虑才是财产。
”①正视难过,思虑出路如资料所述,难过就是难过,当我们经历难过时,最理智的做法是思虑难过产生的原由,思虑降低难过的方法,这样便能从难过中收获一笔可贵的财产。
② 体验难过,收获财产事实也不尽如资料所言,难过自己也能够是财产,它是一种真真实切的体验,代表着仍旧鲜活的、拒绝麻痹的心灵。
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难过的历史。
③躲避难过, xx 人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学习躲避难过,或许不沉沦在难过之中,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健康踊跃的生活态度。
④ 直面难过,肩负人生生活中的难过常常是不行躲避的,因为它们是陪伴责任而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最开始就能预示难过,而且敢于直面它,肩负起生活的重量。
xx依据以下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许多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 10 年便可以成功,坚持 20 年便可以创建出奇观。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同一件事情做了一辈子,仍旧平庸无奇。
① 做好规划,谨慎坚持坚持了多年却没有成功,可能是一开始坚持的方向就有了问题,或许是没有必定的物质基础,所谓“无物以相之,亦不可以至也”,也有可能是坚持的方式有问题,因为坚持并不是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有变化、有创新。
因此在坚持以前应当做好规划,解决掉一些问题:坚持什么,依赖什么坚持,怎么坚持。
②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了正确的坚持不代表理所应当就会成功,成功都是有必定的有时性因素的,需要掌握机遇。
③ 勇于坚持,拒绝盲从坚持自己就是一种成功,成功不必定是名利上的,也能够是精神涵养上的,这类状况下,坚持住就是全部。
崇明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认识错误就是挽救自己的第一步。
”但是今世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又说:“假如我们过于痛快的认可错误,便可能使自己觉察不了我们特别靠近于正确。
2016年黄浦区高考模拟考语文试卷(二模)2016年4月13日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种子与土壤刘学谦①种子和土壤,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植物的正常生长离不开种子和土壤等条件,如果土壤和种子等条件都非常适宜,植物就能茁壮成长。
只是土壤适宜,但种子不好;或者土壤不佳,光有优良的种子,植物的正常生长终究还是困难的。
另外,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最终生长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②我们知道,人的身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就像一粒粒种子,通常情况下,这些种子因为有合适的土壤环境得以正常成长,形成身体所需要的细胞,顺利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新的细胞不断取代衰老的细胞,以保持生命的延续。
这些正常的细胞构成了生命的基本单位。
另外还有一种细胞是癌细胞,癌细胞是怎么回事呢?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③事实上,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它们是同源而生的不同结果。
人体任何癌症也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肿瘤体积的长大就是由于细胞不断分裂,数目增多而形成的。
1个细胞分裂为2个细胞,2个分裂为4个,4个分裂为8个……由此可见,身体内癌细胞需要不断地生长,达到一定的数目后,才能够被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所发现,1厘米大小的肿瘤大约含有109个癌细胞。
而癌细胞在身体内要想不断地生长,就需要有适合它的体内环境和条件,比如营养物质、激素、调解信号传递、基因调控等,这些条件如果不理想或不合适,癌细胞生长也是会受到限制的。
④癌细胞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现代研究发现,人体内从一个细胞突变为癌细胞,到形成109个癌细胞大小的肿瘤,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一般大约在15—20年的时间。
2016高考上海作文真题还原:写作(70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的作文题也有这种认知倾向。
当下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社会是开放的,流动的,多元的,与乡土社会的同质性不一样了。
由于人与人生活的差异,人们特别有种冲动,想参与、观察他人不同的生活。
评价他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模仿的过程,自己进行价值观表达的过程,这个现象是多元价值观在公共领域的不断交互。
专家点评这个题目有写作空间,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学生可能都有话可说,但短时间内体现高度并不容易。
越容易的评价越需要谨慎,比如网络上情绪化的评价很多,在快捷的信息化时代,不负责任的评价可能对他人生活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题目还隐含着对考生辩证思维的考察。
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健康的态度,而不是对他人生活的妄加评价,我们应该尽量不评价少评价他人,不做道德审判者。
——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教师点评与分析曾参与过高考作文命题的华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告诉记者:“就题目本身来说,两个元素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是“评论”,二是“他人”,但是要写好还是有难度。
看近几年的上海语文高考作文题目,一个特点是“论”的色彩比较强。
”杨扬认为考题也体现了近年来上海语文教学的方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发表意见。
不过杨扬认为,如能给考生多一些选择更好。
“个人觉得应该出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有的学生本身对…评价‟一事不感兴趣,就会有些为难。
如果是我们高校出题,一般会出两个题目,让考生有选择余地。
”上海市中国中学的语文老师、书评人陈嫣婧告诉记者,上海今年高考作文的亮点,首先是材料贴合生活,随着网络,特别是社交软件的兴起,现代人的私人生活多少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晒照片,谈旅行,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多少都会涉及到这些内容。
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阅读80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雪线高度引起我的兴趣。
它的雪线高度达到了海拔6200米,是全世界雪线最高的地方。
所谓雪线,就是永久性积雪的下限。
用术语说,就是冰雪积累和消融相抵,平衡了的地方。
按道理,雪线应该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所以,雪线最高的地方,应该在赤道地区的雪山上,如乞力马扎罗雪山,但我们知道,乞力马扎罗雪山的高度才是5895米,雪线大约在5000米的地方,其他地区的雪线按理只能低于这个高度。
在东绒布冰川上,我们已经爬过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雪山的5895米的高度,但这里仍然没有冰雪。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想想看,在非洲赤道那么热的地方,5000米左右的地方就已经白雪皑皑了,可是在北纬28度的珠穆朗玛峰峰区,6000多米的东绒布冰川旁的高山上竟还留不住冰雪。
最先注意到这一现象并给予解释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洪堡。
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
我们知道地面的温度,并不是直接来自太阳光,而是由地面先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再将热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出来。
青藏高原高耸于地表之上,体量巨大,能够吸收和辐射出巨大的热量。
因此导致青藏高原上雪山的雪线比同纬度甚至赤道上的高山的雪线还高。
关于雪线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按道理,雪山南坡的雪线应该高于北坡,因为南坡向阳,纬度更低,但事实是喜马拉雅山北坡的雪线比南坡高得多。
其南坡雪线虽然各有差异,但大体在海拔4500~5000米范围,北坡雪线大体在海拔5500﹣6000米之间。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南坡正对着印度洋,从印度洋上涌来的水汽被喜马拉雅山高大的山体所截,在南坡形成丰沛的降水,因此南坡冰川冰雪补给充分,补给和融化的平衡线即雪线大大降低。
而水汽越过喜马拉雅山脊到达北坡,已成强弩之末,以致北坡的冰川无法获得丰富的冰雪补给,融化的力量大于冰川向下运动的力量,因此雪线上移。
上海卷语文范文2016上海卷语文上海卷语文范文:2016上海卷语文作文范文总导学案数周测2作文讲评学习目标1、明白审题立意隐恶”的准则,不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甚至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
立意角度:1、赞同对他人生活的欧评价,但评价时应实事求是。
写作点拨:就是说,“评价他人的生活”可以有,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他马云等卓越人物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等方面的评价;小的方面,诸如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对同学的评价等,都可以分别用一些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2、应分清“评价”的对象和范畴,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写作点拨:如果是善意的评价,应该支持与肯定,相反,若是别有用心的评价,则应该遏止与摒弃。
考生可以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
如不应该随意评价别人,因为失当的、错误的评价,会让人心灰意冷,如某位同学受到班主任不恰当的评价,一蹶不振。
当然,对于有悖公德的言行,如乱穿马路、不排队等,则应通过评价、激浊扬清。
同时,家长、老师的正确、正向的评价,则能激励孩子,学生奋发图强。
3、要理性对待“评价”与“被评价”写作点拨:当今时代,言论自由,发言渠道发达,每个人都有评价他人的权利和可能,而被评价者则应该有自己理性的、正确的判断。
范文从“看他人”到“看自己”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微信”“朋友圈”几乎时时刻刻占据着人们的视线。
沃恩越来越喜欢从评价他人的生活的过程来寻找自己的定位。
这样的发展其实是一种必然。
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网”的形成。
轻松点击屏幕、上传照片,个人的生活细节就无所遗漏地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
有了展示,也就有了对比,自然也会引发评论。
其次群众的心理在时代潮流中发生了不知不觉地改变。
杨庆祥在《80后,中提到,现代人普遍具有“历史虚无感”。
这样的虚无感让我们一时之间无法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只好从评价他人的生活过程中,或是找到了“我比他人过得好”的满足感,或是找到了“我也要这么生活”的奋斗目标。
上海高三各区一模作文题独家点评小编对上海各区16届高三的一模考试作文题目进行了整理和点评,童鞋们在寒假可以将这些题拿来练练手,作为自己提高作文水平的专项训练哦!一、同一材料含不同观点黄浦区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李嘉诚办公室的醒目处,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也处处有“止”的烙印。
古语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
徐汇区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如今,互联网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更容易彰显真实的自我,也更容易掩饰真实的自我。
普陀区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10年就能够成功,坚持20年就能够创造出奇迹。
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同一件事情做了一辈子,依旧平凡无奇。
静安区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一些医学毕业生,苦干、实干、细心,经年累月地练习同一套技术,最后熟练地掌握了这套技术,在该领域成了专家,另一些医学毕业生,能很快学会复杂的技巧,关注细节,又有前瞻性;遗憾的是,他们讨厌反复练习,同一套技术很快让他们厌倦。
不过,最有能力迎接新的疾病的挑战,恰恰又是后者。
闵行区站得高可以看得远,但是看不清,站得低,可以看得清,但是看不远!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点评】材料中的观点是对立的,学生如果能将两者对立统一则最好。
如果做不到这点,在作文立意时,学生最好挑赞成的一个观点去写,要有理有据。
在写作文的时候最好用一两句话带一下材料点一下题,这样作文显得会更好。
二、名言类崇明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认识错误就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