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主题班会
1
目2
3
录 4
5
日本蓄意发动"七七事变”的罪证 卢沟桥事变过程 七七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缅怀卢沟桥抗日英雄 敲响警钟、勿忘国耻
第一章
日本蓄意发动"七七事变”的罪证
日本蓄意发动"七七事变”的罪证
材料一
“到1936年初,日本陆军常备兵力从1930年初的25万人增至 40万人。"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69页)
日本蓄意发动"七七事变”的罪证
材料七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 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县城 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地。日军遂向中 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
第二章
卢沟桥事变过程
卢沟桥事变过程
战争发起者
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 一郎中将、香月清司中将 (接任)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 步兵第-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 步兵第三大队大队长——木清 少佐 步兵第八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 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 陆军大臣,第40任首相——东条英机大将 大特务——土肥原资二中将
1937年5月起
从1937年5月起日军频繁在宛平城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下午
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 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卢沟桥事变过程
1937年7月7日22时40分
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 , 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度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鼓第2190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 署战斗,一面倡口“枪声”和土兵“失踪, 假息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同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并称:日军路在卢沟桥郊外演习, 突凤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舱者系中国驻卢湾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捏查。中方以时值深表日兵入城为引起地方不安,目 中方官兵正在财项,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始冀察当局称。著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度查。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 日军已对宪平城形成了进攻志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志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日队。但购而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