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插秧机.
- 格式:ppt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26
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作者:韦壮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9期[摘要]文章针对现代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对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的整个操作应用和维护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性能介绍、操作运用、维护和保养等,以期能对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与推广产生引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插秧机;SPW-48C;使用;维护[作者简介]韦壮,广西柳江县农机学校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广西柳江,[中图分类号] TP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9-0045-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各项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
柳江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0万亩(含复种),水稻插秧机的应用与推广,将有效地解决柳江县农村因大量劳动力外出而不足的矛盾,对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提高工效发挥重要的作用。
久保田牌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是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适合南方稻区作业的产品。
该产品在柳江县试用推广结果表明,其具有工效高、插秧质量好、操作简便的优点,现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方法与维护技术介绍如下。
一、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的主要性能概况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机身重量为160kg,其发动机为手拉起动式MZ175-B-1型风冷4冲程OHV汽油发动机,燃料消耗量2.0~4.7kg/hm2,输出功率/转速:2.6{3.5}/3000(最大3.2{4.3})KW{PS}/rpm,行驶部变速级数为前进2级(插秧1级)、后退1级,插秧行数为4行,插秧行距为30cm,插秧株距为:12cm、14cm、16cm、18cm、21cm5个规格,插秧深度为0.7~3.7cm(5级),插秧速度为0.34~0.77m/s,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为0.091~0.21hm2/h,适应高度为10~25cm,叶龄为2~4.5叶水稻秧苗移栽。
种植技术-手扶式插秧机使用技术要领近年来随着我省耕种的农机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地区都实现了机械化育、插秧,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作为机械化插秧的设备,插秧机的使用有其独特的操作要领,下面将一一讲述。
一、插秧机的正确启动方法1、按照说明书要求对插秧机各部进行润滑。
检查,加注发动机机油。
向油箱加注90#汽油(注意不能象弥雾机一样加注汽油与机油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油,否则会造成发动机积炭严重,堵塞化油器)2、将液压升降手柄放在“下降”的位置;主离合器手柄,插秧离合器手柄放在“分离”的位置;变速杆放在“中立”位置(空挡位置)3、如果是冷车启动,拉出阻风门;油门放在“中大”位置;旋转启动钮至“打开”位置,拉动反冲式启动器拉绳,发动机启动着火。
运转平稳后,推进阻风门。
二、插秧机的起步和栽插插秧机有2个前进挡(其中1个是行走挡,1个是插秧工作挡),1个倒车档。
起步时要注意观察插秧机的四周是否安全。
发动机启动后,挂上挡位,将主离合器手柄放在“结合”位置,插秧机起步行走,利用左右转向手把操纵机器的行驶方向。
应该注意的是新手操纵机器时,前进挡应选用插秧工作挡,油门放在中油门位置,这样机器行走速度稍慢,以保证行驶的安全。
当插秧机以插秧工作挡前进时,再结合上插植离合器手柄,这时机器进入机插秧工作状态,插秧机边前进,边插出4行的秧苗。
三、装秧和补秧第一次向插秧机的秧箱装秧时,务必将秧箱移到最左或最右的极限位置,然后将4块秧块分别装入秧箱。
机插时,秧箱内的秧苗不断被插出,秧块逐渐变短,就需要向秧箱及时补秧。
补秧需在补给线之前补上一块秧块,注意新补的秧块要与剩余的秧块之间的接缝对齐,靠紧。
以免造成漏插。
补秧时不必把秧箱移至左右的极限位置。
四、插秧机的试插插秧机在进行大面积的栽插之前,需进行试插,通过试插来检查调节插秧机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插的秧苗能够满足农艺的要求。
必要时进行调整,一般根据栽插的时间,水稻的品种等因素,对每亩的基本苗数,每亩的穴数,每穴株数等指标进行调节,通过调节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栽插。
手摇插秧机工作原理
手摇插秧机是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可以描述如下:
手摇插秧机的主要部件包括插秧杆、夹板、链条、滚轮、手把等。
当人们操作手把进行踩踏时,通过链条的传动作用,使得滚轮开始旋转。
在插秧机上,插秧杆固定在夹板上。
当滚轮旋转时,插秧杆同时也会跟随旋转。
在插秧的整个过程中,夹板和插秧杆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当用户拿起手握插秧杆的一头,将其插入地面并抬起时,夹板会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
这个压力足以使插秧杆穿透土壤并顺利抵达指定的深度。
同时,插秧杆两端的夹板在地面上形成一定的阻力,使得插秧杆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向前或向后滑动。
当用户在手摇插秧机上进行连续的踩踏动作时,插秧杆可以在一段距离上持续地插入并拨弄土壤。
这种连续的插秧动作有效地提高了插秧效率。
手摇插秧机的工作原理充分利用了人力的动力,通过不断重复的踩踏动作,使插秧杆在地面上插入和移动,实现了高效的插秧操作。
同时,手摇插秧机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依赖人力操作,无需额外的能源驱动,节省了成本,适用于农田中的小型农户或地块。
需要注意的是,手摇插秧机的插秧效果和速度取决于操作者的
经验和技巧,以及土壤的湿度和状况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久保田SPW-48C手扶式插秧机使用与调整王希英;李旭【摘要】机械插秧是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发展机械插秧对于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开发了SPW-48C手扶式插秧机,在中国应用非常广泛,该机具有省工、省种、功率大等特点.为此,阐述了SPW-48C手扶式插秧机的性能参数以及使用方法.通过对关键部件的作业调整和实际生产研究,得出了插秧机作业状态是直接影响插秧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水稻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同时对插秧机关键部件的调整进行了详细介绍.【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10(032)007【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插秧机;手扶式;株距调整;久保田【作者】王希英;李旭【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8;黑龙江省马铃薯原种繁殖场,黑龙江,嫩江,1614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33.910 引言水稻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今后水稻的栽植面积还将有所增加[1]。
日本是世界上水稻机械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并且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位于世界前列。
日本插秧机主要分为行走式和乘坐式两大类[2] 。
生产插秧机的企业主要有久保田、洋马、井关等[3]。
水稻插秧机械化目前有两种方式:一是大田育秧、拔秧,然后再用插秧机插秧;二是室内育秧(工厂化育秧),然后将育出的盘式秧苗,装入插秧机栽插在田间。
2006年,日本久保田有限公司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设计了SPW-48C手扶式插秧机,秧苗采用工厂化育秧。
该插秧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大、调节方便等优点[4]。
调整好插秧机的性能参数,是机插质量的关键,现将SPW-48C手扶式插秧机的性能参数、正确使用、田块要求以及调整方法介绍如下。
1 性能参数及作业方法1.1 性能参数久保田手扶式插秧机无论是在作业效率、栽插质量、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还是在故障排除,维护保养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产品品质和领先的技术性能。
手扶插秧机插植部分设计(三维建模CAD图纸)1 绪论?1.1?插秧机发展历史中国传统的插秧工具秧马和莳扶, 已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
宋代苏轼曾作“秧马歌” ,叙说了湖北农民使用秧马的情景。
使用莳扶可以代替手工分秧, 并将秧苗梳入泥中定植,直至 20世纪 50年代,某些地区仍在使用。
中国水稻插秧机的研制工作始于1953 年。
1956 年在莳扶分秧方式的启发下,首次提出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的秧苗分插原理,从而在水稻插秧机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研制出水稻拔取苗移栽的第一代样机。
到 1960 年,各地推荐生产上使用的人力、畜力插秧机已达 21种。
1967 年,第一台自走式机动插秧机“东风-2S”型通过鉴定定型并投入生产,每天可插秧 15~20 亩。
日本于1898年,发表第一个水稻插秧机专利;意大利于1915年开始研究拔秧苗的水稻插秧机,至 50年代已有拖拉机配套的商品出售,但都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作业时需用辅助劳力多而未能推广。
日本于 60年代研制带土小苗的栽植技术和相应的水稻插秧机。
1966 年后,工厂化水稻育秧设备研制成功,促进了插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
?1.2?发展趋势插秧机的研究应该根据各国土质和人口等地区因素,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插秧机,此外,插秧机也要向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对秧苗的适应性,提高使用操作性能方向发展。
为了克服漏插、漂秧和钩伤秧等缺陷,今后将通过对送秧、分秧、插秧等工作机构的改进与创新,继续提高插秧质量和对各种秧苗的适应性,同时要研制适用于每穴一株杂交水稻秧苗的新型插秧机;研究提高工作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如实现自动装秧及故障自动停机等的途径;进一步完善包括育秧在内的水稻全套种植机械化体系,提高非插秧季节水稻插秧机的综合利用程度。
2 插秧机总体介绍?2.1? 插秧机总体结构和设计原理类型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
按动力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
手扶插秧机使用方法手扶插秧机是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稻田插秧作业的机械设备。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手扶插秧机的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使用手扶插秧机之前,首先需要检查机器的各部分是否完好,尤其是刀片和插秧板是否尖锐、无损。
随后,需要对机器进行加油和润滑操作,确保机器能够顺畅运行。
最后,根据地块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秧板和插秧行距。
二、操作步骤1. 起动机器。
将机器放置在土地上,打开机器盖子,给机器进行起动。
手扶插秧机是一种手动机器,需要人力推动。
2. 将稻秧装入机器的储草箱里,同时进行调整。
调整插秧板的深度,使其与土壤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调整插秧行距,常用的插秧行距为25厘米。
3. 推动机器,让刀片进行插秧操作。
在进行插秧操作时,需要注意保持匀速,避免机器偏转。
同时,要注意掌握好插秧的力度,以防止插秧板进入太深或太浅。
4. 完成插秧操作后,将机器停下,并检查插秧效果。
若发现稻秧插入不够牢固,需要重新进行插秧操作,直到效果满意。
5. 在使用完机器后,及时清理机器上的秧草和尘土,并进行润滑保养。
长期存放的话,要对机器进行防锈和封存操作。
三、使用注意事项1. 在使用手扶插秧机时,需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对于新手来说,最好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使用。
2. 在进行插秧操作时,应该保持匀速,遵循正确的插秧步骤,以保证插秧效果。
3. 在提起机器和清理机器时,需要注意力度,避免损坏机器。
4. 在长时间使用手扶插秧机之后,需要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机器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手扶插秧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农业机械设备,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稻田插秧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在使用它时,我们必须遵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安全,在维护保养方面做好每一步骤,这样才能保证机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