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载人数统计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5
公交车乘客计数系统解决方案1. 简介公交车乘客计数系统是一种用于准确记录公交车上乘客数量的技术解决方案。
该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实时监测乘客上下车情况,并自动统计乘客人数。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原理、功能和优势。
2. 原理公交车乘客计数系统基于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
具体原理如下:- 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车厢内图像的分析和乘客的识别。
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和机器研究技术,计算机能够识别人体轮廓并统计乘客数量。
3. 功能公交车乘客计数系统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乘客上下车情况,提供准确的乘客计数数据。
- 自动统计:系统自动统计乘客数量,并将数据保存到中央数据库中,方便管理和分析。
-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乘客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有关乘客流动情况的报告和指标。
- 报警功能: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阈值,实时报警乘客数量超过限定值的情况。
4. 优势公交车乘客计数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准确性: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系统能够准确记录乘客数量,避免了人工计数带来的误差。
- 高效性:系统实时监测和自动统计乘客数量,节省了人工计数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 数据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公交公司了解乘客流动情况,优化公交线路和运营策略。
- 安全性:系统能够实施实时报警,及时应对乘客拥挤或超载的情况,提高乘客的安全感。
5. 总结公交车乘客计数系统是一种准确、高效、安全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公交公司实时监测和统计乘客数量。
该系统具备自动统计、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为公交公司提供实用的决策参考。
公交车乘客计数系统的应用将在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湖南科技大学电子设计制作选拔赛试题A LED线状显示屏设计(不限)一.任务利用视觉暂留效应设计并制作一个13点线阵的LED模块的显示屏,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在控制器的管理下,由13个LED组成的线阵模块绕中心轴旋转,13个LED按照一定的规律闪烁,显示出“湖南科技大学”,(其中黑色表示灯灭,白色表示灯亮,实际上是实现对汉字的扫描)。
二.要求:1、要求电机转速可调。
转速应满足视觉暂留效应。
2、LED显示屏模仿交通绿色灯时的小人走路,缓慢按小人行走方向前行。
B 公交车载人数统计系统(不限)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人个公交车载人数统计系统。
二.要求:1、人数采集统计功能:公交车在各停靠站上、下车的人数都能精确无误地被系统记录;2、数据存储功能:每个公交车停靠站的客流量都能实时记录,以便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分析各站的客流量,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运营计划;3、数据传输功能:车载人数统计系统能够将各个公交车站的客流量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距离在1KM以上)传输给计算机;4、要求采用低功耗的430单片机。
C 无线监测系统(不限)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监测。
该装置由一个监测终端和不多于255个探测节点组成(实际要求制作3个以上),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均含一套无线收发电路,要求具有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收发共用1个天线。
二、要求:1、设计并制作3个或以上探测节点。
探测其环境小试和光照信息。
温度测量范围00C-1000C,绝对误差不少于20C。
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
2、设计并制作1个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可分别与各测量节点通信,并能够显示当前通信的节点编号和探测到的温度和光照信息。
3、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探测时延不大于5秒,监测终端天线与探测节点天线的距离不小于10CM。
三、说明:监测终端天线与探测节点天线均为圆形空心线圈,用直径不大于1MM的添包线或绝缘外皮的导线密绕5圈制成,线圈直径为3.4±0.3CM(可用一号电池作骨架)。
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的客流统计与数据分析一、引言公交公司是城市中重要的交通运输组织之一,在日常运营中需要对客流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以便在资源配置、运力调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从客流统计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应用等角度,讨论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在客流统计与数据分析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需注意的事项。
二、客流统计方法1. 刷卡数据统计:许多公交公司采用刷卡方式记录乘客上下车信息,通过统计刷卡机数据,可以获得准确的客流数据。
工作人员应掌握刷卡机的操作和读取数据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车载摄像头统计:部分公交车配备了车载摄像头,通过对车厢内人数进行监测和统计,可以得出客流量的近似数据。
工作人员应学会分析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并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客流统计。
三、客流数据分析1. 时段分析:根据客流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对不同时段进行分析。
找出高峰期的原因和特点,合理安排运力,提高运输效率。
2. 区域分析:对不同区域内的客流进行分析,了解客流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3. 线路分析:根据不同线路的客流情况,评估线路的负载程度和运力需求,优化线路规划和调整站点设置。
4. 乘客分类分析:将乘客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如年龄、性别、职业等,分析不同乘客群体的出行特点和需求,为运营策略提供参考和支持。
四、数据分析工具与技术1. 数据可视化:通过使用图表、地图等可视化工具,将客流数据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2. 统计分析软件:尽可能熟练掌握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Excel等,用于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数据挖掘技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发掘客流数据中的隐藏信息,为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五、数据分析的意义与价值1. 资源优化:通过客流数据分析,公交公司可以更好地进行运力调整和站点规划,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效益。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公交客流分析与可视化实践发布时间:2023-02-16T02:38:04.16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9期作者:熊冰蕾[导读] 城市公交客流分析可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设施配套、线网优化、资源配置等提供量化数据支撑熊冰蕾(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城市公交客流分析可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设施配套、线网优化、资源配置等提供量化数据支撑。
本文以公交乘客刷卡扫码数据、公交GPS数据以及公交车载客流仪数据为基础,对海口市公交客流特征进行了时空分析,获取到公交乘客出行OD,后又通过将公交线网与路网进行匹配,对海口市主城区主要公交客运走廊进行了识别,为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关键词:公交客流分析、OD推算、客运走廊识别、数据可视化0引言公交客流分析数据的获取最常见的方法是人工调查,通过跟车、驻站等方法获取站点流量以及客流OD等数据,但所需人力物力巨大,且数据可信度也较难以保障。
随着智能公交系统的发展,公交运营过程中可采集到更加丰富的公交数据,且随着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数据处理效率上得到了较大提升,为基于大数据的客流分析提供了基础。
目前国内公交客流分析研究越来越多的以公交日常运营系统中获取到的数据为基础。
不少研究者通过IC卡数据[1-3],利用公交客流出行特征,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单条线路的公交出行OD。
而后随着公交GPS系统与IC卡收费系统结合的推广,结合二者进行的公交客流与出行OD研究成为热点。
涂一霜[4]基于出行链、出行规律和概率计算三种方法结合计算乘客上下车站点。
张清华[5]等人采用距离、时间阀值推算公交出行乘客的上下车站点信息。
刘颖杰[6]杨万波[7]孙凯[8]等人运用到了站点吸引强度和乘客出行站数规律推算公交OD 矩阵。
崔紫薇等[9]基于历史出行记录扩充方法推算下车站点。
上述研究着重考虑了在不同假设前提下在算法层面的优化,缺乏对技术的应用实践,本文将以公交乘客刷卡扫码数据、公交GPS数据以及公交车载客流仪数据为基础,对包括公交出行OD在内的一系列客流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进一步将对客流数据的分析运用于公交线网优化当中。
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的运营数据统计与分析在公交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工作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统计和分析各类运营数据,以便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优化运营策略。
本文将探讨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的运营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其对公司运营的重要性。
一、运营数据统计的意义公交公司工作人员负责统计各类运营数据,如载客人数、票款收入、车辆行驶里程、车站客流量等,这些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运营数据的监测与汇总,公司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公交线路的运行情况,从而更好地做出调整和决策。
2. 优化运营策略:从数据中分析载客量、客流高峰时段、热门线路等信息,公司可以合理调配车辆和人力资源,提升运营效率。
3. 改进服务质量:通过客流量和满意度等数据的统计,公交公司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满足乘客需求。
4. 评估业绩和考核员工:运营数据也是评估公司或个人绩效的依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公司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与奖励,激发员工积极性。
二、运营数据统计的方法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运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下是常用的方法:1. 定期采集数据: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公交车载客量、票款收入、车辆行驶里程、车站客流量等数据进行统计与采集,并及时记录在公司的数据库中。
2. 数据分析软件:借助数据分析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图表和趋势图,以便公司管理层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决策。
3. 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工作人员可以探索出潜在的规律和趋势,为公司未来的运营决策提供参考。
三、运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案例分析以某公交公司X线路为例,工作人员对其运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 载客量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发现X线路在上班高峰期和放学时间段的载客量较高,而非工作日的载客量明显下降。
因此,公司可以增加车辆数量,提供更多的班次和舒适的乘车环境,以满足乘客需求。
公交车车载视频客流量统计应用方案公交车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通过对公交车客流量的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个时间段、每路公交车、每个车站等的人流量,利用这些数据,发挥智能调度系统,让公共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客流统计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智能交通系统的运作和公交运营效益。
华天成车载视频客流量统计分析系统,采用先进人数统计算法,通过分析检测活体(人体头部和肩部)的形状,在实时视频监控的同时对指定区域和指定方向的人群流量进行分析统计。
在标准环境下人数统计精确度高于 95%以上。
可广泛用于需要活体统计和限制的场合,为管理者提供实时、直观、准确的客流量数据,有利于更高效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系统功能1. 对车辆前后门的上下客流数量和车厢内不断变化的总人数进行分别统计。
2. 用户可直接能过 IE 访问到客流量统计终端,进行区域、方向、报警条件等设置,对视频画面进行录像、抓拍。
3. 多人同时通过检测区域时,可区分出每一个人的流动方向。
4. 对统计的数据生成报表5. 人数计数器支持多路视频同时人数统计,1 路视频本地输出, SD 卡存储,报警输入/输出,RS485 输出。
系统组成前端:摄像机,采集视频信号传给客流统计终端,车载智能视频客流统计 DVS,用于统计回传视频中的总人数以及人群流动方向等信息,获得指定时段和指定区域内的人群流动量数据。
后端:用户可通过 IE 访问、GPRS 等途径访问到终端,在实时视频画面上指定统计区域和方向;对视频画面进行录相、抓拍;并得到区域内人群流动量的准确数据,生成、打印表报。
并通过 GPS 定位跟踪。
客流统计系统的原理车载智能视频客流统计 DVS,固定摄像头提供的视频画面里提取出运动区域,根据这些运动区域进行统计。
当运动区域和人的大小相似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有一个人通过。
当多个人距离较近的时候,采用人体大小的先验知识,把一个运动区域分割为多个单人区域,从而对客流量的估计。
当然,视频流是实时连续的,运动区域的检测和分割需要在每一帧内不停地计算。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拥挤度实时查询系统,其包括客流信息采集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和终端显示单元;通过客流信息采集单元采集上下车人数,将上下车的人数之差累计相加得到公交车的拥挤度,再通过通信单元及时传输给终端显示单元,将拥挤度数据加上公交车的线路号码、当前地址码,通过短距离通信,传送到站台显示器,再通过有线通信传送给公交站台的下几站,供显示屏显示公交车路数、目前所在站点位置、车辆当前拥挤度等,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交通调度中心显示器,辅助调度,所述交通调度中心显示器将车载信息上传到网络服务器上,以便乘客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实时查询公交车的位置和拥挤度信息,为乘客出行提供方面。
技术要求1.一种公交车拥挤度实时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流信息采集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和终端显示单元;所述客流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传输每个车站的上车人数信息和下车人数信息;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客流信息采集单元发送的上车人数信息和下车人数信息,并将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相减运算,计算每个车站的累计上车人数,再将每个车站的累计上车人数累计相加,统计当前车载人数,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车辆的拥挤度,将车载信息传输给通信单元,其中,所述拥挤度为当前车载人数与预设值的百分比,所述车载信息包括车辆的拥挤度、公交车线路号和目前所在站点位置;通信单元,在控制单元与终端显示单元之间建立通讯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终端显示单元,接收、处理并显示车载信息;所述客流信息采集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终端显示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单元进行数据通讯,所述终端显示单元包括终端服务器和显示单元,所述终端服务器与显示单元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拥挤度实时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显示单元包括车载显示器、站台显示器和交通调度中心显示器,所述车载显示器与控制单元通过有线通信单元连接;所有站台显示器和交通调度中心显示器构成了局部有线通信网络,而车辆进站时所在的站台显示器与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单元连接。
客流统计分析系统简介客流统计分析系统是一种用于对商场、店铺、景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的客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系统。
该系统采集和分析实时的客流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优化。
功能特点数据采集客流统计分析系统通过安装在公共场所的传感器、摄像头或移动设备等方式,实时采集人流数据。
采集的数据包括人数、进出时间、停留时间等关键信息。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客流数据的筛选、去除异常数据和噪声等操作。
数据分析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柱状图、折线图、热力图等形式,以便管理者直观地了解客流变化趋势、高峰时段等。
统计报表系统将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包括日、周、月、季度、年度等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客流趋势对比等报表,以便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和业务优化。
预测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客流情况。
预测结果可以帮助管理者调整运营策略,提前做好准备。
异常报警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和阈值,实时监测客流数据的异常情况,并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管理者。
应用场景商场和超市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帮助商场和超市了解客流量的变化趋势,合理安排人员和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销售额。
地铁站和公交车站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帮助地铁站和公交车站准确统计客流量,合理安排车辆和班次,缓解拥堵,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效率。
旅游景区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帮助旅游景区优化游客体验,提前做好人员调配,避开拥堵时段,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益。
展览和会议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帮助展览和会议的组织者了解参会人数预期,合理规划会场空间和资源,提供更好的参会体验。
结论客流统计分析系统是现代社会管理和经营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客流数据,系统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优化的依据,为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运营决策。
公交智慧系统设计方案公交智慧系统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公交车辆、乘客和公交站点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实时的公交车位置信息、到站预报、人流分析等功能,提升公交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下面是一个设计公交智慧系统的方案:1. 硬件设备公交智慧系统需要部署一定数量的硬件设备,包括车载终端设备、站点终端设备和监控设备。
车载终端设备可以安装在公交车辆上,用于采集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和车载视频监控;站点终端设备可以安装在公交站点上,用于采集乘客乘车信息和站点人流量;监控设备可以安装在公交站点和车辆周边,用于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和站点安全。
2. 数据传输与存储公交智慧系统需要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将车辆和站点的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处理。
可以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如4G、5G等,实现车载设备和站点设备与云服务器之间的实时通讯。
云服务器需要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用于存储和处理大量的公交数据。
3. 数据采集与分析车载终端设备和站点终端设备可以采集车辆和站点的实时数据,如位置信息、乘客人数等,并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云服务器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公交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供实时的公交车位置信息、到站预报、人流分析等功能。
例如,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出公交车辆的到站时间,提前进行乘客提醒,减少等车时间。
4. App应用公交智慧系统可以开发手机App,供乘客使用。
乘客可以通过App查询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到站预报等信息,方便乘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同时,乘客可以通过App提供实时的公交车位置信息、交通状况等,帮助公交公司实现精准调度,提高运输效率。
5. 运维管理系统公交智慧系统需要建立一个运维管理系统,用于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车辆和站点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同时,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各种报表和统计分析,帮助公交公司进行绩效评估和运营优化。
基于红外技术的公交车载人数统计系统的设计
0.车载人数统计系统的功能
为了有效记录公交线路各站点的真实客流量,为公交公司提供合理的车辆调度规划依据,公交车载人数统计系统的功能如下:
1)人数采集统计功能
公交车在各个停靠站点上下车的人数都能精确无误地被系统记录。
2)数据存储功能
每个公交车停靠站点以及该站点的客流量为一对一记录保存,以便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分析各站点的客流量,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运营计划。
3)数据传输功能
车载人数统计系统可以将各个公交停靠站点的客流量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给计算机。
1.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以单片机MSP430F149为核心控制器,集成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串行存储器模块、RS232接口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系统框图见图1。
图1 系统框图
Fig.1 System diagram
2.1 单片机单元
系统采用TI公司的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此款单片机具有16位的CPU
集成寄存器和常数发生器,可使单片机实现最大化的代码效率;集成JTAG,支持在线编程;
两个通用全双工串行同步/异步通信接口;PWM控制输出;外部中断输入接口。
单片机负责
采样公交车辆开关门信号,开启或者关闭红外计数模块,记录各个公交站点的上下车人数,
存储各个站点上下车人数数据并将存储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2.2 红外发射模块
红外发射二极管LF5038作为发射模块的红外信号发射器件,其电气参数如下:峰值波长
为940nm;正向工作电压V F为1.2V,正向驱动电流I F最大值100mA,一般来说,IF越大,发射距离越远。
由于红外接收模块可以接收的载波频率为38kHz,所以红外发射模块需要以38kHz的载波发射信号[1]。
单片机MSP430F149内部包含PWM输出控制,很容易实现载波信号的设置。
单片机管脚的输出驱动能力有限,为提高发射模块的发射距离,采用外接三极管驱动电路以提高发射模块的正向电流I F,来提高发射模块的发射距离[2]。
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如图2a。
2.3 红外接收模块
红外接收模块采用LF0038F,其性能参数为:可接收的载波频率典型值是38kHz;当红外发射模块的正向电流为300mA时,LF0038F接收的最小距离为15m;接收角度的典型值为±45 º。
红外接收模块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比较严格,为防止误输出信号的发生,对其输入电源
Fig.2 Infrared transmit and receive module principle diagram 单片机PWM输出驱动红外发射模块向外发射38kHz的脉冲信号,LF0038F接收到有效信号时OUT端输出低电平信号,当LF0038F接收不到有效信号时OUT端输出高电平信号,期间由低电平到高电平会产生一个上升沿信号。
LF0038F输出信号的波形如图3a。
图3 信号波形图
Fig.3 Signal waveform figure
2.系统软件设计
3.1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系统可以将各站点相对应的上下车的乘客数量进行存储,并且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给上位机。
有线方式采用RS232接口电路进行数据传输,无线方式采用红外通信方式。
由于RS232通信技术比较成熟,容易实现,这里不再介绍,主要详细介绍红外通信方式传输数据。
红外通信的难点和重点在于红外信号的编码格式定义。
在系统中编码格式定义如下:系统采用两种周期格式分别为1.125mS和2.25mS,其中以脉冲宽度560uS、间隔565uS、周期为1.125mS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冲宽度560uS、间隔1685uS、周期为2.25mS表示二进制的“1”。
信号周期波形如图3b。
红外数据编码包括9部分:引导码、车辆识别原码、车辆识别反码、站点原码、站点反码、上车乘客数原码、上车乘客数反码、下车乘客数原码和下车乘客数反码,共74位数据组成。
引导码由9ms的低电平和4.5ms的高电平构成,车辆识别码由13位原码数据和13位反码数据构成,站点码由8位站点原码和8位站点反码构成,上车乘客码由8位上车乘客数原码和8位上车乘客数反码构成,下车乘客码由8位下车乘客数原码和8位下车乘客数反码构成。
为防止通信过程中出现错误,用各个反码验证前面接收的原码数据是否正确。
红外数据编码结构如表1。
数据发射编码图见图3c。
表1 红外数据编码结构表
Tab.1 Infrared data coding structure sheet
当需要将车载系统记录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时,操作人员按下数据传输控制按键,系统进入数据传输程序,由程序控制红外发射模块按数据编码格式输出相应的数据信号。
上位机接收到数据后,判断数据是否有效,然后通过红外发射模块向车载系统发回数据有效或者无效应答。
数据传输完毕后,车载系统自动进入待机模式,等待新的数据记录的开始。
数据传输流程图见图4a。
3.2主程序功能
主程序负责初始化、开中断、检测车门开关、指导系统进入各种相应的工作状态。
主程序流程图见图4b。
3.3上下车人数统计程序
公交车到站后,系统检测到开门信号时,程序开启PWM输出,驱动红外模块发射频率为38kHz的脉冲信号,LF0038F接收到信号OUT端输出低电平信号。
当乘客上下车时,红外模块发射的脉冲信号被人体遮挡住[3],接收模块没有信号输入,LF0038F输出信号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上升沿触发单片机中断,程序进入乘客上下车检测判断,单片机通过程序处理后确认有乘客上下车时,系统便进行相应的上下车人数记录。
系统检测到车门关闭公交车离站时,保存相应站点序号以及在该站上下车人数,并且清零相应寄存器。
客流统计程序见图4c。
图4 程序流程图Fig.4 Program Flow Di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