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政策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13
2023年最新的农村医保大病保险【大病医保】2023年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报销流程 2023年大病医保新政什么是大病医保什么是大病医保大病医保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保的大病医疗,是为保障城镇职工重大疾病医疗需求而建立的专项医疗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年度内累计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
另一种是商业险大病医疗,是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条款的约定为特定保险人承保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障。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社会保险中的大病医疗报销。
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不能低于50%2023年职工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每年每人向市、区社会保险局缴纳48元职工大病医疗保险费,在发生超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部门按:0 4万元以下报销85%,4万元 8万元以下报销90%,8万元以上报销95%。
每一医疗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
职工患病、非因工负伤一次性住院的医疗费用或30日内累计超过2023元以上的部分(不包括自费部分、个人负担部分)属于职工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采取分档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2023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部分支付90%;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部分支付85%;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部分支付80%;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部分支付85%;5万元以上的部分支付90%。
前款各项所称以上不含本数,以下含本数。
【温馨提示】:另外报销的比例也因为看病费用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化,费用越高,报销的比例也就越高,这能够减少大病费用的支出。
2023年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有些城市职工大病保险所保障的大病,不是按照病种,而是按照居民个人花费界定的。
比如北京,只有符合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高额费用,才纳入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进行二次报销。
无论是按病种,还是按费用,都指向了一点,那就是符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015年新农合基本政策解读一、参合管理1、坚持政府组织、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原则,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参合对象为持有本区农业户口的公民在户籍所在地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农合,家庭人员以户口本上的人数为准,中小学生随父母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非本辖区户籍人员和城镇居民不予接纳。
2、新生儿出生当年,其父母已按规定参合的,凭户口簿和出生证免费办理参合手续并享受新农合待遇,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以下情况不予办理新生儿参合:①新生儿父母都是农业户口,但双方或一方没有按规定参合的;②新生儿没有办理农业户口和出生证的;③新生儿父母双方属城镇户口的。
新生儿父母如一方是农业户口已按规定参合,一方是单位或城镇居民或外地户籍,新生儿必须办理了本辖区农业户口后,方可办理新生儿参合。
3、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按有关规定执行(民政买单),参合人数和具体人员名单由区民政局于每年2月底前提供给新农合经办机构,资格有效期为一年。
参合人员不得重复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重复享受待遇。
二、基金筹集1、2015年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0元。
新农合基金每年筹集一次,按自然年度运行,每年第四季度开始收缴农民下一年度的参合自缴费用,年底以乡镇为单位基本完成参合目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个人参合费用收缴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至春节前后,但不得超过次年的2月底。
2、不论何种缴费方式,在收缴农村居民个人参合自缴费用后,应以村委会、村小组或参合农民家庭为单位开具规定的收缴收据。
最好以家庭为单位开具票据,注明家庭成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个人缴费金额等。
以村小组为单位开具收据的,应附经办负责人签字盖章的参合人员花名册。
3、收缴的参合资金应先交存乡镇财税所的过渡账户,由财税所统一划拨至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乡、村、组干部收取的现金要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制度办理,当日交存银行的规定账户,不得隐匿、滞压或存入个人或其它账户,因漏交、错交农民参合费导致的后果由收款人单位和收款人负责。
四川农村医保二次报销政策文件四川农村医保二次报销政策文件解读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保障水平逐渐提高,但农村地区的医保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议题。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的经济大省,拥有广阔的农村地区,农村医保的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为进一步完善四川农村医保制度,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四川农村医保二次报销政策文件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政策文件,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同时分享我个人对这一政策的观点和理解。
二、政策概述1. 二次报销政策的背景与意义农村地区是我国的基本农田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是国家的主要建设力量。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在就医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制定并完善二次报销政策,对于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 二次报销政策的内容四川农村医保二次报销政策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医疗费用范围的扩大: 政策文件对报销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大,不仅扩展了药品和治疗项目的报销范围,还增加了康复和中医药服务的报销项目。
(2)报销比例的提高: 政策文件提高了部分项目的报销比例,如重特大疾病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由原来的70%提高到80%。
(3)报销限额的提升: 政策文件进一步提高了报销限额,以保障农民在就医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得到有效缓解。
三、报销政策文件的评估1. 深度评估从报销范围的扩大、报销比例的提高以及报销限额的提升等方面来看,四川农村医保二次报销政策文件在深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优化报销项目和提高报销比例,政策文件有效扩大了农民的报销范围和比例,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在就医过程中的负担能力,有利于促进农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2. 广度评估政策文件在广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增加报销项目和提高报销比例,政策文件全面考虑了农民在就医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农民在权益保障和医疗费用承担能力方面均能得到较好的提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xx新农合政策[五篇范例]》第一篇:xx新农合政策新农合政策筹资原则(一)市(县)本级统筹原则。
新农合基金以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二)以户为单位全员参合原则。
参合对象必须以户为单位(以户口簿为准),家庭成员全员参合。
筹资对象1、本市范围内的农业户口居民以户为单位全员参加新农合。
家庭成员全是农业户口的,必须以户为单位全员参加,否则,不准参加新农合。
农户家庭成员中有城镇户口及农业户口的,其中的城镇户口在农村长期居住的也可参加,农业户口成员要求全员参加合作医疗。
2、农村户口的中小学生和少年儿童必须跟随家长一起参加新农合。
3、外出务工、经商、上学的农村居民,应在户口所在地参加新农合。
失地农民以及虽然有城镇户口但在城镇无固定职业且事实上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可以参加居住地的新农合。
4、允许未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转非人员、农村民办教师等特殊群体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合。
5、按照规定已经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不得参加新农合,如重复参加新农合,追究参加所在地经办人员责任。
新农合筹资标准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按照国家、省新农合政策。
新农合24种大病补偿政策实行24种重大疾病特殊保障政策。
参合人员在定点医院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在限额内按70%补偿,超限额部分按定点医院级别确定补偿比例继续补偿。
参合年度内,肺癌、食道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脑梗死、血友病、一型糖尿病、甲亢、畸形心肌梗塞、唇腭裂、尿道下裂、肝癌、鼻咽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重大疾病患者,同种疾病诊断享受一次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如未达到限额的再次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普通病种比例补偿。
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政策参合农民就诊发生的符合保障范围的医药费用,享受大病保险赔付待遇。
1、保障对象。
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为我市当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农民。
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当年年度内享受大病保险待遇。
新农合新农保政策解读★新农合。
参合范围:具有我乡农村户籍的居民以及在本地长期居住、非西坝乡户籍的农村人口(需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和农村户籍的户口簿),均可以户为单位参加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乡的非农户,不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持户口本、身份证到社保局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新生儿参合补偿政策:当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本地户籍的新生儿,随其母亲享受新农合待遇,其发生的医疗费用补偿与其母亲合并计算,直至一人最高封顶线,享受时间从出生起至当年12月31日止,次年按规定缴费。
意外伤害住院补偿程序及政策:2015年,我县参合农民意外伤害报销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塔支公司具体经办。
参合农民在我县范围内发生意外伤害需在二级以上医院(含二级)住院治疗的,患者或家属应在出险24小时内向财险公司报案(报案电话:95518)。
特殊人群优惠政策:农村残疾人、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和计生“两户”参合对象的住院医药费用,在原规定比例上提高5%。
一卡通丢失补办程序:对遗失金穗惠农新农合联名卡的农户,持2015年缴费发票到县新农合服务中心(县卫生局一楼)出具补卡证明,农户持证明材料、户主身份证到县医院对面农业银行补办挂失补卡手续。
新办卡程序:对于整户新参合的农户,缴费同时需递交户主身份证复印件,以便及时制卡。
★新农保。
参保范围:年龄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服刑、服役人员)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缴费标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参保人员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政府补贴:对选择100—400元档次缴费的,省级财政每人每年补贴30元;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60元;县级财政按参保人员实际缴费档次的5%给予补贴;重度残疾和五保户由县财政代缴100元,计生两户由县财政代缴50元。
2014新型农村最新合作医疗保险政策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解读一、参加者的权利与义务(一)参合对象1、凡本市乡村户口的农村居民(含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和城镇失地农民)均可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长期居住在我市但尚未办理户籍转移手续的农民及无稳定劳动关系的外来务工农村户籍人员,可在居住地(务工地)参加新农合。
3、鼓励家长为预期在参合年度出生的新生儿提前缴费参合,婴儿在参合年度享受与一般参合人员的同等补偿政策。
对于错过缴费时限(2012年2月29日)出生的新生儿,可随已参合的母亲自出生之日起纳入当年度新农合补偿范围,但其婴儿住院所发生的医药费用补偿额须与母亲合并计算,直至达到当地一人的最高封顶线。
4、资助农村如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优抚和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参合,确保将农村困难群众纳入新农合制度范围。
对于以财政补助资金为主的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能自主选择其中一种医疗保障制度,不能同时重复享受两种以上医疗保障制度(不含商业保险公司医疗保险)补偿。
(二)缴费标准2012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主要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补助和农民个人自愿缴纳三部分构成:中央及地方财政补助24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32元,省财政补助73.8元,县级财政补助34.2元),农民个人参合缴费标准仍按筹资标准20%的比例缴纳,即60元/年/人。
(三)缴费时间2011年11月11日至11月30日为集中缴费时间,为方便当年复员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农民及时参合,将零星缴费参合截止时间延长至2012年2月29日止。
(四)权利及义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享有按规定要求的服务和医疗费补偿以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按期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遵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
二、主要补偿政策(一)门诊补偿1、普通门诊补偿实行“按比例,每日限额,年度封顶”的方式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