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透水事故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9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2010.3.1透水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经过:2010年3月1日,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3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53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骆驼山煤矿属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主要开采煤层为9号、16号煤层。
事故发生时矿井建设处于二期工程阶段,发生事故的地点是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
3月1日7时30分,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后从作业面返回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有没靴深的积水,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左右(据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在起初最大时达7.2万立方米/时)。
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此时是7时40分。
在调度室指挥下,这几名工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这时水势已经越来越大,突然一个大浪袭来,八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的工人赶紧抓住漂浮的木板、原木等物漂浮在井筒中,在水中坚持了4个小时后获救,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工人因连续呛水最终未能保住生命。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乌海市委市政府和神华集团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了现场救援领导小组,展开救援工作。
在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营救后,未发现井下受困人员及生命迹象。
经国家矿山医疗中心和抢险救援指挥部医疗组专家反复研究认为,井下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于3月14日停止了搜救工作。
至此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险营救46人,死亡32人 (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而后开展井下水源封堵工程,截止5月10日,本次救援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立方米。
事故原因: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水从煤层底板涌出,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煤矿水灾防治篇某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案例1.案例描述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某矿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
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261人作业,截至事故当晚7:30统计,108人安全升井,153人被困井下。
经过八天八夜的抽水救援,4月5日透水事故153名被困人员中115人成功被救出井,38名工人遇难。
调查组初步调查分析,该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该矿井下施工的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掘进导通采空区积水,致使+583米标高以下的巷道被淹,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937万元。
该矿项目是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改能源1563号),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批准,是国家和省重点项目。
该矿井田面积约180 km2,地质储量23.42亿吨,可采储量10.36亿吨,主要开采2号煤、10号煤,其中2号煤平均厚度6.5米。
煤种为中灰、低硫、特低磷的优质瘦煤,是极好的炼焦配煤。
该矿项目是由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的矿井、入洗原煤600万吨/年的选煤厂、2×5万千瓦的综合利用电厂(热电联供)和铁路专用线构成的循环经济综合建设项目。
项目投资概算总额为51.68亿元。
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1亿多元。
矿井项目计划于2010年10月投入运营,提前5个月完成工期。
2.案例剖析2010年3月28日,该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37.29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2.1矿井基本情况(1)煤矿概况该矿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设计分2个水平开采,按高瓦斯矿井设计。
设计首采工作面为20101和20102两个综采工作面。
该矿区范围内小窑开采历史悠久,事故发生前该矿井田内及相邻共有小煤矿18个。
(2)建设情况于2007年1月16日开工建设,截至2010年3月27日,矿井一期工程已完成98.3%,剩余工程量418 米;二期工程已完成55%,剩余工程量2921 米;三期工程的20101、20102采煤工作面等巷道已完成23.1%,剩余工程量9302米。
山西襄垣县善福煤矿透水事故山西襄垣县善福联营煤矿13日凌晨一点发生透水事故,11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煤矿透水事故,存在涉嫌瞒报和非法生产。
“停工停产”企业发生矿难善福联营煤矿年生产规模为90万吨,原是山西襄垣七一集团旗下的一座整合煤矿,后来长治市和襄垣县向山西省政府打报告将其调整到当地的三元古韩集团,但一直未实现正式接管。
由于其主体不明确,2010年12月31日善福联营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一直处于停工停产状态。
襄垣县煤管局副局长张国勤说,该煤矿停工停产后,长治市政府决定由三元古韩集团派人进行安全方面的日常监管,同时襄垣县煤管局也派出驻矿安检员和“五人巡查小组”对其进行监管。
4月13日凌晨一时许,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1名矿工被困,全部遇难。
14日下午,司法机关依法对涉嫌瞒报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矿主、矿长王根喜等21人实施了刑事拘留,并查封了该矿的全部资产和账户。
山西省政府也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展开了调查工作。
篡改数字涉嫌瞒报记者14日下午在襄垣县善福联营煤矿现场看到,9位遇难矿工的家属和现场公安人员发生了冲突,他们纷纷向记者反映被困矿工人数是11人不是9人。
14日深夜,地方政府向记者通报:14日下午公安机关核定井下被困人数确为11人,善福联营煤矿涉嫌瞒报。
山西襄垣县公安局局长刘有才说,对于善福联营煤矿涉嫌瞒报的定性,主要是因为矿长指示工作人员篡改煤矿电子显示屏等处的真实信息,并让总调度员上报被困人数为9人,而真实数字则是11人。
刘有才告诉记者,13日9时左右,长治市副市长尚宪芳到达救援现场后随即对被困人数产生怀疑,并马上责成公安机关展开调查核实,并对值班队长王爱民进行了询问。
王爱民回忆,当天16时共有13名矿工下井,事故发生后有3名矿工成功逃出矿井,一名副矿长去检查问题,结果就没有再上来,被困人数应该为11个人。
据此,公安人员走访了闻讯赶来的被困矿工家属,经过反复核对,最终确定被困人数为11人。
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由于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力,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警惕。
1. 矿井透水事故。
在煤矿生产中,透水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
2010年,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当天,由于煤矿管理人员对矿井透水情况监测不力,未能及时发现矿井透水迹象,导致了透水事故的发生。
此外,煤矿内部的安全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也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矿井透水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健全安全疏散通道,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
2. 化工厂爆炸事故。
化工厂是一个高风险的生产领域,化工厂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2015年,某化工厂因操作不当,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未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导致了化工原料的泄漏和气体积聚,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化工企业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3. 建筑工地坍塌事故。
建筑工地是一个高危的作业场所,工地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2018年,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残。
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了建筑材料的堆放不当和施工工艺的失误,最终引发了工地坍塌事故。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工地安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这些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煤矿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
1. 2010年山西煤矿透水事故。
2010年4月,山西省阳泉市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了22名矿工被困井下。
经过紧急救援,最终成功营救出了全部被困人员,但其中仍有7名矿工不幸遇难。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开采过程中未能有效处理矿井透水问题,导致矿井失水量过大,最终引发了透水事故。
2. 2005年辽宁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74名矿工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煤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测和控制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同时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瓦斯爆炸的发生。
3. 2018年湖南煤矿坍塌事故。
2018年8月,湖南省益阳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了15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支护和加固工作,导致了矿井的坍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4. 2016年河南煤矿火灾事故。
2016年5月,河南省焦作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了32名矿工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煤尘的扬尘量,同时未能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尘,最终引发了火灾事故。
5. 2019年安徽煤矿事故。
2019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导致了10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未能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煤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管和管理,同时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煤矿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煤矿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选取几起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案例一:孟家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山西省临汾市孟家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了矿井60余名矿工死亡。
该煤矿曾被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却在这次事故中暴露出很多安全隐患。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管理层存在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
孟家煤矿在事故发生前曾多次接到水源外泄的报警电话,但管理层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这一严重隐患。
其次,缺乏应急救援措施。
一旦透水事故发生,矿工需要立即撤离矿井,但缺乏相应的紧急通道和救援装备,导致大量矿工无法及时逃生。
最后,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不及时。
作为一家获得“先进单位”称号的煤矿,其技术水平应相对先进,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滞后性。
缺乏先进的透水预防和控制技术,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是安全意识不能松懈。
无论任何行业,安全都应是最重要的原则。
煤矿行业更是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煤矿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来说,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马虎。
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应严格要求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安全管理应涵盖从设备维护到作业流程的各个方面。
在应急措施方面,需要为矿工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紧急通道,确保他们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撤离。
案例二:沙洲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8年,河南省宝鸡市沙洲坝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导致了15名矿工死亡。
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发现了几个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首先,进风巷道温度过高。
矿井巷道内积存的瓦斯在高温下易爆炸,进风巷道温度过高加剧了矿井中瓦斯的聚集程度,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2010年的:刚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环境灾难频发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影响人民生活的一年。
多年来中国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多重矛盾在近几年来不断的被爆发,而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透明公告和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对未来环境保护的投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规划。
在此选取了年度十大环境新闻,并加以点评,以此来回顾这一年环境问题。
一、紫金矿业工业废水泄漏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所属资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
9100立方米的废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187.71万元。
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
对此,福建省环保厅开出了956.313万元的罚单。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罚数额最高的一次环境执法行动,甚至被誉为“我国环境执法的里程碑”。
但与此同时,紫金矿业“被罚款”的信息披露后,该股高开后迅速被封住涨停。
点评:灾难的掩盖与公众的知情权、污染的监管与权力的保护、环境代价与经济罚款等博弈,在此重大污染事故中得到了赤裸裸的呈现,表明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中国环境保护任务的任重道远。
二、气候谈判天津会议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今年第四次气候变化谈判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继续减排承诺特设工作组(AWG-KP)第14次会议在天津举行。
2010年全国煤矿事故⼀览2010年全国煤矿事故⼀览 2010年11⽉06⽇ 4⽉10⽇13时许,重庆市奉节县⽵园镇义和村技改井发⽣⼀起安全事故,导致⼀⼈死亡 4⽉10⽇13时许,重庆奉节县⽵元镇义和煤矿⼯⼈在维修巷道架拱时,巷顶突然滚落碎⽯,⼀重约三四⼗公⽄碎⽯打中正在施⼯⼯⼈丁诗茂,致其当场死亡。
据了解,重庆奉节县⽵元镇义和煤矿为⼀家证照齐全的私营煤矿,年核定产能为5万吨。
4⽉7⽇11时许,云南彝良县⽜街镇茶园煤矿发⽣⼀起煤尘燃烧事故,造成1⼈死亡,2⼈情况不明 新华⽹云南频道4⽉7⽇电(记者关桂峰)记者从云南省彝良县政府办了解到,7⽇11时左右,彝良县⽜街镇茶园煤矿发⽣⼀起煤尘燃烧事故,造成1⼈死亡,2⼈情况不明。
记者从彝良县政府办了解到,7⽇上午茶园煤矿当班下井⼈数10⼈。
4⽉5⽇13时15分, 贵州省六盘⽔市六枝⼯矿化处煤炭分公司发⽣煤与⽡斯突出事故,5⼈下落不明。
4⽉5⽇13时15分,贵州省六盘⽔市六枝特区,六枝⼯矿(集团)公司化处煤炭分公司11477采煤⼯作⾯发⽣煤与⽡斯突出事故,事故当班有23⼈⼊井,18⼈安全升井,造成5⼈下落不明。
3⽉30⽇下午1时许,上饶横峰县铺前煤矿三⼯区发⽣⼀起由⽡斯引发的安全事故,两⼈死亡 3⽉30⽇下午1时许,上饶横峰县铺前煤矿三⼯区发⽣⼀起由⽡斯引发的安全事故,事故造成了两名⽡斯检验员死亡,1名矿⼯被烧伤。
4⽉1⽇17时左右,⿊龙江省七台河市隆鹏煤矿⼀井发⽣透⽔事故,5名矿⼯被困井下 记者从⿊龙江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获悉,4⽉1⽇17时左右,⿊龙江省七台河市隆鹏煤矿⼀井发⽣透⽔事故,事故发⽣时,有13名矿⼯在井下作业,截⾄4⽉2⽇8时已有8名矿⼯升井,仍有5名矿⼯被困井下。
⽬前,事故救援⼯作正在紧张进⾏中。
4⽉1⽇晚19时许,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泉⼦沟煤矿发⽣⽡斯燃烧事故,9⼈遇难 新华⽹西安4⽉2⽇电(记者段博)记者2⽇凌晨从陕西省政府获悉,1⽇晚19时许,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泉⼦沟煤矿发⽣⼀起⽡斯燃烧事故,共有9⼈在事故中遇难。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八田煤矿“11•21”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案例2010年11月21日11时40分,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八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9名矿工被困井下。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坚强有力指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救援,安全监管总局及时派出工作组协助、指导救援,经过25小时连续奋战,29名矿工全部获救。
一、矿井基本情况八田煤矿位于威远县小河镇碾子村,为股份制私营企业,系四川省政府批复内江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独立扩能在建矿井,年生产能力由5万吨扩能为6万吨。
煤层平均煤厚为0.25米,煤层倾角3~5度;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改造利用原+523米主斜井(全长162米)为主井,改造利用原+524米回风斜井作为回风、行人兼安全出口,事发时矿井扩建工程已进入三期工程施工,已形成设计通风系统,事故发生前正在布置首采面等工作;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一级提升,一级排水;2009年10月经内江市安全监管局批复八田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76立方米/分钟,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42立方米/吨,属低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经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为Ⅰ类(容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四川华宇矿山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煤炭行业矿井乙级设计资质)为其编制了扩能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安全专篇,建设工期15个月,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901.2万元。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于2009年2月2日对该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
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9年5月21日对该矿安全专篇进行了批复。
威远县安全监管局于2009年8月25日同意该矿扩建工程开工。
2010年8月,威远县政府要求该矿停产整改。
2010年8月30日,该矿向小河镇政府、威远县安全监管局递交了隐患整改请示。
2010年8月31日和9月7日,小河镇政府和县安全监管局分别批复,同意对总回风巷垮塌、流砂的清运,保证风路畅通及巷道断面等内容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