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考情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730.50 KB
- 文档页数:2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国家历年1999—2000真题分析(演绎推理)行测题库:详析九年国考真题对比分析备考方向演绎推理部分(一)1999年到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逻辑题题型变化呈现一个波浪式的状况。
1999年到2002年的题量都是10道,但题型在逐年丰富,难度在逐年增大。
到了2003年,题量增加到了15道,题型也达到了最丰富的水平。
而从2003年到2006年,题量依然保持在15道,可题型和难度没有太大突破。
可能正因为如此,从2007年开始,题量又恢复到了10道的水平上,题型也基本固定下来,主要的题型就是结论型、加强型和削弱型。
2008年保持了上一年的风格。
以下为199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演绎推理部分的真题。
77.竞争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
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不能排斥竞争。
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
由上可以推出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正确答案:A解析:既然竞争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所以不存在商品经济和竞争先后的问题,BC是错误的;D项属于主观判断,从文中无法推断计划经济是否存在竞争;因此只能得到A选项。
79.1998年9月,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施罗德击败连续执政16年之久的科尔,出任德国总理。
由此,欧盟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德、法、英三个欧洲大国都由左派执掌政府的时代。
现在欧盟15国除西班牙和爱尔兰外均由左派单独执政或左派联合中、右派共同执政,其中11国的政府首脑是左派人士。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A. 在本世纪即将结束之际,世界各国的左翼政党全面得势。
B. 在欧盟中,至少有11个国家为左派单独执政。
C. 在欧盟中,右派单独或参与执政的国家不超过11个。
①句中三大优良作风为 1945 年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②句为习近平 2013 年 1 月 22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的观点;③句中的“两个务必”为 1949 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总结指出的;④句是邓小平 1986 年 1 月 17 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
故正确答案为 D。
B 项错误,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失重”指的是失去重力而非质量。
A、C、D 三项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A 项错误,主权是一种对某地域、人民或个人所施展的至高无上、排他的政治权威,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其法律形式对内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对外则是国际的相互承认,并非由某一机构组织赋予。
联合国成立于 1945 年,在其成立之前,国家就具有主权。
B、C、D 三项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A。
A 项正确,佛教于汉朝传入中国,南北朝在汉代之后;B 项错误,玉米原产于美洲,16 世纪传入中国,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公元前,当时玉米尚未传入中国;C 项错误,铁制品出现于春秋时期,此前的商周时期尚无铁制品;D 项错误,造纸术发明于东汉年间,秦朝不可能有纸制风筝。
故正确答案为 A。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服装业属于轻纺工业,石化产业属于重化工业,旅游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
A、D 两项错误,②在④之前;C 项正确,③在①之前。
故正确答案为 C。
“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意思是指自由是有限度、有边界的。
别人鼻子的地方则是指他人的权利范围,权利受法律保护,所以,D 项“自由只能服从法律”最符合题意。
随着2014年的国考落下帷幕,紧接着我们关注的就是各个模块的答案。
而在历年的公考当中,国考的难度一直是其他公考类考试望尘莫及的,今年的国考题一如既往难度还是很大。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年国考当中,行测当中哪些题目的难度让考生望而却步。
第一、常识判断2014年常识判断与2013年考试题量一致,均为二十道,题目难度略为简单,对于综合能力考察进一步加强,要求广大学员知识范围更加广泛,法律常识考察更加灵活。
原来关于法律知识点比较直接,并没涉及到考察法律思维,而2014年更偏向于考察广大学员的法律思维,难度大,更为灵活。
2014-国家-6、《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B.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C.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D. 自由只服从法律【解析】“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言行是有边界的。
倘若每个人都以'自由'为名侵犯他人权利,自由便不复存在。
A选项洛克曾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即当然是自由和不自由是相对的,法律既是自由的提供者也是约束者。
B选项“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民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平等,契约自由,诚实守信,C选项“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柏拉图说:“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D选项伏尔泰“自由只服从法律。
”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
每一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
故选D选项。
其实这道题如果像原来复习方式,仅仅是法律常识模块知识点了解,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这种题目出现更说明国考是很成熟的考试,每个模块的设定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故对于此难题,广大学员应引起注意。
2014-国家-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光的偏振原理可以制成看立体电影的立体眼镜B.打枪瞄准时闭上一只眼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C.光在光纤中传播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D.潜望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工作的,所以本题选D。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国考交流群:179722490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临近,参加了这次考试的考生也越来越着急;江西华图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当天的第一时间为您带来国考真题以及答案解析。
24日当晚,YY频道8608也为您带来华图名师的国考真题解析备考,请您随时关注江西华图官网!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备考讲座YY详情:/zt/yy/【华图互动平台,加好友,求关注!一手信息在手!】微信号:jxhuatu微博:@江西华图教育江西分公司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guokao/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历年真题:/list/5642_1.html一、国考历年经典题型:1. 莫里哀曾说:“喜剧的责任,就是通过娱乐来纠正人的缺点。
”近年来的法国轻喜剧,尤其擅长,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举重若轻B. 借古讽今C. 微言大义D. 振龙发聩2.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曾导致不少“出人意料”、“妈料不及”甚至“”的结果。
如果想少出一些这样的事,我们就应该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份,在推广新技术、上马新工程之前多一些研究评估,少一些独断专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事与愿违敬畏B. 事倍功半谨慎C. 针锋相对尊重D. 南辕北辙克制3. 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A. 10B. 11C. 12D. 134. 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投射在墙面及地面上,其中墙面部分的高度为1米,地面部分的长度为7米。
甲某身高1.8米,同一时刻在地面形成的影子长0.9米。
则该电线杆的高度为:A. 12米B. 14米C. 15米D. 16米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 B C D二、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我们大家都知道题型是多样的,对我们的考查也是比较全面的。
但是通过对近五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数学运算部分的深入研究,发现有那么几种题型几乎是每年必考的,成为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户”。
如果我们把这些必考题型搞透彻、弄明白,有针对性的练习,逐一击破,那么对于行测取得高分是事半功倍的。
(1)极值问题极值问题在2009-2013年这五年考了五次,共计8道题目,每年必考的题型。
考查形式为和定求最值、抽屉问题(最不利原则)。
例1.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61】A.10B.11C.12D.13【答案】:B【解析】:法一:根据和一定求最值。
要使分得毕业生人数最多的行政部门人数最少,则其余部门人数尽可能多,但又不能多于行政部门人数(设为x人),即各部门人数尽量接近(可以相等),其余部门最多为x-1,所以根据和一定,x+(x-1)*6=65,解得x=10.1,因为所求为人数最多的部门的最值,所以x取11,选择B。
法二:求最小值,就从最小的选项开始代入。
从人数最少的选项开始验证,当行政部门有10人时,其余各部门共有65-10=55人,平均每部门人数超过9人,即至少有1个部门人数超过9人,与行政部人数最多的题干条件不符。
若行政部有11人,其余部门总人数为54人,每个部门可以是9人,满足题意。
例2:某单位组织党员参加党史、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发展观和业务能力四项培训,要求每名党员参加且只参加其中的两项。
无论如何安排,都有至少5名党员参加的培训完全相同。
问该单位至少有多少名党员?【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65】A.17B.21C.25D.29【答案】:C【解析】:抽屉问题。
关键是找到抽屉。
此题中,每人选取两项,共有种选法,视为6个抽屉。
要保证至少有5名党员参加的培训完全相同,根据抽屉原理至少需要有4×6+1=25名党员。
2014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判断推理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一、图形推理。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76. 从所维护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合之呈现一定规律性:77. 从所维护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合之呈现一定规律性:78. 从所维护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合之呈现一定规律性:79. 从所维护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合之呈现一定规律性:80. 下列中的立体图形①是由立体图形②、③和④组合而成,下列哪一项能够填入问号处?81.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③④,②⑤⑥B. ①③⑤,②④⑥C. ①②⑥,③④⑤D. ①④⑥,②③⑤82.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③④,②⑤⑥B. ①③⑤,②④⑥C. ①②⑥,③④⑤D. ①④⑥,②③⑤83.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④⑥,②③⑤B. ①②③,④⑤⑥C. ①③⑥,②④⑤D. ①⑤⑥,②③④84.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②⑥,③④⑤B. ①③⑥,②④⑤C. ①④⑤,②③⑥D. ①③④,②⑤⑥85.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③⑤,②④⑥B. ①②⑤,③④⑥C. ①④⑤,②③⑥D. ①③④,②⑤⑥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86. 选择性曲解是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经常会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出现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信息的倾向。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201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于24日顺利结束。
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可以较好地实现为国家选拔高素质、高能力的公务员的目的。
联创教育公考研究院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解析本次的行测试卷,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总体来看,今年的国考行测试卷与往年相比有很好的延续性。
首先,总题量依然是135道题,和前三年保持一致;其次,五大模块各自的题量也与2013年的国考试卷完全相同,而且各个模块的排列顺序也没有发生变化。
最后,近两年开始出现的一些细节上的创新点在这张试卷中也继续得到体现,比如常识判断中结合一些图来进行命题,又比如在图形推理部分出现新的命题方式。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涵盖广泛,注重知识的掌握与分析判断相结合常识判断的考试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时事政治、党史、法律、自然、科技、历史、地理、生活常识等方面,今年还出现了一道体育方面的题目。
国考大纲中对常识判断部分的表述中写道“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着眼于“分析”、“推理”和“判断”几个词,国考出题一般不直接考察原理的表述,而是将原理的考察与实际例子相结合,今年的试卷也不例外。
比如今年试卷的第7题,是通过《人民日报》评论中的一句话来考察它所蕴含的法律原理。
同时,有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可能对有些考生来说稍显陌生,但如果平时能够多注意一些相关新闻报道,有一定积累的话,还是可以很快选出正确答案的。
比如今年所出的体育题,是问“关于目前的国际体育赛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其中D选项是“法国网球公开赛属于大满贯赛事”,很多考生可能对于网球赛事并不是很了解,但如果结合2011年中国选手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时,很多媒体报道“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夺得网球大满贯赛事的冠军”,那么就很容易知道这个选项是正确的了。
例题(2014年国考行测第1题)《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学运算命题解题技巧讲解数学运算数学运算主要考查应试者的运算能力。
这类试题难易程度差异较大,有的只需心算就能完成,有的则要经过演算才能正确作答。
这类试题的出题方式有两种,或是呈现一道算式,或是呈现一段表述数量关系的文字,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并判断所计算的结果与备选项中哪一项相同,则该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核心题型介绍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数学运算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数字的基本运算、比较大小和实际应用问题,其中,实际应用问题又包括比例问题、路程问题、植树问题、日历问题等,这些都是数学运算中的典型问题。
数学运算测试的范围很广,涉及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中学水平,尽管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因为测验有时间限制,需要应试者算得既快又准。
命题基本现律数学运算题一般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总的来说比较简单。
但因为有时间限制,所以要算得既快又准,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尽量多用简便算法。
(2)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正确把握题意。
(3)熟练掌握一定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4)加强训练,增强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并熟记一些基本数字。
技巧深化突破在解数学运算题型时,一些重要的基本思路对解题至关重要,它关系着解题的正确方向和解题的速度。
这些思路集中起来主要为以下三种:(1)方程的思路。
(2)代人与排除的思路。
(3)猜证结合的思路。
常用的命题计算涉及的基本公式如下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方法技巧方法一:方程法方程法是指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求解未知数的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
方程法应用较为广泛,事业单位考试数学运算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都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
【例题】师徒二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多10个。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之“四概念错误”中公教育海南分校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考生们会碰到一个概念,就是三段论。
什么是三段论呢?中公教育专家说,所谓三段论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
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且每一个概念在三段论推理中都出现两次。
【中公示例】所有的护士都是天使,刘扬是护士。
所以,刘扬是天使。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护士”、“刘扬”和“天使”三个概念在这个三段论中各出现了两次。
四概念错误由于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
【中公示例】中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北京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所以,北京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
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中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
即“中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中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中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
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明白了这一点,广大考生就可以准确的把握此类题目的做法。
【真题再现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湖南09-93)以下哪项的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的错误最为相似?A.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B.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不是人C.干部应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应起带头作用D.干部应为人民服务,我是干部,所以,我应为人民服务2014公务员国考海南区交流群:241353593网址:中公解析: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也是三段论中最常见的错误。
2014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资料分析第五部分资料分析(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2年全国国道网车流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上述省市国道网的日平均交通量均超过2万辆。
全国国道网日平均行驶量为244883万车公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的国道年平均拥挤度均超过0.6。
其中,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2181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48742万车公里;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为1084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11164万车公里。
全国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130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204717万车公里。
(注:交通拥挤度指公路上某一路段折算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的比值,反映交通的繁忙程度。
)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及年平均交通拥挤度116. 2009—2012年全国国道日平均交通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是:A. 2010年B. 2009年C. 2012年D. 2011年117. 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年平均拥挤度数值相差最小的年份,高速公路全年日平均交通量为:A. 10765辆B. 16837辆C. 12632辆D. 19423辆118.以下关于2012年日平均行驶量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 国家高速公路—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道B. 全国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全国国道网C. 全国国道网—普通国道—国家高速公路D. 全国国道网—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119.2012年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约是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的:A. 1.7倍B. 1.5倍C. 2.0倍D. 1.8倍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 2008—2012年,全国国道交通繁忙程度持续增加B. 2012年国道网日平均交通量超过2万辆的省份最多有6个C. 2008—2012年,全国高速公路交通繁忙程度持续增加D. 2012年国道年平均拥挤度超过0.6的省份至少有8个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削弱型论证类题目剖析-非因果类我们知道论证类题目一般包括论据、论点和论证,细分的话有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
削弱论证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一般包括找论点然后找出削弱论点的选项。
在题目中论点往往是表结果、原因、观点、建议的,或者段落的首尾句以及结合提问方式也可在题干中提炼出论点。
论点包括因果类和非因果类的。
对于因果类的题目削弱方法有因果倒置法、另有他因法、对比试验法。
对于非因果类的题目削弱方法有否定论点、拆桥--断开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或前期无效,否定论据--举反例。
下面通过几个真题来进一步了解非因果类削弱论证题型。
【例题1】市场调查表明,在价格战中,所有名牌汽车的降价幅度不超过15%,所以奇瑞汽车的降价幅度也不超过15%以下哪项最能推翻以上论证?()A.去年奇瑞汽车没有降价B.许多品牌汽车的降价幅度超过15%C.奇瑞汽车不是名牌汽车D.奇瑞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5%【答案】C【解析】削弱论证型。
这个题目是典型的直言命题三段论式的反驳。
若是奇瑞汽车是名牌汽车,则其降价幅度不超过15%,但是若奇瑞汽车不是名牌汽车,其降价幅度是多少就不得而知。
通过拆桥断开论据论点之间联系得到正确答案选择C。
【例题2】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曾在南美洲普遍种植的烟草作物比目前的主要烟草作物如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香味更醇正浓厚,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
科学家宣称,推广这种烟草作物,对那些烟民众多,气管病、肺气肿、肺癌等病的多发地区是很有利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科学家的宣称产生质疑?()A. 许多有名的烟草都原产于南美洲B. 红花烟草比黄花烟草香味更浓郁,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C. 只有8种不同的烟草作物提供了地球上主要的烟草供应D. 这种烟草作物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非常苛刻【答案】D【解析】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烟草作物比目前的主要烟草作物香味更醇正浓厚,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于是宣称要推广该种烟草作物。
2014国考试题及答案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
在这场考试中,涵盖了各个领域的试题,考察了考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14国考试题及答案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能对考生们的备考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一部分:行测试题及答案一、判断推理题1、某产品的价格在两个月之间连续下跌了4%,那么该产品在两个月内跌了多少?答案:4+4×4%=4×(1+4%)=4×1.04=4.16%二、资料分析题1、以下哪个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最高?答案:根据资料,A城市人口增长率为7%,B城市人口增长率为8%,C城市人口增长率为5%,D城市人口增长率为6%,所以B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最高。
第二部分:申论试题及答案一、论述题请选取下列题目中的一道进行论述,并按照合适的格式书写。
题目: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和解决方案答案: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对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的城市人口过密、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农村地区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导致了农村发展的滞后。
政府应当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上,以改善农村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
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人口密集的问题。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从源头上解决人口流动问题。
最后,鼓励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在家乡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同时鼓励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2.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答案】C2.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
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答案】D3.《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答案】D。
4.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赤字率——财政风险B.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C.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D.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答案】A5.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A.最低工资保障B.最低生活保障C.税收D.社会保险【答案】A6.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②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③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A.①③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答案】D7.某县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①某食品厂生产腐竹时非法添加硼砂被当场查获,县工商局以证据确凿为由吊销该厂营业执照,不再另行举行听证会;②县矿业公司将含镉的工业废渣倾倒入河,造成河水镉浓度超标,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分别决定对其罚款10万元和5万元;③县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某火锅店使用过期牛油,遂派一工作人员前往检查,对牛油进行查封、送检。
随着公务员考试微分时代的到来,必考题型越来越受广大考生的钦赖。
据此我们通过对2010年-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考题的研究,归纳总结出数学运算中的极值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资料分析,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图形推理,言语理解中的语句表达、片段阅读、逻辑填空都是必考题型,所以考生备考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重点题型分别进行讲解和解析。
一、极值问题极值问题就是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
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走路尽可能使行程最短,时间最少或者车费最省;完成一件事情,我们尽可能使效率最高,工时最短;学习一项技能时尽可能时间最短而收益最大等等。
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就是均等接近的思想。
【例1】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61题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A.10B.11C.12D.13【答案】B。
11【解析】要使分得毕业生人数最多的行政部门人数最少,则其余部门人数尽可能多,即各部门人数尽量接近(可以相等)。
从人数最少的选项开始验证,当行政部门有10人时,其余各部门共有65-10=55人,平均每部门人数超过9人,即至少有1个部门人数超过9人,与行政部人数最多的题干条件不符。
若行政部有11人,其余部门总人数为54人,每个部门可以是9人,满足题意。
二、利润问题利润问题涉及到的概念很多,成本、进价、售价、定价、打折、打折率、折扣率、降价、利润、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售价利润率)等问题的出现,都属于利润问题,利润就是售价和成本的差值。
【例2】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72题某商店花10000元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
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
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A.四八折B.六折C.七五折D.九折【答案】B。
2014年国考行测真题(完整版)及参考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期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2. 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 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 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失去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 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3.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4.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 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B.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 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 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5. 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⑤④①③②B.⑤①③②④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⑤④②6.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B.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C.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D. 自由只服从法律7. 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A. 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 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8. 我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 蓬山此去无乡路,青鸟殷勤为探看C.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D.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9. 俗语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A. 身正不怕影子斜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C. 水大漫不过船D. 有理不在声高10. 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图形推理76.从所给的四【中公答案】C。
解析:图形规律是:依次为两个图形分离、两个图形相交....那么接下来选择的图形应该为两个图形相交的形式,故选项C正确。
77.从所给的四【中公答案】D解析:考点:图形叠加。
前两个图形叠加后变为第三个图形。
第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左边的弧线叠加后在下边,右边弧线叠加后在上边,上边弧线叠加后在左边,下边弧线叠加后在右边。
第二个图形左边称号叠加后在上边,右边加号叠加后在下边,上边v叠加后在右边,下边倒v叠加后在左边。
按照此规律,第二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中左边的图形叠加后在下边,排除BC选项,第二组图形中的第二个图形右边图形叠加后在下边,排除A选项,答案为D选项。
7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中公答案】D。
解析:第一组图形中第二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分别是第一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与正视图。
第二组图形具有同样的规律,所填图形应为第一个立体图形的正视图,想象图形从正面看过去的样子,也即该图形前后压扁后的形状,易得选项D为正确答案。
(彭宇煦)79、答案:A解析:每行的第二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整体顺时针旋转90°;第三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整体左右翻转。
故选A。
80、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2图为1图的上部分,3图上下颠倒后为1图中下部,观察3如可知,三图中空一个方形,外加锥体的尖部需插入方形中,所以答案为B项。
80.下图中的立【中公答案】B.解析:由图形可知,第二个图形有圆锥的尖头,而最终的组合图形没有这样的图形,因此第二个图形中的圆锥的尖头一定得插进某个凹槽才可以,而且通过图3可知只需一个凹槽即可,因此选择B选项。
编题人:陈姣姣8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图形对称问题,135均为中心对称图形,246均为轴对称图形,故答案选B。
82题【中公答案】A.解析:图中1、4、6 均有两种小图形,并且数量关系呈现1:2 即有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另一个图形与其不相同;而2、3、5的各个小图形形状均不相同。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考情介绍很多同学放弃复习公务员考试,进考场转转只是碰碰运气,觉得行测考试出的题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无从复习。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了解公务员行测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一直稳定保持在130-140道之间,最近几年稳定在135道,120分钟的作答时间,全部都是选择题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由12年的25道减少到20道。
很多同学的印象还停留在问韦小宝的第几个老婆叫什么名字的阶段。
实际上,现在常识题目考试不是大家想的毫无章法,而是也有他的必考题型。
比如新出的法律、法规、政策,时政热点国际大事这都是必考的。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近几年一直稳定在40道题目。
其中,逻辑填空一直保持在20道题目的题量,逻辑填空常考的就是实词和成语,现在已经由过去的侧重考查实词转向了侧重考查成语。
在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目中,60%的题都涉及到了成语的使用。
所以,掌握好常见成语,特别是常见使用错误成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说,七月流火的含义,很多人会觉得是热,但实际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天气渐渐转凉,入秋的意思。
同学们常常做错题,往往就是连成语的意思都不知道。
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一共是20道题目,其中片段阅读占有15-16道题量。
语句表达4-6题。
片段阅读部分,主观型题目是必考的,并且是考试重点。
在考试过程中,当问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什么,强调什么的时候,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你要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
一定是站在阅卷人对你的期望角度去选,因此政策类的选项是优先选择的。
语句表达中的句子排序往往是同学们花时间最久,准确率最低的题目,每年是1-3题的样子。
之所以做错,就是因为大家都是正向去解题,去比较打乱的6、7句话之间的顺寻,自己花2、3分钟去排序,排出来发现没有答案。
还要四个选项去带。
实际上,做这类题型一定要从选项入手,比较选项差异,才能快速解题。
第三部分是数量关系,每年保持15道题量。
很多同学,这15道题目很多同学直接放弃。
实际,这部分题目是拉开大家分数差距的地方。
这些题目并不难,解题都是有技巧的。
特别是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都是必考题型。
同学们只要将必考知识点掌握熟练,常考知识点掌握一些。
那么做对一般以上的题目是不成问题的。
第四部分是判断推理,共计40道题目。
判断推理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
理、逻辑判断四部分具体题型,每种题型各10道题目。
其中逻辑判断是卷子中的难点,同学们需要重点注意。
特别是逻辑判断中的假言命题、可能性推理的削弱型、加强型这都是必考题目。
第五部分是资料分析,每年是4个资料,每个跟5道计算题。
因为这部分在整张卷子的最尾部。
所以很多同学没有时间做。
实际上这是很可惜的。
因为资料分析的计算式子都是很简单就能列出来的,就是数据很大,算起来花时间。
所以同学们一方面要把必考的、常考的公式背熟,比如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关系、比重、倍数关系这都是必考的;另一方面一定要掌握最快算题的技巧和方法,比如看到0.14就要想到这是1/7速算方法。
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以上五部分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以及题量的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备考的时候对整个的行测卷子有个总体了解,以做到知己知彼一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