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矿露天开采的境界参数及分期建设的必要性
- 格式:docx
- 大小:30.43 KB
- 文档页数:8
露天开采一、最终开采境界的确定1、概述地质储量:根据地质钻探资料,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等估算出来的矿物含量。
开采储量: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地质储量。
最终开采境界:圈定开采储量的三维几何体。
由底部周界、最终帮坡角、开采深度决定。
最终开采境界的确定是露天矿设计与规划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既是技术决策,又是经济决策。
最终开采境界的设计方法与手段经历了三个阶段:手工设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优化设计阶段。
(1)最终开采境界图(2)采矿与剥离关系示意图(3)最终开采境界的设计方法手工设计阶段:以经济合理剥采比为基本准则 。
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方法与手工阶段基本相同,使用计算机、数字化仪、绘图仪等设备。
优化设计阶段:图论法和浮锥法。
2、最终开采境界设计的手工方法(1)剥采比的概念境界剥采比:是指露天开采增加单位深度后所引起岩石增量与矿石增量之比,也称为瞬间剥采比。
采剥并举剥离先行存在一个经济效益最佳的最终开采境界Ri=dw/dO平均剥采比:是指露天开采境界内总的岩石量与总的矿石量之比。
生产剥采比:是指露天矿某一生产时期内所剥离的岩石量与所采的矿石量之比。
分层剥采比:是指露天开采境界内某一水平分层的岩石量与矿石量之比。
经济合理剥采比:是指经济上允许的最大剥岩量与可采矿量之比,即利润增量为零时的瞬时剥采比,也称为盈亏平衡剥采比(breakeven stripping ratio) ;经济合理剥采比不依赖于境界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只依赖于回收率与成本、价格等技术经济参数,其值可以通过市场与成本分析得出。
(2)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的其它方法①原矿成本比较法。
②价格法③金属成本比较法④储量盈利比较法(3)基本原理确定最终境界的准则是瞬时剥采比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
将境界位置上下移动,计算每次移动后的瞬时剥采比,直到它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为止,也就找到了最终境界。
(4)最终开采境界设计的原则①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②平均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③生产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④根据对矿石的需要量和勘探程度确定境界(5)最终开采境界设计的手工方法①确定露天矿最小底宽②选取露天矿最终边坡角③地质横剖面面积比法确定合理开采深度;④地质横剖面线段比法确定长矿体的合理开采深度;⑤水平剖面面积法确定短矿体的开采深度(6)最终开采境界的审核①调整最终开采底平面标高②圈定最终开采境界的底部周界3、价值模型地质块状模型是矿物品位及有关地质特征在矿床中分布情况的离散化表述,主要用于储量计算和地质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采矿基本知识绪论1、露天开采: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里从地表开始进行开采作业。
地下开采:从地下矿床的矿块里采出矿石的过程。
山坡露天矿: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上为山坡露天矿凹陷露天矿:封闭圈以下为凹陷露天矿封闭圈:露天开采上部境界在同一标高上形成的闭合曲线,称为封闭圈。
露天采场:露天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露天采场。
台阶:露天开采时,通常是把矿岩划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并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
在开采过程中各工作水平空间上呈阶梯状,每个阶梯就是一个台阶。
台阶的命名:通常以开采该台阶的下部平盘的标高表示,故常把台阶叫作xx 水平。
工作台阶:台阶是露天采场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进行采剥作业的台阶为工作台阶。
非工作台阶:暂不作业的台阶为非工作台阶。
爆破带:开采时,将工作台阶划分成若干个条带逐条顺次开采,称每一条带为爆破带。
采掘带:挖掘机一次挖掘的宽度为采掘带。
非工作帮:由结束开采工作的台阶平台、坡面和出入沟底组成的露天采场的四周表面称作非工作帮。
底帮:位于矿体下盘一侧的边帮叫做底帮。
顶帮:位于矿体上盘一侧的边帮叫做顶帮。
端帮:位于矿体两端的边帮叫做端帮。
最终边坡角:指露天矿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坡顶与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也称最终帮坡角或最终边帮角。
上部最终境界线:最终帮坡角与地面的交线为露天采场的上部最终境界线下部最终境界线:最终帮坡面与露天采场底平面的交线为下部最终境界线或称底部周界剥采比:剥离的岩石量与所采的矿石量之比,即每采一吨矿石所需剥离的岩石量叫做剥采比出人沟:是建立地面与工作水平之间以及各工作水平之间倾斜的运输通路。
开段沟:是在每个水平上为开辟开采工作线面掘进的近似水平的沟道。
3、露天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露天采场。
基本要素:非工作帮、工作帮、最终边坡角、工作帮坡角、上部最终境界线、下部最终境界线。
5、露天开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露天开采通常包括:地面的场地准备、矿床的疏干和防排水、矿山基建及生产工作以及生产结束时地表的恢复利用等内容。
矿石露天开采境界和采掘要素规程第一节开采境界51.1.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应以批准的工业储量为基础,远景储量只能作为矿山远景规划之用。
51.1.2大型露天矿开采境界,一般应建立矿床模型,利用计算确定最佳开采境界。
51.。
13当采用两个工作台阶并为一个非工作台阶,留有一个安全平台的边坡结构时,一般每隔1~2个安全平台,设置一个清扫平台,其宽度视采用的清扫设备而定。
51.1.4当安全平台与运输平台重合时,且运输平台宽度大于安全平台宽度时,可以不另设安全平台。
51.1.5当清扫平台遭到破坏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其宽度始于清扫设备通行和正常作业。
51.1.6矿床储量大、开采年限很长时,为减少初期基建设资和早投产、早达产的目的,一般应分期开采。
采用分期开采时,第一期境界服务年限不应小于10年;矿山应尽可能实现稳步过渡。
51.1.7第一期开采的排土场和工业场地,一般应设置在露天开采的最终境界之外。
51.1.8采用分期开采的露天矿,为确保扩帮时下部作业平台的安全,在临时边帮上,每隔一定高度应设置一个接渣平台,其宽度由设计确定。
51.1.9分期开采的矿山,必须在第一期开采设计的同时作出详细的分期过渡的设计。
第二节采掘要素51.2.1工作台阶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人工开采时;1.无粘性的砂状矿岩,不大于1.9米;2.松软的矿岩,不大于3米;3.坚硬稳固的矿岩,不大于6米。
机械化开采时:1.不需爆破的松软矿岩,不得超过挖掘设备的最大挖掘高度;2.需要爆破的坚硬矿岩,不得大于挖掘设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51.2.2工作台阶坡面角,应符合下列规定:人工开采时:1.松软的矿岩,不大于该种矿岩的自然安息角;2.较稳固的矿岩,不大于60°;3.稳固的矿岩,不大于80°。
机械化开采时:1.不需爆破的矿岩,一般为挖掘设备的自然挖掘角;2.需要爆破的矿岩,为爆破作用形成的坡面角,一般为60°~70°。
石墨矿一般工业指标作者:liangping1120发布时间:2010-8-25 15:33:53文章来源:中国-东盟矿产资源网石墨矿资源一、资源状况虽然众多国家都已发现石墨矿产,但具有一定规模可供工业利用的矿床并不多,相对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中。
晶质石墨矿主要蕴藏在中国、乌克兰、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巴西等国,其中马达加斯加盛产大鳞片石墨,斯里兰卡盛产高品位的致密块状石墨;隐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于印度、韩国、墨西哥和奥地利等国。
多数国家只产一种石墨,矿床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只有中国等四五个国家晶质和隐晶质石墨都有产出,大型矿床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石墨储量约为15亿t,其中晶质石墨约5亿t。
由于石墨储量有的按矿物量统计,有的按矿石量统计,统计对象不同和数据来源的不一,各种储量统计数据出入较大,但许多资料都表明中国的石墨储量居世界第1位。
截至1996年底止:全国累计探明B+C+D级晶质石墨矿物储量17701万t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4853万t,共计22554万t;历年已经消耗晶质石墨矿物储量394万t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360万t,共计754万t;全国保有晶质石墨矿物储量17317万t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4493万t,共计21810万t。
据有关资料综合估计,中国晶质石墨矿物资源量可达三四亿吨,隐晶质石墨矿石资源量近亿吨,总资源量近四五亿吨。
截至1996年底止,中国已发现石墨矿产地200多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106处,除福建省华安县福田和漳平县高山、河北省怀安县大岔沟3个小型隐晶质石墨矿的矿石储量已开采消耗完以外,保有储量的矿产地尚有103处,包括大型矿24处、中型矿45处、小型矿34处,矿床规模划分标准见表4.13.4。
其中:晶质石墨矿保有储量的矿产地有90处,包括大型矿23处、中型矿40处、小型矿27处;隐晶质石墨矿保有储量的矿产地有13处,包括大型矿1处、中型矿5处、小型矿7处。
表4.13.4中国石墨矿床规模划分标准保有储量的石墨矿产地分布于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按保有储量的多少,晶质石墨矿依次分布于黑龙江、四川、山东、河南、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西藏、江西、湖北、吉林、甘肃、辽宁、海南、福建、河北、新疆、广东、安徽20个省、自治区;隐晶质石墨矿分布于湖南、吉林、广东、陕西、黑龙江、北京6个省、直辖市。
石墨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国内石墨开采分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主要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影响,地下开采主要通过巷道开采,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无论哪种方式,石墨开采对是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肯定的。
2、石墨洗选过程中还会产生粉尘、烟尘以及尾矿砂等影响环境的污染物,其中粉尘是石墨产业最大的污染物,烟尘和尾矿污染紧随其后。
3、石墨行业选矿过程中会有废渣、污水排弃的同时,由于原矿赋存形式的不同,有的原矿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加工粉尘、选矿废水中会有重金属因子排放。
4、目前,石墨行业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废弃采矿场、废石、废渣的堆放、废水的排放等,存在污染周围的土地、地表水系及矿区的生态环境和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可能。
本科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石宝铁矿中采区90万吨露天开采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地质部分 (1)1.1 矿区地理位置和气候 (1)1.1.1矿区地理交通位置 (1)1.1.2矿区气候条件 (1)1.2 矿体地质 (1)1.2.1 矿体的特征 (1)1.2.2矿体与围岩的性质 (2)第二章露天开采境界 (5)2.1 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因素 (5)2.2 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和方法依据 (5)2.2.1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的考虑原则 (5)2.2.2确定露天矿境界的主要原则如下 (6)2.2.3露天矿境界确定的方法与原则 (6)2.3 确定境界所需的技术经济指标 (7)2.3.1经济合理剥采比的选定 (7)2.3.2露天矿的最小底宽 (7)2.3.3采场最终边坡角 (8)2.3.4台阶最终坡面角和台阶高度 (8)2.3.5安全平台和清扫平台及运输平台 (8)2.4 最终开采深度的确定 (9)2.4.1 境界剥采比的计算 (9)2.4.2最终深度标高的确定 (9)2.5 圈定露天矿开采境界的结果 (10)2.5.1露天矿底部周界 (10)2.5.2露天开采境界的参数 (10)第三章矿岩采剥工程 (11)3.1 概述 (12)3.2 穿孔工作 (12)3.2.1 穿孔设备的选择 (12)3.2.2 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 (13)3.2.3 设备数量的计算 (13)3.2.4 二次破碎方法和所需的设备数量 (13)3.3 爆破工程 (15)3.3.1 爆破方法的选择 (15)3.3.2 爆破方法及爆破器材 (16)3.3.3 爆破参数的确定 (17)3.4 装车工作 (18)3.4.1 采装设备的选择 (18)3.4.2 采装工作面参数及工作平盘的配线方式 (18)3.4.3 挖掘机生产能力的确定 (20)第四章排土工作 (21)4.1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及排土容积的计算 (21)4.1.1 选择排土场位置的选择 (21)4.1.2 排土场的容积 (21)4.2 排土方法的选择及堆置要素的确定 (21)4.2.1 选择排土的方法 (21)4.2.2 排土工序 (22)4.2.3 确定排土场参数 (22)4.3 排土线生产能力 (23)第五章露天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参考文献 (25)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是达茂旗石宝铁矿中区露天开采,设计年产为90万吨。
石墨矿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介绍石墨是一种天然矿物,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池、涂料、铸造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石墨矿的开采与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市场分析根据国际石墨协会的统计,全球石墨市场规模达到500亿美元以上,并且呈现增长态势。
石墨在电池制造行业的需求猛增,尤其是随着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石墨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此外,涂料、铸造、颜料等领域也对石墨有一定需求。
因此,石墨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矿产资源评估石墨矿主要存在于花岗岩和岩片岩中,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巴西、加拿大等地。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矿资源持有国家,占全球石墨矿资源的70%以上。
特别是在中国的山东、贵州、云南等地,石墨矿资源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采和利用价值。
四、技术可行性石墨矿开采主要使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
露天开采适用于石墨矿位于地表的情况,而地下开采适用于石墨矿位于地下深处的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采方式,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开采效率。
五、经济可行性石墨矿开采与利用的投资规模较大,但由于石墨市场潜力巨大,有望实现较高的回报率。
首先,通过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竞争优势。
其次,石墨矿的价值链较长,可以通过开发更多的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
此外,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设备,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进一步增加经济可行性。
六、环境可行性石墨矿开采对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露天开采方式。
然而,采用现代化的矿山管理和环保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进行水土保持、固体废弃物处理和植被恢复等工作,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七、风险和挑战石墨矿开采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动导致的价格波动。
环境风险主要涉及矿山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技术风险主要是由于开采技术和设备的不完善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建立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
石墨矿情况介绍一、石墨简介(一)石墨概念石墨(graphite)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最常见于岩、片岩或片麻岩中。
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而少量石墨则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
石墨由于其特殊结构,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石墨应用围广泛,国际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碳的世纪”。
石墨鉴定特征:1、铁黑色,硬度低,一组极完全解理,有滑感和染手。
2、石墨是在高温下形成。
3、石墨最常见于岩、片岩或片麻岩中,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
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
少量石墨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
石墨也常见于陨石中,一般为团块状,以一定方位关系组成立方体外形的多晶集合体称方晶石墨。
(二)石墨的分类1、天然石墨按石墨结晶形态和工艺特性,将天然石墨分为三类:..(1)致密结晶状石墨致密结晶状石墨又叫块状石墨。
此类石墨结晶明显,晶体肉眼可见。
颗粒直径大于0.1毫米,比表面积围集中在0.1-1m2/g,晶体排列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构造。
这类石墨矿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为60~65%,有时达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腻性不如鳞片石墨好。
(2)鳞片石墨鳞片石墨晶体呈鳞片状;这是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的,有大鳞片和细鳞片之分。
此类石墨矿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25%之间。
它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矿石之一,经过多磨多选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矿。
这类石墨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类型石墨优越,因此其工业价值最大。
(3)隐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又称微晶石墨或土状石墨,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比表面积围集中在1-5m2/g,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
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比鳞片石墨稍差。
品位较高,一般固定碳含量60~85%。
少数高达90%以上。
石墨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石墨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部分石墨矿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石墨矿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承办单位(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版》;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6年审核批准施行;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2年8. 企业投资决议;9. ……;10. 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石墨矿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名称单位数值1 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 26136.001.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万元 18295.201.2 流动资金万元 7840.802 项目总投资万元 20647.442.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万元 18295.202.2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2352.243 年营业收入(正常年份) 万元 36590.404 年总成本费用(正常年份) 万元 23783.765 年经营成本(正常年份) 万元 21954.246 年增值税(正常年份) 万元 2783.617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正常年份) 万元 278.368 年利润总额(正常年份) 万元 12806.649 所得税(正常年份) 万元 3201.6610 年税后利润(正常年份) 万元 9604.9811 投资利润率 % 62.0312 投资利税率 % 71.3313 资本金投资利润率 % 80.6314 资本金投资利税率 % 93.0415 销售利润率 % 46.5216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29.3217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43.9818 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8%) 万元 9147.6019 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8%) 万元 11761.2020 税后投资回收期年 4.6621 税前投资回收期年 3.8822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 42.05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浅析露天开采程序在仙牛坡M1矿区中应用以露天开采时空发展程序为主线,通过引入了有关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以仙牛坡M1为例来选取相关参数,较详细地介绍了露天开采中较常用的开采程序(包括工作面与工作帮坡角、生产剥采比及分期开采等),以及关的参数计算。
来说明开采程序在露天采矿中重要性和其动态性。
标签:工作帮坡角组合台阶生产剥采比分期开采0引言仙牛坡M1矿区是××××矿业有限公司着手开发的重点项目,公司2012年对M1进行了资源勘探工作。
根据《××省×××市仙牛坡地区M1磁异常区多金属矿勘探报告》,矿区内共求得331+332+333铅+锌矿石量949.23万吨,铅金属量13.14万吨、Pb品位1.43%,锌金属量31.10万吨、Zn品位3.30%;铜矿石量308.89万吨,铜金属量1.03万吨,Cu品位0.33%。
M1属中型矿床规模。
矿岩均属坚硬岩石,地表平缓,矿体埋藏距地表50m左右处,矿体倾角较缓,对矿体控制程度高,资源保障度高。
目前,仙牛坡矿区已经做了项目建议书和矿区整体规划方案,可研报告也正在编写中,根据仙牛坡M1的地质情况与矿体埋藏情况,确定的仙牛坡M1为前期露天+后期地下的联合开采方案。
为此,如何能使仙牛坡M1矿山在开发过程中①建设速度快,基建工程量少,②既能安全持续生产,又能花费少的投资和生产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③露天生产剥采比的发展合理,④矿石的产量、质量能够均衡生产,减少矿体损失贫化,这些将成为公司开发初期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本文将结合露天矿山的开采程序从采矿技术方面对这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矿山在开采方式上均有其自己的特点。
重要的是了解露天开采的基本几何约束、采矿发展的基本顺序要求和主要参数的经济内涵。
实际上,在一给定的时段(一年、一季度、或一个月)有多个符合时空发展基本要求的开采地段。
露天开采程序第一节概述最终开采境界是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可采储量的圈定,也是对开采终了时采场几何形态的预估。
那么,如何采出最终境界内的矿石和岩石则是露天开采程序问题。
简单地讲,露天开采是从地表开始逐层向下进行的,每一水平分层称为一个台阶。
一个台阶的开采使其下面的台阶被揭露出来,当揭露面积足够大时,就可开始下一个台阶的开采。
随着开采的进行,采场不断向下延伸和向外扩展,直至到达设计的最终境界。
每一台阶在其所在水平面上的任何方向均以同一台阶水平的最终境界为限。
推到最终境界线的台阶所组成的空间曲面称为最终边帮(或非工作帮)。
可以想象,最终边帮并不是一“光滑”的曲面,而是呈阶梯状的。
为了开采一个台阶并将采出的矿岩运出采场,需要在本台阶及其上部各台阶修筑至少一条具有一定坡度的运输通道,称为斜坡道或出入沟。
图15-1是一采场的水平投影与剖面示意图。
本章从台阶的几何参数入手较为详细地讨论露天开采中的掘沟、台阶推进、采场扩延、线路布置及台阶和工作面参数的计算等内容。
第二节台阶几何要素一、基本概念图15-2是两个相邻台阶的局部剖面及其平面投影示意图。
台阶由坡顶面、坡底面和台阶坡面组成。
台阶常以其坡顶面水平和坡底面水平命名,例如图15-2中的上部台阶称为188-200米台阶。
台阶坡顶面和坡底面与台阶坡面的交线分别称为台阶的坡顶线和坡底线。
一个台阶的坡底面水平同时又是其下一个台阶的坡顶面水平。
台阶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台阶坡面角(α),台阶坡顶面与坡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台阶高度(H)。
从本台阶的坡顶线(本台阶外缘)到上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本台阶内缘)之间的距离称为台阶宽度(W)。
台阶是垂直方向上的最小开采单元,即台阶在其整个高度上是一次爆破、一次铲装的。
穿孔和装药作业在台阶的坡顶面水平进行,铲装和运输作业在台阶的坡底面水平进行。
二、台阶高度台阶高度是露天开采中最重要的几何参数之一。
影响台阶高度的因素有生产规模、采装设备的作业技术规格以及对开采的选别性要求等。
石墨矿露天开采的境界参数及分期建设
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石墨矿露天开采的境界参数,对矿区面积较大的矿山采用分期建设方式,进而解决企业前期基建投资大、征林征地困难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企业降低开采成本。
关键词:露天开采;参数;分期建设
1概述
某石墨矿分为Ⅰ、Ⅱ、Ⅲ共3个矿段,其中Ⅰ号矿段为主要矿段,所包含的资源量占99.43%,赋存标高+402米至+150m,矿体大部分出露地表,埋藏浅,结合矿区矿体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合理剥采比,矿山适宜采用露天开采方式。
2露天开采境界圈定原则
(1)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内采出的矿石有盈利。
(2)尽可能把较多的矿石圈定在露天开采境界内,充分利用资源,发挥露天开采的优越性。
(3)所圈定的露天采场的最终边坡角,小于边坡稳定所允许的角度,确保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保证生产安全。
(4)矿山规模与矿山服务年限相适应的原则。
3分期建设
一、分期建设的必要性
考虑到I号矿段露天终了境界走向长约2550m,最宽处约670m,后期境界内
矿量较大,剥离量大,剥采比难均衡和均衡时间短;为降低矿山前期投资和成本,增强企业前期效益,使矿山形成滚动发展,尽快达到规模开采,以进一步降低开
采成本,减少投资,均衡生产剥采比,形成规模效益,设计推荐采用分期开采。
二、分期境界的确定
(1)分期原则
①前期境界内矿量应保有一定的生产年限;
②保持扩帮台阶宽度在50m以上,以利扩帮作业的正常进行;
③减少和避免四周扩帮,减少上下台阶作业的互相干扰;
④充分考虑前期开采境界与后期开采的关系,合理分期;
⑤圈定分期境界的边帮参数与后期境界边帮参数相同。
(2)分期结果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矿体赋存条件,确定将I号矿段分两期进行开采,
16~28号勘探线间矿区中部地势较低处为一期开采境界,其余为二期开采境界。
4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要素及采出矿岩量
根据矿区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要素的确定考虑了矿、岩
的物理机械性质、开采深度和开拓运输布置要求等条件。
本矿山为山坡+深凹露天矿,设计确定一期和二期露天开采境界均采用如下
边坡参数:
(1)台阶高度15m;
(2)终了台阶坡面角:70º;
(3)生产台阶坡面角:70º;
(4)平台宽度:8m;
(5)运输道路:宽度8m,纵坡限制坡度:8%-9%;纵坡限制坡长187.5 m;
(6)缓和段:上下两个运输道路之间设长60m(基建期40m)坡度为0%的缓和段。
根据上述确定的边坡参数所圈定的一期、二期露天开采最终境界结果详见下表。
一期、二期露天开采境界参数表
露天开采境界内矿岩量如下:
矿石量:34400494(m3);89097278t,
岩石量:41788819(m3);112829812t,
表土量:923918(m3);1478269t。
Ⅰ号矿段露天开采境界内总矿岩量及详见下表。
Ⅰ号矿段露天采场境界内各阶段矿岩量表
注:全境界平均剥采比:1.24m³/m³;1.28t/t。
4结论
本矿山为新建矿山,经排基建进度计划,确定矿山基建期1年,露天采场基
建结束后, 330m以上台阶已达到一期最终境界,315m台台阶已经形成备采工作面。
根据矿床规模、开采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拟定矿山一期、二期规模均为45万t矿/a,基建结束后,保有开拓矿量68.5万t,保有期1.5年;备采矿量68.5万t,保有期1.5年。
经上述比较,确定露天采场境界采用分期开采不但能够减少前期基建工程量,而且还能解决征林征地困难的问题,有利于企业降低开采成本。
参考文献:
[1]《石墨矿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冶金设计规划院,201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