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概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对工程类专业进行的一种综合评价,旨在评估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符合国内外工程实践能力要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毕业的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推动专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为了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需要对毕业生的达成度进行评价。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
专业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践中所需的实验操作、设计能力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专业素质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了评价毕业生的达成度,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下面将对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进行概述。
一、知识测验。
知识测验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知识测验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形式,以全面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是通过实验的形式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评估。
可以按照工程实践中的流程和方法,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
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具备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技能,以评估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三、设计项目。
设计项目是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可以设计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工程项目,要求学生考虑各种设计要素,并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四、团队合作评价。
团队合作评价是评估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和团队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
团队合作评价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五、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将各种评价方法综合起来进行评价。
1研究背景,,《》(Washington Accord)、《》(Sydney Protocol)《》(Dublin Regulation)。
、、《》。
2016《》18,《》[1],。
《》、,,,[2]。
《》,。
,《》, (),[3]。
(),。
,,(),()。
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新要求《》(2017),()14,,。
、,()???()?(),,,(),,()[4]。
《》()。
,,。
() ,———,、、[5]。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田兵左珊珊赵俊梅郑有伟(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文章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量化从毕业设计(论文)中开设、选题、开题、毕业实习、研究到论文答辩各个环节指标点,建构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利用反馈机制研究形成性评价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价值所在,持续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
以期为提升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地质工程;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2.18.33※基金项目:内蒙古包头市昆区科技计划项目:煤系固体废弃物无害资源化利用的微生物关键技术研究(YF2020016);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建与思政教育项目:高校矿业类专业基础课“岩石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研究(DJYB2122)。
作者简介:田兵,博士,研究方向为非常规能源储层评价。
112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
“”“”“”,。
3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践() 144,()。
《》,() 16,256,7。
,“、”,。
202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概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对高等教育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和认证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包括对工程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验设施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
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定性评价方法1.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实验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感受和满意度。
2. 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团队,对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验设施等方面进行评审,通过专家评审来判断教育质量的好坏。
3. 案例分析法:收集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案例来评估他们在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了解学生对工程教育的掌握程度。
二、定量评价方法1. 考试评价法:通过设置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对学生在工程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或者采用实验性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作业评价法: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可以采用书面作业、实验报告和工程设计等不同形式的作业,综合评价学生在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
3. 实习实训评价法: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训,通过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训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表现和能力。
4. 毕业设计评价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工程知识和技能,提出并解决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报告和答辩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专家评审、案例分析、考试评价、作业评价、实习实训评价和毕业设计评价等方法,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工程教育方面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图1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程序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设计与优化*高圣伟,刘晓明,李龙女,朱高嘉(天津工业大学电工电能新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引言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学习成果即毕业生学习能力的提升[1]。
工程认证的标准只给出了12条指导性标准,如何对宽泛的能力标准针对专业特点进行细化,以及在课程中准确、合理支撑相关专业能力,最终实现具体的评价毕业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培养目标,一直是人才培养考核的难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
虽然很多文献对于工程认证工作进行了解读[3-5],但是少有文献对于工程认证的前期指标点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特别是还没有相关文献对指标点支撑设计与优化原则进行研究。
本文基于工程认证工作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级指标点分解方法、指标点支撑和课程方案分析、支撑方案评估与优化问题的实施方案,力求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工程认证工作。
一、指标点分解设计图1是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流程图,虚线框所示是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核心部分,其中指标点分解环节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基于能力培养的目标,达成二级能力指标点的共识是关键[6]。
在指标点分解过程中首先进行充分的客观调研工作,保证二级指标点的客观合理性,调研方法如表1所示,通过企业调查、往届毕业生调查和应届毕业生调查来获得企业和毕业生的真正能力需求,并在能力要求中达成共识,形成针对工程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关注的一项国际化人才培养认证工作,文章针对认证过程中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设计问题提出指标点分解方法,并对指标点支撑和课程方案进行分析,提出评价原则和优化实施方案,解决指标点课程支撑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过支撑、欠支撑、过强化、欠强化问题,该方案能更具体的指导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并促进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生能力达成度评价顺利进行。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设计;优化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 (2019)11-0023-04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work.It has been generallyconcerned by the universities.In this paper,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index point support design for graduation requirement in the course of certification,the method of index point decomposition is put forward,the index point support and curriculum scheme are analyzed,the evaluation principle and optimized implementation scheme are put forward,and the problems of over-support,lack of support,over-strengthened,lack of enhanced can be solved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index point course support.The work of engineer 原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an be specific guidance in using the proposed program.It can proceed smoothly that the evaluation on the achievement of graduates'ability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graduation requirement;index point;support design;optimization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面向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电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编号:171005809B );天津工业大学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编号:2018-KCHSZH-ZX-12)作者简介:高圣伟(1978-),男,汉族,天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电子应用技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概述一、引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对工程类专业进行严格审查和评估,以评价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学习成果和核心能力的达成程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本文旨在概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鼓励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2. 促进学科发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推动学科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促进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3. 保障就业质量: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得到保障,能够满足工业与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三、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1. 制定毕业要求:通过专家调研和行业需求分析,制定适合工程教育专业的毕业要求,明确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2. 设计评价指标:根据毕业要求,确定评价指标,包括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3. 选择评价工具:根据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如课程设计评估、实验报告评估、项目评估等。
评价工具应具有科学性和公正性。
4. 进行评价活动:通过课堂检测、实验实训、项目实践等不同形式的评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核心能力进行评估。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数据分析和反馈:对评价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数据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计划和方法进行调整,优化教育过程和内容。
6. 反馈和改进:通过与社会和行业的对接,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方面,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定期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审核和评估,推动认证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五、结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促进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和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公平、科学和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和行业的需求紧密对接,促进工程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方法初探一、毕业要求的定义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是指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这些要求通常包括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毕业要求进行科学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一定标准的水平。
毕业要求的定义和制定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首要问题。
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评价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而对于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评价,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价,如考试、实习、毕业设计、科研成果等。
在当前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 考试评价: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量化评价方法,通过考试可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通常会通过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
单一的考试成绩往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2. 实习评价: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可以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学校通常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来评估学生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
3. 毕业设计评价: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完成的一项重要学术任务,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成果往往被视为评价学生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重要指标。
4. 科研成果评价:科研是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重要考察,对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来说,学校通常会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以此来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以上几种方法是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常用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考试评价只能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实习评价受到实习机会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公平评价;毕业设计评价受到指导教师的水平和指导质量的影响,可能存在评价不公平的情况;科研成果评价也受到学校科研条件和学生科研意愿的影响,可能存在评价不准确的情况。
对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的探讨工程教育认证是指通过国际专业权威机构对工程教育机构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该机构的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和毕业生素质符合国际标准。
在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进而影响到毕业生在工程领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
探讨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毕业要求的基本内容在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所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工程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电子学、机械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实践能力:包括实验、实习、项目设计和开放性实践等方面的实践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所必须具备的。
3. 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这些都是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也是工程教育认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上这些是毕业要求的基本内容,它们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所需具备和培养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工程教育认证评估的关键指标。
二、毕业要求的实施路径既然毕业要求是工程教育认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实施毕业要求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常来说,毕业要求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学校需要根据毕业要求设计相关的课程,并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手段:学校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授、实验、实习、项目设计、开放性实践等,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 评价体系: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的、全面的评价,确保学生能够在毕业时达到所需的要求。
4. 课外活动:学校还需要通过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如学术竞赛、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概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对工程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行认证,确保毕业生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并能胜任相应的工程工作岗位。
为了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需要一套科学且可操作的评价方法。
一、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的设计1.设立评价指标:根据毕业要求,建立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
可以分为知识技能层面和素质能力层面两大类。
2.确定测评方式:采用不同的测评方式来综合评价毕业生的各项能力,如考试、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个人陈述、职业素养评估等方式。
3.制定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的优良等级,用以反映毕业生的达成水平。
4.选择测评工具:根据评价指标和测评方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如试题库、仿真软件、实验设备等。
5.制订评价方案:根据评价指标、测评方式、评价标准、测评工具等因素,制订评价方案,并对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案设计。
1.教学评价: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校内评价。
2.学期评价:对学生进行周期性的学期评价,反映学生在该学期内的学习情况、掌握程度和学术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毕业论文评价:对毕业论文进行评价,反映学生在论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及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要求。
4.实习评价:对实习环节进行评价,反映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工作态度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5.职业素养评价: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领导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1.数据分析:将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化处理,分析学生群体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优劣势以及分布情况。
2.综合评价:将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形成总分,制定评价报告,并生成评价报告。
3.反馈机制:对评价报告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并通过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索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工科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科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的结合、如何提升工科学生科研素养及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毕业设计;课程体系;科研素养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1-0332-03收稿日期:2019-03-07项目名称:青岛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本科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F2017-069-3)作者简介:吴峰,男,讲师,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研究方向:载运工具的弹流动压润滑、高效数值计算与分析。
一、引言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
共识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
为适应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兴工程科技人才。
毕业设计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培养高素质工科应用型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下,对工科毕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已经成了工科教育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二、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该环节的训练,应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这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师生比下降、各种软硬件水平跟不上等因素,工科毕业设计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如下。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张天伟于雪涛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12期
摘要:毕业设计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不仅是能够保证教学效果,也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但目前这一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可知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指导教师本身。
首先分析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问题产生原因提出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一些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95-02
由于工程教育认证将“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重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更多突出“培养质量”,故教育部自2006年起启动工程教育认证试点以来,其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认可[1]。
目前很多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都在积极申请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以使专业办学质量得到提升。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标准为“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2,3]。
这与工程教育认证所给出的标准相同,即实现了毕业设计的初衷也就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
然而,近年来毕业设计环节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个人问题,又有管理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指导教师本身所造成。
因为这个环节不同于理论授课,理论授课面对的经常是超过60个人的教学班级,教师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动态无法及时掌握。
但毕业设计不同,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经常是一对一沟通、交流,只要指导教师能够在每一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认真辅导,学生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那么如何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从而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使交通运输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对交通运输专业办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目前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指导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
教师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毕业设计的现象。
认为毕业设计就是给学生出个题目,完成过程就是在学校各种规章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催促和检查,进入最后阶段重点要求学生一定要格式正确,至于内容和完成质量则不是非常重
视。
很多情况下由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原因出现毕业设计环节存在“前松后紧”现象。
在开始阶段学生为了就业、考研或其他原因不能集中精力做毕业设计,且指导教师也未能及时地进行督促和检查;后期面临严峻的毕业形势学生才紧张起来赶任务,但由于时间紧,且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毕业设计草草收场,其质量很难不能保证。
在答辩阶段,很多答辩小组的老师为了同事之间的面子或其他主观因素对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出的问题也非常简单,没有深度。
总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指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指导的学生给人情分等,表现不够不严肃。
这些都是因为思想上重视不够所造成。
2.毕业设计选题本身存在问题。
①毕业设计选题质量不高。
现在很多选题都要考虑如何应对日后进行的各种检查和评估,为更简单地应对检查和评估,很多院校都对各种教学资料的格式进行了硬性规定,比如:试卷的内容按照统一格式、毕业设计按照统一格式等,很少考虑学科差别。
就像每年毕业设计检查时注重检查论文的格式,而对毕业设计本身质量较少涉及。
为应付各种检查,某些指导教师在选题时为方便只出一些东拼西凑就可完成的综述性题目。
那些真正付出很多,进行认真撰写的毕业设计却仅仅因为一些格式的不正确而必须重新修改或装订,从而给指导教师和学生带来一种冷水泼头的感觉。
其实,并不是说这些格式检查不应该,而是更应该在保证毕业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这些。
那么如何要求内容呢?只有从评价指标中来要求指导教师尽可能做到。
②毕业设计选题缺少新颖性和可行性。
现在很多指导教师都会采取一些以前选题,尽管很多高校也允许选择一些非更新选题,其初衷是希望新一届的学生能够在以前的基础上将这个题目完成得更加合理和完善,比如我校每年就允许有40%的非更新选题出现。
但学生的实际结果却是和往年的成果一般无二,鲜有创新;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毕业设计中的恶性循环,质量很难保证。
还有一些指导教师在选题时题目过大,带来的好处是学生查找资料相当方便,因为很多资料都会与该选题相关;但是哪些是重点,该怎么写,作为本科生心理未必就清楚。
所以让其良好地完成这些题目也就勉为其难。
③毕业设计选题数量不够多。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一名指导教师指导10人以上学生做毕业设计并非新鲜事情。
很多指导教师不能给出足够多的题目,只能出现多人共做一题的事情,加之指导教师不能在学生内容不雷同方面做出有效的规定和区分,从而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雷同的现象更是存在。
上述现象在很多人看来有些言过其实,但必须承认,部分指导教师并未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严肃性与重要性。
从思想上产生了麻痹、糊弄,答辩结束就算了事的认识。
尤其是在扩招后,一名指导教师需要指导10个以上的学生时,上述现象就有了存在的借口。
但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到来,指导教师必须正确面对毕业设计的质量问题。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我们根据自身指导毕业设计的亲身体会和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的认识,从选题、组织、撰写、答辩四个阶段共19个指标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由表1可知,对教师评价的重点在毕业设计的选题和组织阶段。
只要指导教师在这两个阶段工作到位,剩下就是和学生交流和沟通。
学生在一个好的选题和进度合理、资料完备的基础上再加上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和良好沟通,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就绝非难事,那么顺利通过答辩更是水到渠成。
在选题阶段,很多高校都采取由该学科的专家或者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选题评审委员会对选题进行审核或指导教师汇报、答辩的形式决定选题是否通过。
在选题阶段的8个指标中,有些指标应该一票否决,比如不符合大纲要求;多人共做一题,而指导教师又不能保证内容不雷同;选题难度过大;选题工作量过小。
有些指标要有一定制约措施才可通过。
比如选题若为非更新题,则该选题学生的成果若和以前成果一般无二或区别不大,则学生的成绩最多为及格或者不及格,从而就要求指导教师在给出该选题时一定要在任务书中给学生的要求和以前有较大变化,而且在撰写过程中时刻加强对该学生的检查和督促;所以指导教师在决定是否采用以前的题目时也会认真考虑。
若选题为综述题,则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一定要在结构或思路上有所创新,如果内容仅仅是多篇资料的东拼西凑,则在评定该生成绩时应着重考虑。
这些制约措施的目的是使指导教师尽量少用非更新题和少出综述题,多出一些有一定创新性和与工程相结合的且工作量和难度适中的题目,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最后环节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组织阶段给出的三个指标可以说是指标“指导教师对选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细化,也是在论文开始之前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再次进行一次保证。
设计撰写阶段的五个指标主要是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进行的考核。
这些指标应该由被指导的学生或者相关同学进行反馈。
设计答辩阶段的三个指标主要是对答辩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应该有答辩委员会和参加答辩的学生共同掌握。
四、结论
交通运输专业为迎接工程教育认证,在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上提出了一些措施,较以前使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尽管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家之言,是建立在交通运输专业实际情况与毕业设计经验和教训基础之上,但本文的部分指标可以为其他高校或专业在评价毕业设计质量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张燕燕,康红伟,张发厅.机械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与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3):116-119.
[3]张健,刘小英,王登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探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2):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