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组织设计DOC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26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62页)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场地条件及自然环境1、工程地理位置2、场地地质地貌状况二、工程建设规模三、设计概况四、工程特点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要紧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组织系统二、施工和谐治理三、要紧工程施工方案第四章要紧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施工测量操纵技术二、土方工程三、回填土技术措施四、模板工程施工及技术措施五、钢筋工程施工及技术措施六、砼工程施工及技术措施七、墙体砌筑工程八、抹灰工程九、电缆支架及接地线安装十、门窗安装工程十一、层面防水十二、内墙刮双飞粉十三、外墙刷涂料第五章施工预备工作及资源配置打算一、施工预备工作二、施工机器具打算第六章施工进度打算第七章施工及技术治理一、施工治理程序内容二、施工技术治理要点第八章质量治理及保证措施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质量治理体系三、施工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四、质量保证措施五、质量检查第九章安全治理技术措施一、工程安全生产目标二、安全生产指标三、安全治理制度及规定四、治理机构五、安全保证措施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十二章现场文明施工和保卫措施第十三章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措施第十四章地下管线及其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第一章工程名称:官渡60号路〔安和路〕道路新建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昆明市官渡区建设单位:官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设计单位:云南瑞滇电力工程设计监理单位:北京正泰隆工程治理〔电力〕一、工程场地条件及自然环境1、工程地理位置:昆明市官渡区2、场地地质地貌状况拟建场地为昆明市官渡区,场地具备开工条件。
3、气象条件:昆明市气象参数如下:三、设计依据1、«都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20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204、«都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规范»CJJ89-202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四、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昆明市官渡区,2021年都市道路新建及交通整治工程一官渡60号路位于官渡区东侧,南起于广福路,北止于支301号路〔子泰路〕,全长1086.338m,道路建成后将打通现状安和路,使安和路北接云秀路,南接广福路,成为片区重要的南北向次干道。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地区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主要包括主变压器、开关设备、母线、电缆、接地装置等设施的安装,以及相应的辅助工程。
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周期为6个月。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部署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本项目设置一个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技术组、施工计划组、施工安全组、施工材料组、施工设备组等职能部门,各职能组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开展工作。
2. 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施工现场勘察、施工方案制定、施工人员培训等;第二阶段为施工实施阶段,包括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电缆敷设等;第三阶段为施工验收阶段,包括设备调试、竣工验收等。
具体进度计划如下:(1)施工准备阶段:自工程开工之日起至施工实施阶段开始前,共计1个月。
(2)施工实施阶段:自施工准备阶段结束之日起至施工验收阶段开始前,共计4个月。
(3)施工验收阶段:自施工实施阶段结束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共计1个月。
3. 施工技术方案根据工程特点,本项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土建工程: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支柱,砖混结构房屋。
(2)设备安装:主变压器、开关设备、母线等设备采用现场组装方式安装;电缆敷设采用直接埋地或架空方式。
(3)接地装置: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安全管理(1)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教育培训:对新入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5. 施工材料与设备(1)材料采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材料质量合格、供应及时。
(2)设备租赁:根据工程需求,提前租赁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使用安全。
6. 质量控制与验收(1)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第一章编制依据1、***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施工图2、施工预算书3、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MT5010—95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二章工程概况该工程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甲乙35KV架空输电线路安装工程。
其中:甲线路总长度2.23KM,采用2基铁塔、14基门型杆架设;乙线路总长度2.2KM,采用16基门型杆架设。
甲、乙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
导线采用LGJ-185/25型钢芯铝绞线,避雷线采用GJ-50型钢绞线及OPGW-16B1/64(光纤)型复合地线。
线路两侧加装线路避雷器。
线路接地装置安装及测试等。
第三章工程特点本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高空作业,对施工人员要求高,对线路安装质量要求高,必须做好绝缘材料的防外力损伤、防绝缘受潮、防尘、防盗等工作,加之夏季雨季施工,土壤为沙土,杆坑、拉线坑放坡系数为1:0.4,且工期短,因此施工难度大。
第四章主要材料工程量第五章施工准备1、施工前先熟悉图纸,搞好图纸会审,进行现场考察,研究制定可行性施工方案。
2、生活准备:根据现场场地搭设板房1栋,厨房1间,供工人及管理人员使用。
3、电源:生活及施工用电由当地设置的变压器供给,用绝缘导线架设接入施工场地。
4、水源:生活用水及施工用水均由汽车载水箱运水。
5、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培训工作,认真学习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做到持证上岗。
第六章施工工艺要求及施工质量检验标准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组织人员配备情况、清理好施工现场,进行线路测量定位、挖土方、底盘、拉盘安装、电杆焊接、横担组装、拉线安装、金具安装、绝缘子安装、电杆组立、拉线调整、导、地线放线、紧线、驰度观测、导、地线固定、导、地线连接,然后进接地装置测试、电气试验、调试等工作。
第一节施工工艺要求一、电杆基础1、门型18米杆根开3500,杆坑深2米,底盘DP10。
拉线坑深2.4米,拉线盘LP14。
2、杆塔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为+100mm;-50mm。
电力施工组织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正本招标编号:XXXXX标段号:XXXXX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文件日期:二0一六年一月二十日审签页批准:时间:审核:时间:编写:时间: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及特点三、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五、施工方案六、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七、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组织措施八、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九、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十、投标人拟委托的项目经理及投入的主要技术骨干情况十一、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一、编制依据GB/T 18020-1999《信息技术应用级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GB/T1372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0《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50293-2999《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298-1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613-2010《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DL/T 550《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DL/T 630《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814《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721《配电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5344-2006《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476-9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讯应用层协议》YD/T 1771-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YD/T 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Q/GDW 156-2006《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212-2008《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565-2010《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导则》Q/GDW 212《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 514-2010《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 513-2010《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67-2010《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技术规范》Q/GDW625-2011《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国家电网生[2012]148号《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城市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网生配电[2012]86号《关于印发规范开展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与改造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电网生配电[2012]9号《10千伏城市配电网技术改造指导意见》国网调[2009]1162号《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框架》国家电网调[2011]168号《关于加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国家电网发展[2010]49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指导意见》国家电网生[2011]165号《关于印发深化配网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生配电[2012]82号《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功能规范》二、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简介工程名称:*********新建工程工程地点:*********工期要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规模及设计特点本次配电网建设及改造项目共7项,共新建10千伏架空线路千米;新增环网柜14台,柱上开关2台。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前言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电力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重要文件,其编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规划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工程安全。
本文将对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以期为电力工程施工提供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方案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工程内容、施工条件、施工方案、职责分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
二、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某电力工程施工项目项目地点:某某地区项目规模:XXX千伏变电站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一个位于某某地区的XXX千伏变电站工程,总投资XXX亿元,总占地面积XXX平方米,主要包括变电站厂房、变压器、线路设备等。
三、工程内容1. 变电站厂房建筑和设备安装;2. 变压器设备安装;3. 电力线路设备安装;4. 配电设备安装。
四、施工条件1. 土地条件:项目用地具备承载能力,地基条件良好;2. 交通条件:周围交通便利,施工车辆可顺利进出;3. 变电站厂房:场地较大,有足够的施工空间和设备摆放位置;4. 设备供应:相关设备已全部到位;5. 劳动力: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施工作业;6. 施工机械:有足够的机械设备保障施工需要;7. 勘察设计:相关勘察设计报告已经完成。
五、施工方案1. 变电站厂房建筑和设备安装(1)厂房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按先上屋顶后封闭的原则进行施工,充分利用塔吊进行吊装;(2)厂房设备安装:按设备进场安放,进行吊装,带电作业进行检测和调试,最后进行设备保护封闭;2. 变压器设备安装(1)设备调运:根据设备到货情况,确定调运时间和路线,用吊车进行卸货和安装;(2)设备安装:确定安装位置,用吊车进行吊装。
3. 电力线路设备安装(1)线路设备运输:确定运输路线,调运设备到指定位置;(2)线路设备安装:按照施工图纸确定安装位置,进行设备吊装、连接以及绝缘检测。
4. 配电设备安装(1)设备调运:根据设备到货情况,确定调运时间和路线,用吊车进行卸货和安装;(2)设备安装:确定安装位置,用吊车进行吊装。
电力施工组织设计范文(完整常用版)1. 引言本文档是为了规范电力施工项目的组织设计而编写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能够提高电力施工项目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安全达到预期目标。
2. 组织设计原则在进行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第一: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 合理布局:根据项目需求和工程特点,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和设备布置。
- 协调配合:各施工单位之间要密切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 人力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 节约资源:合理利用物资和设备,并做好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
3. 组织设计内容电力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项目准备- 编制项目准备计划,包括调查研究、技术准备和物资储备等。
- 确定项目经理和主要负责人员,明确各人的职责和权限。
-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
3.2 施工组织- 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
- 组织编制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 制定施工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安排人员工作分工和责任。
3.3 物资管理- 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统一采购并合理调度物资。
- 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包括物资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等。
- 做好物资的保管和维护工作,确保施工所需物资的完好性和适时供应。
3.4 设备管理- 制定设备采购计划,统一采购并合理调度设备。
-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验收、维护和保养等。
- 做好设备的保管和维修工作,确保施工所需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适时供应。
3.5 质量控制-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等。
- 组织编制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措施。
- 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4. 总结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是电力施工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效率、质量和安全。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航站楼整体强电安装分为高压10KV配电安装、变电室低压配电安装、发电机安装、照明安装、动力电安装、接地系统安装。
其分项工程划分为:电缆线路工程、配管及管内穿线工程、硬母线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安装工程、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开关柜安装工程、配电箱安装工程、发电机安装工程、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器具安装工程。
供电示意图如下:航站楼设有8个变电站,首层南北两端各两个,地下层中部四个,八个变电站划分为八个供电区域,如图示。
1.10KV高压配电在首层南指廊设有一个10KV开闭所,10KV市电由室外电缆引入开闭所,开闭所设正常电源和备用电源.开闭所到变电站采用高压专用电缆桥架,开闭所至每个变电站供两路10KV电源作为正常供电,每个变电站都设有高压柜,将本站两路10KV分配给本站变压器。
主要安装内容:高压开关柜、高压电缆、直流柜、电缆桥架。
2.变电室低压配电低压配电分为正常供电和应急供电,采用五线制放射式供电,正常供电电源为市电,应急供电电源为发电机电源,低压配电室馈出采用电缆桥架明敷供电,每个配电室低压母线设有正常电源母线段和事故电源母线段,两段正常母线之间和正常与事故母线之间设有联络开关,变压器到低压柜采用成套封闭母线供电,大型机房和配电小间用电也采用封闭母线供电。
主要内容:高压开关柜、干式变压器、低压开关柜、低压封闭母线、高压电缆、低压电缆、电缆桥架.3.发电机航站楼首层南北端各设一个发电机房,各装2×800kw柴油发电机组,每个发电机房设有低压配电柜,共有33台低压柜,馈出采用封闭母线和低压电缆,由发电机房配电柜送到每个变电站的低压配电柜事故母线段。
4.照明照明分为正常照明、事故照明、疏散照明和广告照明电源等类型。
航站楼按供电区域每层设有20个配电小间(地下24个),配电小间上下贯通为电气竖井,由相应变电站供电,小间电源分别从干线上取电源,小间内按用途分为各类电源总柜。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地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包括新建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和一条10千伏配电线路。
工程总工期为18个月,预计于2023年6月完工。
二、施工组织设计目的1.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2. 合理安排施工资源,降低施工成本;3. 优化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工;4.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文明施工。
三、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施工准备(1)组织机构:成立项目指挥部,下设工程部、质量部、安全部、物资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
(2)人员配置: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需求,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材料设备: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提前采购和储备所需材料设备。
2. 施工方案(1)220千伏变电站施工:包括土建、设备安装、电气调试等。
(2)220千伏输电线路施工:包括线路基础施工、线路架设、接地网施工等。
(3)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包括线路基础施工、线路架设、配电设备安装等。
3. 施工进度计划(1)编制施工进度网络图,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
(2)制定月度、季度和年度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资源配置(1)劳动力:根据施工需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
(2)材料设备:提前采购和储备所需材料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施工机械:根据施工需求,配置必要的施工机械,提高施工效率。
5. 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6. 环境保护(1)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确保工程绿色施工。
四、施工组织设计实施与控制1. 实施阶段: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施工计划和措施。
2. 控制阶段: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地区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施工项目,主要包括电力线路的铺设、变电站的搭建、配电箱的安装等。
工程地处XX地区,全长约XX公里,施工区域涉及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及农田等不同地形地貌。
工程预计工期为XX个月,合同价为XX万元。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结构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团队,下设工程技术组、质安组、材料组、设备组、财务组等职能部门,各组之间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2. 施工部署(1)工程技术组: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图纸的解读、技术交底及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
(2)质安组: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质量控制、环保措施的落实及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3)材料组: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发放及回收。
(4)设备组:负责施工设备的选型、采购、租赁、调度及维护。
(5)财务组:负责工程成本的预算、结算、成本控制及资金筹集。
3.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量、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及完成时间,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4. 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质量责任制,从原材料采购到施工过程,严格把控质量,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 安全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2)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三、施工资源配置1. 人力资源:根据工程量及施工进度,合理配置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队伍稳定、技术过硬。
2. 材料资源:合理预测材料需求,确保材料供应及时、价格合理。
3. 设备资源:合理选配施工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四、施工组织设计实施与监控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一、前言电力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才能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本文将对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二、项目背景某某电力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公用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涉及配电线路建设、变电站建设和供电设备安装等内容。
项目地点位于某市市中心,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利益的工程项目。
三、组织设计原则1. 合理安排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进度;2.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3. 保障施工安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4. 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项目顺利进行;5. 合理控制成本,确保项目经济效益。
四、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施工组织机构设计项目部设立项目经理办公室、办公室、财务部、安全部、工程部、材料部、设备部。
项目经理办公室设立项目经理、工程师、质量员、安全员,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
2. 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计划、施工方法、施工措施等内容,需要与设计方案相互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 施工安全设计施工安全是施工重要的一环,需要针对项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施工流程设计施工流程设计是整个项目的骨干,需要合理安排每个施工环节,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5. 施工成本控制设计施工成本是项目的关键,需要严格控制成本,节约开支,确保项目经济效益。
6. 施工质量保障设计施工质量是项目的基础,需要严格执行设计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组织设计实施1. 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阶段是整个项目的第一步,需要完善项目计划、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2.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包括确定施工方案、施工计划、设计方案,采购材料设备等,为正式施工做好准备。
3. 施工实施阶段施工实施阶段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 施工验收阶段施工验收阶段是整个项目的最后一步,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确保项目合格交付。
第1章工程概况 (2)第2章工程特点 (3)第3章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3)第4章施工准备 (3)第5章施工布置 (4)第6章施工方法及技术交底 (5)第7章穿越路口施工技术措施 (12)第8章质量目标设计 (12)第9章质量保证措施 (13)第10章奖罚措施 (15)第11章安全措施 (16)第12章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18)第13章主要工程材料用料表 (18)第14章雨季施工措施 (20)第15章消防措施 (21)第16章节约措施 (21)第17章文明施工 (22)第18章技术资料目标设计 (22)第1章 工程概况某电力工程41#(K4+453.538)、49#(K5+304)、53#(K5+859)为了减少拆迁量及文物保护的需要,由原先的明挖设计改为暗挖法施工。
该工程41#(K4+453.538)是由于为了保护文物(影壁)而改为暗挖法施工,该井为∅4.5的直线井,位于段琪瑞府对面的影壁东侧,该段东西两侧与明挖方沟相接,向西穿越25米长的影壁。
53#、49#是由于拆迁不到位,不阻断交通而由明挖改为暗挖法施工、49#、53#均为∅5.7米四通井,49#西侧在K5+280处与明挖方沟对接,东侧在K5+350处与明开方沟对接,且穿越路口,北侧穿越平安大街作55米长的支线,南侧作20米长的支线。
该工程总长约为200余米,隧道埋深为5—10米,现况覆土约2.5米—7米。
该工程隧道断面采用二心圆拱、直墙、加厚平底板型,净高为2.35米,净宽为2米,隧道采用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喷射防水砼支护衬砌,衬砌厚度为0.25米,底板厚为0.35米,由于该工程经探测发现部分区域有地下水,水位标高不一,所以施工难度较大。
该工程由投资兴建,由设计院设计,由负责施工。
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年月日工程计划竣工日期为:年月日第2章 工程特点本工程质量要求高,地下障碍物及主体交叉作业多,交通流量大,施工现场地处繁华闹市区,与相邻各方配合面广,加之工期紧,因此施工难度大。
第3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所有隧道均在第四世纪软地层中修建,土质为硬塑湿粉质粘土层,隧道在此层中修建。
隧道埋深10米左右,经现场观测,地下10米范围内,有部分地下水,所以施工难度较大.。
第4章 施工准备1.施工前先熟悉图纸,搞好图纸会审,进行现场考察研究,制定可行性施工方案。
2.生活准备:根据现场场地,搭设板房三栋,厨房三栋,砖房一栋,供工人及管理人员使用。
3.电源:生活及施工用电由当地设置的变压器沿线设架空电缆接入施工场地。
4.临时水源: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均由附近水源用∅200mm 钢管接入。
5.临时排水: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污水管线内。
6.场地及临时道路:因施工竖井设在交叉路口路边,利用现有道路做临时施工道路。
7.龙门架搭设:浅埋暗挖竖井为圆型井,每个竖井搭设一台龙门架即可。
施工前调查:1)施工前要对地上、地下各种管线进行详尽调查,确定其高程位置,以及是否有污水浸泡隧道附近的土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施工前对路口现状进行测控,尤其是对41#附近的影壁进行测控,以便观测沉降情况.第5章 施工布置41#为直线井,隧道方向东西向,有两工作面,同时由三个班组流水作业,实行三班倒,工程工序为:打小导管管棚-压注改性水玻璃固结周围土壤-按正台阶开挖土方,留核心土-立网构钢架-挂钢筋网--喷射砼-挖底部核心土-立网构钢架-铺钢筋网-喷射砼-背后回填注浆-做拱墙刚柔防水层-现浇底板防水砼,完成全部工序。
49#、53#竖井为四通井,先施工东西向隧道,待贯通后再施工南北向隧道,所以一次也有两个工作面,施工方法工序同41#竖井。
第6章 施工方法及技术交底1.竖井施工:1>土方开挖:竖井施工,由测量人员定好准确位置,并放好开挖线后搭设龙门架。
安装电动葫芦,检查机械设备安全性合格后,进行人工挖土,因施工场地较小,必须将挖出的土及时外运,41#竖井按设计标高全面开挖至井口圈梁底后,暂停开挖,进行圈梁的浇筑,待圈梁砼速凝后,继续向下开挖,电动葫芦吊土外运,挖至第一个网构钢架刚好搁下时,为防止网构钢架下移而停止全面开挖,改为选挖一半,利用另一半土做为支撑,待先挖的这一半喷射砼完毕后,再开挖另一半,这样轮流交替进行,每次挖深0.6m,直至挖至井底。
49#、53#由于是四通井,其施工工序:先挖土至第一榀拱架安装高程位置后,停止开挖,安装完拱架后,在拱架内沿井壁45度方向,环向每米打一根2米长的注浆管,并且同拱架焊牢后进行喷射砼然后在第一榀上方沿井壁砌砖墙,超过现状地面50厘米,要求用水泥砂浆勾缝,待砖墙砌好后继续挖土,每次也是0.6米一榀拱架,待挖至圈梁底后,进行圈梁浇筑,待圈梁砼速凝后继续向下开挖每次挖深还是0.6米,直至挖至井底。
开挖时严格按照结构外缘线进行开挖,严禁超挖,圈梁底和井底均须严格设计高程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原状土,一旦超挖即刻用砼回填或用水泥砂浆回填,每次下挖必须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以利安全。
2>支立网构钢架焊接纵向连结筋,挂钢筋网片,土方开挖后即立网构钢架位置尺寸布置,详见钢架结构布置图。
钢架与钢架之间用ø20纵向连接筋焊接牢,环向间距每米一根,首榀钢架与圈梁下预埋ø20钢筋焊牢,再挂钢筋网与钢架及纵向连接筋焊牢。
网构钢架,钢支架的安装必须牢固,钢架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平面,翘曲应小于20mm,钢架与钢架之间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允许偏差小于20mm,钢筋搭接长度10d〈d --钢筋直径>钢架与岩面之间必须楔紧。
3>喷射砼:在网构钢架,钢支撑支立完,纵向连接筋焊接完,开始喷射第一层砼,层厚70-100mm,然后挂钢筋网片,再喷射砼,直到设计厚度。
喷射砼前应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开挖面的浮土,用高压风清扫开挖面,并埋设控制喷射砼厚度的标志,喷射砼的顺序应从下而上,先喷射钢架与壁面之间的砼,后喷射钢架之间的砼,首层砼喷射完毕后,即刻挂钢筋网,在首层砼终凝前喷射后一层砼,遇到有脱落的砼被钢筋网困住,应及时清除,喷射砼一定要密实,力求表面平顺,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4>做防水层喷射完砼,对砼基面进行清除杂物,尤其对喷射砼表面,力求做到平顺,然后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厚10mm,涂刷EVA乳液分1#,2#料,共涂四遍,使其总厚达到0.5mm,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厚10mm,见附图。
井底作10cm厚的防水砼和隧道一起施工.2.隧道施工:在竖井施工完毕后,即可先东西两边同时开两个工作面,待南北贯通后,49#,53#开南北两个工作面.进行流水作业,施工步骤如下:1>打钢钎管<小导管管棚>压注改性水玻璃浆液,固结地层。
在开挖土方前,为防止地面沉降,须采用小导管注浆,以加固地层,导管用ø32×3.25mm长度为2.25m的焊接钢管制成花管,导管沿拱形布置,环向间距0.3m,必须穿过首榀钢架成5度-8度的外插角向上打入土层中,每两榀钢架打一次超前小导管,导管搭接长度达到0.75m,打入花管后进行注浆,管口周围用快硬性水泥封孔。
注浆浆液用改性水玻璃浆液,即用50波美度的水玻璃进行稀释到38-40波美度再将98%浓H2SO4降低至浓度为10%,兑到水玻璃中,控制PH值约为2-3,同时另加少量NaHCO3即可,打设一次小导管注浆液约4.8立方米,注浆终压约为0.4MPa。
考虑到此段土质为粉质粘土层,注浆可能困难,根据实际情况,注不进浆时,改打ø20的锚杆,间距为100mm。
长度为2.25m。
2>土方开挖注完浆后,待土有所固结,即进行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与手推车运土,电葫芦吊土外运,开挖时要小步进行,每次掘进500mm,先挖上部及两侧的土,中间留核心土,以防地面拱起,待两侧拱架支立喷完砼后,再挖去核心土,支立底部钢架,喷射底部砼,见施工程序图,开挖土方严格按照尺寸开挖,严禁超挖。
每次挖深在0.5m以内,严禁一次挖深太多,以防前方地表下沉。
3>支立网构钢架,焊纵向连接筋,挂钢筋网片:在留下核心土,土环开挖后,立即安装网构钢架,焊纵向连接筋挂钢筋网片。
安装钢架前,应检查开挖断面的中线及高程,开挖轮廓线应符合设计要求,中线高程允许偏差为+2cm,垂直度允许偏差+2度,钢架安装牢固,视地面沉降情况,必要时在拱脚处进行打设锚杆,锚杆用钢管灌注砼,钢架与壁面之间楔紧。
钢架安装完毕后,在两榀钢架之间用ø20纵向连接筋连接。
环向间距0.5m,要求纵向连接筋与钢架的两根内主筋均焊牢,进行双面焊,纵向连接筋焊完后,喷射第一层砼,然后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使用前应清除污锈,钢筋与第一层砼壁面宜保持30mm的间隙,与钢架及纵向连接筋焊接牢固,喷射砼时钢筋不得晃动。
4>喷射拱、墙部、底部砼:喷射砼同竖井施工,透过钢筋网喷射砼时,应先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节喷射角度,以保证钢筋与壁面之间砼的密实性。
5>背后回填注浆为了保证喷射砼支护与地层密贴,要及时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注浆孔在喷砼前事先埋设钢管,布置在拱顶,间距为2-3m,充填水泥砂浆,砂浆灰砂比1:1.5~1:3,水灰比1:1~1:1.1,注浆终压应小于0.4MPa,注完浆后用砼或水泥砂浆封死管口<可用钢板焊死管口表面喷锌处理>。
6>做防水层同竖井防水层施工,底部做10cm厚的C20防水现浇砼。
7>依据1>--6>的步骤循环流水作业,施工程序见附图,不得急于求成,任意改变施工步骤,扩大开挖深度。
特殊部位的施工变形缝的设置与施工:变形缝设置在竖井与隧道结合部位,具体位置是:距41#竖井中心4.8m处,东西向各设一条变形缝。
在竖井49#,53#中心5.2m,东西南北各设一条变形缝,变形缝具体做法见附图。
4.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监控量测能够及时取得信息反馈,以便及时的调整设计,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量测项目和要求见下表:1>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应在挖后12小时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小时,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取。
净空水平收敛测线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线。
2>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收敛量测在同一测量断面内进行,量测频率也与净空水平收敛量相同。
3>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与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量测的测点间隔取5m,在同一量测断面设3点测量点,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设深度+隧道高度>=3+2.75=5.75m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量测频率同于拱顶下沉及净空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