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非培训基地普通专科医师进入基地
- 格式:doc
- 大小:514.50 KB
- 文档页数:11
附件3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完善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专科医师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达到某一临床专科(包括普通专科和亚专科)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成为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专科医师(普通专科医师和亚专科医师)。
专科医师培训过程分普通专科培训和亚专科培训两个阶段。
第三条培训对象: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1.具有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人员。
2.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要求接受培训的人员。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经过普通专科培训合格后,或经过考核达到普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要求参加亚专科培训的人员。
第四条培训要求:一、普通专科培训阶段1.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2.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具备必要的临床思维能力。
3.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可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二、亚专科培训阶段在达到普通专科医师培训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亚专科某些疑难病症诊断与治疗、危重病人抢救工作。
2.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3.掌握一门专业外语,可熟练阅读本亚专科的学术论文和相关文献,具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苏卫科教〔2008〕18号)各市卫生局、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促进培训基地建设和医学人才培养,我厅印发《关于开展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工作的通知》(苏卫科教函〔2007〕31号),并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单位申报材料进行书面评审。
经研究,我厅认定江苏省人民医院等44所医院为首批合格培训基地,现予以公布。
请各单位按照“评审反馈意见”进行对照检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培训制度,严格标准、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培训水平和质量。
我厅将视情安排基地复审和认定,分批公布合格基地名单。
自2008年起,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不合格或复审不合格的单位,将不再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二○○八年五月十九日附件:第一批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在宁省部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市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市江宁区人民医院高淳县人民医院无锡市无锡市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宜兴市人民医院徐州市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常州市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常州市溧阳人民医院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南通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如皋市人民医院海安县人民医院连云港市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东海县人民医院淮安市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淮安市楚州医院盐城市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扬州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注:综合性医院不具备培训条件的科室,如精神科、神经科、传染科、儿科等,需要到相关专科医院进行培训。
浙卫发[2011] 68号各市、县(市、区)卫生局,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有关单位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此件公开发布)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工作,依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是指经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接受住院医师以提高其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性培训的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条培训基地分为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临床培训基地涉及18个培训学科,分别是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临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等,其中每家临床培训基地至少有一个培训学科.社区实践基地不设培训学科,与临床培训基地的全科医学学科共同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社区实践任务。
第二章认定条件第四条临床培训基地的认定条件一、培训基地的基本条件(一)机构资质申报临床培训基地的机构必须是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
(二)教学条件1.具有满足申报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学科所需的科室设置,具有相应的诊疗条件和设施.2.具有基本的教学设备和合格的教学与示范教室。
3.具有满足住院医师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和期刊,图书馆藏书专业种类齐全.具备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
对我国现行毕业后医学教育一些问题的思考郭晓华;李丽芳;谢建平【摘要】毕业后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连续统-体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我国现行毕业后医学教育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为主.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滞后,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我们提出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发挥高校优势等建议,希望推动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健康化地发展.【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1(025)001【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毕业后医学教育;转变;观念;制度;建设;高等医学院校【作者】郭晓华;李丽芳;谢建平【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教务处;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国际上公认,高等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包括三个阶段,即医学院校的学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阶段。
其中毕业后医学教育承上启下,是提高医学人才临床素质,培养其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
根据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颁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毕业后医学教育被定义为:“医生在完成基础医学教育以后实施的,以训练独立工作能力为目标的,导师指导下的教育阶段。
包括注册前培训、职业/专业培训、专科医师和亚专科医师培训,以及其他正规的培训项目,在完成正规的毕业后教育以后,通常授予学位、证明或证书。
”[1] 1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现状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起步较晚,比较制度化、规范化的开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
为了紧跟国际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医学教育水平,卫生部于2005年12月成立了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对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开展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研究,拟定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目前,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主要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专科医师培训等几种形式。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0.10.21•【字号】湘卫科教发[2010]21号•【施行日期】2010.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卫科教发[2010]21号)厅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现将《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施认真贯彻实施,并根据本办法的要求,及时组织申报,2010年的申报受理截住止时间为11月26日。
联系电话:0731-84822015(省卫生厅科技教育处)。
附件: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申请表湖南省卫生厅二0一0年十月二十一日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可适用于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的认定与管理。
第三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是医学专业毕业生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性培训的场所。
第四条培训基地设置在三级医院、有条件的二级医院或有专科特色的医疗卫生单位,其承担培训的主体是符合本办法的临床医技科室。
第五条培训基地按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急诊科、皮肤性病科、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儿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等18个普通专科设置,结核病、血吸虫病防治列入内科。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六条培训基地认定条件包括:培训基地所在医疗卫生单位的基本条件和培训基地的基本条件。
具有专科特色的医疗卫生单位以培训基地的基本条件为主,适当结合单位的基本条件。
医学教育的差异看专科医师培训的发展摘要:伴随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住院医师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也逐步完善,促进了我国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
但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尤其是医学毕业后教育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改进与实施新举措。
美国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代表,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医学教育在发展、现状、体系构成等方面的异同,探讨我国医学教育尤其是专科医师培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对我国专科医师培训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医学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1美国的医学教育概况美国医学教育已有200余年历史,经过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医学教育较为成功的典范,被许多国家借鉴以推动本国医学教育改革。
美国医学教育实行“4+4”长学制模式[1]:4年非医学本科教育+4年医学院系统化医学教育。
医学院教育前2年为基础学习,结束时参加美国医师资格考试(USMLE,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Step1;后2年为临床学习,毕业前进行Step2考核;通过Step1和Step2后,申请住院医师培训。
住院医师培训通常为3~8年,培训结束后通过Step3,获得基本行医资格。
如想成为专科医师,住培结束后需找到匹配的位置,进行1~4年专科医师培训。
在美国,包括住培、专培在内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由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Councilfo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负责[2]。
ACGME负责规范和认证培训,保证培训的环境和质量,培训单位必须符合ACGME认证和受其监督,建立了规范、合理的制度体系[3]。
2中国的医学教育概况由于社会、文化、国情的差别,中国医学院校的入学门槛比美国低,医学教育体制多样,医生的诊疗水平良莠不齐。
不可否认,新中国成立后多种医学教育体制并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但也出现许多的问题,譬如培养时间相对短,医学生知识面狭窄、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人文教育。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总则(试行)总则根据《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 号) ,为规范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工作,制定本标准。
一、基地名称基地分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简称培训基地)和专科基地。
培训基地是承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机构,专科基地是承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科室。
二、基本条件1.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自愿申报;3.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4.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5.应为博士培养单位或培养点;6.综合医院应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7.近3年来未发生省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的重大医疗事件;8.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优先;9.科室建设条件:(1)总床位数、年收治病人数、年门诊量和急诊量、配备的专业诊疗设备等达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
(2)收治的疾病种类应基本覆盖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诊治数量满足《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
(3)具有明确的亚专科方向和相应人员、床位配置。
(4)能按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细则(试行)》要求开展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10.若疾病种类数量不符合《专科医师规范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可联合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作为协同单位。
协同单位数量不超过3家。
三、设备设施条件1.科室设置、诊疗能力和专科设备等条件能够满足《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
2.教学设备、示范教室及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等教学设施能够满足《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
3.图书馆馆藏资源种类齐全,有满足培训需要的专业书刊、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与网络平台。
四、组织管理条件1.培训基地组织管理机构健全。
主要行政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院领导具体负责专培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专培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