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护理查房共2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29
护理查房(梗阻性脑积水病例)一.病情介绍神经外科张琴王云安,男,53岁,汉族,农民,“阵发性头痛,眼花6+年,加重半月”入院于09年11月16日10:20。
入院前6+年多,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昏,眼花,伴视物模糊,无呕吐,无二便失禁,持续约10+分钟后症状消失。
近半月,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发病频率增多,拌呕吐。
为求诊入我院,行头颅MRI检查后,门诊以“梗阻性脑积水”收入我科。
发病后饮食,二便正常。
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
入院查体:T36。
C ,96次/分,R20次/分,BP135/109mmHg,神情,步入病房,精神可,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形园,光敏,约0。
3cm,四肢无畸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胸,腹检查阴性。
入院后行头颅MRI诊断为“梗阻性脑积水”。
二.专科概述脑积水是指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积聚大量脑脊液,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并且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畸形疾病之一。
(1)病因及分类:常见原因是各种因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各种类型感染所致的脑膜炎,由于血液或炎性渗出物造成蛛网膜粘连,致脑脊液流通障碍,因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中孔和侧孔闭锁,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先天畸形造成的脑积水占1/4。
此外,肿瘤也可造成脑积水,但较少见。
根据脑室系统内有无梗阻,分为非交通性梗阻性脑积水及交通性脑积水,该病员系梗阻性脑积水。
(2)病理生理:脑脊液存在于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内,其分泌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主要由脑室系统内的脉络丛产生,经第三,四脑室进入大脑半球的蛛网膜下腔,并由上失壮窦两旁的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上失壮窦的静脉血中,脑脊液循环途径中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都可引起起上方的脑室扩大和颅压增高。
三.临床表现头围略大,头部抬起困难,既而视力减退,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并出现进行性脑萎缩,瘫痪及痉挛,常因既发感染而死亡。
四.辅助检查头颅CT检查示脑室扩大程度和脑皮质厚度有助推理梗阻的部位;MRI检查有助判断脑积水的病因。
脑积水的治疗及护理主要内容1.病史介绍2.脑积水的相关知识3.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术前术后护理4.健康宣教一•病史介绍病史介绍•华某某男5个月2天因发现斜视一周于2018年11月19日以“脑积水”收入我科•患儿监护人诉:一周前发现患儿斜视,并偶有呕吐,于武汉市儿童医院行头颅CT示:脑积水•患儿起病来,精神睡眠可,吃奶可(纯母乳喂养),小便量稍多,大便正常,既往无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斜视,四肢活动可,肌力肌张力正常。
头围:48cm 体重:12Kg病史介绍•11月22日在全麻下行脑积水V-P分流术,安返NICU,予消炎、止血、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当晚9点返回普通病房,切口敷料干燥,恢复较好,予12月4日出院•12月6日因切口处有少许渗液再次入院,遵医嘱予抗炎治疗,目前无发热症状,切口恢复良好,切口敷料干燥二脑积水的相关知识什么是先天性脑积水●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脑的重量虽只占全身重量的2%,但其血液占全身血循环的15%。
脑耗氧量成人为全身耗氧量的20%,儿童达40%。
●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的形成、流动和吸收障碍引起的脑室系统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大以及颅内脑脊液的过量聚集。
脑积水的危害在于它压迫脑组织,导致正常脑功能、脑组织的发育受到影响。
●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积水的程度会逐渐加重,严重脑积水可以把脑组织压到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逐渐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日常生活能力甚至夭折。
脑脊液(CSF)的容量•脑脊液的容量•新生儿20-50ml•婴儿40-60ml•儿童60-120ml•成人120-200ml•平均成人量20ml/h•儿童8ml/h•平均200-500ml/天吸收脑脊液循环模式图脑脊液的功能•缓冲外力冲击•运送营养物质•保持大脑湿润•调节颅内压(ICP)病因一、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1. 先天畸形2. 感染3. 出血4. 肿瘤二、脑脊液分泌过多先天性脑积水的病因学说较多,公认的学说则为侧脑室脉络丛增生,分泌旺盛,引起脑室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功能紊乱,从而发生脑积水。
脑积水患者护理查房科室:神经外科主讲人:魏玉瑶一、概念脑积水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病理结果,是由于颅脑疾患使得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量增加,脑室系统扩大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大的一种病症,通常以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和吸收不良较为多见,而分泌过多者较为少见。
广义的脑积水亦应包括蛛网膜下腔积液、硬膜下积液等。
二、病因脑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颅内炎症、脑血管畸形、脑外伤、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神经毒素、缺氧、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肝肾功能衰竭等都可通过不同机制造成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而成。
三、病理分类⑴梗阻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又称非交通性脑积水或称脑室内型梗阻性脑积水,是指病变位于脑室系统内或附近,阻塞脑室系统脑脊液循环而形成。
即第四室出口以上部位发生阻塞造成的脑积水,是脑积水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常见于蛛网膜囊肿,导水管闭锁或狭窄,正中孔或室间孔发育不良。
Chiari畸形,颅咽管瘤等。
⑵交通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于脑室外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碍所致的脑积水,也有产生过多的脑脊液而致脑积水(乳头状瘤)。
四、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偶伴复视,眩晕及癫痫发作。
有的患者脉搏变慢,血压升高,呼吸紊乱,瞳孔改变;部分患者可有眼球运动障碍、锥体束征,肌张力改变及脑膜刺激征;有表现内胀综合征,如呕吐、便秘、胃肠道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尿崩症、脑型钠潴留及脑性耗盐综合症。
五、治疗原则(一)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或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者,目的在于减少脑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机体的水分排出,其方法有:A:应用利尿剂,如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
B:经前囟或腰椎反复穿刺放液。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脑室内压力较高(超过250mm水柱)或经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病例。
严重脑积水如头围超过50cm、大脑皮质萎缩厚度在1cm以下,已合并有严重功能障碍及畸形者,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疗效不佳。
一例脑积水术后患者的护理查房查房目的:掌握:脑积水术后患者的护理熟练:脑积水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了解: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钻孔引流术的手术方式和适应症患者基本信息:姓名:贾**,女,39岁,已婚。
诊断:脑积水术后;肺部感染简要病情:患者主因头痛、恶心、呕吐不适入神外二病区治疗。
于2016年9月19日主因“意识障碍加深”转入监护室。
患者神志呈深昏迷状态,GCS评分:3分,诺顿评分:5分,双侧瞳孔直径约5mm,对光反射均消失。
自理能力评分:0分。
急查头颅CT显示“脑室系统增宽,右侧脑室后角少许积血”,随即在局麻下行侧脑室外钻孔引流术,术后安返监护室。
于9月21日因呼吸急促、痰液不易吸出行气管插管,随即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
又因脑脊液循环阻塞于10月10日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后病情稳定,经积极治疗,10月11日患者神志呈中度昏迷状态,GCS评分:5分,诺顿评分:6分,双侧瞳孔左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迟钝。
患者病情稳定,家属要求出院,患者于10月13日自动出院。
给予的相对应治疗:重症监护、心电监测、吸氧、抗炎、补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拟酸、营养神经、化痰、抗癫痫治疗入院查体:·9月19日头颅CT显示:脑积水分流术后改变,脑室系统较前(2016-8-22)增宽,右侧脑室后角少许积血可疑。
·9月19日急请消化科医生会诊,胃液检查提示胃液潜血测定阳性;胃液红细胞3+/HP;胃液白细胞4-6/HP。
考虑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10月6日复查脑脊液生化常规:蛋白质0.75g/l;葡萄糖 3.16mmol/l;氯119.7mmol/l;脑脊液白细胞计数3X10、6/l;脑脊液红细胞计数10X10、6/l;脑脊液球蛋白定性试验阴性;脑脊液外观无色清亮·10月7日复查头颅CT和胸部CT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病变,左侧大脑中动脉较右侧纤细;右侧大脑后动脉略纤细;双侧椎动脉颅内动脉轻度狭窄;余颅内动脉各支均显示尚可,未见狭窄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