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年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的试卷含的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14
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9月模拟评估卷(一)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美术与戏曲艺术既相互借鉴,又相得益彰。
戏曲人物画,作为戏与画结合的代表,因受到戏曲文化滋养而呈现崭新面貌,既深得大众喜爱,亦拓展了艺术表现领域、创作观念及审美趣味,成为一种独特、独立的艺术题材,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画与戏曲艺术,同宗同源,又各成体系;两者有共同的审美追求,又有各自的艺术特性。
作为将中国画与戏曲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戏曲人物画画中有戏,戏中亦有画。
画里画外,戏里戏外,交织着社会万象与人生百态,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
“虚实相生”是中国画和戏曲艺术共有的美学特征。
在戏曲表演中,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各自的程式动作。
这些动作源于生活,但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夸张和美化。
比如,“趟马”表演中,马为虚,马鞭为实,一虚一实,构筑起富有想象力的艺术空间。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的形体动作,作为相对活跃的视觉因素,与布景、服饰、妆面、道具等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造型整体,成为“织在时空中的图画”。
这种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以形写神的审美追求,与中国画创作理念不谋而合。
正是在对戏曲艺术“手眼身法步”的韵致与妙趣的意象化捕捉中,戏曲人物画实现了艺术的二次创造,凸显国剧与国画在审美旨趣上的内在和谐。
戏曲人物画,作为对戏曲艺术的再创造,一方面要把握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另一方面要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其创作重在把握“情态”,营造“意境”。
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三语文模拟模拟考试题题11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第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书法这一概念,尽管目前没有最为权威的概括,但是,书法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属性还是为人们所承认的。
那么,书法创作也应该遵循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
比如说,每一个笔画都需要经历从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多呈现由左向右、从上到下、由左上到右下、从右上到左下的走向;单个汉字的书写多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至于章法,则多是将单个字从上到下组成一行,行与行之间从右到左排列等等。
这些规则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并且必须遵循的创作程序,以至于无论是高明的书家,还是一般的习字者,只要参与其中,便必须遵循而不是违背它。
从表面看来,这个创作程序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如果仔细追究,则大有不同。
我们看到,书写的过程并不仅仅包括毛笔在纸面上写出笔画的环节,因为我们写完一个笔画之后,假使右手操控毛笔的运动就此停止了,留在纸面上的将是“ー” “丨”“丿”“丶”等某些单个的笔道。
为了完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毛笔离开纸面之后还需要向下一个笔画过渡,以求得顺利书写下一个笔画,在这个环节中,毛笔无法在纸上留下痕迹,也不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当我们将这两个环节链接起来的时候,书写过程就表现为连续的、回环往复的、不可逆转的曲线。
因而,书法创作看起来无论如何纷繁复杂,甚至好像一团麻线,但只要揪住一个合适的线头,就可以从头一直顺到尾;或者好像走迷宫,只要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就能到达目的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创作更表现为线性的特征。
在书法欣赏时,我们的目光有时也会不自觉地伴随着回环往复的线条再现一遍创作的过程。
至于其他的造型艺术,比如美术,先画这片云,后画那只小船,抑或再补几棵小树,大概主要在于画家的创作习惯和临事从宜,并没有像书法这样的严格的创作程序;再如篆刻,尽管也是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家在创作时甚至可以先刻完某一个相同趋向的线条,再刻另一趋向的线条。
【精品】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靠父子相传。
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
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
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
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
“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
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
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
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
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
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
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
机密★启用前2016年5月7日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卷语文测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2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哦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5年4月6日,参与创作《大闹天宫》《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的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马克宣辞世。
这一消息随即引发了公众对水墨动画满含童年情怀的追忆。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动老一代艺术家开展实验,广泛汲取国画、壁画、皮影、戏曲等民族艺术精华,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涉及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木偶动画等多个片种。
这些作品,特别是《牧笛》《山水情》等水墨动画影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斩获了数十个国际奖项,在世界动画界形成了广受赞誉的“中国学派”。
水墨动画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动画制作,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具有典型的中国风格,堪称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次呈现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效果,让齐白石笔下的虾“活”了起来,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优秀的水墨画。
《牧笛》更是田园诗般的作品,展现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
片中小桥流水、竹林幽深的江南景色,高山峻岭、飞流直下的写意山水画风格,配上优美的笛声,给观众以绝美的诗意享受。
片尾牧童骑在水墨淋漓的老水牛背上,吹着竹笛穿柳而出,走过夕照中的水田的画面,完美呈现了“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的意境。
《山水情》中那身着白袍的老琴师,荡舟而至的渔家少年,云气缭绕的山,烟雾蒙蒙的水,虚实相映,在典雅优美的古琴声衬托下,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美。
片中质朴和谐的师生情谊传递出儒家倡导的人际理念,彰显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但是对诗中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
原诗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
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
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呢?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
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黄河达1000公里。
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
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被《全唐诗》收在第17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
2016年河南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16年河南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胆怯(qi ) 憎恶(z ng) 嫉妒(j ) 锲而不舍(qi )B.背(bēi)带拓本( ) 丧(sāng)钟靡靡之音(m )C.劲旅(j ng) 应届( īnɡ) 露(l )骨不落言筌(qu n).洗漱(s ) 尽管(jǐn) 豇豆(jiāng) 徇私枉(x 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装帧沉湎钉书机战略部署B.打蜡妨碍大拇指谈笑风声C.精萃凑合水龙头食不果腹.风采坐镇明信片山清水秀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两会委员呼吁市政府建立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从今天开始,新京报将连续6天推出100版大型系列特刊,从清华大学百年风物、历史、学子、老师和成就诸方面,这座中国名校的历史风云,探究它的精神和未来。
③在纯粹的领域中,每颗灵魂都是孤独的,纵然是爱也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④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认为,微型小说是柳暗花明,是空山鸟语,是当头棒喝;是滴水可听海的消息,是,是一粒米压死骆驼。
A.应付再现也/就一叶知秋B.应付展现但/才见微知著C.应对展现也/就见微知著.应对再现但/才一叶知秋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面临诸多数不清的困难,但一直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近几年来,已先后向马其顿提供了学校改建、赠送校车等多个援助项目。
B.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美学。
C.在泰山脚下,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山东小吃和极具地域风情的舞蹈,登泰山,游孔祠,更是让人深深地感受到齐鲁文化的雄浑厚重。
.国家自从明确了全国统一的五一十一放假日之后,中国的假日经济就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上·清远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当今时代,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没有“增量”,只吃“存货”,谁都难免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B . 这是一架电子分析天平,它能精确地称量微量物质,其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厘不爽。
C . 逸兴遄飞的文化情怀,波澜壮阔的文化创造,是我们古老祖国永葆活力的源泉。
D . 金风阵阵,菊香遍野,梁子湖的螃蟹个儿大,只只都脑满肠肥,吃起来鲜美无比。
2. (2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工信部官网称,随着全球5G试验与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开展5G试验的国际合作。
B .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个唱歌的美国诗人----鲍勃•迪伦,诺奖评委会虽然已经给出了颁奖的理由,可很多人还是有所质疑。
C . 在网络社交中,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暧昧的,因为在不同语境中,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D .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
3. (2分)下面是长沙岳麓书院的一副对联,为上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B . 学宗邹鲁,礼义廉耻圣贤心C . 天通荆楚,华章盛世帝王业D . 天通荆楚,繁华太平帝王业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酷”字口语流行之我见读了《对语言污染不能太宽容——从“ku”说起》(本文认为“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冷酷,冷峻”与“顶刮刮”“棒”“帅气”不沾边。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参考答案语文一、(9分)1.(3分)C(“等同于”表述错误,原文为“主要是指”)2.(3分)C(“道德理解”与“社会理想”关系理解错误。
)3.(3分)C(“科学预测”分析有误。
)二、(36分)(一)(19分)4.(3分)B5.(3分)D(“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解说有误)6.(3分)D(“他逮捕县府所有小吏”理解有误)7.(10分)(1)(5分)许仲宣估量北海这个地方的山川地势、土地广袤可以立为州郡,于是画图上呈皇帝,就升任潍州知州。
(译出大意给2分;“度”“形势”“因”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
(译出大意给2分;“窃取”“封识”“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二)(11分)8.(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城阙”,点出送别地点,营造出辽远壮阔的意境;(2分)《送卢主簿》写“城阙”,叙述送别前的生活,点明身在京城、不染流俗的心志。
(3分)(意思对即可)9.(6分)第一问:与友人共同坚守高洁。
(3分。
意思对即可)第二问:语义双关,“松竹”既指东岩风物,也喻高洁品质,作者希望与友人同归“富松竹”的东岩,表达了愿与友人共同坚守高洁的思想感情。
(3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三)(6分)10.(6分)(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25分)11.(25分)(1)(5分)选E给3分,选C给2分,选A给1分,选B、D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A“其言行粗鄙”概括不准确;B“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理解不当;D“却显示出情节的曲折和结构的缜密”分析错误。
)(2)(6分)①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店铺命名、自撰楹联不俗,与画家谈论绘画很内行。
2015高考押题语文试卷命题:高二语文组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写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在答题卷...第Ⅰ卷阅读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由职业记者报道的并由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的消息,才算得上新闻;隔壁大爷或邻家小妹传递的消息不是新闻,市井小民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也不是新闻。
而今,微博的降临,陡然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新闻漂浮不断地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喷涌而出,它不再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
以前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现在都成了新闻本身,记者所寻找的目击证人如果自己上微博,就成了新闻的发布者。
约翰•费斯克在《阅读大众文化》一书中曾经揭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等级。
播报新闻的电视主持人、电视台所连线的远方记者以及记者所采访的目击证人,分别处于真实性的三个等级之中。
新闻机构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使其处于真实性等级序列的最高端。
主持人的话语不代表自身,他或她是规范的新闻话语的化身,尽管电视台主持人离事发地点空间距离最远;而目击证人处于真实序列的低端,虽然他们就在事发现场。
目击证人作为具体的个人,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特定视角,尽管所言真实,但往往不够全面,可能还有其他目击证人来加以补充。
真实的新闻报道只有在经过记者和电视台的综合之后,才被社会所认可。
今天在微博新闻中,这种真实性的级差似乎被消解了,微博与微博之间是等距离的,都在点击鼠标的一念之间.特别是当记者和主持人也开微博时,人们发现每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每个人也同样具有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
与此相应,新闻的独家报道和第一时间播报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微博上几乎全是独家报道,并配以第一时间的个性评论,应当说,微博为新闻的民主化做出了大贡献。
在传统和惯例中,正规的新闻机构因为其报道公共事件并采取公众的立场,人们习惯将它看成公众的代言人而获得了某种规范性和权威性。
2014 -2015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命题人:刘艳红做题:薛驰审核:史延龙2015年5月12日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社会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秩序井然的、是礼教森严的,乃至使人们认为,缺乏自由,似乎就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而在个性解放的今天,每一个人对自由的渴望都显得尤为迫切,于是对中国这一古老传统心便怀不满。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自由”。
自由,在国学里也是随处可见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道法自然”,意思是说:大道之行,既是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是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为紧密、更为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为强烈。
一篇著名的《逍遥游》,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
《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上能飞天,下能入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
其实,庄子哪是以如此瑰丽的笔墨来仅仅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
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他不改其乐的,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香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可见,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
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
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陋巷,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甚至,提倡法制、法度严明的法家,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相矛盾。
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
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
所以,法家的“明法度”其实是更好地规范了“享自由”。
如果在现实社会的严格秩序之内,一个人的灵魂依然能充分体会到自由,那么这样的灵魂才真正具有力度,甚至具有艺术性。
中国古代的士人就是如此。
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受案牍之劳形、受朝堂之艰险、受宦海之沉浮、受宵小之倾轧而感觉受到待遇不公、受到制度禁锢、受到官场奴役、受到志向束缚的时候,他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逃避到山林隐逸而不问世事,不是投降给世道艰难而躲避退缩——他们总认为,遁入世外不是读书人的理想抱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负重前行中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才是真正的人生自由。
所以,他们在任何困境里都努力自我调节,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这些构成了他们快乐纵横的自由王国。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
自由,从来不在远方的乌托邦,而就在当下的轻安自在;自由,从来不依靠他人的给予,而全在自我的获得。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由抵得上心灵的自由强大有力。
(选自曹雅欣《国学中的自由》)1.下列关于国学中的自由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国学里是随处可见“自由”的,比如儒家责任里的闲情,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法家理性下的游弋,士人重压时的释放等等。
B.国学里的自由在道家的表现可以是老子的“道法自然”,也可以是庄子的超越现实局限,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C.国学里的自由在儒家那里的表现是身在陋巷、心在书香的精神享受,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儒家的生活像是大地上的苦行僧。
D.国学里的自由在法家那里的“明法度”就是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只有在法度之外才是行动自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老子的“道法自然”认为道之所在就是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
B.儒家和道家,他们有不同的人生信条,而对生命状态存在的理解上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陋巷,都应该自由而活。
C.法家虽然提倡法制,严明法度,但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矛盾,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
D.中国古代的士人认为真正的人生自由只有在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中才能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国学中的自由,其实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它是在当下的轻安自在,是自我的获得,在儒家、道家、法家那里都能体现这一点。
B.中国古代士人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隐逸山林,也不是降世退缩,而是在负重前行中实现理想抱负。
C.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一个人真正的自由是心的自由,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自由”,而自由不只是西方价值观才存在的,在国学中也随处可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
后母,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
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
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
周武帝特爱重之,养于宫中,异他甥。
时武帝纳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窃言于帝曰:“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
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
”武帝深纳之。
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
”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
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
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及周武帝崩,后追思如丧所生。
隋文帝受禅,后闻而流涕,自投于床曰:“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
”毅与长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矣!”后事元贞太后,以孝闻。
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
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
炀帝时,高祖为扶风太守,有骏马数匹。
常言于高祖曰:“上好鹰爱马,公之所知。
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
”高祖未决,竟以此获谴。
未几,后崩于涿郡,时年四十五。
高祖追思后言,方为自安之计,数求鹰犬以进之,俄而擢拜将军,因流涕谓诸子曰:“我早从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
”帝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后祔葬献陵。
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太穆顺圣皇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窃.言于帝曰窃:私下B.武帝深纳.之。
纳:接受C.毅大悦,遂归.于我帝归:归顺D.汝勿妄言..,灭吾族矣妄言:胡说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东”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
B.“姒娣”即娣姒,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即妯娌,兄弟的妻子的合称。
文中是指后者。
C.“擢拜”提拔授官。
如《后汉书·赵岐传》:“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擢拜并州刺史。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窦氏是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后来嫁给高祖为妻。
B.窦氏年幼时就曾劝说武帝以百姓为念,善待娶自突厥的皇后。
C.窦氏父母商定,射中门屏上所画孔雀眼睛者才可娶窦氏为妻。
D.窦氏的陵园被修建成寿安陵,后来与高祖合葬在此。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
(2)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8.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5分)9.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
(2)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劝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句子是:,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挂鸟刘泷夜来雪下得从容,小山村像铺展开的宣纸,收拢了一地的梅花。
老两口起得早,她做饭,他扫雪,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山沟袖珍,叫凤翅坡。
别人都搬走了,自家孩子去了城里,一条沟仅剩老两口。
他叫她“老伴”,她叫他“当家的”。
这么多年,习惯了。
见他扫雪呢,她嗔道:“当家的,咋忘了自己的营生?”“是呢!”他拍下额头,扔下扫帚,碎步跑到沟里去。
沟里场院边一块向阳的坡地上,有两片像渔网那样的挂鸟网。
鸟网的线绳为土褐色,挂在两根坚硬的檩条上,张网以待。
当然,人撞上无所谓,鸟撞上肯定走不了啦。
他养成了习惯,每天一早要跑到这里。
他来不是捉鸟,而是给鸟放生的。
唉,孩子拴的网,老人不好违拗,只好出此下策。
腊八那天,城里的闺女和姑爷回来了。
姑爷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气不减,开车拉来鸟网,要挂鸟。
而且,居然当天真有两只呆头呆脑的山鸡挂在了网上。
傍晚,姑爷把缚住双腿的山鸡扔进汽车后备厢,说去城里给领导进贡。
行前,姑爷嘱咐:“爸,妈,精心些,有飞鸟挂网,就给我们攒看啊。
”也是,这个地方偏,林草茂密,那些鸟,什么喜鹊、啄木鸟、布谷鸟、山鸡、斑鸡、野鸽子、蜡嘴、金翅、红嘴蓝尾鹊,很多,不时在天空和林间飞过,花花绿绿的,很迷幻,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