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剖析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剖析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剖析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剖析

课程论文

学 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 业 应 用 化 学

年 级 2013 级

姓 名 张 忆 恒

课 程 化学电源

论文题目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

指导教师 卢 先 春

成 绩

2016年5月20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 微型H2-O2(空气)燃料电池 (2)

2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3)

2.1 μDMFC结构和工作原理 (4)

3 微型甲酸燃料电池 (6)

4 微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6)

5 结论 (7)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微型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张忆恒学号:20135052012

化学化工学院2013级应用化学

课程名称化学电源

摘要:燃料电池因其清洁无污染,比功率密度高,无需充电,补给燃料快速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重视。且微型燃料电池因其尺寸微小倍受青睐。本文讨论了分别以纯氢、甲醇和甲酸为燃料的微型燃料电池和微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原理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微型燃料电池;氢;甲醇;甲酸

Research progress in micro-fuel cells

Abstract: Man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to the fuel cells because of its clean and

non-polluting, high specific power density, without charge, fast and easy refueling.Meanwhile micro-fuel cells is acclaimed for its small size.The micro-fuel cells using hydrogen from

pure hydrogen, methanol and formic acid as fuels and micro solid oxide fuel cell were discussed. The materials used in micro-fuel cells for the portable electronics were outlined.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micro-fuel cell such as micro lectomechanical system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Meanwhile it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of Micro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MDFC).

Keywords:micro-fuel cell; hydrogen; methanol; formic acid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手、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对微型能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燃料电池是不经过燃料的燃烧而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微型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便携能源,具有高效、高能量密度、体积小、成本低、环境好等优点。因此近年来,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微型燃料电池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

1 微型H2-O2(空气)燃料电池

微型H2-O2(空气)燃料电池的结构与储氢材料的性能紧密相关。由于MEMS技术的发展,微型H2-O2(空气)燃料电池的研究有许多报道[1-6],电池性能列于表1。

表1

MEMS技术多选择硅基材料,使燃料电池的成本很高。硅基材料的替代物可以是PDMS或其他聚合物材料。

湿法化学刻蚀技术也是制备微通道的方法之一。N.F.Wan等[7]采用HF和HNO3为刻蚀溶液,在100μm厚的钛材料上制备微通道,再在钛材料上涂覆Vulcan XC-72炭黑和40%的PTFE构成的多孔层。将Nafion112膜-催化剂集合体夹在两片带有涂层的钛材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料中间,在9 MPa、140℃下热压2 min,即制成单体电池。在完全自呼吸的条件下,22℃、H2-空气运行,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为120 mW/cm2。

双极板材料的选择是制备微型H2-O2空气)燃料电池的重要因素。选择的材料要降低双极板与MEA之间的接触电阻,并解决双极板与流场之间压力均匀分配的问题。

影响微型H2-O2(空气)燃料电池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流场。微型H2-O2(空气)燃料电池中,微通道的雷诺系数非常低(0.001~0.1)。A.S.Rawool等[8]计算发现,在蛇形流场中流量随多孔扩散层渗透量的增大而增加。S.S.Hsieh等[9]比较了采用蛇形、网格状和交指状等3种流场的电池的性能,发现采用交指状流场的电池的性能最好。这归结于反应气体在微通道内的对流传递机理和合理分配的综合效果。

R.S.Jayashree等[10]研究的液流燃料电池(LFFC)不采用Nafion膜作为隔膜,而是利用微通道内液体流动的特点,即液体呈层流流动,与其他流体不混流,将酸性流体(如H2SO4)或碱性流体(如KOH溶液)作为流动的电解质膜,将阴阳极的气体分开。他们研究了电阻、流速(H2、O2和电解质)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大功率密度为191 mW/cm2。LFFC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但存在一些问题。

自呼吸式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氧气来自空气,除去了空气循环系统和加热系统。李巨峰等[11]发现采用阴极无流场结构,在室温、常压下,自呼吸式微型PEMFC的峰值功率密度约有115 mW/cm2,最大放电电流密度可达0.51 A/cm2。氢气流量和电池放置的方向性,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小;降低质子交换膜的厚度,电池的性能提高。反应气体通过薄膜渗透的现象轻微。自呼吸式微型PEMFC无水热管理系统,在0.2 A电流下放电,运行341 h,性能稳定,电压波动约为0.02 V,运行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平衡。

2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Micro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μDMFC)是微型化的DMFC,整体尺寸一般在厘米级,具有能量密度高(是同体积锂离子电池的5倍)、室温快速启动、燃料便于存储和运输、充电迅速等突出优点,尤其适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PDA、MP3、单兵电源等,因而目前世界各国对这方面的技术及应用研究方兴未艾,μDMFC开始在不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如图2.1所示)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

图2.1 部分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样机

2.1 μDMFC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2.2和图2.3分别为μDMFC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膜电极“三合一”(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阴、阳极集流板和端板组成,MEA由质子交换膜及两侧的燃料电极和氧化剂电极组成,每侧电极又由催化层和多孔的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GDL)组成。质子交换膜起传导质子和阻隔电子的作用,一般采用全氟磺酸膜制成,目前商业化的产品是杜邦公司的Nafion TM系列。阳极和阴极催化剂成份分别为纳米级的Pt-Ru/C和Pt,其中阳极加入Ru是为了防止甲醇中间氧化产物(如CO)引起的Pt催化剂中毒。催化剂可转压到质子交换膜上(涂敷有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称为Catalyst一Coated Membrane,CCM),也可喷涂到扩散层上的毗邻质子交换膜的一侧。催化层的外侧为气体扩散层,一般为碳纤维编织的碳纸或碳布,可根据需要在扩散层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疏水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典型的商业化产品为Toray公司的TGP一H系列碳纸。扩散层起传导电子的作用并可使电池工作过程中阴、阳两极的气体和液体分别通过各自通道向催化层活性位扩散(燃料和氧化剂)或离开活性位(反应产物),有助于在燃料一催化剂一电解质之间形成稳定的三相反应界面。在质子交换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膜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催化层和多孔电极常被热压为一体,即膜电极组件(MEA)。阴、阳极集流板分别位于MEA的两侧,在电池中起到收集电流和分配反应物的作用,集流板上有流场,因此也称之为流场板。

μDMFC工作时,需要事先将各部件组装为一体,即将MEA置于两片带有流场的集流板之间,再用两块刚性较好的端板将其夹紧就形成一个单电池。夹紧力(封装压力)的大小要适当,既要减小扩散层和集流板间的接触电阻以尽量降低电池内电阻导致的功率损失,又要避免扩散层的孔隙率太低而影响传质导致的电池性能下降。

图2.2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图[11]

图2.3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图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

μDMFC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在阳极一侧,甲醇水溶液通过集流板和扩散层到达催化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H+、e- 和CO2,其中CO2通过扩散层返回到阳极流场,H+以水合质子的形式在电场作用下透过质子交换膜迁移到阴极,由于质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传导H+并阻隔e-),阳极生成的e- 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e- 流经外部电路形成电流并驱动负载。在阴极侧,从阳极迁移到阴极的H+和e-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O2结合生成水,生成的水通过阴极扩散层返回到阴极流场。因此电池内的总反应为,甲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具体反应过程如式所示:

阳极甲醇氧化半反应:

阴极氧气还原半反应:

电池总反应:

3 微型甲酸燃料电池

甲酸是DMFC中甲醇在阳极氧化的中间产物之一。甲酸-氧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45 V,甲酸由阳极到阴极的渗透很小。K.L.Chu等[12]采用纳米多孔硅膜,阳极进料为5 mol/L HCOOH和0.5 mol/L H2SO4,空气自呼吸式阴极,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为30 mW/cm2。S.Ha等[13]采用Nafion112膜,阳极为Pt-Ru催化剂,阴极为Pt催化剂,电池在30℃时的最大功率密度为110 mW/cm2;采用Pd催化剂,电池的功率密度可达到250 mW/cm2。

4 微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建立在氧化钇(Y2O3)稳定的氧化锆(YSZ)电解质上。目前工艺水平下的氧化锆基SOFC,为了得到合理的能量密度,一般都在800~1 000℃左右工作。高温给SOFC带来了材料、密封和结构上的问题,如电极的烧结、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化学扩散及热膨胀系数、不同材料之间的匹配和双极板材料的稳定性等。发展中、低温微型SOFC,可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减少高温使用对材料的苛刻要求,还可提高电极稳定性,延长电池寿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SOFC的规模化和民用化。制备复合阴极是改善中、低温条件下电极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Shao等组装的高功率密度的微型SOFC,在500~600℃时的功率密度可达250 mW/cm2[14-16]。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5 结论

燃料电池因高能量转换效率、低噪声、无污染及可靠性高等优点使其被认为是21世纪绿色能源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公众认知度的深入以及来自政府的支持加大,都会加速推进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微型燃料电池的比能量密度高,在微型移动电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微型氢氧(空气)燃料电池在微型化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方面还有问题,需要解决。由于单位有效电极面积性能低,微型DMFC系统的性能较低。微型甲酸燃料电池是在微型DMFC 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需要提高构成系统组件的性能。作为一类新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DMFC发电技术还远未成熟,其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多的观念和技术上的突破。

我国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发展离发达国家有不少差距,想要技术发展领超国外须首先从能源方面着手。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

参考文献

[1] Lee S,Chang-Chien A,Cha S,et al.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micro fuel cell array

with`flip-flop' interconnection[J].J Power Sources,2002,112(2):410-418. [2] Meyers J,Maynard H.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miniaturized PEM fuel cells[J].J Power

Sources,2002,109(1):76-88.

[3] Modroukas D,Modi V,Fréchette L.Micromachined silicon structures for

free-convection PEM fuel cells[J].J Micromech Microeng,2005,15(9):S193-S201.

[4] Yeom J,Mozsgai G Z,Flachsbart B R,et al.Micro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ilicon-based millimeter scale,PEM fuel cell operating with hydrogen,methanol,or formic acid[J].Sens Actuators,B,2005,107(2):882-891.

[5] Yu J,Cheng P,Ma Z,et al.Fabrication of miniature silicon wafer fuel cell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J].J Power Sources,2003,124(1):40-46.

[6] Zhang X G,Zheng D,Wang T,et al.A preliminary study of a miniature planar 6-cell

PEMFC stack combined with a small hydrogen storage canister[J].J Power Sources,2007,166(2):441-444

[7] Wan N F,Wang C,Mao Z Q.Titanium substrate based micro-PEMFC operating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J].Electrochem Commun,2007,9(3):511-516.

[8] Rawool A S,Mitra S K,Pharoah J G.An investigation of convective transport in micro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J].J Power Sources,2006,162(2):985-991.

[9] Hsieh S S,Yang S H,Feng C 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a

H2/air micro PEMFC with different flow fields by impedance spectroscopy[J].J Power Sources,2006,162(1):262-270.

[10] Jayashree R S,Mitchell M,Natarajan D,et al.Microfluidic hydrogen fuel cell with

a liquid electrolyte[J].Langmuir,2007,23(13):6 871-6 874.

[11] CHEN R,ZHAO T S, Porous current collectors for passiv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J],Electrochimica Acta,2007,52:4317一4324.

[12] Chu K L,Gold S,Subramanian V,et al.A nanoporous silicon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for on-chip micro fuel cell applications [J].J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2006,15(3):671-677.

[13] Ha S,Larsen R,Masel R I.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Pd/C nanocatalyst for direct

formic acid fuel cells[J].J Power Sources,2005,144(1):28-34.

[14] Li Song(李嵩),SUN Xue-li(孙雪丽),JI Shi-jun(季世军),etal.低温SOFC用阴极材料

LaNi0.6Fe0.4O3[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07,37(1):44-45.

[15] LIU Yang(刘扬),GAO Wen-yuan(高文元),SUN Jun-cai(孙俊才).SOFC复合阴极的研究进展

[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06,36(3):234-236.

[16] Shao Z P,Haile S M,Ahn J,et al.A thermally self-sustained micro solid-oxide

fuel-cell stack with high power density[J].Nature,2005,435(7 043):795-798.

氢氧燃料电池基础知识集锦

氢氧燃料电池基础知识集锦 氢氧燃料电池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的动力电源,一般以氢气、碳、甲醇、硼氢化物、煤气或天然气为燃料,作为负极,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正极.和一般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是预先放在入的,因而电池容量取决于贮存的活性物质的量;而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燃料和氧化剂)是在反应的同时源源不断地输入的,因此,这类电池实际上只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一:氢氧燃料电池特点 这类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容量大、比能量高、功率范围广、不用充电等优点,但由于成本高,系统比较复杂,仅限于一些特殊用途,如飞船、潜艇、军事、电视中转站、灯塔和浮标等方面。 二:氢氧燃料电池的分类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可分为离子膜、培根型和石棉膜三类。 1.离子膜氢氧燃料电池:用阳离子交换膜作电解质的酸性燃料电池,现代采用全氟磺酸膜。电池放电时,在氧电极处生成水,通过灯芯将水吸出。这种电池在常温下工作、结构紧凑、重量轻,但离子交换膜内阻较大,放电电流密度小。

2.培根型燃料电池:属碱性电池。氢、氧电极都是双层多孔镍电极(内外层孔径不同),加铂作催化剂。电解质为80%~85%的苛性钾溶液,室温下是固体,在电池工作温度(204~260°C)下为液体。这种电池能量利用率较高,但自耗电大,起动和停机需较长的时间(起动需24小时,停机17小时)。 3.石棉膜燃料电池:也属碱性电池。氢电极由多孔镍片加铂、钯催化剂制成,氧电极是多孔银极片,两电极夹有含35%苛性钾溶液的石棉膜,再以有槽镍片紧压在两极板上作为集流器,构成气室,封装成单体电池。放电时在氢电极一边生成水,可以用循环氢的办法排出,亦可用静态排水法。这种电池的起动时间仅15分钟,并可瞬时停机。比磷酸铁锂电池要更环保。 三: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

(整理)微电网并网系统的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

题目:微电网并网系统的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学号:S130******** 姓名:唐福顺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微电网并网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控制器包括对于每个分布式电源的内部电压和电流环控制环和外部控制功率均分以及控制由并网转为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功率分配问题的外部有功无功控制环。控制器还包括同步算法来确保当故障清除后平滑的自动并网。通过控制器的合理搭建,可以实现系统可以在并网和孤岛模式转换过程中并不影响外界的负荷。并且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或者是微能源例如光伏,小型风机,燃料电池开始以分布式电源的形式并入大电网。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包含着许多系统化的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这个概念随之产生。与传统的集中式电源相比,微电网可以在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下运行,因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源质量。额外它还包含了所有单个微电网系统的优点。为了更好地控制微电网,在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下我们采用外部了功率环和内部电压环双重控制。这些控制算法应该在各个并联的分布式电源之间没有信息连接,可以分开单独控制。因此,每一个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算法应该只使用自己当地能测量到的变量进行反馈。还有,我们还期望当大电网出现故障离网时,各个分布式电源之间能够迅速反应来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输出功率来保证功率平衡以及当故障清除后微电网和大电网的再次同步运行然后平滑并网。 为了实现上述性能,本文对各个分布式电源采用一种统一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即,在控制输出电压的前提下,设计控制器控制功率环,它能够控制并网模式下的功率流动,能够保证在孤岛模式下使各个分布式电源有功和无功的合理分配,以及在再次并网之前实现微电网和大电网的再同步。这种控制器响应迅速,并且保证微电网能够在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下平滑转换并且不影响与其相连接的负载。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这种控制器设计具有良好的效果。 系统配置 Fig1展示了本文的微电网配置图,这里采用了两个并联的分布式电源DG1和DG2.每个分布式电源由直流源、PWM控制的电压源型逆变器以及LC滤波器。在正常的运行模式下,微电网通过STS(静态转换开关)在PCC点处与大电网相连接。在这种模式下,两个分布式电源来提供对负载123的功率和电压支持,这种配置减少了大电网的负担和大电网的功率传送并且提高了负荷的对大电网扰动的抗干扰能力。 Fig 1 微电网的配置 当大电网出现故障时,在半个周期内STS打开来断开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的连接,那么这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 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冯铖炼 指导老师:索艳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通过记录电池的放电特性,熟悉燃料电池极化特性 3.研究燃料电池功率和放电电流、燃料浓度的关系 4.熟悉电子负载、直流电源的操作 二、工作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为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的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向氢电极供应氢气,同时向氧电极供应氧气。氢、氧气在电极上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电解质生成水。这时在氢电极上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在氧电极上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接通电路后,这一类似于燃烧的反应过程就能连续进行。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则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氧气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装置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物都在电池外部它只是提供一个反应的容器 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由电池外提供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反应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 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它由正极、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中间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2013年正发展为直接使用固体的电解质。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起作用的成分为氧气)。氢在负极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当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就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此过程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发电原理与可夜间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有异曲同工之妙。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惰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 利用这个原理,燃料电池便可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向外部输电,所以也可称它为一种"发电机"。 一般来讲,书写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高度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若电解质溶液是碱、盐溶液则

燃料电池及其发展前景

燃料电池及其发展前景 燃料电池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 Raymond George Klaus Hassmann燃料电池具有非同寻常的性能:电效率可达60%以上,而且可以在带着部分负荷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维修,除了有低比率碳氧化物排放外几乎没有任何有害的排放物。文章介绍按温度划分的4种主要燃料电池(PEMFC、PAFC、MCFC和SOFC)的性能,重点介绍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With demonstration projects fuel cells are Well uder way toward penetrating the power market,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four types of fuel cells which are PEMFC,PAFC,MCFC and SOFC.Then it puts the emphasis on SOFC and its application market.燃料电池是通过由电解液分隔开的2个电极中间的燃料(如天然气、甲醇或纯净氢气)的化学反应直接产生出电能。与汽轮发电机生产的电能相比,燃料电池具有非同寻常的特性:它的电效率可达60%以上,可以在带部分负荷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维修,而且除了排放低比率碳氧化物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有害排放物。1 燃料电池的分类目前研制的燃料电池技术在运行温度上有不同的类型,从比室温略高直到高达1000℃的范围。大多数工业集团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以下4种主要类型上:(1)运行温度在60-80℃之间的聚合物电解液隔膜型燃料电池(PEMFC);(2)运行温度在160-220℃之间的磷酸类燃料电池(PAFC);(3)运行温度在620-660℃之间的熔融碳酸盐类燃料电池(MCFC);(4)运行温度在880-1000℃之间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可以将这些类型的燃料电池划分为低温型(100℃及以下)、中温型(约200℃左右)及高温型(600-l000℃)燃料电池。表1简要地列出了各种类型燃料电池的性能。中温型和高温型燃料电池适于用在静止式装置上,而低温型燃料电池对于静止装置和移动式装置都适用。实用装置的功率容量差别也很大,可以给笔记本电脑及移动电话供电(数以W计),也可以给居民住宅(数kW)或是分散的电热设备和动力设备(数百KW到数MW)供电。最适于用来驱动汽车的是低温型燃料电池。根据使用期限成本进行的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就发电成本而言,SOFC型燃料电池要PEM型低30%。这个结果是根据SOFC型燃料电池的电效率比PEM型的高,

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

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 燃料电池是一类新型化学电池。氢气、氧气、甲烷等都可以成为它的原料。它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无污染、节约金属资源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这类电池必须用特殊的催化剂,而该类催化剂现在制造困难,价格昂贵,所以,这类电池还不能普及,仅能应用于人造卫星、太空站等高科技领域。我们运用已学过的原电池、电解池知识,在学校科技活动中,我创新制作了可用于演示的氢氧燃料电池,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一.用具和原料 U型管,石墨碳棒,分液漏斗,酒精喷灯,低压直流电源,3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30%的稀硫酸),橡皮塞(双孔),导线等。 二.制作原理 用多孔碳棒作燃料电池的正、负极,30%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负极吸附氢气,正极吸附氧气。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氢放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的氧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2H2+4OH-_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总反应2H2 + O2= 2H2O 三.制作过程 1.多孔碳棒的加工 将石墨碳棒放在酒精灯喷灯上加热除去其中的胶质,并淬火3---4次,即形成多孔碳棒,也就是多孔碳电极。

2.把多孔碳电极、U型管、分液漏斗、橡皮塞(双孔)按图所示组 装;再通过分液漏斗向U型管中注满氢氧化钠溶液,密闭。 3.氢气、氧气的制备 调节低压直流电源的电压到6伏,并把其正、负极分别与图装置中的两个碳棒电极相连接;接通电源,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制取氢气、氧气,且制得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去掉电源,上图所示装置就成为一只氢氧燃料电池。 四.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 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灵敏电流计的正、负极连接,可以看到电流计指针偏转。如果把两个氢氧燃料电池并联,再与发光二极管串联,二极管发光。经实验测定,一只氢氧燃料电池可提供0.1安以上的电流,1.5伏以上的外电压。

燃料电池的原理及发展

燃料电池原理与发展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持续的通过发生在阳极和阴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燃料电池与常规电池的区别在于,它工作时需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输入燃料和氧化剂,只要持续供应,燃料电池就会不断提供电能。由于燃料电池能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因此,它没有像普通火力发电厂那样的通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的能量形态变化,可避免过程中转换损失,达到市制发电效率。 近20多年来,燃料电池经历了碱式、磷酸、熔融碳酸盐和固体电解质等几种类型的发展阶段。美、日等国已相继建立了一些碳酸燃料电池电厂、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厂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厂。燃料电池的结构与普通电池基本相同,有阳极和阴极,通过电解质将这两个电极分开。与普通电池的区别是,燃料电池是开式系统。它要求连续供应化学反应物,以保证连续供电。其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构成,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电化学电池类似,燃料在阳极氧化,氧化剂在阴极还原,电子从阳极通过负载流向阴极构成电回路,产生电流。 介绍一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一、MCFC概述 1.1 燃料电池简述燃料电池(FC)是一种将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结构如图1-1所示。它的发电方式与常规的化学电源一样,电极提供电子转移的场所,阳极催化燃料(如氢)的氧化过程,阴极催化氧化剂(如氧)的还原过程,导电离子在将阴阳极分开的电解质内迁移,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并构成总的电回路。在电池内这一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过程等温进行,即在燃料电池内,可在其操作温度下利用化学反应的自由能。但是,燃料电池的工作方式又与常规的化学电源不同,它的燃料和氧化剂并非贮存在电池内。同汽油发电机相似,它的燃料和氧化剂都贮存在电池之外的贮罐中。当电池工作时,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送入燃料和氧化剂,排出反应产物,同时排出一定的废热,以维持电池温度的恒定。燃料电池本身只决定输出功率的大小,其贮能量则由燃料罐和氧化剂罐的贮量决定。总体上,燃料电池具有以下特点: (l) 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 (2) 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由单电池性能、电极面积和单电池个数决定。

微电网控制与保护学习心得

微电网控制与保护学习心得 摘要:本文介绍了文献查阅后总结的微电网的基本知识和微电网控制与保护相关的一些问题。微电网的出现协调了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矛盾,对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对用户则表现为可定制的电源,可以提高本地供电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但是目前我国微电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微电网的保护和控制问题是目前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广泛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微电网的保护既要克服微电网接入对传统配电系统保护带来的影响,又要满足含微网配电系统对保护提出的新要求,这方面的研究是保证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些现有的文献中提及的微电网继电保护方法和保护方案。 关键词:微电网;控制;保护;分布式发电 Abstract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basics of micro grid and micro grid control and protection-related problems. The emergence of micro-coordination of a large power grid and distributed power conflicts, the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large power controlled unit, users can custo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supply, can improve local supply reliability and reduce feeder loss. Bu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grid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tudied. Microgrid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is widely used for energy systems one of the main technical bottlenecks. Microgrid protection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the Microgrid access to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system impact, but also to meet with micro network distribution system to protect the new requir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nsure that distributed generation energy supply system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key.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mentioned methods and microgrid relay protection scheme. Key Words:Microgrid; Control; Protection;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一、微电网基本知识 当前电力系统已成为集中发电、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大型互联网络系统。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凸现,如运行难度大、难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可靠性及多样化用电需求等。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充分暴露了大电网的脆弱性。鉴于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始广泛研究分布式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是指直接布置在配电网或分布在负荷附近的发电设施,能够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分布式电源位置灵活、分散,能与大电网互为备用,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输电网从电厂向用户远距离和大功率输电的功能。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分布式发电已成为一股影响电力工业未来面貌的重要力量。 1) 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需要。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可再生能源,因此,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备受关注,快速发展并开始规模化商业应用,而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大都是小型的、星罗棋布的。 2) 保护环境的需要。CO2 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为保护环境,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纷纷立法,扶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其他清洁发电技术(如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 ,有利地推动了DG的发展。 3) 天然气发电技术的发展。对于天然气发电来说,机组容量并不明显影响机组的效率,并且天然气输送成本远远低于电力的传输,因此比较适合采用有小容量特点的DG。 4) 避免投资风险。由于难以准确地预测远期的电力需求增长情况,为规避风险,电力公司往往不愿意投资大型的发电厂以及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此外,高压线路走廊的选择也比较困难。这都促使电力公司选择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DG项目来就地解决供电问题。 尽管分布式电源优点突出,但分布式电源相对于大电网来说是一个不可控电源,大电网也往往限制或隔离分布式电源。为了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矛盾,学者又提出了微电网的概念。

中国燃料电池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燃料电池发展前景分析 燃料电池是将燃料具有的化学能直接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根据电解质种类不同,燃料电池基本分为五种:碱性燃料电池(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磷酸燃料电池(PA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点: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污染零排放;模块化结构,维护保养成本低;燃料来源广泛,通过多种方式制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凭借其特性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对比其他几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电池输出功率密度高,质量功率高,可在室温条件下工作,同时起动迅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种类

质子交换膜电池主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双极板等构成。当它工作时,氢气进入阳极扩散层,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质子和电子;氧气进入阴极扩散层,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电子转变为 O2- 离子;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与 O2-作用形成水,电子则通过外电路回到阴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提供电能。 一、电池系统 电池系统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而电池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包括上游矿产等相关资源,中游的电池系统、电机电

控以及下游的整车厂、加氢站及服务等。燃料电池电池系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电池堆,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扩散层和双极板;二是其他部件,包括空压机、储氢瓶。 电池堆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扩散层和双极板。其中质子交换膜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催化剂决定电极反应的效率;扩散层起到支撑催化层,收集电流,传导气体和排出水作用;双极板则负责把燃料和空气分配到两个电极表面以及电池堆散热。 电池堆组成部分情况

氢氧燃料电池

一、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一般就是以惰性金属铂(Pt)或石墨做电极材料,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总反应为:2H2 +O2 === 2H2O 电极反应特别要注意电解质,有下列三种情况: 1.电解质就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 负极发生得反应为:H2 +2e- ===2H+,2H+ + 2OH—===2H2O,所以: 负极得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 2H2O; 正极就是O2得到电子,即:O2+ 4e—===2O2-,O2—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单独 存在,只能结合H2O生成OH—即:2O2- + 2H2O=== 4OH—,因此, 正极得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4e- === 4OH—。 2。电解质就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 负极得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正极就是O2得到电子,即:O2 +4e- ===2O2—,O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生成H2O即:O2—+2 H+=== H2O,因此 正极得电极反应式为:O2 +4H++4e- === 2H2O(O2 +4e—=== 2O2—,2O 2- + 4H+=== 2H2O) 3、电解质就是NaCl溶液(中性电解质) 负极得电极反应式为:H2+2e-=== 2H+ 正极得电极反应式为:O2 +H2O+4e-===4OH- 说明:1、碱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H+ 2、酸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OH— 3、中性溶液反应物中无H+ 与OH— 4、水溶液中不能出现O2- 二、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用碱或酸作为电解质: 1. 碱性电解质(KOH溶液为例) 总反应式:2CH4O +3O2 +4KOH=== 2K2CO3 +6H2O 正极得电极反应式为:3O2+12e-+ 6H20===12OH- 负极得电极反应式为:CH4O-6e-+8OH- ===CO32—+ 6H2O 2、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 总反应: 2CH4O +3O2===2CO2 + 4H2O 正极得电极反应式为:3O2+12e—+12H+===6H2O 负极得电极反应式为:2CH4O-12e-+2H2O ===12H++ 2CO2 说明: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基本相同 三、甲烷燃料电池 甲烷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两极,电解质溶液为KOH,生成得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 2CO3,所以总反应为:CH4 + 2KOH+ 2O2=== K2CO3 + 3H2O。 负极发生得反应:CH4–8e-+ 8OH—==CO2+6H2OCO2+ 2OH- ==CO32- +H2O, 所以:负极得电极反应式为:CH4 + 10OH-+8e—===CO32—+ 7H2O 正极发生得反应有:O2 + 4e—=== 2O2- 与O2—+ H2O === 2OH— 所以:正极得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

高中化学 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电池工作时,O 2在正极放电的是 A .锌锰电池 B .氢燃料电池 C .铅蓄电池 D .镍镉电池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锌锰电池,正极反应:2MnO 2+2H 2O +2e - ===2MnOOH +2OH - ,MnO 2在正极放电,A 错误。氢燃料电池,正极反应(酸性条件下):O 2+4H + +4e - ===2H 2O ,O 2在正极放电,B 正确。铅蓄电池,正极反应:PbO 2+4H + + +2e -===PbSO 4+2H 2O ,PbO 2在正极放电,C 错误。镍镉电池,正极反应:NiOOH +H 2O +e - ===Ni(OH)2+OH - ,NiOOH 在正极放电,D 错误。 解题必备 1.构造 。 O 2=2H ==2O +22H .电池总反应:2 3.氢氧燃料电池在不同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

介质负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 酸性2H2-4e-===4H+O2+4H++4e-===2H2O 中性2H2-4e-===4H+O2+2H2O+4e-===4OH- 碱性2H2-4e-+4OH-===4H2O O2+2H2O+4e-===4OH- 学霸推荐 1.氢氧燃料电池用于航天飞机,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当得到1.8 L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A.1.8 mol B.3.6 mol C.100 mol D.200 mol 2.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遥感通讯设备等,它的一极通入甲醇,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它能传导氢离子(H+)。电池工作时,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在电极上的反应是O2+4H++4e-===2H2O。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B.电池的总反应式是2CH3OH+3O2===2CO2+4H2O C.电池工作时,H+由正极移向负极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通入甲醇的一极流出,经外电路再从通入氧气的一极流入 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4.H2S废气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为:2H2S(g)+O2(g)===S2(s)+2H2O(l) ΔH=-632 kJ·mol-1,如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燃料电池客车发展情况与技术发展趋势

燃料电池客车发展情况及技术发展趋势一、燃料电池汽车政策分析 《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方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中明确:“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明确了国家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态度。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应用。 在财政补贴层面,国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整车补贴、加氢站补贴、免征购置税以及运营补贴等。其中,整车补贴额度从20万到50万每辆不等,一个加氢站则补贴400万元,运营补贴中,燃料电池客车补贴为6万元/辆/年。 二、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概述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有轨电车)等环节。 氢气制造一般是通过将化石原料、化工原料、工业尾气、可再生能源以及水等经过处理来获取,每种获取途径其成本和环保属性都不同。中国目前主要通过工业尾气处理以及电解水来制氢。长河认为,对于燃料电池来说,现在配套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政府以及行业机构以及专家尽快推进立法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予以规。

长河表示,制氢的方法和方案比较多,而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最大瓶颈和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加氢站。据其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全球加氢站只有228座,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真正投入商业化、用于燃料电池的加氢站只有两座,仅仅限于国比较大的城市,就是和,处于示运营阶段,与国外说的氢高速公路,也就是一条高速公路有多个加氢站相比,差距比较大。 在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中,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氢燃料经过发动机转化为电能应用到终端。长河表示,目前制约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瓶颈,就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虽然国有不少高校和相应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在就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展开相应研究和示性运营应用,但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核心技术,这两年通过评估,能够达到产业化或者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实验分析报告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冯铖炼 实验目的 1. 了解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 通过记录电池的放电特性,熟悉燃料电池极化特性 3. 研究燃料电池功率和放电电流、燃料浓度的关系 4. 熟悉电子负载、直流电源的操作 , 匚作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为还原剂, 氧气作氧化剂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的燃烧反应,将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向氢电极供应氢气,同时向氧电极供应氧气。氢、 氧气在电极上的催化 剂作用下,通过电解质生成水。这时在氢电极上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在氧电极上由于缺少电子 而带正电。接通电路后,这一类似于燃烧的反应过程就能连续进行。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 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则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 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氧气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 这正是水的电 解反应的逆过程。 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 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装置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物都在 电池外部它只是提供一个反应的容器 学号: 1141440057 指导老师: 索艳格 姓名:

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由电池外提供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 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 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 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 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它由正极、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中间 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 2013年正发展为直接使 用固体的电解质。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起作用的成分为氧气),。氢在负极 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当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就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 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 这 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此过程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发电原理与可夜间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有 异曲同工之妙。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惰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 利用这个原理,燃料电池便可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向外部输电,-所以也可称它为一种"发电机"。 i 一般来讲,书写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高度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 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一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I 若电解质溶液是碱、盐溶液则 负极反应式为:,2H2 + 4OH- - 4e~二4场0 正极反应式为:+ 2H2 O + 4广二4OH ■ 若电解质溶液是酸溶液则 负极反应式为:2H2 _ 4牴 —4H 正极反应式为:°2 + 4广+ 4H*二2H2O 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 + 02二2H2 O 在碱溶液中,不可能有H+出现,在酸溶液中,不可能出现 0H —。 实验步骤 ① 连接电子负载,测量开路电压 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反应物质 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 在正、负极上

氢氧燃料电池

一、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一般是以惰性金属铂(Pt)或石墨做电极材料,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电极反应特别要注意电解质,有下列三种情况: 1.电解质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H2 + 2e- === 2H+ ,2H+ + 2OH- === 2H2O,所以: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OH- === 2H2O; 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 2O2- ,O2-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2O生成OH-即:2O2- + 2H2O === 4OH- ,因此,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 4OH- 。 2.电解质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H+ 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 2O2- ,O2- 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生成H2O即:O2- + 2 H+ === H2O,因此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H+ + 4e- === 2H2O(O2 + 4e- === 2O2- ,2O2- + 4H + === 2H2O) 3. 电解质是NaCl溶液(中性电解质)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H+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 4OH- 说明:1.碱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H+ 2.酸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OH- 3.中性溶液反应物中无H+ 和OH- 4.水溶液中不能出现O2- 二、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用碱或酸作为电解质: 1.碱性电解质(KOH溶液为例) 总反应式:2CH4O + 3O2 +4KOH=== 2K2CO3 + 6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 + 6H20===12OH-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O -6e-+8OH- === CO32-+ 6H2O 2. 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 总反应: 2CH4O + 3O2 === 2CO2 + 4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12H+ === 6H2O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H4O-12e-+2H2O === 12H++ 2CO2 说明: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基本相同 三、甲烷燃料电池 甲烷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两极,电解质溶液为KOH,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 2CO3,所以总反应为:CH4 + 2KOH+ 2O2 === K2CO3 + 3H2O。

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应用电化学 论文作业 题目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制药134班 姓名郭莹莹

摘要 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它是一种能够持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发展燃料电池对于改善环境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燃料电池的优点,详细阐述了燃料电池现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研究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燃料电池转换装置应用发展

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燃料电池( Fuel Cell,FC) 是把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按电解质分类,燃料电池一般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磷酸燃料电池( 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PAFC) 、碱性燃料电池( Alkaline Fuel Cell,A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 及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olten CarbonateFuel Cell,MCFC) 等。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主要部件包括: 膜电极组件(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 、双极板及密封元件等。膜电极组件是电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件,由阴阳极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和电解质隔膜组成。电解质隔膜两侧分别发生氢氧化反应与氧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反应产物为水。额定工作条件下,一节单电池工作电压仅为0.7 V 左右。为了满足一定应用背景的功率需求,燃料电池通常由数百个单电池串联形成燃料电池堆或模块。因此,与其它化学电源一样,燃料电池的均一性非常重要。燃料电池发电原理与原电池类似( 见图1) ,但与原电池和二次电池比较,需要具备一相对复杂的系统,通常包括燃料供应、氧化剂供应、水热管理及电控等子系统,其工作方式与内燃机类似。理论上只要外部不断供给燃料与氧化剂,燃料电池就可以续发电。 图1 PEMFC 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从发明至今已经经历了100 多年的历程。于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

氢氧燃料电池

一、氢氧燃料电池 令狐采学 氢氧燃料电池一般是以惰性金属铂(Pt)或石墨做电极材料,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 O2, 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电极反应特别要注意电解质,有下列三种情况: 1.电解质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H2 + 2e- === 2H+ ,2H+ + 2OH- === 2H2 O,所以: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 2e- + 2OH- === 2H2O; 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 2O2- ,O2-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2O生成OH-即:2O2- + 2H2 O === 4OH- ,因此,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 4OH- 。 2.电解质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H+ 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 2O2- ,O2- 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生成H2O即:O2- + 2 H+ = == H2O,因此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H+ + 4e- === 2H2O(O2 + 4e- == = 2O2- ,2O2- + 4H+ === 2H2O) 3. 电解质是NaCl溶液(中性电解质)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H+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 4OH- 说明: 1.碱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H+ 2.酸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OH- 3.中性溶液反应物中无H+ 和OH- 4.水溶液中不能出现O2- 二、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用碱或酸作为电解质: 1.碱性电解质(KOH溶液为例) 总反应式:2CH4O + 3O2 +4KOH=== 2K2CO3 + 6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 + 6H20===12OH-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O -6e-+8OH- === CO32-+ 6H2O 2. 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 总反应: 2CH4O + 3O2 === 2CO2 + 4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12H+ === 6H2O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H4O-12e-+2H2O === 12H++ 2CO2说明: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基本相同 三、甲烷燃料电池 甲烷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两极,电解质溶液为KOH,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2CO3,所以总反应为:CH4 + 2 KOH+ 2O2 === K2CO3 + 3H2O。 负极发生的反应:CH4 – 8e- + 8OH- ==CO2 + 6H2O CO2 + 2OH- == CO32- + H2O,

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应用电化学 论文作业题目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制药134班 姓名郭莹莹

摘要 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它是一种能够持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发展燃料电池对于改善环境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燃料电池的优点,详细阐述了燃料电池现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研究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燃料电池转换装置应用发展 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燃料电池( Fuel Cell,FC) 是把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按电解质分类,燃料电池一般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磷酸燃料电池( 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PAFC) 、碱性燃料电池( Alkaline Fuel Cell,A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 及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olten CarbonateFuel Cell,MCFC) 等。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主要部件包括: 膜电极组件(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MEA) 、双极板及密封元件等。膜电极组件是电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件,由阴阳极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和电解质隔膜组成。电解质隔膜两侧分别发生氢氧化反应与氧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反应产物为水。额定工作条件下,一节单电池工作电压仅为0.7 V 左右。为了满足一定应用背景的功率需求,燃料电池通常由数百个单电池串联形成燃料电池堆或模块。因此,与其它化学电源一样,燃料电池的均一性非常重要。燃料电池发电原理与原电池类似( 见图1) ,但与原电池和二次 电池比较,需要具备一相对复杂的系统,通常包括燃料供应、氧化剂供应、水热管理及电控等子系统,其工作方式与内燃机类似。理论上只要外部不断供给燃料与氧化剂,燃料电池就可以续发电。 图1 PEMFC 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从发明至今已经经历了 100 多年的历程。于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点问题。近20 年以来,燃料电池这种高效、洁净的能量 转化装置得到了各国政府、开发商及研究机构的普遍重视。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便携式电源、分散电站、航空及水下潜器等民用与军用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电站及便携式电源等均处于示范阶段,在商

燃料电池介绍应用论文

摘要燃料电池以其效率高,排放少,质量轻,无污染而深得人们的关注。本文按燃料电池可用电解质的不同来分类,分别对各类燃料电池的原理,结构,优缺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燃料电池电解质电池反应电动车用电源 Abstract The fuel battery is a kind of chemical reactor,which switch the chemical energy to electric energy.Its high efficiency,few dischargement,light weight and no pollution draw public attention.In this article the fuel batteries are classified for different electrolytes,structures,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fuel batteries are reviewed. Key word fuel battery electrolyte battery reaction dynamoelectric power supply. 燃料电池和普通电池有很大的差异,它实际上是一个化学反应器。是一种把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燃料电池没有直接的燃烧过程。而燃料从外部不断输入,它就能不断地输出电能,它的反应物通常是氢和氧等燃料,它的副产品一般是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燃料电池的种类很多,按电池所用电物质的不同来分类。燃料电池大体上分为:碱性电解质燃料电池(AFC),高分子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磷酸型电解质燃料电池(PAEC),熔融碳酸型电解质燃料电池(MCFC)和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燃料电池(SOFC)5类。本文按电池工作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对各类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进行综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