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XX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9.23 KB
- 文档页数:2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现状黄褐斑(chloasma, melasma)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现代医学认为多种病因可致本病,如紫外线照射、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过度疲劳、种族和遗传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较多,其中针灸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方法主要有毫针针刺和耳穴贴压,还有穴位埋线、刺络放血、拔罐等。
笔者查阅了CNKI数据库中近5年国内运用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利用针灸治疗黄褐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综述如下。
1毫针及其复合疗法毫针是针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具,可以针刺全身腧穴[1]。
毛忠南等[2]采用经络美容法,选取百会、风池、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肾俞、手三里、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印堂、四白、颧髎等穴位,配和辨证施针及局部皮损美容针围刺治疗黄褐斑,总有效率93.3%。
张学丽等[3]根据时辰的干支按时取穴,同时取合谷及色斑所在部位腧穴,配合辨证取穴(肝郁气滞加太冲、三阴交、膈俞,脾胃虚弱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肝肾亏虚加三阴交、太溪、关元),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史红裴等[4]选取双侧蠡沟、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或丰隆及中脘、尺泽(右),配合皮损局部围刺和辨证取穴,总有效率90.0%。
宋鹏[5]采用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配合辨证治疗。
总有效率为97.2%。
魏凌霄等[6]采用围刺配合体针辨证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中药辨证治疗。
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朱玉[7]采用辨证针刺配合对大椎及背俞穴进行梅花针叩刺和拔罐治疗,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李子勇等[8]应用皮损局部挂针加直接灸配合体针并辨证配穴治疗黄褐斑,全部有效。
2耳针及其复合疗法“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口问》),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内分泌、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而通过刺激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尤其对调整内分泌的功能非常重要。
《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一、引言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内分泌、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
其中,肝郁血瘀型黄褐斑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表现为面色暗沉、色斑沉着,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
当前,针对黄褐斑的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参差不齐。
本文旨在探讨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背景背俞穴刺络拔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活血等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背俞穴刺络拔罐在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关于其临床效果的研究尚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选取肝郁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黄褐斑面积、色素沉着程度等指标,评价背俞穴刺络拔罐的临床效果。
四、临床效果1. 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后,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黄褐斑面积缩小,色素沉着程度减轻,皮肤颜色得到改善。
2. 安全性评价: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方法安全性较好。
3. 疗程与成本效益分析: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疗程较短,成本相对较低。
与长期使用化妆品或激光治疗相比,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该方法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活血,从而改善患者的皮肤状况。
此外,该方法安全性较好,疗程较短,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因此,背俞穴刺络拔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治疗。
六、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了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的有效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董氏奇穴特效针灸速成班讲义[最新版)--左常波1997.12.9师公董景昌先生左常波与恩师杨维杰博士摄于台北市●董公云:“病非人身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杨师曰:“只有一流的人品,才能成就一流的学问。
”●常波语:“董氏奇穴,永远相信奇迹。
”共45 页第2页目录1.绪论: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 (3)2.董氏奇穴特效核心奇穴 (9)3.董氏奇穴特种针法 (23)4.董氏奇穴针道原理 (26)5.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 (33)6.董氏奇穴临床应用 (35)董氏奇穴疏导促通法治疗痛症 (35)董氏奇穴特效美容针拨术 (36)董氏奇穴治疗妇科病 (36)董氏奇穴治疗疑难病 (36)7.附录:董氏奇穴系列培训班 (44)8. 后记 (45)共45 页第3页共45 页第4页共45 页第5页深入的研究,才会独创数百奇穴,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有很深的渊源。
杨师在十四经穴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五输穴的应用发挥,更是出神入化,妙趣横生。
恩师常常告诫:“要想精于董氏奇穴,必须读通《灵枢》,董氏门生不可不知。
”董氏奇穴看似繁杂,却有其内在规律可遵循,易于掌握。
杨师常说:“真正悟透了董氏奇穴之精神,常用奇穴二、三十个足矣。
”2.2 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
董氏特种针法有四种: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
所谓“倒马针法”,即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的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
两针并用为小倒马针,三针并用为大倒马针。
具体操作可依序扎针,均以得气为度。
董氏奇穴有很多穴本身即是组合穴,需要倒马应用。
每穴均以得气为要。
十四经穴亦可应用倒马针,如内关、间使同时取穴。
倒马针法的应用.是董氏奇穴的独创,临床治疗各种痛症及脏腑病变,疗效非凡。
所谓“动气针法”,即动引其气之义,即在某个特定穴位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的方法,病痛往往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起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停止捻针后,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治疗面部黄褐斑的经验作者:孙清廉来源:《家庭医学》2014年第09期黄褐斑又称褐斑,由于往往状若蝴蝶,故俗称“蝴蝶斑”。
常因妊娠、月经失调、气血虚亏、情志抑郁、长期失眠、妇科肿瘤、服避孕药、内分泌紊乱、患慢性肝肾疾病、长期日晒等引发,但不少患者并无明确原因。
皮损多分布于颧、额、颊、鼻、口的周围,呈褐黑色或咖啡色斑片,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有时会融合成蝴蝶状。
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呈慢性经过,甚至病程长达十余年。
在祖国医学中黄褐斑被称作“黧黑斑”。
笔者认为,黄褐斑完全能消退,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采用中药辨证施治。
笔者近年治疗了大量黄褐斑患者,一般分四型施治。
气滞血瘀型症状平素抑郁多愁善感之人,由于情志不调,肝气郁结,导致气机不行,血运不畅,阻塞经络,形成肝郁气滞血瘀的证候。
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血不能荣养肌肤,天长日久,则面部皮肤出现淡褐斑片。
患者往往伴有冲任失调,经行不畅,经来后期,或有痛经、停经表现,或容易生气动怒,或伴两胁痛胀不舒、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妊娠期间,由于血以养胎,不能上荣于面,故易患此症。
治宜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得生丹、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例柴胡6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6克,木香4.5克,枳壳10克,益母草15克,丹参18克,生地15克,白蒺藜18克。
桃仁、红花、赤芍、泽兰、牛膝、鸡血藤、生山楂、桂枝、香附等常随症加减。
得生丹是笔者老师、著名妇科专家刘奉五(原北京中医院妇科主任)常用的养血理气、舒肝调经经验方。
根据刘师经验,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等疾病,在应用养血调经、活血化瘀药物的同时,加用羌活、荆芥穗、白芷等,取其消风散瘀,促进局部气血之流畅,疏散气血之瘀结。
笔者改用白蒺藜,因其辛能开散,轻扬疏达,善能祛风、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若偏肝郁脾虚者,可改用逍遥散加味治疗,有热者用丹栀逍遥散加生地、赤芍、丹参。
黄褐斑虽辨证可有几种类型,但治疗时均离不开养血活血药物。
其中以川芎、当归、丹参、益母草四药最常用且功效较好。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534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中医面部美容的研究进展关金琦,苟德胜,刘超,韩东岳,王朝辉(通讯作者)(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0 引言中医面部美容是一门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整体观辨证论治,通过调节阴阳、脏腑达到内清脏毒、外疗皮肤的学科,主要有针灸、刮痧、推拿,中药等几种治疗方法[1]。
随着“自然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白皙亮泽的皮肤越来越被东方女性推崇。
人们希望通过美白护理品或者安全有效的医美手段来减轻消除黄褐斑、痤疮等问题。
中医美容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收录了用中草药除疣消斑的美容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收录了美容方剂300多个,在世界著名的药物专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美容中药270多种。
中医美容沿传至今,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并因具有安全、绿色、无副作用等优点深受患者喜爱。
以下作者现将近二十年有关中医美容进行综述。
1 针灸美容针灸美容是中医面部美容的组成之一,具有廉价、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临床常用针灸疗法治疗黄褐斑和痤疮等问题。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日光照射有关[2] 。
黄褐斑主要产生原因是皮肤色素沉积,皮肤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氧化作用下,随皮肤角质细胞新陈代谢,产生黑色素,当黑色素过速生长或者分布布局就会造成局部皮肤过黑及色素沉积[3] 。
陈坚[4]通过针刺足三里穴、外关穴、三阴交穴和曲池穴治疗黄褐斑,有效率达到88.24%。
沈乐[5]采用针灸围刺法治疗60例黄褐斑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
刘志涛等[6]人以局部、脾经、胃经和特定穴为主取穴,同时加取百会、四神聪、前顶、太阳、印堂等穴位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痤疮是一种皮肤代谢产生的慢性炎性病变,陈恒娟等[7]人将体针、腹针和刺络放血结合治疗35例痤疮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1.4%。
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面部超声波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普通针刺组(28例)和针灸美容针疗法及超声波综合治疗组(34例)。
普通针刺组采用针刺手足阳明经及临床常用调理内分泌的穴位如: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太冲、曲池、合谷、外关等。
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针灸美容针及超声波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的体针(穴位基本同前组),面部局部黄褐斑区域的美容针结合超声波(伊藤US-100)治疗,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
两组分别观察黄褐斑的治疗疗效。
结果:经临床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均P<0.01),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组愈显率61.9%(34/21),,总有效率为95.2%(30/32),普通针刺组愈显率为36.8%(7/28),总有效率为76.3%(2/28),,组间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针灸美容针配合面部超声波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显著。
标签::黄褐斑美容针针灸超声波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2例均为2012年10月到2013年12月本院针灸康复科及皮肤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普通针刺组和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组。
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组34例中均为女性,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普通针刺组28例中,也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为55岁:病程最短为1月,最长为22年。
全部病例均经严格筛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及鳞屑;2.无明显自觉症状;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5.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经络美容法治疗黄褐斑120例毛忠南;李占虎;贾建兵【摘要】目的:观察经络美容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黄褐斑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VnC 0.2 g,3次/d;VitE100 mg,3次/d.治疗组90例,采用经络美容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色斑消退情况,评分下降指数.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络美容法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09(022)003【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经络美容法;黄褐斑;辨证论治【作者】毛忠南;李占虎;贾建兵【作者单位】酒泉市中医院,甘肃,酒泉,735000;酒泉市中医院,甘肃,酒泉,735000;酒泉市中医院,甘肃,酒泉,7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42黄褐斑,古谓“面尘”“黑酐”,俗称妊娠斑、蝴蝶斑,是对称性发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斑,好发于鼻、额、颧、口周和面颊等处,多无自觉症状,皮损为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沉着斑,边缘多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曝晒后色素可加深。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肾精亏虚致经络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颜面失养而生褐斑。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与内分泌有关的色素代谢障碍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药物。
2003年5月至2007年11月,笔者运用经络美容法治疗黄褐斑患者18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120例黄褐斑患者均为针灸门诊女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90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1.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2年;发病原因内分泌紊乱67例,化妆品致病5例,日晒2例,口服避孕药2例,不明原因3例。
对照组30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发病原因:内分泌紊乱34例,化妆品致病2例,日晒1例,口服避孕药2例,不明原因2例。
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摘要: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以皮肤色素沉着形成的褐色斑点为特征。
本研究旨在探讨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观察组给予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治疗,对照组给予氨甲环酸湿敷加生理盐水冷敷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通过比较上述指标评价两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颈部及手背等暴露部位出现斑块,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
根据中医理论,黄褐斑的形成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津液不足等因素有关。
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选择了90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通过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评估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观察组接受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治疗,对照组则接受氨甲环酸湿敷加生理盐水冷敷治疗。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分析,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较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并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良好。
面针联合氨甲环酸湿敷能够有效调理肝气,改善气滞血瘀,为治疗黄褐斑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
微针刀松解疗法+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马晓红;吴卿;王星星;王蓓;景慧玲【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22(7)12【摘要】目的探讨微针刀松解疗法+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来院治疗的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
对照组采取桃红四物汤加减+凡士林乳膏外涂,治疗组采取微针刀松解疗法+桃红四物汤加减。
比较两组的黄褐斑皮损总积分、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及满意度。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黄褐斑皮损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
治疗后,治疗组的FSH、E_(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rog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
治疗组的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
结论微针刀松解疗法+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调整性激素水平,提升满意度。
【总页数】5页(P125-129)【作者】马晓红;吴卿;王星星;王蓓;景慧玲【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5.9【相关文献】1.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评价2.小针刀松解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髋关节术后功能障碍的效果3.分析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4.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微针刀浅筋膜层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5.超微针刀松解术联合PGLA微创埋线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谈针灸美容祛斑除痘主持人说: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是美容整形月系列在线的第一场,请专家谈一谈中医针灸治疗青春痘和色斑的问题。
我们荣幸请到了北京世纪神农门诊部的吴西博大夫,请您给网友打个招呼吧?吴西博说:大家好,今天我主要介绍一下中医美容的知识,跟大家交流一下痤疮的治疗,希望广大网友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个地方,相互的交流、学习一下。
主持人说:说起美容、很多女性都非常关心。
那您能不能讲一下针灸美容的特点,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吴西博说:应该说针灸是咱们国家的一个传统的治疗手段,对治疗一些疑难病有一些神奇的作用,只不过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它对减肥、美容有了非常多的作用,所以大家认识比较多一些了。
其实针灸是通过穴位、经脉调整人的气血,达到美容的效果等等。
其实人长色斑主要是气血不合,进而引发虚火,有一些内分泌失调等其他的因素主要的因素都是气血引起的,所以中医说气血不通生百病,气血通了什么病都没有了。
主持人说:您所说的痤疮是指青春痘吗?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吴西博说:现在医学来说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内环境,比如说内分泌紊乱,现在还有一些包括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失。
就是通过一些有痤疮的人的体内可以发现他的体内血清的含量会偏低,包括维生素A或者维生素E的水平比正常人偏低。
还有一个外环境的因素,比如毛囊本身结构异常,会造成不同形状的粉刺,有的是丘疹性的、有疤痕的那种。
它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毛囊结构造成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按照现在的医学来说主要由这两个因素引起的。
吴西博说:中医最早在秦朝有关的医学书籍有记录,这个病在秦朝叫痤,在明青是叫“肺经风热”。
现在据我们在临床中的一些看法,第一跟女性的内分泌有关,第二个肠胃有关。
还有跟身体有火有关等等几个因素产生了痤疮。
具体每个人他的体质不一样,得病的机制不一样,环境也不一样。
所以治疗的时候包括痤疮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所以什么样形式?什么样的状况我们通过判断用什么方法。
比如调整内环境,用一些消炎再结合针灸会有一些效果。
针灸美容研究进展针灸美容是一种源于传统的中医美容方法,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以调和气血、改善面部肤色和质地,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针灸美容领域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
针灸美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针灸技术来改善皮肤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针灸美容逐渐被纳入到中医美容的范畴,并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美容方法。
进入21世纪,针灸美容领域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
研究人员开始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角度探讨针灸美容的作用机制。
例如,研究发现,针灸可以刺激皮肤的微循环,增加细胞的代谢率,从而达到美白、抗衰老的效果。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内分泌,减少皮肤油脂分泌,改善痘痘和粉刺等问题。
然而,针灸美容也存在一些争议。
首先,对于其安全性的问题,一些人担心针灸可能会引起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其次,对于其效果问题,虽然有大量研究表明针灸美容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部分人对其持怀疑态度。
展望未来,针灸美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诞生更加先进、更加安全的针灸技术和方法。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大规模、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针灸美容的效果,以说服更多的怀疑者。
此外,随着人们对中医美容的认知度不断提高,针灸美容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如皮肤疾病、脱发等。
总之,针灸美容作为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容方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我们相信针灸美容将会为更多的人带来美丽和自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美容保健意识的增强,针灸美容作为一种自然、绿色的美容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和喜爱。
本文将综述针灸美容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针灸美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针灸技术刺激人体穴位,调节脏腑功能,达到美容保健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体针、耳针、面部针等。
其中,体针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刺激全身穴位,达到调理气血、舒缓肌肉和紧张情绪的效果。
穴位埋线联合美容针治疗黄褐斑疗效分析ZENG Hui;YU Chun-sheng【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针灸美容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治疗组.对照1组:29例,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对照2组:21例,使用针灸美容针治疗;治疗组:30例,穴位埋线联合针灸美容针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8周,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无效率、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皮损颜色积分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皮损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皮损面积及皮损颜色积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两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HAD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针灸美容针疗法能够有效提高黄褐斑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皮损情况,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9(028)007【总页数】4页(P131-133,173)【关键词】穴位埋线;针灸;黄褐斑;美容针;皮损【作者】ZENG Hui;YU Chun-she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4+2黄褐斑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获得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1],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发病部位多为颧部、颊部及前额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颊部淡褐色至深褐色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斑片状皮损[2-3]。
黄褐斑的斑片表面无炎症及鳞屑,患者一般无主观不适症状[4-5],但由于其好发于颜面部,影响美观,给患者容貌及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6-7]。
2016.06中医中药195论针灸与超声医学的结合方法狄富平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特诊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7【摘 要】针灸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鲜明,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对参与和辅助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飞速发展的西方医学带来了许多新兴的医疗技术与研究方法,如超声、心电图、放射科等,其中超声是一种检查和诊断方法,可快速明确患者病情,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方便。
现阶段,有许多医学研究资料表明,在临床中将针灸和超声医学相结合,可有效保证病情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主要对针灸与超声医学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望对以后的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针灸;超声医学;结合近几年来,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整体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临床医学中各科室、各部门以及各技术领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中尤以针灸和超声医学的结合较为明显。
在“针灸”这一中医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超声医学诊断技术,采用中西结合诊疗法,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增添助力,对缩短诊疗时间,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笔者主要总结了以往临床诊疗经验与相关文献报道资料,探讨了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策略,现报道如下。
1 针灸与超声医学评价的结合超声诊断是超声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主要通过测量人体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形态,从而发现病变做出明确提示的一种新型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显像清晰、对受检者身体损害小、痛苦少、直观性强、诊断准确率高等优势,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
当前环境下,医学界中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将超声诊断和评价用于中医针灸治疗中,并以此来评价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超声医学可用于评价针灸对患者脏器活动的干预效果。
就目前医疗水平来讲,临床中的A 型、B 型、M 型超声均可清晰显示患者脏器情况、病灶性状及其发展情况等,现阶段有学者依据其超声特性来评价针灸疗效,例如温峰云[1]等学者在临床研究中采用超声技术发现了针刺肩井穴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且无论患者胆囊扩大或缩小,待针刺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XX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06T11:54:50.177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2期作者:刘玉红
[导读] 讨论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刘玉红
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讨论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我院中治疗黄褐斑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体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
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对照组的皮损总积分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对照组的治疗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结论:在黄褐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皮损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美容针;体针;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由于多种原因,黄褐斑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黄褐斑是一种在面部的沉着性,色素代谢异常的疾病,在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容貌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
患者的病情严重后会造成月经失调,失眠,心烦等症状。
在治疗中使用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中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我院中治疗黄褐斑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体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我院中治疗黄褐斑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体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
其中,实验组中具有24例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年龄区间为(23岁,49岁),平均年龄在(33.9±4.1)。
对照组中具有25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年龄区间为(24岁,52岁),平均年龄在(34.1±4.2)。
选取的两组患者在一般的资料上的比较不具有较大的差异,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在对照组中使用体针治疗,主穴:颧髎、曲池、外关、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便秘配天枢、照海、支沟;气滞血瘀配太冲、膈俞;肝肾阴虚配肝俞、肾俞;脾虚湿困配脾俞、阴陵泉。
在施诊过程中使用平补平泻法进行,每次施诊需要留针30分钟,每周需要实行5次针刺。
在实验组中使用中医针灸美容针合并体针治疗。
其中体针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美容针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皮肤进行局部的消毒,在使用美容针时需要对皮损的局部进行多针的围刺,将病变的位置进行包围。
如果患者的皮损的面积比较大,需要进行巡经排刺,每次留置30分钟,每周进行3次。
1.3观察标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皮损积分以及治疗满意率的情况。
其中皮损总积分中皮损面积的评分:0分表示没有皮损。
1分表示皮损的面积小于2平方厘米。
2分表示皮损的面积在2平方厘米到4平方厘米之间。
3分表示皮损的面积大于4平方厘米。
皮损颜色的评分:0分表示肤色正常;1分表示肤色为淡褐色;2分表示肤色为褐色;3分表示肤色为深褐色。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肉色视色斑面积消退超过了60%,并且颜色已经完全消失,色斑下降的指数已经超过0.5。
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肉色视色斑面积消退超过了20%,与治疗前相比出现明显变淡的情况。
色斑下降的指数在0.3到0.5之间。
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肉色视色斑面积消退小于20%,与治疗前相比出现没有明显变淡的情况。
色斑下降的指数在小于0.3。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软件对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实行分析统计,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达,如果T检验中出现P<0.05,表示具有较大的差别。
2 结果
2.1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的情况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3 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近年来患病率逐渐增加。
在发病后不会造成较大的疼痛,瘙痒的情况,但是影响美观,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自卑的情况。
在中医中将黄褐斑放入“面尘”,“肝斑”等范畴中[1],认为黄褐斑是由于脾,肝,肾功能的紊乱,造成患者身体的阴阳失调,气血无法到达面部,从而造成疾病[2]。
在治疗中使用中医针灸美容针合并体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3]。
美容针可以通过局部的取穴,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面部的新陈代谢,将斑点清除,从而增加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4]。
与体针治疗结合,能够很好的调节身体的肾,肝,脾的功能,从而调节身体的气血,促进内分泌功能的改善,改变患者的面部肌肤,更好的消除面部的色斑,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5]。
本文研究中选取50例黄褐斑的患者实行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选取50例黄褐斑的患者实行体针治疗。
根据研究发现,实行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实行体针治疗的患者,实行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优于实行体针治疗的患者,实行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的患者的皮损总积分小于实行体针治疗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王志琼等[6]研究的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复性以及可行性。
综上,在黄褐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皮损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淑清,马川莉,慕永建等.中医针灸美容针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160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8,8(3):60-62.
[2] 王银平,周佳,李菊莲等.磁极针联合养颜祛斑中药面膜为主治疗黄褐斑60例[J].中国针灸,2016,36(6):601-602.
[3] 黄新.浅谈针灸在中医美容的临床运用[C].//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泛亚国际医学美容大会论文集.2016:138-141.
[4] 陈陆泉,曲剑华,朱慧婷等.雷火灸和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1):42-44.
[5] 金玉,蒋文波,傅海扬等.穴位注射联合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47例[J].中国针灸,2017,37(11):1212-1214.
[6] 王志琼.针灸美容针疗法配合超声波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209-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