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一. 教材分析《轻扣诗歌的大门》是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创作等环节,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知识介绍等,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体验诗歌的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诗歌鉴赏和创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诗歌节奏的把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诗歌、品味诗歌、创作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意象的理解,诗歌节奏的把握,诗歌的创作。
2.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深入理解,诗歌创作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诗歌素材、课堂活动等,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生动有趣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诗歌欣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诗歌知识介绍:介绍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分类、意象的作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诗歌创作: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简洁明了的图文结合方式,突出诗歌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知识点课文知识点教材分析:《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
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者介绍:茅盾(1896年-1981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1927年开始使用茅盾这一笔名发表小说。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幻天》《动摇》《追求》,长篇小说《子夜》《腐蚀》等,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散文《白杨礼赞》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
我会写:慰:慰藉安慰欣慰慰问聊以自慰藉:慰藉枕藉蕴藉锐:锐利敏锐尖锐养精蓄锐滩:河滩滩地浅滩滩头帐:帐子蚊帐帐篷营帐烁:闪烁烁烁震古烁今蝙:蝙蝠蝙蝠衫蝙蝠怪蝠:蝙蝠蝙蝠侠燕蝠相争霸:霸气霸占霸权霸王横行霸道鹰:雄鹰苍鹰老鹰猫头鹰鹰击长空形近字:藉(慰藉)籍(书籍)锐(尖锐)悦(喜悦)滩(海滩)摊(摊手)帐(帐篷)账(账单)蝙(蝙蝠)编(编写)蝠(蝙蝠)福(祝福)多音字:藉:jiè慰藉jí狼藉露:lù露珠lòu露脸近义词:暖和——温暖喜欢——喜爱慰藉——安慰猛厉——猛烈锐利——尖锐奇幻——奇妙发明——发现活泼——伶俐反义词:暖和——寒冷喜欢——讨厌猛厉——轻柔真实——虚假美丽——丑陋复杂——简单理解词语:【慰藉】安慰。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综合性学习”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成语故事、古诗欣赏、语文实践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成语故事和古诗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创新思维。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理解与欣赏。
2.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和古诗,让学生了解其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2.参考资料: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相关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和古诗进行创作。
4.巩固(5分钟)对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加深对成语和古诗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成语和古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和古诗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成语或古诗,进行创作。
8.板书(5分钟)成语故事、古诗、实践活动、创新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提高。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一. 教材分析《短诗三首》选自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三首短诗:《我想》、《小鱼儿》和《充气男孩》。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旨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朗读感悟、情感体验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在呈现和操练环节,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互动交流。
在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在拓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联想、想象、揣摩”等词语,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歌。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4.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朗读和感悟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统编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挤(jǐ) 叉(chā) 绽(zhàn) 晖(huī) 徜(cháng) 徉(yǎng) 炫(xuàn)怯(qiè) 曝(pù) 涉(shè) 晕(yùn)(2)难写的字膝:右边偏旁的下面是“氺”,不是“水”。
抹:右边是“末”,上长下短,不要写成“未”。
潇: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不要把“氵”写在“艹”的下面。
藤:“滕”右上是两横,不是三横;右下面是“氺”,不是“水”。
(3)多音字中{zℎōn ɡ(中间)zℎòn ɡ(中奖) 奇{q í(出奇)j ī(奇数) 重{cℎóng (重叠)zℎòng (体重)朝{zℎāo (朝霞)cℎáo (朝着) 曝{p ù(曝晒)b ào (曝光) 晕{y ùn (晕船)y ūn (晕倒)2.词(1)必须掌握的词繁星 藤萝 波涛 墨水瓶 交叉 指挥 白桦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毛茸茸(2)近义词回忆~回想思潮~思绪漫灭~磨灭波涛~波浪躲~藏出奇~稀奇集中~聚集重叠~叠加交叉~交织好像~犹如指挥~指导整齐~整洁飘动~飘扬仿佛~好像洁白~雪白朦胧~隐约潇洒~洒脱寂静~安静徜徉~徘徊凉爽~凉快温柔~温和炫耀~夸耀胆怯~怯懦尘垢~污垢(3)反义词回忆➝向往香➝臭出奇➝平常集中➝分散重叠➝分开交叉➝平行整齐➝错杂洁白➝乌黑朦胧➝明朗潇洒➝拘束寂静➝喧闹姗姗来迟➝争先恐后凉爽➝闷热温柔➝粗暴胆怯➝勇敢移动➝静止(4)词语归类①表示颜色的词语: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类似的词语:粉红鲜红嫩红紫红桃红②量词:一颗星一朵花一阵风一棵白桦一身雪花一串花穗一层光华③动词:涂上银霜闪着雪花洗净尘垢抖去水珠推开阴霾④修饰词:绿色的墨水瓶永不漫灭的回忆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朦胧的寂静灿灿的金晖晶亮的雪花姗姗来迟的朝霞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新绿的小草胆怯的小白菊五彩的书页移动的暗绿静静地交叉整齐地飘动慢慢地抬头二、佳句积累1.排比句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首诗运用排比、反问的句式,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