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流化床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52 KB
- 文档页数:2
流化床造粒技术浅析[摘要]本文通过海德鲁工艺与tec工艺在投资、能耗、操作、产品等方面的比较,并结合某厂造粒改大颗粒的改造实际情况及经济效益,阐述了海德鲁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与可推广性。
[关键词]大颗粒尿素流化床造粒海德鲁工艺中图分类号:tq44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280-02前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氮肥要基本立足国内解决。
同时保持国产氮肥的主导地位,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
而尿素是一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优质氮肥。
目前国内尿素生产技术大部分采用喷淋塔造粒技术,生产出的普通尿素颗粒较小,均匀度差,抗破碎强度较低,且有相互粘连现象,严重影响到尿素产品整体的外观质量,同时在产品包装、运输和贮存中还易吸潮结块,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及施用时肥效的发挥,在施用过程中损耗较大且氮利用率不过35%。
而采用流化床造粒技术生产的大颗粒尿素的质量得到很大改善:1)尿素水分含量低,不结块,流动性好;2)颗粒强度高,6.3mm标准粒度的抗碎强度是造粒塔喷淋造粒的5倍,而且可以在2~8mm范围内任意决定颗粒大小;3)有利于贮存和运输,散库可存20m高,长距离运输都可以散装,也可用管道输送,落差可达10m,运输成本低;4)可提高肥效至少10%(已得到广东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证实);5)氮的利用率高,对水稻作物,为达到同一收获量,施用大粒尿素可节省用量1/3,氮素吸收率比普通尿素高出20%,肥效高,不挥发;在北美市场,流化床造粒比造粒塔喷淋造粒每吨价格高出5~10美元,成本约增加2~3美元。
在西欧市场高出10~15美元。
国际市场供大于求时,前者价格稳定,但后者价格下跌。
2010年全世界尿素生产能力约1.78亿吨,产量约1.65亿吨,总需求量1.56亿吨,其中大颗粒尿素的产量约7791万吨,已占当年世界尿素总产量的47.2%。
大颗粒尿素已逐渐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主流品种,市场份额高达47.2%。
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引言概述: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它通过将污水与固体颗粒物在气流的作用下形成流化床,利用颗粒物的活性和气流的搅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优势、应用领域、发展前景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工作原理:1.1 流化床的形成: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将气流从底部引入,产生适当的气流速度,使颗粒物悬浮在气流中,形成流化床。
1.2 污水处理过程:污水从底部进入流化床,与颗粒物接触,通过吸附、氧化、还原等反应,将有机物、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
1.3 固液分离:经过处理的污水从流化床顶部排出,经过固液分离装置,固体颗粒物被分离出来,而清洁的水被回收利用。
二、优势:2.1 高效净化: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采用颗粒物与污水充分接触的方式,具有高效净化水质的能力,能够去除大部分有机物、悬浮物和重金属。
2.2 节能环保: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利用气流的搅拌作用,不需要额外的机械搅拌设备,节约能源,减少设备运行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废水的排放。
2.3 灵活运行: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水质和处理要求进行调整,适应性强,能够处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污水。
三、应用领域:3.1 工业废水处理: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如化工、制药、电子等行业,能够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3.2 生活污水处理: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也适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够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提高排水水质,保护环境。
3.3 农业废水处理: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处理农业废水中的农药残留、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等,减少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
四、发展前景:4.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净化效果和处理能力。
4.2 应用拓展: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涵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
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等行业的颗粒制备技术。
它通过将溶液喷雾到热空气中,使溶剂迅速蒸发,形成微小的颗粒,并通过流化床的运动使颗粒不断生长和结晶。
该技术具有高效、均匀、可控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颗粒制备领域。
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溶液喷入热空气中,使溶剂迅速蒸发,形成微小的颗粒。
在流化床中,床层的颗粒通过气体的上升和下降运动,使颗粒之间发生碰撞和摩擦,从而促进颗粒的生长和结晶。
同时,通过调节流化床的温度、气体流速等参数,可以控制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由于溶液在短时间内被喷入热空气中,溶剂的蒸发速度非常快,使得颗粒形成的速度较快。
其次,流化床的运动可以使颗粒之间发生碰撞和摩擦,有利于颗粒的生长和结晶。
此外,通过调节流化床的温度、气体流速等参数,可以对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进行精确控制。
最后,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适用于多种溶剂和颗粒材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在实际应用中,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等行业。
在制药行业,该技术可以用于制备药物颗粒,使药物更容易服用和吸收。
在化工行业,该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催化剂、吸附剂等颗粒材料,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效率。
为了实现高效的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溶剂和颗粒材料,确保其物化性质的适应性。
其次,合理设置流化床的温度、气体流速等参数,以实现颗粒的均匀生长和结晶。
同时,要注意控制流化床中颗粒的粒径分布,避免过大或过小的颗粒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是一种高效、均匀、可控性强的颗粒制备技术。
它通过将溶液喷雾到热空气中,使溶剂迅速蒸发,形成微小的颗粒,并通过流化床的运动使颗粒不断生长和结晶。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等行业,可以用于制备药物颗粒、催化剂等颗粒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和颗粒材料,合理设置流化床的参数,并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监控,以实现高效的颗粒制备。
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技术在电厂循环水处理中应用前瞻
王涛;武翠翠;景斌;田博
【期刊名称】《清洗世界》
【年(卷),期】2022(38)4
【摘要】河北某热电厂为2×350MW超临界湿冷燃煤机组,电厂循环水补水水源
为当地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
目前该电厂循环水补水深度处理系统为石灰软化—
絮凝沉淀工艺。
该工艺虽然能满足热电厂日常运行需求,但在进一步提升浓缩倍率、实现系统零排放等方面存在困难。
将处理水量为1300~2000m^(3)/h的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系统用于该电厂的循环水补水深度处理,通过测定系统进出水水质可知,
水中的Ca^(2+)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浓缩倍率可提高至7倍,能够有效降低循
环水排污水量对中水进行软化处理。
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唯一中间产物为结构质密、脱水性良好的结晶颗粒物,经研究人员测定,该颗粒物表面钙元素含量高,可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系统零排放。
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具有负荷大、效率高以及系统便
捷可自动化等优点,在热电厂循环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王涛;武翠翠;景斌;田博
【作者单位】建投邢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73
【相关文献】
1.流化床喷雾造粒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软化技术在中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3.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和石灰软化法在电厂循环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简析
4.熟石灰对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软化效果的中试研究
5.结晶造粒软化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试验和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前言第一章前言氯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公路溶冰、溶雪、控制尘埃,氯化钙的冰点很低,加入到水泥中可防止冻结,加速硬化等,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化工产品。
目前,我国的氯化钙主要是碱厂的副产物,产品以片状为主,氯化钙含量在74—77%左右。
由于片状产品的流动性很差,强度低、还有较多的细粉,片状产品的棱角还容易划破包装袋,造成产品吸潮,给使用带来不便。
粒状产品则完全克服片状产品的上述缺陷,具有好的流动性,使用方便,市场售价较高,据目前市场调查,片状氯化钙售价为100一120美元t吨,而粒状氯化钙则为200美元,吨左右。
天津碱厂现有氯化钙产量60000吨/年,若能对其部分产品进行造粒,必能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氯化钙造粒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
国外虽有多家公司掌握该项技术,但高额的技术费用将会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必需尽快开发出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氯化钙造粒技术。
本文基于这一目的,对氯化钙流化床造粒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着重对流化床床型结构、流化床内颗粒的流体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化床造粒实验装置的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氯化钙造粒实验。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章文献综述第二章文献综述2.1氯化钙造粒技术的研究概况化工产品造粒是将粉状物料或熔融物料制成颗粒的一种技术。
曹官衡{ll对造粒方法进行了大致分类,分为转动造粒、流化床造粒、搅拌造粒、破碎造粒、压片造粒、挤条造粒和喷淋造粒法七种方式。
在天津碱厂,氯化钙是纯碱生产的副产品,进行造粒的原料是含氯化钙69—70%的水溶液。
在各种造粒的方法中,只有流化床造粒和喷淋造粒法可以以水溶液为原料,在国外也已开发成功流化床法和喷淋造粒法两种粒状氯化钙的造粒方法。
2.1.1流化床造粒法Niro公司【21口I和SULZER公司嘲即采用流化床法生产氯化钙颗粒,流化床造粒的流程示意图见图2.1。
料液由进料泵经喷嘴喷入流化床层中,喷嘴位置可以安装在床层上部或下部。
2024年流化床技术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流化床技术在市场中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流化床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其次,分析了流化床技术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后,讨论了流化床技术在未来的市场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引言流化床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反应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等领域。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流化床技术在市场中的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
2. 流化床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流化床技术基于颗粒物质在流体中的流动特性,通过将气体或液体通过固体床层,实现对床层中物质的流化。
流化床技术具有高传质、高传热和高反应效率等优点,因此在化工反应、能源利用、废气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流化床技术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流化床技术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环境法规的不断加强,以及能源需求的增加,对高效、环保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流化床技术正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据统计,流化床技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流化床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新型材料的应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的引入以及模型仿真等工具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流化床技术的效率和经济性。
这些技术进步将为流化床技术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打开新的市场机会。
4. 流化床技术在未来的市场前景从目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流化床技术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随着环保法规对工业污染要求的提高,对废气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流化床技术正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技术,能够高效降解有害物质。
其次,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流化床技术在生物质燃烧、煤气化等领域的应用,将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最后,流化床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选煤厂废水排放控制及具体措施探讨李宗明发布时间:2023-05-29T13:48:12.853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6期作者:李宗明[导读] 煤炭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能源基础和化工原料,全球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产量高。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下,开展选煤厂废水排放和综合利用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受自然水−岩作用与采掘活动的双重影响,选煤厂废水碳酸盐硬度、活性硅含量高,是当前选煤厂废水处理的重难点,直接无序排放将诱发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地表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
因此,控制选煤厂废水排放,进行资源化处理,用于生产、生活、生态等十分必要。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要:煤炭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能源基础和化工原料,全球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产量高。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下,开展选煤厂废水排放和综合利用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受自然水−岩作用与采掘活动的双重影响,选煤厂废水碳酸盐硬度、活性硅含量高,是当前选煤厂废水处理的重难点,直接无序排放将诱发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地表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
因此,控制选煤厂废水排放,进行资源化处理,用于生产、生活、生态等十分必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选煤厂废水排放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探讨了废水排放控制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废水排放;预处理;选煤厂;控制措施引言选煤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取水和排水量,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加强了相关企业的水污染物处理管理力度,大力开展企业环境监督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废水排放控制政策法规,选择相适应的技术路线,保证废水预处理路线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提高废水治理成效。
1 选煤厂废水排放控制1.1目标通常情况下,选煤厂都需要采用城市中水作为生产水源,但是由于缺乏市政污水处理厂、没有铺设中水管路,同时中水水质不符合相关使用标准,造成未使用中水或者使用量不符合要求,出现超量使用地表、地下和自来水的现象。
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软化及同步去除水中铁锰技术及应用探究摘要:本文对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软化及同步去除水中铁锰的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究。
通过试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技术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软化;铁锰;水处理;工业应用1. 引言水处理是当今环境保卫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水中的铁锰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恐吓,因此对其进行高效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设备简易、操作灵活等诸多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2. 方法本探究接受试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起首使用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进行水中铁锰的软化和去除试验。
试验条件为pH值为7-8,温度为25-30℃,溶液中铁锰浓度控制在100-200 mg/L范围内。
试验过程中,监测溶液中铁锰浓度的变化,并通过pH和温度的调控,优化处理效果。
同时,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流场和物质转化进行模拟,以获得更详尽的处理过程信息。
3. 结果与谈论试验结果显示,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技术对水中铁锰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在试验条件下,经过3次循环处理后,水中铁锰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同时,通过调整pH值和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流化床内颗粒的循环运动和碰撞有助于物质转移,从而实现铁锰的去除。
4. 工业应用前景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技术具有宽广的工业应用前景。
起首,该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铁锰,保证水质的安全和健康。
其次,该技术操作简易,设备成本较低,适用于中小型水处理厂。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的水处理效果。
5. 结论本探究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铁锰,并通过调整pH值和温度进一步优化处理效果。
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现状与前景【摘要】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是一种重要的垃圾处理设备,能有效将垃圾进行焚烧,减少垃圾的体积和污染排放。
本文从现状、优势、发展趋势、环保领域应用和资源化利用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重要性。
通过展望未来发展、总结意义和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推动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在环保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应用效果,在未来有望在垃圾处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城市垃圾处理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关键词】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环保、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优势、应用、未来、意义、建议。
1. 引言1.1 介绍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背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利用了流化床技术的优势,通过使固体颗粒在气流中呈现流动状态,使得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更高,同时排放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也得到有效控制。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垃圾,同时还能够产生热能或发电,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具有很高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它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城市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加强对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2 探讨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重要性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垃圾处理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传统的焚烧方式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灰渣,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采用了先进的燃烧技术,可以高效清洁地处理垃圾,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还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消耗。
通过垃圾焚烧,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有机物和能量,生产出热能和电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节约能源资源。
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还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垃圾处理的压力,解决垃圾处理难题。
综述与述评流化床造粒的研究进展王 可,程 榕,杨阿三(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摘 要:简述了流化床造粒的主要方法,阐述了造粒的机理主要是团聚和涂布两种过程,总结了影响造粒的因素和研究造粒过程中提高团聚效率的方法,并对流化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流化床造粒;造粒机理中图分类号:T Q0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467(2003)03-0001-03R esearch Progress of Fluidized-Bed G ranulationWANG K e,CHENG R ong,YANG A-san(C 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The main methods of fluidized-bed granulation are reviewed.T w o mechanisms of granulation,i.e.agglomeration and layering are introduced.The in fluencing factors of granulation are summarized and method of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granulation are researched.The future trend of research are forecasted.K ey w ords:fluidized-bed granulation;mechanism of granulation 流化床造粒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制造过程,如肥料、药品、工业化学品、食品(尤其速溶食品)、陶瓷、核燃料以及树脂工艺等。
流化床造粒通常是产品干燥所需的预加工过程或后处理过程,或者是与干燥同时进行的过程。
2024年流化床技术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流化床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在化工、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流化床技术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2.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流化床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流化床技术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平稳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流化床技术在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清洁能源需求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流化床技术在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流化床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使其成为人们重要的选择。
3.2 工艺改进与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化床技术在工艺改进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改良反应器结构、优化流体化剂及催化剂等,使流化床技术更加高效、稳定和环保,满足了不同行业对工艺的需求。
3.3 产业升级推动市场增长许多国家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流化床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
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促使流化床技术市场持续发展。
4. 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流化床技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A公司、B公司、C公司等。
这些厂商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推广方面进行积极竞争。
各家厂商都在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技术含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此外,亚洲地区在流化床技术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国、印度等国家在流化床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经验,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5. 市场前景未来几年,预计全球流化床技术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政策的支持都将促进市场的发展。
此外,新兴市场的开发和产业升级将为流化床技术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6. 结论流化床技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工艺改进与创新的推动,以及产业升级的推动,流化床技术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流化床技术市场调查报告1. 简介流化床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固体颗粒物料在气流中悬浮并形成流化状态进行反应、传质、传热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灵活、节能、环保等优势,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推广应用。
本报告对流化床技术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当前的市场情况和趋势。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流化床技术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到2025年,流化床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X%。
该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能源行业对节能减排的需求增加,流化床技术可实现煤炭、石油等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保排放;•化工行业对反应器的需求增加,流化床技术具有较大的反应面积和传质传热效果,适合进行多相反应;•环保行业对废气、废水处理的需求增加,流化床技术可实现高效的净化和处理效果;•新兴行业,如生物质能源、煤基合成气体等领域,对流化床技术的需求增长明显。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流化床技术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根据市场份额数据,市场份额前几名的企业为:A公司(XX%)、B公司(XX%)、C公司(XX%)。
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拥有成熟的产品线和客户基础。
同时,它们也在不断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
在国内市场中,本土企业也在迅速崛起,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等方式,不断提升竞争力。
其中,D公司和E公司已成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逐渐蚕食市场份额。
4.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几年,流化床技术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趋势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1.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流化床技术发展的方向。
智能监控、远程控制等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节能减排:环保和节能是当前社会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流化床技术以其高效利用能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特点,将得到更多应用和政策支持。
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好氧颗粒污泥(AGS)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存在处理效率低、投资成本高、耗能大等问题。
由此,好氧颗粒污泥(AGS)技术被提出,其通过微生物聚集形成颗粒污泥,具有高效处理性能、能耗低以及操作灵活等优点,因此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AGS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污水处理的目标是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因其处理效率低、投资成本高以及能耗大等问题逐渐受到了限制。
因此,开发新的高效、经济、可持续的污水处理技术成为了迫切需要。
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研究现状1. 技术原理好氧颗粒污泥(AGS)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构建形成颗粒污泥来进行处理的方法。
好氧颗粒污泥是一种由脱氮、好氧和厌氧菌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其通过微生物的自组装形成颗粒结构。
AGS技术通过在富含氧的环境中引入颗粒污泥,在颗粒污泥内部形成氧、氮和碳等有利于污水处理的环境,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2. 研究进展AGS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者们通过改良系统结构、优化操作条件、加强菌群筛选等方法来提高AGS技术的处理效率。
同时,一些研究还探索了AGS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例如海水淡化、污泥厌氧消化等。
这些研究为AG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三、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发展前景1. 优势和潜力相比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工艺,AG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首先,AGS技术能够在更短的生化反应时间内达到相同或更高的去除效率。
其次,AGS技术由于使用颗粒污泥,使得处理系统更加紧凑,减少了处理设备的空间需求。
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挑战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水质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污水处理成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并分析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一、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一)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中的常见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淀、气浮等。
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沉淀则利用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在水中下沉,气浮则通过产生微小气泡将悬浮物带到水面去除。
这些技术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对于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
(二)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污水的化学性质,从而去除污染物。
常见的方法有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
混凝法通过添加混凝剂使细小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以便去除;中和法用于调节污水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法则用于处理一些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污染物。
化学处理技术效果显著,但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
(三)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污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好氧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生物处理则在无氧条件下,使有机物分解为甲烷等气体。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对水质和温度等条件有一定要求。
(四)膜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的孔径大小不同,可以选择性地过滤掉水中的不同污染物。
膜处理技术出水水质好,但膜的成本较高,容易受到污染和堵塞,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
二、污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挑战(一)污水成分日益复杂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污水中不仅含有常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还可能含有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新型污染物(如药物残留、内分泌干扰物等)。
这些复杂的成分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传统的处理技术往往难以有效去除。
科技成果——循环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对应需求水循环利用技术成果简介该技术以两阶段结团絮凝控制理论为基础,改变传统混凝过程中絮体颗粒随机成长模式,实现了悬浮颗粒的自我造粒,生成密度高、粒度大的球状结团絮凝体;通过设备内部流化床的持续循环,保障系统运行和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并大幅提高水处理效率。
该技术水质适应性强,可用于高浊、高藻、低温低浊、高有机物等水质多变的城镇饮用水处理、初期雨水处理以及工业废水和循环水处理;基于该技术开发的集成设备占地面积小、模块化安装、自动化运行,可广泛用于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用水处理以及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
主要性能指标表面负荷:40-100m/h;进水浊度3-20000NTU,出水浊度1-5NTU;排泥含水率:90-95%;使用环境温度:0-40℃。
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浊、高藻、低温低浊、高有机物等多种水质的净化以及工业废水和循环水的处理。
技术特点与传统固液分离技术相比,设备表面负荷提高5-15倍,占地面积减少60%以上,工程投资节省20%以上;水质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悬浮物含量废水和地表水的处理。
应用成本水处理成本约0.1元/m3,处理规模300m3/h以内单台碳钢设备售价不超过80万。
典型案例案例1:技术在西安渭滨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处理中应用。
安装2台直径2400mm的设备,处理水量2000m3/d,出水浊度低于3NTU,铁锰去除率93.3%,排泥含水率92%-95%,出水直接回用,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案例2:技术应用于西宁市湟中县西纳川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安装4台直径3000mm设备,处理水量9120m3/d,出水浊度低于3NTU,经后续过滤和消毒处理后出水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解决了汛期无法供水的问题。
推广应用情况2015年至2019年,在陕西、河北、青海等地方推广应用22套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每套平均售价约50万元。
2017-2018年陆续与河北北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圣浩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尚都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在工业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
造粒流化床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一)
一、污水处理背景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以西安市为例,2000年西安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87k,人口326万。
根据《西安市排水规划(1995年至2010年)》,西安市中心市区分为六个污水收集系统,现状污水排放总量约80万/d,污水处理率约34%.
西安市现状排水服务面积约152.2k,排水管道除老城区及东北郊部分为合流管外,其余以分流制为主。
排水管网总长约835.4km.其中污水管道490km(包括现状合流管),普及率67%,雨水管渠345.4km,普及率45%,管渠密度约5.5km/k.目前污水管网接纳城市污水量约80万/d,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两座,总处理能力27万/d,污水处理率34%,其中北石桥污水处理厂15万/d,邓家村污水处理厂12万/d.
同时,西安市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全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不足350,仅为全国和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6和1/20,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所需1000的临界值,随着今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将会影响城市供水。
而污水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条重要途径,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于工矿企业、市政环卫、园林绿化以及城市河道景观等方面。
二、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现在的污水处理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絮凝沉淀、砂滤系统,设计投加氯化铁药剂于A2/O系统终沉池配水井中,强化生物除磷,降低终沉池出水中磷的浓度。
沉淀后出水经提升泵站至砂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滤池,过滤后水至清水池,加压后进入回用水管网。
如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西安市纺织城污水处理厂,西安市店子村污水处理厂等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污水处理系统。
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采用沉淀池进行污水凝沉淀,它不能形成颗粒凝聚的良好的条件,不能生成团粒型絮凝体,使得固液分离效率很低。
三、污水处理新技术——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
1、流化床基本概念
当一种流体以不同速度向上通过颗粒床层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固定床——当流体的速度较低时,流体只是穿过静止颗粒之间的空隙而流动,这种床层称为固定床,如下图a 所示。
初始或临界流化床——当流体的流速增大至一定程度时,颗粒开始松动,颗粒位置也在一定的区间内进行调整,床层略有膨胀,但颗粒仍不能自由运动,这时床层处于初始或临界流化状态,如下图b所示;流化床——如果流体的流速升高到全部颗粒刚好悬浮在向上流动的气体或液体中而能做随机的运动,此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摩擦力恰与其净重力相平衡。
此后床层高度L将随流速提高而升高。
这种床层称为流化床。
如下图c\d所示;稀相输送床——若流速再升高达到某一极限值后,流化床上界面消失,颗粒分散为悬浮在气流中,并被气流带走,这种床层称为稀相输送床。
如下图e所示。
不同流速时床层的变化(a)固定床(b)初始或临界流化床(c)散式流化床(d)聚式流化床(e)输送床
2、流化床的特点
流化床中的气固运动状态很像沸腾着的液体,并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类似于液体的性质。
流化床具有象液体那样的流动性能,固体颗粒可从容器壁的小孔喷出。
并象液体那样,从一容器流入另一容器;再如,比床层密度小的物体可很容易的推入床层,而一松开,它就弹起并浮在床层表面上;当容器倾斜时,床层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而且当两个床层连通时,它们的床面自行调整至同一水平面;床层中任意两截面间的压强变化大致等于这两截面间单位面积床层的重力。
3、造粒型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
自我造粒流化床是运用化学工学中准稳态操作原理和反应工程理论,结合混凝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初段化学混凝反应在水力混合器中完成,水力停留时间在1min以下;
§自我造粒反应在上向流机械搅拌装置内完成,机械搅拌强度(G值)在30s-1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10-20min;
§固液分离在自我造粒流化床上部的固液分离区内完成,水力停留时间为5-10min;
§污泥在分离的同时自动完成浓缩过程,以无机悬浮颗粒为主的体系,分离污泥含水率可达80%~85%,有机成分和无机悬浮物共存体系,分离污泥含水率为90~95%;
§分离出水SS浓度通常小于5mg/L,分离区设置强化分离辅助装置后分离出水SS浓度通常小于1mg/L;
§适用范围:原水(污水、废水)SS浓度1,000-20,000mg/L,COD不大于1,000mg/L. 该技术在特殊设计的一体化装置得以实现。
其主要特点是水力停留时间短,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适用性广,使用灵活,处理效率高,可同时完成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