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下3种景天科植物叶片细胞结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819.34 KB
- 文档页数:4
3种景天科植物抗旱性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分析本研究选取的3种景天科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各生理指标,按照抗旱性排序为:八宝景天红叶景天德国景天。
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3种景天科植物抗旱性及其生理机制之范文。
摘要:景天科植物由于其栽培简单、繁殖容易、抗旱抗寒能力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绿化材料的首要选择,尤其是对于新疆地区。
本研究选取3种景天科植物,对其抗旱性及其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情况下,抗旱性较强的景天品种表现出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较高,细胞膜的稳定性较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叶片渗透势降低、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升高,而叶片保水力和水分饱和亏与景天品种抗旱性的相关性相对较弱。
3种景天科植物抗旱性为:八宝景天红叶景天德国景天。
关键词:新疆;景天科植物;抗旱性景天科(Crassulaceae)植物在中国有1 0个属,约有2 4 0个品种,分布在全国各地(1-3):景天科植物在新疆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天山,一般分布在海拔1 600~5 600 m的地区[3]。
新疆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水资源严重匮乏,全年降水量较少,因此,选择具有抗旱性的植物应用于大面积绿化,对于新疆地区的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景天科植物由于物种本身的特性,栽培简单、繁殖容易、抗旱抗寒能力强、群体效果好,同时景天科植物种植见效快和成本低的优良特点使得景天科植物常被用于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如在屋顶、坡地、公路边和瘠薄土壤等处的主要的绿化材料,对于提高城市的观赏效果和物种丰富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降低了绿化成本,保护了干旱区的水资源(4-5)。
但是目前关于景天科植物在新疆干旱环境下的抗逆性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尤其是其抗干旱性研究还需加强。
本研究选取3种园林绿化常用的景天科植物德国景天(S.hybridum)、红叶景天(S.spuriumu)和八宝景天(S.spectabile)进行干旱胁迫实验,分析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特征。
3种景天科植物抗旱性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作者:王宁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1期摘要:景天科植物由于其栽培简单、繁殖容易、抗旱抗寒能力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绿化材料的首要选择,尤其是对于新疆地区。
本研究选取3种景天科植物,对其抗旱性及其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情况下,抗旱性较强的景天品种表现出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较高,细胞膜的稳定性较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叶片渗透势降低、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升高,而叶片保水力和水分饱和亏与景天品种抗旱性的相关性相对较弱。
3种景天科植物抗旱性为:八宝景天>红叶景天>德国景天。
关键词:新疆;景天科植物;抗旱性景天科(Crassulaceae)植物在中国有1 0个属,约有2 4 0个品种,分布在全国各地(1-3):景天科植物在新疆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天山,一般分布在海拔1 600~5 600 m的地区[3]。
新疆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水资源严重匮乏,全年降水量较少,因此,选择具有抗旱性的植物应用于大面积绿化,对于新疆地区的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景天科植物由于物种本身的特性,栽培简单、繁殖容易、抗旱抗寒能力强、群体效果好,同时景天科植物种植见效快和成本低的优良特点使得景天科植物常被用于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如在屋顶、坡地、公路边和瘠薄土壤等处的主要的绿化材料,对于提高城市的观赏效果和物种丰富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降低了绿化成本,保护了干旱区的水资源(4-5)。
但是目前关于景天科植物在新疆干旱环境下的抗逆性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尤其是其抗干旱性研究还需加强。
本研究选取3种园林绿化常用的景天科植物德国景天(S.hybridum)、红叶景天(S.spuriumu)和八宝景天(S.spectabile)进行干旱胁迫实验,分析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特征。
通过分析3种景天科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特征,分析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生理机制,以期为景天科植物在新疆干旱区引种与繁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低温胁迫下分蘖期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及表面糖蛋白的变化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冷冻胁迫下植物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和表面糖蛋白的变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文试图对其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分蘖期小麦叶片(Triticum aestivum L.)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因其容易受到低温胁迫而受到关注。
在低温胁迫下,小麦叶片的叶绿体DNA和细胞结构会发生重要的变化。
同时,低温胁迫会激活小麦叶片表面的特异性糖蛋白,导致它们在逆境中发挥关键作用。
首先,我们从叶绿体DNA开始,以测定不同温度下小麦叶片DNA序列的差异。
之后,通过隔离小麦叶片细胞,将其叶绿体DNA放大并进行扩增子酶分析,以检测叶绿体质量变化情况。
此外,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小麦叶片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
另一方面,为了探究特异性糖蛋白在低温胁迫下的变化,我们采用了显色蛋白印迹法。
通过印迹法,可以检测不同温度下小麦叶表面糖蛋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以及温度范围内特异性糖蛋白的表达水平。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冷冻胁迫对小麦叶片结构和表面糖蛋白的影响作出了更详细的描述,为小麦种子耐冷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回顾小麦的低温响应过程的基础上,本文还尝试总结和分析了如何利用目前技术来优化其耐冷性及其耐冷性的影响因子。
利用转录组和组蛋白组学研究,我们识别了冷冻胁迫下小麦核酸、蛋白质、酶活性和代谢变化的模式。
这些研究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小麦叶片中抗氧化酶、糖原合成酶、抗衰老酶及其他酶的活性会显著激活。
此外,对小麦耐冷性的改良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实现,也可以通过无性系转化技术来获得。
通过小麦转基因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来改变小麦叶片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从而增强小麦的耐冷性。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麦叶片在受到低温胁迫时,叶绿体DNA、细胞结构及表面糖蛋白都会发生重要变化,而当前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小麦的耐冷性,从而使小麦更能适应低温环境。
低温条件下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刘春森指导教师:魏和平(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46001)摘要:对低温条件下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
取三组柚木为材料,分别在培养箱中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处理后,采用电导法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来测定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
探讨柚木叶片内细胞膜通透性与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细胞膜通透性变大。
关键词:柚木;低温胁迫;电导率;MDA;细胞膜通透性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temperature teak leaf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changes ofLiu Chun SenGuidance teacher:Wei He Ping(Anqing teachers college Life Science College )Key words:teak;low temperature stress;electrical conductivity;MDA;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1、前言柚木作为一种经济价值非常高的植物,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与很多行业。
随着对柚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些柚木供应国的柚木原木出口日渐受到限制,因而对柚木需求较大的国家都大力发展人工造林来减小柚木供需矛盾。
但由于受到温度的限制,受到冻害柚木的生存率很低。
我国无天然柚木林,但早在1820年就引种于云南边境寺庙作庭园绿化。
台湾于1900年在高雄等地试种,广东、广西、海南引种也有70多年,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已有少量引种。
目前我国柚木种植范围遍及7个省100多个县市,其中台湾面积最大,约1万余亩。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在收集国内资源的基础上,陆续进行柚木引种造林技术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了柚木遗传改良的系统研究,随后柚木研究相机被列入“六五”国家攻关项目、“八五”林业部重点课题、“九五”和“十五”国家攻关项目、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国家“948”引进项目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科技支撑项目。
低温胁迫下3个互叶白千层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作者:熊升吴燕斌薛晨心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1期摘要:在逐步引种驯化过程中筛选耐寒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进行推广与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意义与实践价值。
研究利用3个互叶白千层无性系组培苗(M1、M2和M3)为研究材料,通过Handy Fluor 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比较分析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探讨其对低温胁迫的耐受能力。
结果表明:三个无性系组培苗对4℃和0℃低温具备较好的耐受能力,M3在-4℃低温条件下则体现出较好的耐受性,各荧光参数在-4℃时受低温影响的变动幅度均较小,且恢复过程较为迅速。
这表明M3无性系的低温耐受能力可能强于M1和M2,而在-8℃低温条件下,3个无性系的荧光参数都受到较大影响,且在随后的恢复过程中并没有呈现恢复的趋势,-8℃低温胁迫可能对供试无性系的光合作用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关键词:互叶白千层;低温胁迫;叶绿素荧光0 引言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为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层属(Melateuca)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
历史上澳大利亚土著人利用其叶片冲泡饮用,故也称其为茶树(Tea tree)。
由互叶白千层的嫩枝叶提取的精油(茶树精油,Tea tree oil)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气味芳香怡人,被广泛应用与食品、医药、化妆品、洗涤用品等领域。
随着近年来天然植物源抑菌剂的普及,互叶白千层也愈受重视。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互叶白千层以来,先后在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海南和福建等地获得引种成功。
近几年随着茶树精油价格上涨,其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
其中一些引种地属亚热带气候体系,相比其原产地澳大利亚,秋冬和早春时期气温较低,也易出现气温骤降等现象,对互叶白千层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目前有关互叶白千层栽培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新品系引进、组培扩繁技术改良、栽培技术优化、高生物量高产油率优树筛选等,而对互叶白千层抗逆性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见。
低温胁迫对克恩氏冬青超微结构及细胞内Ca2+分布的影响摘要: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分析克恩氏冬青细胞内的超微结构和Ca2+分布与抗寒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增强,细胞内细胞器受损程度也增强,到-16 ℃时,细胞膜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损伤,同时细胞内Ca2+沉淀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关键词:克恩氏冬青;低温胁迫;叶片细胞;超微结构;Ca2+分布中图分类号:Q945.78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166-03克恩氏冬青(Ilex×koehneana ‘Emily Bruner’)为冬青属常绿阔叶小乔木,是近期引进的欧洲冬青杂交品种。
许多冬青属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有较好的耐寒性,可以引种到北方地区[1],一般来说,植物细胞内Ca2+分布及超微结构会随着低温的变化而呈一定的相关性[2],Ca2+作为胞内第二信使调节着植物体内的许多代谢和发育过程,因而起重要作用[3-6]。
为进一步研究克恩氏冬青的生态适应性及其栽培和推广的制约因素,于2012年对克恩氏冬青的耐寒性进行系统研究,解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克恩氏冬青的解剖结构和低温胁迫的关系,从而深入研究克恩氏冬青的细胞学机制,为克恩氏冬青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2012年6月将6种克恩氏冬青扦插于南京林业大学内,待生根后及时上盆,放置于树木园温室内待用。
1.2 方法将样品在25 ℃下放置1周进行预冷,然后移至人工气候室(-40~25 ℃),以5 ℃为1个阶梯逐级降温,分别降到0、-8、-16 ℃时各维持48 h,及时采取低温处理好的植物顶端叶片迅速切成0.5 mm×0.5 mm的组织块,并沉入到用0.2 mol/L 磷酸缓冲液(pH值7.2)配制的2%多聚甲醛和2.5%戊二醛混合液中,室温黑暗初固定6 h;然后用含2%焦锑酸钾的缓冲液(pH值7.6)洗涤3次,每次约0.5 h;再转移到含2%焦锑酸钾的缓冲液(pH值7.6)配制的1%锇酸中,在4 ℃冰箱内固定过夜。
低温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恢复生长后的生理影响王璐珺;丁彦芬【摘要】以佛甲草、胭脂红景天、凹叶景天和中华景天4种景天属植物为试验材料进行人工低温处理(0,-3,-6,-9,-12,-15℃)24 h.低温处理后在20℃、相对湿度70%的人工气候箱内恢复生长15 d,再对其叶片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恢复生长中,相对电导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凹叶景天>佛甲草>中华景天>胭脂红景天;叶绿素由大到小依次是中华景天>胭脂红景天>凹叶景天>佛甲草;SOD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佛甲草>凹叶景天>中华景天>胭脂红景天;可溶性蛋白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佛甲草>凹叶景天>胭脂红景天>中华景天;MDA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佛甲草>凹叶景天>胭脂红景天>中华景天;脯氨酸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胭脂红景天>佛甲草>凹叶景天>中华景天.根据作者人工低温处理直接测定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4种景天属植物抗寒能力依次为胭脂红景天>中华景天>佛甲草>凹叶景天.【期刊名称】《江苏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43)003【总页数】5页(P5-8,11)【关键词】低温胁迫;恢复生长;景天属植物;抗寒性【作者】王璐珺;丁彦芬【作者单位】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景天属植物耐旱,成活率高,观赏性状优良,在园林绿化中用做地被植物,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
特别是随着节约型园林与屋顶绿化的进一步发展,景天属植物引起了更密切的关注与更广泛的应用[1-3]。
景天属植物资源丰富,但目前园林中已经开发应用的种类还比较少,其相关生理生态研究不多,尤其是抗寒性方面的研究。
为此,本研究选用4种景天属植物为试验材料,进行抗寒性试验,这4种材料笔者曾经做过低温胁迫对其生长和生理影响的研究,并得出了这4种景天属植物抗寒性的强弱[4],但是笔者认为,抗寒性的强弱仅仅通过低温胁迫得出结论是不全面的,应该在低温胁迫后进一步进行恢复生长试验,验证低温处理后植株本身的恢复能力,以进一步了解植株抗寒性的强弱。
低温胁迫对玉米叶片抗寒性的影响生科1301 张一鸣(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由于低温可使幼苗的细胞膜脂发生改变,破坏膜结构,引起代谢紊乱,对植物造成伤害。
为验证其伤害程度,本实验以九龙和利禾两种玉米幼苗为原料,以低温处理0 h为对照组,4℃处理12h,24h为实验组,分别进行叶绿体色素含量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电导仪法测定植物细胞质膜透性实验来研究玉米叶片的抗寒性与抗冷性。
结果表明低温对玉米叶片造成极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叶绿体含量的降低,植物叶片电导率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氢酶逐渐降低。
可知低温玉米叶片受伤害程度与低温持续时间,温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玉米抗寒性低温胁迫叶绿体色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电导仪法测细胞质膜透性前言:植物固着于某地生长,难以迁移,因此易于受到环境如冻害,冷害【1】等影响。
研究低温胁迫与植物抗寒性的机理,有助于植物高产与当地生态环境的维护。
据统计,地球上只有不足10%的陆地适合栽种农作物【2】,而在这10%的陆地上所产生的农作物,因冻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美元【3】,例如仅在我国东北地区1969,1972,1976年的三次冻害每年均减产至少50亿千克【4】。
对于温带园林,高寒地带移栽作物等,减免低温对植物的影响更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我省黑龙江处于高寒地区,本实验对于植物抗寒性的研究更具实际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九龙,利禾玉米种子,由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教研室提供。
1.2方法1.2.1玉米幼苗的培养分别取九龙,利禾玉米种子各300粒左右进行消毒,然后用蒸馏水将玉米种子洗净,在75%乙醇中消毒15s,浸种催芽处理12h后,用蒸馏水洗三次,洗去种子表面抑制生长的物质,然后进行沙培,将沙子平铺在培养盘上,用喷壶浇适当的完全营养液。
将种子放在沙子上,种脐向上,种子间距离适当。
种子上覆盖适当的沙子,约1cm厚,保证沙子湿度适当,培养条件为20℃,浇以全素营养液,使生长健康。
低温胁迫对3种柱花草幼苗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刘华【摘要】通过测定柱花草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3个柱花草品种即热研二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 Reyan Ⅱ)、热研五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V)、西卡柱花草(Stylosanthes scabra Vog)在自然条件下和人控低温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7d 的变化规律,比较这3个柱花草品种抗寒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5℃时胁迫第7d,热研5号柱花草叶绿素a含量从2.31下降至1.17,下降率为49.78%,下降幅度最小;质膜透性从0.237上升至0.590,变幅为148.94%,上升幅度最小;可溶性糖含量从12.127上升至28.980,变幅为205.71%,上升幅度最大,可溶性糖积累最多.3种牧草中,热研5号柱花草的抗寒性较强,热研2号柱花草次之,西卡柱花草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差.【期刊名称】《青海草业》【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柱花草;低温胁迫;抗寒性;生理指标【作者】刘华【作者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热带豆科牧草柱花草,又称笔花豆,原产于南美洲,后经澳大利亚等国家大量引进,并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国内已经引进这个新品种,并在许多省市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
柱花草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适宜于年平均气温18℃以上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种植,除盐碱地和水洼地以外,任何土质均可生长,沙质土生长特好。
柱花草根系发达,并有大量的根瘤,耐旱耐瘠;分蘖和再生能力也很强。
由于柱花草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每株可形成一平方米的冠幅,具有良好的固沙保土作用,在沙化裸露的地方种植柱花草,可在短时间内形成绿色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为在我国低温、干旱的地方地区适量推广种植该品种牧草,本文利用3种柱花草进行了低温胁迫对柱花草幼苗抗性生理指标的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3种地被月季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作者:刘璐毛永成申亚梅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2期摘要:以3个品种地被月季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对地被月季生理特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对3种地被月季叶片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膜相对透性不断增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3种地被月季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持续升高,巴西诺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升高,紫微星和白米农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在低温胁迫下,3种地被月季具有一定的缓冲、调节和适应能力。
3个地被月季品种耐寒性依次为巴西诺>紫微星>白米农。
关键词:地被月季;逆境生理;低温胁迫;抗氧化酶中图分类号: S685.12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231-03收稿日期:2015-03-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31400599);浙江省科技厅花卉育种专项(编号:2012C12909-4)。
作者简介:刘璐(1990—),女,安徽淮北人,硕士,主要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引种及其应用研究。
E-mail:986030074@。
通信作者:申亚梅,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引种与应用研究。
E-mail:sssyyymmm@。
温度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温度的变化影响植物的蒸腾、水势、吸收和新陈代谢,以及几乎所有的酶促反应[1]。
植物的抗寒性是长期适应低温环境并通过自身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2]。
低温是影响园林观赏植物生长发育、花芽形成以及观赏价值的关键因素。
地被月季(Rosa hybrida)即植株低矮,甸旬生长的蔓性月季,是一类覆盖地面能力强,花形优美,花色艳丽的优良地被植物[3]。
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和丙二醛的影响张静;朱为民【摘要】以有耐寒性差异的3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番茄幼苗在6、10、15℃和25℃处理下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下降幅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耐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较小.MDA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加,耐性强的品种其MDA含量增加的慢且少.%Three tomato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cold tolerances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s, and their seedlings'chlorophyll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variations were studied at 6,10,15℃ and 2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chilling stress, the tomato leaves'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decrement extent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intensity of chilling stress,but the cold-tolerant cultivar decreased less in chlorophyll content than the cold-sensitive one. The MDA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stress lasting and heightening, but the cold-tolerant cultivar increased slower and less in MDA content than the cold-sensitive one.【期刊名称】《上海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8)003【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番茄;耐寒性;叶绿素;丙二醛;低温胁迫【作者】张静;朱为民【作者单位】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扬州225127;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上海试验站,上海201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1.2;S601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我国主要的果菜之一,是一种喜光、喜温性蔬菜,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5℃,保护地栽培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进行,必须采用加温或多重覆盖等保温措施,造成光照明显不足,因此低温和弱光成为番茄保护地生产中最为主要的限制因素,严重影响其成株期的生长发育、早期产量和果实的商品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