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宝石鉴赏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73.94 MB
- 文档页数:85
珠宝鉴定知识点总结一、宝石的鉴定1.1 宝石的种类宝石根据其成分,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天然宝石,人造宝石和合成宝石。
天然宝石包括蓝宝石,翡翠,绿松石,红宝石等。
人造宝石是在实验室中根据天然宝石的性质来合成的宝石。
合成宝石则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人造宝石,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与天然宝石几乎一致。
1.2 宝石的颜色宝石的颜色对于鉴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种宝石的颜色越纯净,其价格就越高。
颜色鲜艳且没有杂色的宝石往往价格更高。
在颜色鉴定中,需要考虑颜色的深浅,明度和均匀性等因素。
1.3 宝石的净度宝石的净度是指宝石中的内含物和裂纹。
内含物是宝石内部自然形成的物质,对于宝石的净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裂纹是指宝石内部的裂缝或者断裂。
净度越高的宝石,价格也越高。
1.4 宝石的切割宝石的切割对于宝石的光线折射,折射率,色彩以及光泽都有很大的影响。
宝石的切割应该符合其种类的特性,所以对于不同种类的宝石,需要进行不同的切割处理。
1.5 宝石的特殊性质宝石的特殊性质包括折射率,双折射,荧光,光线折射等。
这些特殊性质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方法来进行测定,从而帮助我们对宝石进行鉴定。
二、珠宝的鉴定2.1 珠宝的材质珠宝的材质包括黄金,白金,铂金,银等。
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密度,硬度和化学性质。
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对珠宝的材质进行初步鉴定。
2.2 珠宝的工艺珠宝的工艺包括手工艺和机械工艺。
手工艺珠宝在制作过程中会有很多细微的痕迹和特征,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对手工艺珠宝进行鉴定。
而机械工艺珠宝则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方法来进行鉴定。
2.3 珠宝的纯度珠宝的纯度是指其成色和纯度。
成色越高,珠宝中的其他杂质就越少,成色越低,珠宝中的杂质就越多。
纯度对于珠宝的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
2.4 珠宝的品牌有些珠宝是由知名品牌出品的,这些珠宝通常都有着品牌标识和证书。
通过这些标识和证书我们可以对珠宝的真伪和价值进行初步的鉴定。
宝石鉴定知识点总结1. 宝石的种类宝石的种类有非常之多,常见的宝石有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蓝晶石等。
每一种宝石都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因此在鉴定时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宝石有一定的了解。
2. 宝石的成分宝石的成分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的宝石有着不同的成分组成。
例如,钻石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也是氧化铝,但其中含有铬的铬铝石和含有铁的铁铝石成分不同。
3. 宝石的外观特征宝石的外观特征是鉴定的直接依据,通常包括色泽、透明度、硬度、密度、折射率等。
宝石的色泽可以分为颜色、清澈度和光泽度等方面,透明度主要是看宝石内部是否有明显的杂质和裂纹,硬度是宝石的抗刮擦性能,密度是宝石的重量和体积的比值,折射率是宝石对光线的折射程度。
4. 宝石的莫氏硬度莫氏硬度是宝石鉴定中常用的一个指标,是指宝石在硬度测试中的相对硬度。
莫氏硬度共有10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硬度级别,通过用一个硬度大于宝石的物质来做测试,来确定宝石的硬度级别。
5. 宝石的鉴定技术宝石的鉴定技术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放大镜鉴定、折射仪鉴定、显微镜鉴定、穿透光鉴定、拉曼光谱仪鉴定、X射线荧光光谱仪鉴定等。
不同的鉴定技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宝石进行鉴定,保证鉴定的准确性。
6. 宝石的真伪鉴别在宝石鉴定中,真伪鉴别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它主要是指对宝石进行真假鉴别。
通常可以通过色泽、透明度、硬度、密度、折射率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真伪鉴别,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专业仪器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7. 宝石的鉴定流程宝石鉴定的流程通常包括样品接收、外观特征观察、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性质测试、真伪鉴别、报告出具等多个步骤。
通过严格的鉴定流程,可以保证鉴定的客观和准确性。
在宝石鉴定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对宝石进行准确鉴定。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鉴定技术,以适应不同宝石鉴定的需求。
希望上述的宝石鉴定知识点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对宝石鉴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宝石学基础1.宝石的定义:珠宝玉石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简称宝石。
2.宝石的分类:天然宝石天然珠宝玉石天然玉石天然有机宝石合成宝石宝石(珠宝玉石)人工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仿宝石3.定名规则:(自己复习)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是在DZ/T0044-93和DZ/T0045-93基础上制定的,保留了上述地质部标准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
国家标准参考了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制定的《钻石、宝石、珍珠手册》,以及美国宝石贸易协会(AGTA)制定的《宝石优化处理手册》(Gemstone enhan cement manual)和日本全国宝石协会制定的《宝石和装饰品的定义命名法则的规定》。
该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类别、定义、定名规则及表示方法,适用于珠宝玉石的鉴定、贸易活动,对于海关、保险公司及珠宝玉石进口也要参照执行。
我国珠宝玉石的传统与宝石学新体系之间存在某些矛盾,为了使珠宝玉石概念明确,以利于销售、司法仲裁、国标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
于2003.7.1发布了《珠宝玉石名称》修定版本(GB/T16552-2003)代替了1996年的原版本(GB/T16552-1996)。
新版本与原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养殖珍珠可简称为珍珠——优化处理定名规则中关于处理宝石增加了宝石的名称描述方法——仿宝石增加了天然宝石仿制品的内容——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内容有所增加(1)定名总则各种珠宝玉石的定名必须以附录A中所列基本名称为基础,按标准中规定的各类定名规则及附录B确定。
附录A基本名称未列入的其他名称,在使用时必须加括号并在其前注明附录A中所列出的同种矿物(岩石)或材料的珠宝玉石名称、附录A未列入的其他矿物(岩石)名称可直接作为珠宝玉石名称,“珠宝玉石”、“宝石”不能作为具体商品的名称。
(2)各类宝石定义及定名规则天然珠宝natural gems定义:由自然界产生,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具有工艺价值,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物质统称为天然珠宝玉石。
GIC初级基础GIA宝石证书12.9W GIA钻石证书8WFGA宝石证书5K美金FGA钻石证书4K美金一、宝石的分类及命名①宝石的定义:1.广义:一切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包括人工和天然材料。
2.狭义:自然界中美丽,耐久,稀少但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岩石及部分有机材料。
②宝石特性:⑴美丽⑵耐久,硬度大,坚韧不脆,化学性稳定⑶稀少⑷无害。
摩斯硬度: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
材料的硬度取决于原子间的键合力的性质和强度,不同的硬度测量方法有:摩氏硬度、压入硬度和研磨硬度。
德国矿物学家摩氏在1822年为了评价矿物的硬度提出一种使用的分类表,实际上是一种刻划硬度,矿物硬度分为10级,从1-10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也具有对称型和方向性,这种硬度大小随方向而变化,例如蓝晶石,沿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是5,而垂直延长方向的硬度为7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矿物单晶(可含双晶)1)高档宝石:H>7。
例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2)中低档宝石:碧玺,石榴石,尖晶石,水晶等;3)稀少宝石:也叫收藏宝石,塔菲石,蓝锥矿,矽线石等。
●天然玉石:矿物集合体和非晶质材料。
1)高档玉石:H:6.5-7 翡翠,软玉;2)中低档玉石:H:4-6 玛瑙,岫玉,青金岩,天然玻璃等;3)雕刻石:H:2-4 图章石,砚石,装饰石等。
天然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煤精,骨料,象牙,龟甲。
人工宝石:合成宝石:有天然对应物,如合成红宝石,合成钻石合成宝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它应当是人工参与生产的无机产物。
因为有机材料在外观上可能被模仿,但其生长过程是不能复制的。
b.它必须有对应的天然宝石。
c.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但合成尖晶石却有微小的差异。
人造宝石:无天然对应物,如YAG(钇铝石榴石);拼合宝石:两块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苏达祖母绿;再造宝石:碎块在高温高压下粘结而成,如再造琥珀。
宝石的物理性质一、光泽1.光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1)定义是指宝石表面和表层对光的反射能力,取决于宝石的折射率大小、表面的抛光程度和表层结构。
(2)折射率因素对结构均匀的表面,折射率越大反射能力越强,光泽越亮。
在抛光良好的前提下,以折射率的大小把光泽分成四级,如表1所列:表1 宝石光泽的等级划分折射率光泽宝石矿物折射率>3 金属光泽铂、金、银、铜折射率2.6—3 半金属光泽乌刚石(针铁矿)、闪锌矿折射率1.9--2.6 金刚光泽金刚石、锆石(亚金刚光泽)折射率1.3--1.9 玻璃光泽绝大多数宝石属于此类光泽(3)表层结构因素如果宝石的表层具有不均匀的结构,如起伏不平、密集的平行包体、薄层状等,都会对光泽产生影响,形成特殊的反光现象,如油脂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等,这些现象也称为变异光泽。
2.光泽的类型(1)金属光泽由铂、金、银、铜等金属以及黄铁矿等金属矿物的抛光表面所显示的非常强而明亮的光泽。
(2)半金属光泽呈弱的金属状的光泽。
有些宝石品种,如辰砂、乌刚石和黑色闪锌矿具有半金属光泽。
(3)金刚光泽光在宝石表面反射出较强的光亮,如钻石所显示的明亮光泽。
(4)亚金刚光泽锆石和翠榴石等高折射率宝石所显示的明亮光泽。
(5)玻璃光泽大多数宝石的表面反射出的光泽都在此范围内。
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和宝石抛光面上反射光的明亮程度,划分为强玻璃光泽和玻璃光泽。
例如石榴子石族、刚玉族和金绿宝石等为强玻璃光泽;祖母绿、碧玺、水晶和橄榄石等折射率较低的宝石为玻璃光泽。
(6)油脂光泽在一些颜色较浅,具玻璃或金刚光泽的宝石的不平坦表面上所见到的类似油脂表面的反光。
如钻石的原石表面具油脂状的光泽。
(7)蜡状光泽在一些半透明或不透明、低硬度的隐晶质或非晶质块状集合体表面所呈现的一种类似于石蜡表面的反光,如块状叶蜡石、绿松石。
(8)珍珠光泽珍珠具有的平行薄层结构导致从表面和近表面的晶质层反射光发生干涉作用,造成辉光,称为珍珠光泽。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六)十、多色性多色性与双折射密切相关,是指一些具有双折射的有色宝石,从不同方向观察,会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
如果从三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更精确的描述是沿晶体的三维光轴方向)观察,呈现出两种色相或同一色相有深浅不同,称为二色性;如果从三个方向观察,呈现出三种色相或深浅不同,称为三色性。
一般具有双折射的有色宝石都具有多色性,但明显程度差别较大。
因此,对于多色性明显的宝石,多色性这一特性可以作为重要的鉴定依据之一。
例如,蓝色蓝宝石与蓝色堇青石非常相似,但两者的多色性差异明显:蓝色蓝宝石具有蓝色和蓝绿色二色性,相对于宝石本身的体色变化不大;而蓝色堇青石具有紫蓝色、蓝色和淡黄色三色性,相对于宝石本身的体色变化较大。
图在最下图1、蓝色堇青石(/zlg/ks/w66.htm)图2、红柱石(/zlg/ks/images/47-hongzhushi8.jpg)多色性一般需要用正交偏光镜(珠宝业又称为“二色镜”)观察,但多色性明显的宝石用肉眼也清晰可见(表1),如电气石、蓝宝石、堇青石、红柱石、黝帘石(坦桑石)、榍石等。
表1 肉眼可见多色性的宝石十一、特殊的光学效应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常见的有变色效应、红色闪光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和砂金效应等。
(一)变色效应变色效应是指一些含铬或钒的宝石品种,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宝石呈现不同的颜色。
例如,含铬的金绿宝石,在日光下照射呈现绿色,在白炽灯下则呈红色,因此又称其为变石。
具有变色效应的宝石(含人造宝石)主要有:变石、变色蓝宝石、变色尖晶石、人造变色蓝宝石、人造变色钇铝榴石、人造变色立方氧化锆等。
图3、变石(含铬的金绿宝石)(/bmiddle/5209ff4444dcf4cbe6caa)(二)红色闪光效应红色闪光效应是指含铬、钒或钴的蓝色或绿色宝石,用聚光手电在暗处照射时,在蓝色或绿色的体色上,伴有红色闪光的现象。
红色闪光效应较为罕见,是鉴别某些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