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548.00 KB
- 文档页数:75
第八章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与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与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与有效配置而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合作与协作。
它具有极强的地区性与集团性,有超国家的共同机构与调节机构,并且要求成员国作出一定程度的主权让渡,政治色彩浓厚。
其实质就是通过降低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实现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经济一体化的层次理论一体化的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与完全的政治联盟。
1、自由贸易区◆在一个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商品与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都被取消。
在一个理论上理想的自由贸易区里,不允许有任何扭曲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者行政干预。
然而,各个国家可以自行决定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区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普及形式,就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就是在通向完全经济政治一体化道路上前进的又一步。
关税同盟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并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此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监管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关税同盟强调以整体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取消关税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权利让渡,即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统一执行关税的制定权。
不过,也正就是因此使得各成员国市场对其她成员国完全开放,于就是一些国家往往会采取一些更隐蔽的措施,如设置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厂商。
同时,关税同盟只就是解决了边境上的商品流通自由化问题,并未涉及商品进入其她成员国后的自由流通。
3、共同市场◆共同市场下,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的贸易壁垒,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允许商品、劳动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因为对居民的移入与移出,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不存在任何限制。
建立一个共同市场需要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就业政策方面高度协调与合作。
第八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A.经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 D.优惠贸易安排2、按照贸易壁垒撤除的程度划分,经济一体化分为(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部门一体化3、欧洲共同体建立“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实现( )A.经济同盟B.共同市场C.完全经济一体化D.关税同盟4、战后建立了具有世界性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如( )A.欧洲经济共同体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5、目前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C.经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6、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包括( )A.部门一体化B.全盘一体化C.水平一体化D.垂直一体化7、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包括( )A.部门一体化B.全盘一体化C.水平一体化D.垂直一体化8、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东南亚国家联盟C.欧洲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9、甲、乙两国原来对钨矿砂分别证收17%和15%的进口税,现两国相互间商品进口予以免税,但对第三国进口的钨矿砂统一征16%的关税,这种一体化组织形式是(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经济同盟D.优惠贸易安排10、就目前所出现的经济一体化而言,其范围包括(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以C.共同市场D.关税同盟和经济同盟11、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关税,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经济同盟B.共同市场C.完全经济一体化D.关税同盟12、成员国内部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各自保持独立的对外政策,这种一体化形式是(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13、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流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自由贸易B.共同市场C.关税同盟D.经济同盟14、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初成立时成员国有( )A.法国、联邦德国B.英国、瑞士C.意大利、比利时D.荷兰、卢森堡15、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经济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16、由经济发展阶段相同或相近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叫( ) A.部门一体化B.全盘一体化C.水平一体化D.垂直一体化17、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经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18、设A、B、C三国对进口自行车内胎征税如下,A国15%,B国12%,c 国11%结盟后,内部关税免税,对外A国征收15%进口税,B国征收:12%,C国征收10%,则这种形成的一体化是( )A.关税同盟B.优惠贸易安排C.共同市场D.自由贸易区二、重点名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三、简答题:1、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2、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因。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基本范畴-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 国际贸易的基本范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要素流动。
1.2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售商品和服务。
- 进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 自由贸易:指国家间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不设限制或关税。
- 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关税: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等。
2.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通过专业化和自由贸易,各国可以最大化全球生产效率和福利。
2.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相对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即生产一种商品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力。
第八章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协商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内容:❆内部经济政策的统一:即在有关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经济贸易政策;❆外部经济政策的统一:即在有关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对非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政策。
通常首先在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和其他经济活动中的障碍,而后逐步实施统一的内部经济政策,再然后实现外部经济政策的统一。
经济政策的统一的实质是成员国之间经济主权的一定程度限制、让渡。
其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程度的区别,意味着成员国之间经济结合程度的高低,据此可以划分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一般有一个根据条约或协定组成的超国家机构。
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各成员国逐步向该机构让渡经济主权,由该超国家机构行使共同的内部经济政策和一致的对外经济政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参加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条件、目标要求组成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同形式反映了其不同的发展程度,反映成员国之间经济干预和联合的深度、广度。
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TradeArrangement)❆最低级、最松散的组织形式。
❆成员国之间通过贸易条约或协定,规定:在相互贸易中对全部或部分商品的实施关税优惠;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各成员国按自己的关税政策实行进口限制。
例:二战前的“英联邦特惠制”、70年代的“美加汽车贸易协定”等。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
❆有的自由贸易区只对部分商品实行自由贸易;有的对全部商品实行自由贸易:工业自由贸易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自由贸易商品只限于工业品不包括农产品。
第八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现代化,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和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用地市场,创新发展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组建省级农业保险公司,积极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全覆盖。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
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发展现代农业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和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
落实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田间配套工程,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农田灌溉机井升级改造和田间排灌配套工程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土地整治力度,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档次。
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种子工程、地力提升工程,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全部实现良种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重点挖掘秋粮增产潜力,到2020年,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成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集中打造6369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左右。
第八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A.经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 D.优惠贸易安排2、按照贸易壁垒撤除的程度划分,经济一体化分为(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部门一体化3、欧洲共同体建立“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实现( )A.经济同盟B.共同市场C.完全经济一体化D.关税同盟4、战后建立了具有世界性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如( )A.欧洲经济共同体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5、目前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C.经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6、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包括( )A.部门一体化B.全盘一体化C.水平一体化D.垂直一体化7、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包括( )A.部门一体化B.全盘一体化C.水平一体化D.垂直一体化8、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东南亚国家联盟C.欧洲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9、甲、乙两国原来对钨矿砂分别证收17%和15%的进口税,现两国相互间商品进口予以免税,但对第三国进口的钨矿砂统一征16%的关税,这种一体化组织形式是(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经济同盟D.优惠贸易安排10、就目前所出现的经济一体化而言,其范围包括(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以C.共同市场D.关税同盟和经济同盟11、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关税,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经济同盟B.共同市场C.完全经济一体化D.关税同盟12、成员国内部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各自保持独立的对外政策,这种一体化形式是(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13、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流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自由贸易B.共同市场C.关税同盟D.经济同盟14、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初成立时成员国有( )A.法国、联邦德国B.英国、瑞士C.意大利、比利时D.荷兰、卢森堡15、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经济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16、由经济发展阶段相同或相近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叫( ) A.部门一体化B.全盘一体化C.水平一体化D.垂直一体化17、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经济同盟D.完全经济一体化18、设A、B、C三国对进口自行车内胎征税如下,A国15%,B国12%,c 国11%结盟后,内部关税免税,对外A国征收15%进口税,B国征收:12%,C国征收10%,则这种形成的一体化是( )A.关税同盟B.优惠贸易安排C.共同市场D.自由贸易区二、重点名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三、简答题:1、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2、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