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轴新中国成立后
- 格式:docx
- 大小:54.84 KB
- 文档页数:1
新中国史重点内容
新中国始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建立新中国后,国家政权从帝制向共和制转变,也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
国家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下是新中国史的重点内容。
第一阶段(1949-1956年):建国初期
新中国的建国初期是一个以重建社会经济秩序为核心的时期。
新中国
经济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国家财政收支极度不平衡,外交环境也
比较复杂。
实行计划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
所倡导的民主集中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被全面实行。
第二阶段(1957-1965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第三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和后文革时期
第四阶段(1976-1989年):改革开放的时代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主题。
这个阶段实施了土地私有化,重点发展工业和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逐渐开放,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显著增长,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第五阶段(1990年至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速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进一步加速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加注重
全球化和西方市场的发展。
中国加入了全球贸易组织,并继续探索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体,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各
地的地缘政治问题和国际经济问题。
总的来说,新中国建立至今已有七十年历史,这七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前半段的社会主义时期到后半段的改革开放,都标志着中国正以快速的速度向世界舞台上增强自己的地位。
新中国史章节
中国历史可以分为许多章节,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要历史章节:
1. 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章节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0年-197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
包括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元素,并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等重要变革。
4. 经济发展与全球影响力提升(2000年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 社会变革与改善民生(2000年至今):在国内,中国致
力于推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条件。
这包括扶贫工作、教育和医疗改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
1949-1978大事年表
1949.10.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10.19 抗美援朝 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地渡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开国大土改,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3-1956 三大改造
1951-1956 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手工业改造
1954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954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国际地位的提高
1955 “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会议
195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
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958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9 发现大庆油田
1959-1961 三年自然灾害
1964年原子弹爆炸,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1967 氢弹爆炸,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68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0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
1973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
1974 秦始皇兵马俑重见天日
1976 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
1977 恢复高考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小岗村冒险尝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序幕。
新中国大事年表(1949~200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告结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6年,中国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也以90岁高龄与世长辞。
7月28日,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
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北京逝世;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0的突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
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1997年2月19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2003年2月,非典爆发;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取得了金牌51枚、奖牌总数100枚的历史最好成绩;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天成功。
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件大事1、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
为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的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两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中国发射首枚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的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6KM,远地点高度为2384km。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的平面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圈需要114min。
卫星质量为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
4、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5、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中国现代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山西县西柏坡召开;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中国科学院成立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国家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公私合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1976年四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国际化。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并于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中国GDP:13年跨越10个万亿元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回答者:龙辉花园- 二级2009-12-26 12:571949年开国大典在京举行新中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河北省政府公审刘青山、张子善·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1955年海陆空三军大授衔十大元帅、十大将军·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1957年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1958年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大庆油田被发现·1960年苏联单方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1961年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从善战犯获特赦·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八个样板戏风行中国·1968年各地开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3年文革“白卷英雄”张铁生被推到“台前”·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并开始发掘·1975年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结束·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最高法院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1981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1982年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1983年中央台首届春节晚会举办·1984年新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1986年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开始实施·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1988年价格闯关·1989年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1990年上海证交所成立·1991年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1993年“汪辜会谈”·1994年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始·1995年双休日改变生活·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联合演习·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全国抗洪救灾·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2000年成克杰、胡长清、厦门远华贪腐事件被处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2003年众志成城抗击非典·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保护私产入宪·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2006年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959年)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五味斋主整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此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9月21日至30日召开。
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会议决定国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纪年采用公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旗为红地五星旗。
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陈毅等56人当选为委员。
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1949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0月2日苏联政府决定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3日,周恩来复电表示热忱欢迎,并互派大使。
自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新中国先后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至1951年底,新中国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瑞士、列支敦士登、芬兰建立外交关系。
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毛泽东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席。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年——现在)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性质:(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分期:(1)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1、开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结束: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4、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5、重大事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2)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3)土地改革(1950—1952年)(4)“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底)(5)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6)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现在)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性质:社会主义社会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结束: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3、重大事件:(1)中共八大(1956年)(2)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定(1958年)(3)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 58年)(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及模范人物。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1、开始: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二大形成)3、方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八大主要内容: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
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1
1950—1953抗美援朝)——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周恩来和代表团在印度马来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
议1953—1956三大改造)——(1954—1956公私合营)——1956中共八大召开——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1—1965对国民经济调整)——1964第
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1976文化大革命)——1970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1加入联合国/基辛格访问中国—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思想运动——(1978—1983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1982拨乱反正)——1980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2提出建立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1985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为经济开放区——1988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最大的)——1990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台湾建
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7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3杨利
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2007十七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8神舟七号入太空
2014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2015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