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主题优秀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75 KB
- 文档页数:5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认识红绿灯、人行横道等交通标志。
2.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交通标志的认识2. 交通规则的讲解3. 交通游戏教学准备:1. 交通标志图片、模型或图片卡片2. 交通规则讲解PPT3. 交通游戏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辆小汽车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什么作用呢?”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没错,这是一辆小汽车,它在我们的生活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到达目的地。
”二、基本教学内容1. 交通标志的认识(1)教师展示交通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标志的名称。
(2)教师讲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如红绿灯表示停止或通行,人行横道表示行人可以通行等。
2. 交通规则的讲解(1)教师利用PPT展示交通规则的讲解,如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遵守红绿灯等。
(2)教师邀请幼儿参与互动,提问:“如果我们要过马路,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回答并总结。
3. 交通游戏(1)教师分发交通游戏道具,如交通标志卡片、小汽车等。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小交通警察”游戏,让幼儿扮演警察,指挥交通。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交通标志图片,让幼儿说出对应的名称和含义。
2.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在马路上看到红灯,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回答并总结。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交通规则时,要注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记住。
2.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互动等形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3.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教案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明白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样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十分感谢沙沙。
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但是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
”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就应注意的呢”2.群众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就应注意的事情3.出示图片: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齐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
”之后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群众讨论:能不能理解陌生人的礼物,就应怎样对他说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妈的好朋友,她这天没有空来接你。
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就应怎样对这位阿姨说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取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A.陌生人就是坏人。
第1篇一、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拐骗行为,知道防拐骗的方法。
2. 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应对拐骗行为。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勇敢、机智品质,增强幼儿的安全感。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拐骗行为,知道防拐骗的方法。
2. 活动难点: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应对拐骗行为。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防拐骗PPT、拐骗情景模拟道具、奖励贴纸。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做“找朋友”游戏,活跃气氛。
2. 教师提问:在游戏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不认识的人?(二)主题活动1.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来学习防拐骗安全知识。
2. 讲解防拐骗知识:(1)什么是拐骗?拐骗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诱骗、威胁、恐吓等手段将未成年人拐走的行为。
(2)拐骗常见手段:1)以糖果、玩具、游戏为诱饵。
2)冒充家长、亲戚、朋友。
3)以寻找亲人、帮助等为借口。
3. 讲解防拐骗方法:(1)不跟陌生人走。
(2)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玩具、礼物。
(3)遇到陌生人求助,要告诉老师或家长。
(4)记住家庭住址、电话号码。
4. 情景模拟:(1)教师扮演陌生人,幼儿扮演自己,模拟拐骗场景。
(2)教师提问:你们遇到了什么情况?怎么办?(3)幼儿分享应对拐骗的方法。
5.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防拐骗安全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学会应对拐骗行为。
(3)勇敢、机智地保护自己。
(三)游戏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做“防拐骗接力赛”。
2. 幼儿分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接力赛。
3. 接力赛规则:代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防拐骗任务。
4. 完成任务的团队获得奖励贴纸。
五、活动延伸1. 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防拐骗安全。
2. 定期开展防拐骗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确保活动效果。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40篇主题这是中班安全教育教案40篇主题,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厨房里的危险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册、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一),提问并引出主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厨房)2、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厨房?(有刀、铲、炉等物)3、你家有厨房吗?(有)厨房在什么地方?4、小结:厨房里有这么多东西,小孩子个子矮,应少到厨房里去玩,为什么呢?因为厨房中隐藏了很多种危险。
二、知道:第一种危险:厨房中刀具的危险。
1、出示刀:玩具刀与真刀的对比。
轻和重、大和小的对比。
2、提问:厨房里的刀是拿来做什么的?如果小朋友去厨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脚上,会怎样?3、出示图(二):一个小孩玩厨房里的刀,刀落地,差点落在幼儿脚上,真危险。
让幼儿看图和感知一下真刀,让其明白:厨房里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脚上都会受伤,还会砸着脚趾,很危险!三、第二种危险:厨房燃气炉的危险1、让个别幼儿找出燃气炉玩具,让小朋友想想厨房中燃气炉有危险吗?有哪些危险?2、出示图(三):一个小孩在厨房里自己去开燃气炉,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脸上。
3、师:小朋友自己不能开燃气炉,因年龄小,掌握不好开关,燃气泄漏会中毒,还会引发燃气爆炸的。
四、第三种危险:炒菜时油爆在脸上,眼睛里的危险。
1、出示图(四),让幼儿观察后讲出:妈妈在炒菜,个子矮、年龄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锅边,油爆在脸上、眼睛里,小朋友哭了。
2、知炒菜的油爆在脸、眼上,会烧伤、会瞎眼等。
五、第四种危险:用热水瓶自己倒水,从炉子上取放的危险。
1、出地图(五):一小女孩手抱开水瓶自己去厨房倒炉子上的开水。
中班安全教案中班【6篇】教案是指每节课老师所写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班平安教案中班【6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第1篇: 中班平安教案中班对于孩子来说,平安教育很重要。
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上班在外,常常留一个孩子在家,对于孩子在家的平安就非常重要。
如不动电、不动气等。
生疏人敲门等幼儿怎样处理,这是孩子要把握的技能。
在超市和父母走丢怎么办?有生疏人来接怎么办等。
今日我设计的主题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想通过这次教学,让孩子们懂得面对生疏人该怎么办。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育幼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及快速应答力量。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爱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生疏人的话,不跟生疏人。
4、加强幼儿的平安意识。
5、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敏性。
争论遇见生疏人时,我们该怎么办?1、排练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
2、录制有关轻信生疏人上当受骗的内容。
如:自己在家时任凭给生疏人开门,任凭吃生疏人给的食物,在公共场所迷路了任凭跟生疏人走等造成不良后果,选择适合幼儿看的有关打击拐卖儿童的记录片。
“小红没上当”,老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1、导幼儿争论:小红假如轻信了生疏人的话,会消失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假如自己遇到了这样状况时应实行怎样的做法。
2、观看并叙述录象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幼儿绽开争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洁记录,老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爱护意识。
4、开展“有奖竟猜”嬉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快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当心和家人丢失里,你该怎么办?(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向了,你该怎么办?(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熟悉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在活动中,幼儿知道遇到生疏人时,可以求救老师、家长。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一:教案主题: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懂得保护自己的安全。
2.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火灾逃生、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等。
3.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避免危险发生。
教学内容: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火灾逃生知识。
3.交通安全知识。
4.游泳安全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安全意识的重要性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懂得保护自己的安全。
2.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便拿陌生人给的东西等。
3.强调孩子在发现危险时及时向周围成人求助。
第二步:火灾逃生知识1.通过图片、模型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火灾逃生知识。
2.给孩子演示如何正确逃生:低姿态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疏散通道逃生。
3.强调孩子不要私自玩火、不要随便触碰电器等。
第三步:交通安全知识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马路等。
2.让孩子模拟过马路的场景,教会孩子如何安全地过马路。
3.强调孩子在出行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离开家长。
第四步:游泳安全知识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游泳安全知识,如不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游泳、不靠近深水区等。
2.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学习游泳,掌握游泳技巧。
3.强调孩子不要在没有家长或成人监护的情况下游泳。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孩子是否能够正确回答安全问题。
2.观察孩子是否能够正确演示火灾逃生、过马路等安全技能。
3.与家长沟通孩子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二:教案主题: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掌握一些应对危险的基本方法。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加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幼儿的安全。
教学内容:1.安全常识的普及:火灾、地震、溺水、交通安全等。
2.儿童防拐骗知识的普及:如何避免被陌生人拐骗。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安全小卫士》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安全小卫士》精选4篇(一)活动名称:安全小卫士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学习基本的安全常识;2.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3. 培养幼儿遵守安全规则的习惯。
活动准备:1. 安全教育相关图书、图片等;2. 模拟器材(如红绿灯、交通标志、消防器材等);3. 安全教育相关视频或动画片。
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 教师介绍活动主题《安全小卫士》的含义,引导幼儿提出自己对安全的认识和感受。
- 展示一些安全盲点或错误的例子,让幼儿找出问题并讨论如何改进。
- 观看相关安全教育视频或动画片,加深幼儿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2. 安全常识学习:- 教师通过图片、幻灯片或实物模型等展示常见的安全问题,如火灾、交通事故、触电等,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 借助游戏或故事情景,向幼儿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家庭电器、防火逃生技巧、交通安全等内容。
- 教师可用具体例子和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回答常见的安全问题,培养基本的安全知识。
3. 安全常识运用:- 制作安全顺序卡片,上面写着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顺序,如过马路、上下楼梯、过马路等,让幼儿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卡片。
- 利用红绿灯和交通标志等模拟器材,在教室内设置模拟场景,让幼儿体验交通安全并学习相应规则。
- 带领幼儿参观消防设施及器材,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4. 安全技能练习:-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选择一种实际生活中安全问题,设计小游戏或角色扮演,向其他幼儿传授相关安全知识。
- 班级活动:进行一次消防演习,向幼儿展示消防员的工作,并教授幼儿正确的逃生方式和报警方法。
5. 总结评价:- 教师与幼儿进行讨论,回顾安全教育的内容,并提问幼儿对于安全问题是否有更深的了解。
- 教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活动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如帮忙关好水龙头、检查插座是否有松动等。
中班安全教案(最新10篇)安全教案安全教案中班100 篇一1、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
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情境导入,模拟活动。
通过小红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分小组模拟这一情境,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探讨与研究。
课前引导学生调查与家庭生活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护自救的方法,在课上交流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3、分小组模拟四种情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1)燃气泄漏;(2)有人游泳溺水;(3)有人触电;(4)有人被开水烫伤。
4、课后拓展,付诸于实践。
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并为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从理论认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1、情境引入。
师:一天,小红独自在家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敲门。
那人告诉小红是她父母叫他来家里拿东西的,同时他还说出了小红父母的名字。
小红没了主意。
她应该让他进门吗?应该怎么办呢?请学生分小组准备,模拟以上的情况,想办法解决,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2、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
3、小组展示。
一小组:小红请他进�第二小组:打电话问一问父母,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如果是,就开门请他进来找东西;否则就不开门。
师:如果小红找不到父母怎么办?而且他说事情很紧急,非要进来。
教师及时肯定两位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后者,想得很周全。
同时教师强调,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随随便便让他进来。
师:在生活中,除了刚才我们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还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你都知道哪些呢?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我在课前布置了调查作业:家庭生活中与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救自护。
在课上,学生用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言,非常积极。
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50篇《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5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班安全下学期教案《安全愉快过寒假》含反思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寒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活动准备:图片、录像带。
《寒假安全知识调查表》活动过程:一、谈话与讨论:1、教师:我们已经学了好多安全知识,那么小朋友知道我们在家中有的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我们千万不能做,不然就会发生危险,哪个小朋友知道家中存在的危险有哪些?(激发幼儿对家中危险的重视,初步对家中的危险进行了解:在家里,不能动电源,要不然,就会被电到;小孩不能动刀,这样,会被刀割伤;不能在床上沙发上蹦跳,那样容易摔倒,摔伤……)2、除了家中的危险,我们身边和生活中还有许多危险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险有哪些?(幼儿讨论:在班里,不能跑,要不然会摔倒;在美工区,使用剪刀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用,就会扎着别的小朋友;在盥洗室洗手时打闹也不好;户外活动时,有的小朋友在滑梯上推小朋友,就会把小朋友推倒……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玩;马路上有活动的井盖,小朋友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外边玩的时候,不跟陌生人走;小朋友不能动开水……);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二、使幼儿了解寒假的含义,丰富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寒假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寒假。
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寒假的含义。
三、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合理地过寒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寒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那么在寒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
中班安全教案(精选9篇)中班安全知识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明白在走廊、楼梯上戏闹的危险性。
2、能正确地上下楼梯,不在走廊内大声喧哗,打闹。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幼儿在走廊、楼梯嬉闹的图片一幅。
2、幼儿各种不良行为、良好行为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经验讲述明白在走廊和楼梯上戏闹的危险性。
1、谁在走廊或楼梯上摔到过?2、为什么会摔到?3、结合图片让幼儿讲述: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发生什么情景?4、小结:走廊和楼梯都是公共场所,又比较狭窄,来往的人异常多,如果在这些场所打闹、跑跳,会发生许多危险,或者和别人撞在一齐,或者撞倒、摔伤,严重的还需要住院。
二、组织幼儿讨论在走廊和楼梯上应当怎样做。
1、讨论:在走廊和楼梯上应当怎样做?2、小结:在走廊上不能大声喧哗,打闹、你追我赶,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眼睛看着台阶,不在楼梯上跑跳,不滑栏杆。
三、游戏走迷宫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出示画有许多幼儿不一样行为的迷宫图片,引导幼儿分辨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中班安全教案篇二活动目的:1、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节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通过老师讲解,看图片、自己动手制作等一系列环节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热烈气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节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乡和祖国建设成就的各种图片2、通过散步组织幼儿观察人们为迎接国庆节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和环境布置3、材料:彩纸、白纸、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齐唱国歌。
2、介绍“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通过图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教育幼儿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让幼儿用自己方式“庆祝十月一日”。
创作画《娃娃庆十月一日》。
画烟花、活动延伸:1、请家长在节日晚上带幼儿去看焰火。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主题优秀教案
[标签:说明]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主题优秀教案一:防火知多少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潜力。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火不仅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透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万一着小火了怎样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样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
透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潜力。
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
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主题优秀教案二: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1.明白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样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十分感谢沙沙。
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但是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
”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就应注意的呢”
2.群众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就应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齐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
”之后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群众讨论:能不能理解陌生人的礼物,就应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妈的好朋友,她这天没有空来接你。
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就应怎样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取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
B.陌生人不必须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能够和她去。
B.务必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能够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
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群众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安全教育主题优秀教案三:小手流血了
教学目标:
1、明白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明白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一张。
教学过程:
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样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样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
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
(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
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
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留意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
(2)手受伤了怎样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