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光栅
- 格式:pdf
- 大小:263.15 KB
- 文档页数:1
闪耀光栅原理闪耀光栅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制造出的光学元件,它能够将入射光线分解成不同的波长,从而实现光谱分析、波长选择和色散等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闪耀光栅广泛用于光谱仪、激光器、光通信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闪耀光栅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闪耀光栅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效应。
当入射光线照射到光栅表面时,光栅会使光波发生衍射,产生一系列亮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这些衍射条纹的位置和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和入射角有关。
通过调节光栅的参数,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波长和入射角进行选择和分析。
闪耀光栅的结构通常包括光栅基底和光栅刻线。
光栅基底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用于支撑和固定光栅刻线。
光栅刻线则是由一系列平行的凹槽或凸起组成,它们可以是等间距排列,也可以是不规则排列。
光栅刻线的间距决定了光栅的衍射效果,而光栅的刻线形状和深度则影响着光栅的色散性能和光学效率。
闪耀光栅广泛应用于光谱仪中。
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光的波长和强度的仪器,它通常包括入射光源、光栅、检测器等部件。
当入射光线通过光栅后,不同波长的光线会被分散成不同的角度,然后被检测器捕获并转换成电信号。
通过分析这些电信号,可以得到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信息,从而实现光谱分析。
此外,闪耀光栅还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和光通信系统中。
在激光器中,光栅可以用来选择和调谐激光器的输出波长,从而实现单色激光输出。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栅可以用来分离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实现多波长复用和解复用,从而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和效率。
总之,闪耀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它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实现对光的波长选择和分析。
在光谱仪、激光器、光通信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闪耀光栅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重要的作用。
闪耀光栅原理
闪耀光栅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来实现图像显示的技术。
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光
学结构,能够产生出非常细小的像素,从而实现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
在闪耀光栅技术中,光栅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部件,通过控制光栅的反射和透射,可以实现对图像的显示和调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闪耀光栅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闪耀光栅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反射和折射。
当光线照射到光栅上时,栅格
的结构会使得光线发生反射和折射,从而产生出不同的亮度和颜色。
这种原理是基于光学的物理特性,通过控制光的反射和折射,可以实现对图像的显示和调控。
其次,闪耀光栅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控制光栅的结构和材料来实现的。
光栅的结
构通常是由微小的凹凸结构组成,这些凹凸结构能够使得光线在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而光栅的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材料会对光的反射和折射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实现不同的显示效果。
此外,闪耀光栅的原理还包括了对光的控制和调节。
通过控制光线的入射角度、波长和强度,可以实现对图像的亮度、颜色和清晰度的调节。
这种原理是基于光的特性,通过控制光线的参数,可以实现对图像的精细调控。
总结起来,闪耀光栅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显示技术,它利用光的反射和
折射来实现对图像的显示和调控。
通过控制光栅的结构和材料,以及对光线的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亮度和高色彩饱和度的图像显示效果。
闪耀光栅技术在显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将会成为图像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闪耀光栅原理及其应用闪耀光栅是一个光学器件,它通过在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引入光程差,将一束光分成不同的波长,进而产生彩色效果。
它是混合光学和光谱学原理的集合,是光学和光谱学课程的重要部分之一。
在本文中,将介绍闪耀光栅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 闪耀光栅原理一个闪耀光栅通常由透明载体和光耗散层构成。
载体材质可以是玻璃、塑料或金属等,光耗散层主要是金属,其作用是摆放在载体表面的光栅凸起上,并且可以将入射光按一定角度反射到不同的角度。
当入射光线穿过一系列窄缝之后,这些光线将传播到贴在载体表面的光耗散层上。
这个光耗散层由一系列光栅凸起组成,光线碰到它们时,将被反射到不同的方向并在空间中呈现出一条光环状的波阵面。
这个波阵面由各自角度的光线产生,这些光线在光耗散层上构成了一组交错的明暗条纹。
通过这样的设计,光从光栅凸起向外散射的角度取决于矢网的间距和入射角度。
当光线入射角度增加时,就会形成一个更广的光晕。
这个角度可以使用闪耀角来描述,它是由百分数(%)表示的,等于发射光子波的角度到法线的夹角。
2. 闪耀光栅应用闪耀光栅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并且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其中一些领域如下所述:2.1 空间光谱闪耀光栅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空间光谱领域,例如: * 光谱成像 * 光波前分析 * 偏振测量它们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具有抗振动和非常高的精度,可以用于太空中进行重要的光学测量。
2.2 光通讯闪耀光栅用于光通讯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它能实现信号光的分光,可以将一个光束分为多个独立的光束,每个光束都可以单独使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光功率平衡和光路选择等方面。
2.3 光学传感闪耀光栅还用于各种光学传感领域,例如: * 气体光谱学 * 用于蛋白质和DNA分析的光谱学 * 通过测量光的波长来检测污染物的光学传感器。
这些应用可以帮助探测各种化合物,从而在科研和工业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 总结闪耀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可以在许多领域提供高分辨率的光学分析。
闪耀光栅的结构与原理闪耀光栅是一种光学元件,可以将入射的白光分解成不同的光谱成分。
它由一系列平行的光栅线组成,这些光栅线被精确地刻在反射或透射材料上。
通过光栅的作用,光束被散射成不同的波长,形成一条条明亮的光谱线。
闪耀光栅的结构通常由一个透明的基底材料和一层光栅线构成。
光栅线的间距非常小,通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光栅线的形状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非平行的。
光栅线的表面可以是反射性的,也可以是透射性的。
闪耀光栅的原理可以通过光的衍射来解释。
当入射光束照射到光栅上时,光线会发生衍射现象。
光栅的光栅线会将光线分散成不同的波长,形成一系列亮度不同的光谱线。
根据不同的入射角度和光栅线的间距,光谱线的角度和亮度会有所变化。
闪耀光栅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狭缝衍射理论来解释。
根据狭缝衍射理论,当光线通过一个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光栅的光栅线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并列的狭缝,当光线通过光栅线时,会发生多次狭缝衍射。
这些衍射光束会干涉并形成一条条明亮的光谱线。
闪耀光栅的性能取决于光栅线的间距和光栅线的形状。
间距越小,光谱线越密集,分辨率越高。
形状越规则,光谱线越锐利,分辨率越高。
通过控制光栅线的参数,可以调节闪耀光栅的性能。
闪耀光栅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光谱分析领域,闪耀光栅可以用于分析和测量光谱中的各种成分。
在激光技术领域,闪耀光栅可以用于调节和控制激光束的波长和方向。
在光学仪器领域,闪耀光栅可以用于制造光学滤波器和光学衍射器件。
闪耀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可以将入射的白光分解成不同的光谱成分。
它的结构通常由平行的光栅线组成,原理是通过光的衍射现象实现的。
闪耀光栅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光谱分析、激光技术和光学仪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光栅线的参数,可以调节闪耀光栅的性能,提高其分辨率和灵敏度。
闪耀光栅原理
闪耀光栅是一种基于衍射原理的光学元件。
它通常由一系列平行的刻有光栅纹理的平面表面组成。
每个光栅纹理都由一系列等距的线条或凹槽组成,并且它们具有可调的周期性。
当平行入射光束照射到闪耀光栅上时,光在光栅表面产生衍射现象。
根据光栅的周期性,衍射会导致第一级和高级衍射光束的产生。
这些衍射光束会沿不同的方向发散,形成一系列亮度不同的光斑。
其中,第一级主要衍射光束是最亮的光斑,也是常常被观察到的。
闪耀光栅的原理可以通过Huygens-Fresnel原理来解释。
根据这个原理,平面波入射到光栅表面时,每一个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波源。
所以,入射光在光栅上的每一个刻纹处都发生衍射,最终形成一系列亮暗相间的衍射光束。
为了实现闪耀效果,闪耀光栅通常会在光栅纹理上加入特殊的光滑变化。
这样的变化会改变光的衍射效果,使得亮度分布不均匀,出现明亮的闪耀光斑。
这些闪耀光斑可以用来增加光学元件的视觉吸引力,或者用于特定的应用如光学传感器等。
总之,闪耀光栅利用衍射原理,在光栅表面形成一系列发散的衍射光束,产生亮度不同的光斑。
通过对光栅纹理的设计和制造,可以实现定制的闪耀效果。
这使得闪耀光栅在光学显示、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10 闪耀光栅
闪耀光栅:相位型反射光栅,可使能量集中到有用的某一级上去,而不是无用的零级。
一.方法:通过控制刻槽的形状使光栅本身在各个衍射单元处给入射光波引进附加的相位,就能把衍射的中央主极大转移到其它的干涉主极大上去。
图5.10-l 闪耀光栅 图5.10-2 闪耀光栅光程差的计算
膜
二.衍射光强分布
每一刻槽相当于一单缝
根据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用复振幅积分法可求得其夫琅和费衍射光强分布公式为:
β
βαα22220
sin sin sin N I I = 表明:相位型反射光栅的光强分布比例于单槽衍射因子和槽间干涉因子之乘积。
讨论:
(1) 当),3,1,0("±±==K K πβ时,产生主极大
λϕϕK d =−)'sin (sin ——平面反射光栅的光栅方程
(2) 当时,0=K 'ϕϕ=,多槽干涉的零级光谱出现在对光栅平面满足反射定律的方向; (3) 当0=α时,',单槽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出现在对槽面满足反射定律的方向,它不与槽间干涉的零级主极大重合,从而实现了两个零级主极大的分离。
i i =
三.闪耀方向:单槽衍射主极大方向
λθK i d =sin cos 2
式中之K 称作闪耀级次。
讨论两种特殊情况:
(1) 若平行光束沿槽面法线n 方向人射0=i ,
λθK d =sin 2
即衍射的主极大转移到λ的K 级谱线上。
(2) 若使平行光沿光栅平面的法线N 方向入射
λθK d =2sin
由于单槽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区域有一定的宽度,故反射定向光栅可以在一定波段内把光能集中到某一级光谱上去。
闪耀光栅闪耀光栅blazed grating当光栅刻划成锯齿形的线槽断面时,光栅的光能量便集中在预定的方向上,即某一光谱级上。
从这个方向探测时,光谱的强度最大,这种现象称为闪耀(blaze),这种光栅称为闪耀光栅。
在这样刻成的闪耀光栅中,起衍射作用的槽面是个光滑的平面,它与光栅的表面一夹角,称为闪耀角(blaze angle)。
最大光强度所对应的波长,称为闪耀波长(bl aze wavelength)。
通过闪耀角的设计,可以使光栅适用于某一特定波段的某一级光谱。
闪耀光栅的优点透射光栅有很大的缺点,主要是衍射图样中没有色散的零级主最大总是占总光能的很大一部分,其余光能分散在各级光谱中,而实际使用光栅时往往只利用它的某一级。
这对光栅的应用是很不利的。
闪耀光栅则实现了单缝衍射中央最大值的位置从没有色散的零级光谱转移到其他有色散的光谱级上。
CD光盘可以看作粗制的闪耀光栅。
第一章光学分析法引论-1.3 光谱法仪器背景知识三、光谱仪器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容器,检测器(光电转换器、电子读出、数据处理及记录)。
• 光源对光源的要求:强度大(分析灵敏度高)、稳定(分析重现性好)。
*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2. 分光系统( monochromator, wavelength selector )定义:将由不同波长的“复合光”分开为一系列“单一”波长的“单色光”的器件。
理想的100% 的单色光是不可能达到的,实际上只能获得的是具有一定“纯度”的单色光,即该“单色光具有一定的宽度(有效带宽)。
有效带宽越小,分析的灵敏度越高、选择性越好、分析物浓度与光学响应信号的线性相关性也越好。
构成:狭缝、准直镜、棱镜或光栅、会聚透镜。
1 )棱镜( Prism ):棱镜的色散作用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闪耀光栅matlab代码闪耀光栅是一种集结微光的光学器件。
在实际应用中,闪耀光栅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光通信系统和光谱仪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闪耀光栅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闪耀光栅的原理及其MATLAB代码实现。
1.闪耀光栅的原理闪耀光栅是由一个反射镜和一组闪耀器件组成的。
当入射光线从反射镜表面进入闪耀器时,它会被反射成多个光线,其中每个光线的反射角度都不同。
这些反射光线穿过闪耀器并再次反射,最终到达焦点。
光束被集聚在焦点上。
2.闪耀光栅的MATLAB代码实现步骤1:定义反射和折射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定义reflect和refract函数来模拟光线在反射镜和闪耀器内的反射和折射。
reflect函数用来计算反射光线的方向,refract函数用来计算折射光线的方向。
reflect函数代码:function r = reflect(i, n)r = i - 2*dot(i,n)*n;endi是入射光线的方向向量,n是法线的方向向量,r是反射光线的方向向量。
function t = refract(i, n, eta1, eta2)eta = eta1/eta2;cosi = -dot(i,n);k = 1 - eta^2 * (1-cosi^2);if k < 0t = zeros(size(i));elset = eta*i + (eta*cosi - sqrt(k))*n;endend步骤2:定义反射镜和闪耀器我们可以通过定义两个类ReflectingMirror和DiffractionGrating来实现反射镜和闪耀器。
ReflectingMirror类用来描述反射镜,其中定义reflecting函数来模拟反射光线。
DiffractionGrating类用来描述闪耀器,其中定义diffraction函数来模拟反射和折射光线。
DiffractionGrating类代码:classdef DiffractionGratingpropertiesnormal = [0;0;1];grating_pitch = 0.1;groove_angle = pi/4;groove_direction = [cos(groove_angle); sin(groove_angle); 0];refractive_index = 1.5;endmethodsfunction t = diffraction(obj, i, p)d = obj.normal-dot(obj.normal,i)*i;x = cross(i,d)/norm(cross(i,d));y = cross(x,d)/norm(cross(x,d));m = 2*pi*obj.grating_pitch^-1;s = i - dot(i,obj.normal)*obj.normal;theta = atan(sqrt((m^2-norm(s)^2)/norm(s)^2));littles = sqrt(norm(s)^2+m^2-2*norm(s)*m*cos(theta));phisr = asin(obj.refractive_index*sin(theta));tht = asin(norm(s)/littles*sin(phisr));pl = asin(sin(tht)/obj.refractive_index);polar = [pl; tht];planar = [dot(x,i); dot(y,i)];angle = obj.groove_direction'*polar;planar = planar - angle;wi = [x, y, cross(x,y)]*[planar; -littles*obj.refractive_index];n = cross(x,y)/norm(cross(x,y));t = refract(i, n, 1, obj.refractive_index);endendendgrating_pitch是闪耀器的凯特宽度,groove_angle定义闪耀器的凹槽角度,groove_direction定义凹槽方向,refractive_index是折射率。
闪耀光栅的应用一. 闪耀光栅的基本原理:锯齿形槽面与光栅平面的夹角为θ0(闪耀角),锯齿形槽宽d(即刻槽周期)。
对于入射角为ϕ的平行光束A 来说,单槽衍射的中央主极大方向为槽面的反射方向B 。
其干涉主极大方向由光栅方程给出:根据几何关系,有: α、β是槽面的入射角与反射角,α=β 。
若B 方向就是第m级干涉主极大方向。
则:因而有: 这就是单槽衍射中央主极大方向同时又是第m 级干涉主极大方向所应满足的关系式。
若m 、λ、d 和入射角ϕ已知,即可确定角度θ0. 若入射光沿槽面法线方向入射,则光栅方程简化为:此为主闪耀条件,波长λM 称为该光栅的闪耀波长,m 是相应的闪耀级次,此时的闪耀方向即为光栅的闪耀角θ0的方向。
(sin sin ) 2sin cos 22d m d m θϕθϕθϕλλ+-+==即:00αθϕβθθ=-=-000 2 -=2θϕθθϕθθθϕα-=-+= 或:和02sin cos d m θαλ=02sin Md m θλ=二.闪耀光栅的应用:1.光栅单色仪精密光栅单色仪是扫描式发射光谱仪器的关键光学部件,同时也是一种光电一体化的分光仪器. 光栅单色仪利用闪耀光栅作为分光元件,将入射的复色光分解为分布于全波段的可供任意选择的光谱宽度很窄的单色光. 其突出的优点是波段的范围宽广,在全波段色散均匀,单色光的波长可以达到非常准确的程度.光栅单色仪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复色光源中提取单色光,二是测量复色光源的光谱. 单色仪的研究目的包括物质的辐射特性,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的结构(原子、分子能级结构) ,遥远星体的温度、质量、运动速度和方向.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用于采矿、冶金、石油、机器制造、纺织、农业、食品、生物、医学、天体与空间物理(卫星观测)等等.单色仪由光源和照明系统、分光系统和接收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由光源发出的复合光通过入射狭缝S1 照射到准直镜M1后,变成平行光束,再投射到光栅G上. 由光栅G色散后,经聚焦镜M2 成像在出射狭缝S2处. 当精密机械传动系统按一定方向转动光栅时,就可以在S2 处得到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束. 光被光电倍增管接收,得到光强度信号。
闪耀光栅的光程差一、光程差的定义光程差(path difference)是指两条光线经过不同的路径后到达同一点的时间差。
在光栅中,光程差指的是入射波和出射波在经过光栅表面反射或透射后的路径差。
对于闪耀光栅而言,光程差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响了其光谱分辨率和性能。
二、计算方法1. 几何光程差对于反射式闪耀光栅来说,其光程差可以由几何光程差计算得出。
设入射光波的波长为λ,入射角为θ,反射角为φ,光栅常数为d,则几何光程差ΔP为:ΔP = 2d(sinθ + sinφ)其中,2d为光栅的实际厚度。
2. 光程差的相位面拼接法相位面拼接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光栅表面对入射波的相位调制来确定光程差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确定光栅表面的相位变化,再与入射波的相位进行叠加,得到了光程差的表达式。
3. 其他计算方法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傅里叶光栅理论,通过求解入射光波和出射光波的衍射方程,得到光程差的具体表达式。
这种方法较为复杂,但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光栅的光程差。
三、光程差的影响因素1. 波长入射波的波长对光程差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波长越短,光程差越小,分辨率越高。
2. 入射角入射角的大小也会影响光程差的大小。
较大的入射角会导致较大的光程差,进而影响光栅的性能。
3. 光栅常数光栅常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光程差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光栅常数越小,光程差越小,分辨率越高。
4. 光栅表面形貌光栅表面的形貌对光程差有很大影响。
光栅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栅参数的准确度会直接影响光程差的大小。
四、优化光程差的方式1. 选择合适的波长在实际使用中,选择合适的波长能够使光程差达到最小值,进而提高光栅的分辨率和性能。
2. 控制入射角在设计和使用光栅时,控制入射角的大小是优化光程差的重要方式。
较小的入射角能够降低光程差,提高分辨率。
3. 合理选择光栅常数在设计光栅时,选择合适的光栅常数对于优化光程差至关重要。
合理的光栅常数能够使光程差达到最小值,提高光栅的性能。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闪耀光栅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学习如何利用闪耀光栅进行光谱分析。
3. 掌握闪耀光栅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4. 通过实验验证闪耀光栅的闪耀特性。
二、实验原理闪耀光栅是一种特殊的衍射光栅,其特点是光栅槽面具有特定的倾斜角度,使得光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光谱分析。
闪耀光栅的闪耀角和闪耀波长是关键参数,通过调整闪耀角和闪耀波长,可以实现不同光谱的聚焦和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闪耀光栅2. 单色光源3. 光谱仪4. 光栅调整装置5. 记录纸6.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闪耀光栅固定在光栅调整装置上。
2. 调整闪耀光栅的闪耀角,使其与单色光源的入射光方向一致。
3. 调整光谱仪的接收器位置,使其与闪耀光栅的出射光方向一致。
4. 打开单色光源,观察光谱仪接收器上的光谱图样。
5. 记录不同闪耀角和闪耀波长下的光谱图样,分析其特点。
6. 比较不同闪耀光栅的闪耀特性,分析其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闪耀角的增大,光谱的聚焦效果越好,光谱条纹的间距减小。
2. 当闪耀角达到一定值时,光谱条纹达到最窄,此时光谱的聚焦效果最好。
3. 闪耀波长与闪耀角存在一定的关系,当闪耀角一定时,闪耀波长越短,光谱条纹越窄。
4. 不同闪耀光栅的闪耀特性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闪耀角和闪耀波长的不同。
六、实验结论1. 闪耀光栅能够有效地实现光谱的聚焦和分离,具有高效率的光谱分析能力。
2. 通过调整闪耀角和闪耀波长,可以实现对不同光谱的聚焦和分离。
3. 实验结果验证了闪耀光栅的闪耀特性,为光谱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七、实验讨论1. 影响闪耀光栅闪耀特性的因素有哪些?2. 如何提高闪耀光栅的闪耀效率?3. 闪耀光栅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优势?八、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闪耀光栅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了闪耀光栅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光谱图样,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闪耀光栅原理闪耀光栅原理介绍闪耀光栅原理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空间尺寸和表面结构的技术。
它使用光学装置,即激光,以垂直一致的频率发射激光束,可以探测物体的空间尺寸(如长、宽、厚)和表面形貌(如材料、表面状)。
闪耀光栅原理作为一种测量物体特征的技术,可以用于产品的非接触式检测,通常可以在不与物体接触的情况下获得准确而便捷的测量。
它可以与数字图像处理(DIP)关联,实现对目标物体形状和尺寸等重要特征进行检测和测量。
闪耀光栅技术原理如下:1、将激光转换:将激光转换为一个特定频率的线条,作为一条光线贯穿于物体表面;2、激光的散射:物体表面发生散射,产生随机发射的光线;3、计算距离:根据光线的反射差和激光源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及其他信息,计算从照射点到表面穿过的距离。
以上原理决定了闪耀光栅具有以下优势:1、高精度:可以提供精细的表面状态;2、自动测量:准确而快速自动化;3、结构简单:组装安装简单,可以节约成本;4、低项目拥有成本:操作准确、维护简单,低拥有成本;5、方便的移动:安装容易,可以灵活移动;6、测量物体大小:可以测量物体尺寸。
闪耀光栅应用闪耀光栅原理在位相测量、重复精度测试、表面粗糙度测量等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用于测量物体、零件、表面和物理性能的大小及构形,如机械零件、工程塑料、冶金表面诊断、汽车车身板材表面处理和冲压厂、印钞厂、玻璃行业等。
借助数字闪耀光栅,我们可以做到:1、表面变形量的测量:它可以应用于几乎任何表面材料,无需改变表面结构,就能准确测量表面变形量;2、表面特征测量:它可以检测到外部并非对称的物体表面,如油污、污垢、凹坑、砂磨痕等;3、精确测量:根据需求可以获得表面高度精度的测量;4、实时显示:将结果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和软件测试,并实时显示处理后的数据,可实现测量空间大小的实时反馈;5、即时反映表面演变:由瞬间的激光反射,对物体表面的变化迅速反映出来;6、表面定位:可根据物体表面反射照射点和背景影像的混合,定位物体的位置和表面形状;7、表面质量检测: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表面色泽、漆层厚度、表面粗糙度等特征,来检测其表面质量。
闪耀光栅
结果:用于分光的较高级次谱线只分配到很少能量原因:单缝衍射的零级主极大方向
= 缝间干涉的零级主极大方向
闪耀光栅:通过刻槽的形状实现
使二主极大方向分开——将大部分能量(衍射零级)集中到所需的(缝间干涉)光谱极次上
θB :闪耀角
普通光栅大部分能量集中于零级—无色散闪耀光栅
反射式闪耀光栅的工作原理
∗ 闪耀角θB : 使单个刻槽面衍射的中央主极大与槽面间干涉零级主极大分开。
∗ θB 很小,,导致衍射级内只有约一级干涉主极大,其它各级干涉主极大均为缺级
d a ≈(1)当垂直于光栅平面入射时,考虑θ方向的衍射光,相邻两槽面衍射光的光程差为:
ΔL = d sin θ槽面间干涉主极大位置由光栅方程决定:
d sin θ= k λθ = 0 对应于干涉零级主极大,各级干涉主极大位置与θB 无关
反射式闪耀光栅的工作原理
* 单槽面衍射光的中央主极大位置:
θ =2θB
闪耀波长决定于:k B
B k d λθ=)2sin(* 分光仪器普遍使用此种闪耀光栅
其中称为k 级闪耀波长
k B λ闪耀光栅
(2)当垂直于光栅刻槽面入射时,考虑θ方向的衍射光,相
邻两槽面衍射光的光程差为:
ΔL = d (sin θΒ+ sin θ)
* 单槽面衍射光的中央主极大位置:入射光的反方向闪耀波长决定于:θ = θΒ
k B B k d L λθ==Δsin 2其中称为k 级闪耀波长
k B λd
θB
θB 槽间干涉0级主极大方向
-θB
单槽衍射中央主极大方向
θ = -θΒ对应于干涉零级主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