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概述(含美国)自然地理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38
北美美国自然地理特征一:位置范围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二:地形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高原相间;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
(多4000m以上高山)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
(多1000m以下)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三: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
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
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
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
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
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形成原因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四:河湖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北美地区和美国一、位置与范围1、经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北部为北寒带(25ºN—85º N,20ºW—120ºW -180º)西半球北部,大部分处于西经度。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3、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白令海峡丹麦海峡纽芬兰岛东部为古老的高原和山地,如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北部,有海岸山、落基山等南北走向山脉,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巴芬岛中部是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地区,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西部为大平原高原山地古老,久经侵蚀而成。
较低缓加拿大境内的拉布拉多高原、美国境内的阿巴拉契亚山东部高原、山地区密西西比平原由密西西比河冲积形成平坦北部多湖泊,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中部平原区两大板块相撞挤压形成高大山系多山峰,山间有盆地高原海岸山、落基山等平行山脉西部高山区形成原因地形特征组成三大地形区2.主要河流和湖泊:水量大,利于灌溉、航运和发电(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南达墨西哥湾(2)圣劳伦斯河:从安大略湖东北端流出,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湾(3)五大湖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是冰川活动的最终产物。
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
五大湖的安大略湖与圣劳伦斯河相通,注入大西洋。
3.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夏雨稍多地形对气候影响大①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东低?----洋流②为什么在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区?----地形③为什么在北美东部降水量是从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东部山脉低缓3.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水力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纽芬兰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三、人文区域特征当地居民:因纽特人、印第安人,均为黄种人外来移民:欧洲各国白人、非洲黑人、拉丁美洲移民和亚洲移民及其后裔语言:以英语为主宗教: 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美国北美知识点总结地理与环境:美国的地理环境多样化,包括山脉、平原、沙漠、湖泊和海洋。
美国西部和中部地区是山脉和草原区域,东部地区则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美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和水资源。
气候:美国的气候也是多样化的。
从南部的亚热带气候到北部的极地气候,美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迥然不同。
例如,美国西部是冷带气候,而美国东海岸则是温带气候。
行政区划:美国由50个州、华盛顿特区(首都)、波多黎各等属地组成。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州政府和州议会。
人口和文化: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因此,美国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包括艺术、音乐、文学和风俗习惯。
美国英语是官方语言,但在一些地区也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经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发达的工业和服务业。
美国的汽车、电子产品、航空器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领先世界。
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生产的大豆、玉米和小麦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政治体系:美国是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大机构组成。
总统在国内和国际事务上担任最高职务。
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非常发达,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大学。
美国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历史: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年前的移民时代。
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通过独立战争获得独立。
美国历经内战、世界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美国北美知识点总结如上所述。
美国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强国,也是一个文化多元、气候多样的国家。
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北美、美国自然地理特征一:概况1.位置: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2.范围: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丹)3.居民:外来移民:欧洲(英法)白色人种占80%以上,还有非、拉美、亚国家移民及其后裔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为黄色人种二: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一)地形1.地形特点: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特点: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二)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1、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
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
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
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
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
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形成原因: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着,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3、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三)河流、湖泊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北美洲的地理特征和北美洲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北界为北冰洋,东界为大西洋,西与亚洲相望的白令海峡相隔,南界与南美洲通过地峡相连。
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面积约为2.4亿平方公里,人口约5.7亿。
地理特征:1. 大陆环抱:北美洲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宽约7,200公里,南北长约5,500公里。
大陆东部和西部呈环抱之势,与大西洋及太平洋形成良好的海洋交通通道。
2. 山脉与高原:北美洲地势复杂多样,包括北美洲脊、洛矶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等。
北美洲脊是北美洲主要山脉,南北延伸约5,000公里,西起阿拉斯加,东至墨西哥。
阿巴拉契亚山脉横跨美国东部,洛矶山脉贯穿美国西部和加拿大。
3. 平原和河流:北美洲有广阔的平原和肥沃的河谷,主要包括北美大平原、圣劳伦斯河谷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北美大平原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中部,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和农畜产品产区之一。
4. 沿岸地带:北美洲拥有辽阔的海岸线,以及许多美丽的海湾和港口。
主要的海湾包括哈德逊湾、墨西哥湾和圣劳伦斯湾等。
自然资源:1. 矿产资源:北美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铟、锂、钴、铜和铀生产国,美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
2. 水资源:北美洲拥有广泛的水资源,包括众多湖泊、河流和地下水。
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伟大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美加边界。
3. 森林资源:北美洲有广袤的森林,尤其以加拿大和美国的森林最为著名。
这些森林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以及众多野生动植物物种。
4. 渔业资源:北美洲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包括众多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加拿大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之一。
总结:北美洲以其多样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从山脉到平原,从河流到海岸,北美洲的地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生态系统。
同时,北美洲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这些资源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美美国自然地理特征一:位置范围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 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二:地形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高原相间;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
(多4000m以上高山)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1000m以下)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三: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
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
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
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形成原因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四:河湖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是世界上第四大河.2:圣劳伦斯河:五大湖的出水道,流域内降水较丰沛,加上有五大湖调节,水量大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