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11
- 格式:ppt
- 大小:541.50 KB
- 文档页数:30
同学们自己总结的11材料力学考研重点我总结一下第四版的材料力学的重点,希望对大家能有一个导向的作用,注意这是第四版的,用第五版教材的每章都差不多,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第一章看第一章第三节简称1-3(以后都这样表示,单独列出的数字表示的章节都要看),1-4(即第一章第四节要仔细看),1-5。
第二章看2-1,2-2,例题2-1,2-3,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关于积分的那部分不用看,只记住最后的公式就行了,例题2-2,例题2-3(这个题和专业课笔记上的那个很相似,是应该记住的题型),2-4,例题2-5关于变形的协调关系是重点,2-5,2-6这一节容易出选择,例题2-7,2-7,例题2-8,2-9,2-10.2-8不看。
思考题不做,以后的思考题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不做。
习题2-21和2-22只写步骤,不查表。
其他习题第一遍复习时全做。
第三章看3-1,3-2,3-3例题3-1,3-4介绍的几何方面,物理方面,静力学方面是做材力题的三大步骤,要有这个概念,这一节开始接触应力状态,要看会那个框框上扎个箭头是什么意思,而且自己会画,以后到第七章的时候会大量用到。
看例题3-2,例题3-3不看,例题3-4看。
3-5,例题3-5,例题3-6,3-6,例题3-7记住里面的公式。
3-7记住那个切应力变化的示意图,图3-16,其他不看,例题3-18不做。
3-8不看。
思考题只看3-9,习题3-21到3-26不做。
第四章看4-1,例题4-1,4-2,例题4-2到例题4-9全看,例题4-10不看,例题4-11例题4-12看,4-3,例题4-13是10年真题的基础图形,看,例题4-14这个图形也考过,看,4-4,例题4-15到例题4-19,4-5,记住那四个弯曲最大切应力的公式就好,例题4-20和例题4-21看一下切应力流的变化,这点09真题考过,例题4-22看,4-6。
思考题看4-13,4-14,4-17,4-18。
习题4-4全做,其他那些画图的每题可以自己选择性的删除四分之一左右,只要练会了就行,习题4-9选做,4-10也选做吧,但是这个要记住结果,习题4-16,4-17,4-18,4-20,4-34,4-35,4-43,都不做,其余遇到选择工字钢号码的也不查表,对照答案得到最后数据,不查表,其他全做。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二章2.1预备知识一、基本概念1、 轴向拉伸与压缩承受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外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杆件沿杆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这种变形形式称为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2、 轴力和轴力图轴向拉压杆的内力称为轴力,用符号F N 表示。
当F N 的方向与截面外向法线方向一致时,规定为正,反之为负。
求轴力时仍然采用截面法。
求内力时,一般将所求截面的内力假设为正的数值,这一方法称为“设正法”。
如果结果为正,则说明假设正确,是拉力;如是负值,则说明假设错误,是压力。
设正法在以后求其他内力时还要到。
为了形象的表明各截面轴力的变化情况,通常将其绘成“轴力图”。
作法是:以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取χ轴为横坐标轴,称为基线,其值代表截面位置,取F N 轴为纵坐标轴,其值代表对应截面的轴力值,正值绘在基线上方,负值绘在基线下方。
3、 横截面上的应力根据圣维南(Saint-Venant)原理,在离杆一定距离之外,横截面上各点的变形是均匀的,各点的应力也是均匀的,并垂直于横截面,即为正应力,设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 ,则有AN =σ 正应力的符号规则: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4、 斜截面上的应力与横截面成α角的任一斜截面上,通常有正应力和切应力存在,它们与横截面正应力σ的关系为:()⎪⎪⎩⎪⎪⎨⎧=+=αστασσαα2sin 22cos 12α角的符号规则:杆轴线x 轴逆时针转到α截面的外法线时,α为正值;反之为负。
切应力的符号规则:截面外法线顺时针转发900后,其方向和切应力相同时,该切应力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当α=00时,正应力最大,即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是所有截面上正应力中的最大值。
当α=±450时,切应力达到极值。
5、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计算与虎克定律(1) 等直杆受轴向拉力F 作用,杆的原长为l ,面积为A ,变形后杆长由l 变为l +∆l ,则杆的轴向伸长为EAFl l =∆ 用内力表示为EAll N F =∆ 上式为杆件拉伸(压缩)时的虎克定律。
材料力学教程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内部的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学科,它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理解材料的性能和设计工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程将介绍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材料力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将介绍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内部受力和变形的学科,它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研究材料在静止状态下受力的平衡和分布规律,而动力学则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
通过对材料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将介绍材料力学的原理。
材料力学的原理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变形分析。
受力分析是研究材料内部受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应力分析则是研究材料内部应力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而变形分析则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通过对材料力学原理的理解,可以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材料力学的应用。
材料力学的应用主要包括材料性能评价、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
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质和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为材料的选择、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而在工程结构设计和应用中,材料力学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结构和预测结构的性能。
最后,我们将总结材料力学教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材料力学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课程,对于理解材料的性能和设计工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材料力学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为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教程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从而认识到材料力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对材料力学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希望本教程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
材料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和性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材料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内容。
首先,我们来介绍应力和应变的概念。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通常用σ表示,其计算公式为F/A,其中F为受力,A为受力面积。
应变是物体长度相对于初始长度的变化量,通常用ε表示,其计算公式为ΔL/L,其中ΔL为长度变化量,L为初始长度。
应力和应变是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的重要物理量。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材料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E表示。
对于线弹性材料,弹性模量可以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来计算,即E=σ/ε。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刚度和变形能力的重要参数,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具有很大差异,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弹性模量,材料的屈服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力学性能参数。
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通常用σy表示。
当材料受到的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时,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这对于材料的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屈服强度是衡量材料抗拉伸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材料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材料的断裂行为也是材料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材料的断裂行为通常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来研究,通过拉伸试验可以得到材料的断裂应力和断裂应变。
断裂应力和断裂应变是描述材料断裂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材料的设计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和性能的重要学科,其基础知识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材料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对材料力学有所了解,并对材料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一、 传动轴如图19-5(a )所示。
主动轮A 输入功率kW N A 75.36=,从动轮D C B 、、输出功率分别为kW N kW N N D C B 7.14,11===,轴的转速为n =300r/min 。
试画出轴的扭矩图。
解 (1)计算外力偶矩:由于给出功率以kW 为单位,根据(19-1)式:117030075.3695509550=⨯==n N M A A (N ·m )3513001195509550=⨯===n N M M B C B (N ·m )4683007.1495509550=⨯==n N M D D (N ·m )(2)计算扭矩:由图知,外力偶矩的作用位置将轴分为三段:AD CA BC 、、。
现分别在各段中任取一横截面,也就是用截面法,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其扭矩。
BC 段:以1n M 表示截面Ⅰ-Ⅰ上的扭矩,并任意地把1n M 的方向假设为图19-5(b )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0=∑x m 得:01=+B n M M3511-=-=B n M M (N ·m )结果的负号说明实际扭矩的方向与所设的相反,应为负扭矩。
BC 段内各截面上的扭矩不变,均为351N ·m 。
所以这一段内扭矩图为一水平线。
同理,在CA 段内:M n Ⅱ+0=+B C M MⅡn M = -B C M M -= -702(N ·m ) AD 段:0=D n M M -Ⅲ468==D n M M Ⅲ(N ·m )根据所得数据,即可画出扭矩图[图19-5(e )]。
由扭矩图可知,最大扭矩发生在CA 段内,且702max =n M N ·m二、 如图19-15所示汽车传动轴AB ,由45号钢无缝钢管制成,该轴的外径D =90mm ,壁厚t =2.5mm ,工作时的最大扭矩M n =1.5kN·m ,材料的许用剪应力][τ=60MPa 。
复合材料力学答案【篇一:材料力学】教程第二版 pdf格式下载单辉祖主编本书是单辉祖主编《材料力学教程》的第2版。
是根据高等工业院校《材料力学教学基本要求》修订而成。
可作为一般高等工业院校中、少学时类材料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多学时类材料力学课程基本部分的教材,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回到顶部↑本教村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本教材仍保持第一版模块式的特点,由《材料力学(Ⅰ)》与《材料力学(Ⅱ)》两部分组成。
《材料力学(Ⅰ)》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部分,涉及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与组合形式,涵盖强度、刚度与稳定性问题。
《材料力学(Ⅱ)》包括材料力学的加深与扩展部分。
本书为《材料力学(Ⅱ)》,包括非对称弯曲与特殊梁能量法(二)、能量法(二)、静不定问题分析、杆与杆系分析的计算机方法、应力分析的实验方法、疲劳与断裂以及考虑材料塑性的强度计算等八章。
各章均附有复匀题与习题,个别章还安排了利用计算机解题的作业。
..与第一版相同,本教材具有论述严谨、文字精炼、重视基础与应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专业面宽与教学适用性强等特点,而且,在选材与论述上,特别注意与近代力学的发展相适应。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多学时类材料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师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以本教材为主教材的相关教学资源,尚有《材料力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参考》、《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材料力学网上作业与查询系统》与《材料力学网络课程》等。
...作译者回到顶部↑本书提供作译者介绍单辉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
1953年毕业于华东航空学院飞机结构专业,1954年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结构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1992—1993年,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复合材料中心.从事合作研究。
.历任教育部工科力学教材编审委员、国家教委工科力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科评审组成员与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结构力学第六版详解简介《结构力学第六版详解》是一本涵盖结构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和应用的教材。
本书由专业的结构力学领域的权威人士编写,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成果。
本文将全面介绍《结构力学第六版详解》的内容,从各个方面深入解读。
内容概述《结构力学第六版详解》的内容囊括了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实例。
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涵盖了从静力学到动力学的各个方面。
1.第一章:引言–介绍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阐述结构力学在工程学中的重要性。
–介绍结构力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2.第二章:力的作用效果–讨论力的概念、性质和叠加原理,介绍力的分解和合成。
–探讨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对结构的影响。
3.第三章:静力学基本原理–介绍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静力学平衡方程和均衡条件。
–探讨在不同支撑条件下的结构受力分析。
4.第四章:材料力学–讲解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和弹性模量等。
–探讨不同材料在受力时的行为和性质。
5.第五章:梁的静力学–详细介绍梁的静力学理论,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等概念。
–探讨梁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静力平衡和变形规律。
6.第六章:结构的静力学分析方法–介绍结构的静力学分析方法,包括支反力计算、弯矩图和剪力图的绘制等。
–探讨不同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方法。
内容亮点《结构力学第六版详解》在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有以下亮点:1.清晰的逻辑结构:本书章节之间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每一章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使读者可以系统地学习结构力学的知识。
2.典型实例的应用:本书通过引入丰富的实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结构力学的知识。
3.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本书配有大量的图例和示意图,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规律,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4.精炼的表述和数学推理:本书在表述和推理过程中尽量精炼和清晰,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结构力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材料力学第五版材料力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材料力学的发展对于材料设计、加工、应用以及材料性能的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韧性等。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而应变是材料单位长度的变形量。
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和应变之比,屈服强度则是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
断裂韧性则是材料抗断裂的能力。
这些基本概念是材料力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的重要参数。
其次,材料力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多个方面。
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电子产品等领域,都需要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以确保飞行器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飞行;在汽车制造领域,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以确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材料力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二是对材料力学理论的深入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涌现使得材料力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材料等的研究将成为材料力学的重要方向。
同时,材料力学理论的深入探索也将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例如多尺度建模、计算材料力学等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材料的设计、加工、应用以及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力学的研究和应用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本文对于材料力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够有所帮助,也希望材料力学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放在水平梁AC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 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BC AB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NF N F F F FF F F C A GA yC A x 200020110/1tan sin ,0,cos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