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制度培训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44
第一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理论第一节内部控制概述一、强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来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是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
它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及其沟通和内部控制监督等要素组成,并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等,是行政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近年来,我国为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体系的要求,逐步实施了政府采购、部门预算、财政直接支付工资、会计集中核算试点、国库集中收付等一系列财政支出改革,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支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
2。
固定资产控制薄弱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
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置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3。
财务管理弱化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票据管理不到位。
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出现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岗位设置不够合理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单位岗位安排不尽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
部控制讲义11.1 部控制目标部控制是指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1.促进实现发展战略这是部控制的终级目标。
它要求单位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努力作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2.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它要求单位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3.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单位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4.促进维护资产安全资产安全完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完整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5.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守法和诚信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石。
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部控制要求单位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例11-1】下列各种表述中,部控制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的是()。
A.防止或发现雇员在履行其指定职责时的重大错误B.防止管理层的计划因雇员的串通舞弊而失败C.消除企业的贪污行为D.回避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外部风险分析:A 正确。
部控制能够防止、发现并纠正错误包括重大错误,故 A 正确;部控制对于串通舞弊来说可能很难失效,故 B 不正确;部控制不能消除企业的贪污行为,故 C 不正确;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外部是不可控的风险因素,故 D 不正确。
11.2部控制要素11.2.1 部控制环境部环境规定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单位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实施部控制的基础。
内部控制培训讲义(doc 51页)内部控制讲义11.1 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是指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1.促进实现发展战略这是内部控制的终级目标。
它要求单位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努力作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2.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它要求单位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3.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单位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定,塑造单位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它通常包括下列方面:(1)单位的治理结构,比如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分工制衡及其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权限,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发挥等;(2)单位的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尽管没有统一模式,但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应当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并保证信息通畅流动;(3)内部审计机制,包括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开展及其独立性的保证等;(4)单位的人力资源政策,比如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对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设岗的限制性规定等;(5)单位文化,包括单位整体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董事会、经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单位全体员工的法制观念等。
一般而言,董事会及单位负责人在塑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11.2.2 风险评估风险是指一个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影响。
风险评估是单位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内控管理制度培训讲课稿一、前言各位同事,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内控管理制度培训课程。
内控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经营稳健、财务安全的重要工具,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本次培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二、内控管理制度的概念与作用1. 内控管理制度的概念内控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有效管理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合法合规进行的一系列组织、政策和程序。
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在实施内控过程中所建立的一套规范和制度,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性管理等内容。
2. 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风险控制能力和内部监督机制,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内控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素1. 内控管理制度的内容内控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管理等内容。
其中,内部控制是内控管理制度的核心,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反馈等要素。
2. 内控管理制度的要素(1)控制环境:指企业内部管理层对内控的态度和信念,包括风险意识、道德风险、员工素质等因素。
(2)风险评估:指企业对各种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认识、评价和应对的过程。
(3)控制活动:指企业针对风险因素制定的各项管理控制措施,包括审计、检查、检验、授权、复核等。
(4)信息与沟通:指企业采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以及企业内部外部的有效沟通机制。
(5)监督反馈:指企业对内控制度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的制度和程序,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
四、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1. 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建立内控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明确内控的责任和职权。
(2)制定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度和流程,明确内控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要求。
(3)进行内控管理制度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能力。
内控制度培训讲义
1
目錄
1.總則
2. 進貨及付款的管理
2.1進貨流程的職責與權限
2.2進貨流程控制
2.3廠商對帳付款管理
3. 銷售及收銀管理
3.1銷售及收銀的職責與權限
3.2銷售及收銀管理
4. 盤點與核算的管理
4.1盤點與核算的職責與權限
4.2盤點的控制管理
4.3報損的控制管理
5.報表與單據管理
5.1報表與單據管理的職責與權限
5.2 報表與單據管理的重要性
5.3 報表與單據清單
5.3 管理規則
第一章總則
1.1本制度控制範圍:商品在企業內流通循環及與商品有關的資金
循環。
1.2凡與商品流通管理有關的權限均由本制度規定。
1.3凡與商品流通管理有關的表單管理均由本制度規定。
1.4凡進貨,包括外購﹑贈品及內部調撥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
1.5凡出貨,包括正常銷售、報損等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
1.6凡商品價格核算及成本核算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
1.7對商品的盤點、報損的核算均屬本制度管理。
1
第二章進貨及付款
2.1 進貨流程的職責與權限
2.1.1採購職責與權限
店長提出進貨,並對一般貨品的合理申請及新鮮貨品的進貨
負責。
督導核准進貨,並對合理申請負責。
商品部批准進貨申請並對廠家及時送貨負責。
商品部對廠商資料的及時送交財務負責。
商品部批准進貨權限:以設定的單品進貨金額為准。
商品部對所有採購商品的成本確認負責。
最終進貨權屬總經理。
2.1.2驗收
店舖驗收人對點驗貨品結果負責。
店長對點驗貨品的結果負責。
2.1.3調撥
調入店對合理提出進貨申請負責。
督導對調撥負責。
調出店對貨品的安全出店送達驗收負責。
調入店對貨品的正確驗收負責。
商品部對所有調撥商品的成本確認負責。
2
2.1.4退貨
店長對提出的退貨申請負責。
商品部對提出的退貨申請﹑成本確認負責。
商品部並對及時通知廠商退貨負責。
2.1.5扣價及補價
商品部對扣價的正確性負責。
商品部對補價不當所造成的損失負責。
商品部補價權限:以設定的單品補價權限為准。
最終補價權屬總經理。
2.2進貨流程及控制
2﹑2﹑1 採購流程圖及說明附圖<1>
2﹑2﹑2 調撥流程圖及說明附圖< 2 >
2﹑2﹑3 退貨流程圖及說明附圖< 3 >
2﹑2﹑4 扣補價流程及說明附圖< 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