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22.71 MB
- 文档页数:103
第一节、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按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或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一般护理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1)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后反应及注意事项。
告诉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但会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好转并消失。
(2)介绍可能留置的引流管,氧气管及其目的,意义,配合要点。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期望了解的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3.保证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指导患者充分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一天沐浴,更衣,练习适应术中体位,床上排尿,深呼吸,咳嗽,咳痰,翻身,肢体活动等。
5.术前一日备皮(剃术区毛发),完成过敏性药物皮试和配血。
6.术前一般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遵医嘱灌肠,置胃管,置导尿管及给药等。
7.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术日晨评估体温是否正常,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
8.备好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遵医嘱给予手术前用药。
9.患者入手术室前,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取下活动义齿并保管好。
10.急症患者入院后无饮食医嘱时,暂禁食。
急腹症患者不得给予止痛剂、热敷或灌肠。
如需急症手术,必须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11.昏迷、休克、高热患者分别按相应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手术后一般护理1.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床头详细交接患者,包括:评估生命体征、意识;查看患者伤口敷料;检查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正确标识多根引流管,避免混淆;了解术中情况、明确正在输注的药物;交接好组织标本;了解有无特殊注意事项;调节室温注意保暖。
12.根据麻醉的方式给予合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
评估呼吸的性质和频率,全麻手术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每小时一次直至全麻清醒后6小时为止。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3.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颅脑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颅脑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经验。
方法术前注意患者的护理评估各项检查指标,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根据手术具体完成效果,制定术后护理方案。
结论密切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重视术前、术后的呼吸道护理,加强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观察,头部引流管的护理,及时使用机械通气、物理降温、营养支持,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神经疾病;护理;外科0 引言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由于外伤使脑组织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导致脑血管功能紊乱,缺血、脑组织变性坏死,产生脑水肿及局灶性神经系统征象,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生命危险。
1 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如给病人讲解手术方法,让其探望同期住院患相同疾病的成功病例,让病人心中有数,树立信心。
1.2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对有营养不良、脱水、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的患者,遵医嘱术前适当补液、输血,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1]。
1.3 患者准备对吸烟患者劝其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手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磁共振、CT等。
护士指导病人床上排粪、排尿。
垂体瘤经蝶入路的病人,术前三日开始用氯麻滴鼻液滴鼻、多贝尔液漱口,术前一日剪鼻毛。
手术前一日,配血或自体采血,以备术中用血。
做抗生素皮试,以备术中、术后用药,预防感染发生。
常规备皮、剪指甲、洗澡、更衣,检查头部是否有毛囊炎、头皮是否有损伤。
嘱病人术前夜12点开始禁食水,以免麻醉中误吸。
对术前睡眠差的病人及心理紧张的病人,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术前晚上剃头,肥皂水洗头,清水冲洗。
手术晨准备: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2]。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嘱病人脱去内衣,换上干净的病服,并让病人排空膀胱。
若病人发生异常情况,如女病人月经来潮,体温发热,及时通过医生。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配合与研究【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手术配合的作用。
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配合的程序、要点及总结出的经验进行相应的陈述。
结果:经手术抢救成功患者31例(91.17%),死亡患者3例,其中在手术中死亡患者1例,剩余2例则是因为患者严重的脑挫裂伤引发脑疝,并继发脑干出现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中枢性衰竭而死亡。
结论:手术室的护士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各种先进的监测技术以及相应的抢救技术,同时需要有临床分析、观察以及应急的反应能力,并能够及时并熟练的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对患者的麻醉和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颅脑损伤;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79-01重型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病症,这一病症的病死率在临床高达30%~5o%,主要是由外伤、车祸以及意外事故等引发,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常出现迅速的继发性脑疝而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必须进行开颅手术以清除患者颅内的血肿、及时解除急性受压的脑组织情况,这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及其重要的手段[1]。
2010年1月~2010年7月我院一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病人34例,通过进行手术配合的顺利返回病房,现对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的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26例,女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28.3岁。
gcs 计分中3~5分9例,6~7分25例。
全部患者由急诊科进行接诊后经ct检查确诊病症,其中急性的硬血肿并广泛性脑挫裂形成脑疝的13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8例,而颅内血肿的患者也为13例。
1.2 方法:(1) 手术中物品的准备:接到重型颅脑手术的急诊手术通知后,手术室的护士需要及时的对病情以及手术方案进行了解;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手术间,调节好手术室的室温;动作快速的准备开颅器械,其中主要包括吸引器,颅骨电钻,磨钻,铣刀、单极电刀,头架,双极电凝,头圈以及体位固定架、手术头架、电动颅钻、双极电凝、吸引器、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等[2]。
神经外科颅脑和脊髓的先天畸形患者护理技术发生于颅脑和脊髓的先天畸形很多,如小头畸形、无脑畸形、前脑无裂畸形、无脑回畸形等,是导致婴幼儿死亡或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病因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遭受到某些致病因素有关。
目前还无较好的治疗方法,这里只介绍临床上常见的小儿颅脑和脊髓的先天畸形:狭颅症和脊柱裂。
【狭颅症】(一)概述一条或多条颅缝的早期闭合,从而影响脑和颅骨的正常发育,出现各种头颅畸形和颅压高的症状为狭颅症。
狭颅症又叫颅狭窄症、颅缝早闭或颅缝骨化症。
病因不明,男孩多见。
(二)护理评估内容1.健康史护理人员要了解患儿的既往史、现病史,评估患儿自理能力、个人发育状况、精神状况。
2.临床表现(1)头颅畸形:有舟状头畸形、短头畸形、尖头畸形、斜头畸形、三角头畸形。
(2)颅内压增高:颅缝早期骨化闭合;颅腔的容积变小,不能适应脑组织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产生颅压高,颅腔越小颅压高越明显。
(3)眼部症状: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和视神经萎缩,常见于冠状缝早闭的病人,这主要是因为颅压高和眼眶发育异常所致;另有合并面部畸形的病人可有眼距的改变及斜眼等。
(4)精神障碍:脑组织发育受阻、受压和慢性颅内压增高均可产生精神障碍,特别是额叶发育受限者更易出现。
3.辅助检查X线片可显示骨缝的闭合和邻近骨边缘的硬化,同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如指压痕等。
4.心理社会因素评估评估患儿及家长文化程度,患儿得病后的心理状态及社会家庭支持情况、经济状况。
(三)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感染。
2.有外伤的危险。
3.自我形象紊乱。
4.知识缺乏。
(四)护理目标注意患儿安全防护,防止发生外伤,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
(五)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护理人员了解病情及手术情况(1)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2)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及颈强直的情况。
医院手术室颅脑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一、概述1.手术物品准备(1)常规物品①敷料包:开颅包、手术衣、中单。
②器械包:前开器械包、后开器械包。
③一次性物品:吸引器皮管、手套、电刀、11号刀、皮刀、双极电凝、冲洗器、骨蜡、手术贴膜、伤口贴膜、1号线、4号线、7号线、输血器、明胶海绵、速即纱、头皮夹、显微镜套、电钻套。
(2)特殊物品:头架、神外显微镜、神外显微镜器械、头皮夹、皮筋、棉片、开颅钻、电磨钻、气磨钻、超声吸引器(CUSA)、脑室镜。
10ml注射器2个、引流管、神外自动牵开器、乳突拉钩。
2.麻醉方式:全麻、局麻。
3.手术体位:按手术部位及术中惯用的体位而定,保证视野显露良好,操作方便,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胸部受压,以防止头部过低增加脑水肿和出血为原则。
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在消毒前贴好防水贴膜。
(1)仰卧位,肩下、枕部垫软垫,躯干抬高15°,头后仰10°,头架固定,头左或右旋时,需反方向垫肩。
适用于额、额颞、鞍区手术。
(2)俯卧位,用头架,上胸及髂部垫软枕,腹部悬空,颈部伸直略向前,适用于颅后窝及枕部手术。
(3)侧卧位,全侧适用于顶部、颞部或颞顶部手术。
侧卧位适用于枕顶、颅后窝手术。
腋下垫软枕,健侧腿屈曲,患侧腿伸直,两腿之间置软枕,患侧上肢用托手架,躯干及骨盆用沙袋固定。
4.消毒(1)一侧幕上开颅时,消毒范围应超过中线4cm左右,前至眉弓,后达枕部发际。
(2)额部时,颜面部分应用酒精消毒,不使用碘酒消毒。
(3)颞部时,耳廓内外须消毒,外耳道口应置一棉球塞上。
(4)后颅时,枕部、颈部及肩部消毒。
5.手术铺单(1)头下垫双折1块中单,包1块油布。
(2)5块治疗巾铺切口及托盘(第一块治疗巾横内翻1/4折铺于病人头部左侧;第二块治疗巾横外翻1/4折铺于病人头部右侧;第三块治疗巾竖内翻1/4折铺于托盘及病人头上部;第四块治疗巾完全打开横铺于托盘上;第五块治疗巾竖1/2折铺于病人头下部),4把巾钳固定。
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室专科护理第二节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颅脑组织结构复杂,神经血管丰富,手术精细,手术时间也普遍比较长。
因此,对麻醉手术体位及手术仪器设备要求高;需用的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对需要进入颅内的器械,其精细程度要求也高。
要求专科护士熟悉本专科手术的解剖结构,保证手术器械及专科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措施。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积水脊髓肿瘤脑出血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环枕畸形等。
一护理评估1.确认患者信息,三方查对。
2.手术患者的神志瞳孔对光反射肢体活动情况。
3.有无疼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症状。
4.有无紧张焦虑失眠等负面情绪,并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适当安抚,与患者积极沟通,适时进行健康教育,以缓解负面情绪造成的影响。
5.观察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检查术前备皮。
6.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术前补液情况;是否下尿管;术前备血情况。
7.手术所需设备是否完好可用;术中所需耗材是否齐备。
8.针对患者不同疾病,评估患者病情。
二常规护理计划与措施1.针对患者不同病进行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
2.患者进入手术间有术者、麻醉医师、巡回护士进行三方查对,确认患者信息;昏迷患者应在进入手术室前,由其近亲属、手术医师、巡回护士确认信息。
3.躁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应有专人守护,适当约束,防止坠床;注意保护患者携带的管道(静脉输液管、引流管、胃管、尿管等),确保不脱出、打折、反流。
4.有颅内压过高,脑疝形成或手术需要应遵医嘱给予利尿剂,降低颅内压。
5.根据手术需要,准备手术用物,调试手术所需设备使其处于功能位;6.协助术者摆放手术所需体位,并使用眼贴膜保护患者眼睛,外耳道使用棉球填塞避免消毒确流入,保患者安全。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要求,防止手术感染。
8.术中巡回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与麻醉剂术者沟通,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术中输血,严密观察尿液颜色的变化及患者皮肤,警惕输血反应的发生。
三个案手术护理计划与措施(一)颅脑外伤和普通神经外科手术1.急诊手术:接到急诊手术应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协调手术间,准备用物及抢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