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刑法各论
- 格式:ppt
- 大小:207.50 KB
- 文档页数:40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1.什么是罪状?罪状分几种?怎么认识他们各自的特点?【答案】(1)罪状,是指刑法分则中包含罪刑关系的条文对具体犯罪及其主要构成要件的描述。
(2)叙明罪状,在罪状中,对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要特征,做出较为具体的描述。
简单罪状,在罪状中对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要特征进行简单描述而没有超出罪名的概括。
引证罪状,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或者确定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特征空白罪状:又称参见罪状,但其具体特征要参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2.什么是法定刑?法定刑分几种?怎样认识他们各自的特点?【答案】(1)刑法看是规定什么是犯罪及其如何处罚的法律规范。
(2)分为刑法典,单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与普通刑事犯罪的区别是什么?危害国家安全罪侵害了国家安全,而其他普通的刑事犯罪只是侵害了部分法益。
1、危害国家安全罪特征:(1)犯罪主体:自然人,某些犯罪最需要具有特定的身份。
(2)主观方面:故意(3)客观方面:12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4)犯罪客体:国家安全。
2、刑事犯罪分则:(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走私、销售伪劣产品、诈骗等)(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杀人等)(5)侵犯财产罪(抢劫、盗窃等)(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卖淫嫖娼、妨害司法等)(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10)军人违反职责罪二、武装叛乱和武装暴乱的区别是什么?武装叛乱与武装暴乱的区别主要是,行为人是否以境外组织或境外敌对势力为背景。
武装叛乱是投靠或意图投靠境外组织或境外敌对势力,具有投敌叛变之性质,这是犯罪分子的主要倾向;而武装暴乱只是发生在境内直接同国家和政府对抗,而没有投靠境外的意图或联系。
虽然武装暴乱犯罪的过程中也不排除犯罪人可能会与境外组织、敌对势力相勾结,进行某种联系,但其暴力骚乱活动主要锋芒是针对着国家和政府。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第一节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刑法典的体系是由总则和分则两大部分组成。
刑法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性规定,而刑法分则则是对各类、各种不同的犯罪的刑事责任和刑罚作出具体规定。
总则以分则为依托,同时又指导、补充分则。
与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相适应,刑法学体系由刑法总论与刑法各论两大部分组成。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之间的关系,等同于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的关系,是一种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刑法各论对总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刑法总论所阐述的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基本理论是从刑法各论具体犯罪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反映了各种具体犯罪的共性和认定、处罚犯罪的一般原则。
(2)刑法总论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无论对定罪还是量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抽象的原理、原则只有通过刑法各论对具体犯罪的论述,才能得到实际的贯彻和体现,从而便于理解和把握。
(3)刑法各论通过对具体犯罪问题的研究,使总论的原理、原则有了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外在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往往会发现刑法总论原理、原则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刑法总论的发展和完善。
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刑法总论通过对具体犯罪的科学抽象和概括,提炼出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使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犯罪的实质,对具体犯罪问题获得更高层面的认识。
(2)刑法总论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抽象、概括于具体犯罪,因此对指导刑法各论去科学地分析每一种具体犯罪,正确解决具体犯罪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刑法总论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基本理论,它对于刑法各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即刑法各论的研究不能违背总论得到公认的原理、原则。
第二节刑法分则体系一、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和意义刑法分则体系,是指刑法分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将具体犯罪分为若干类,并进行合理排列而形成的有机体。
刑法分论习题及答案第20章刑法各论概述一、判断题(错)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一般客体。
(错)2、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法条罪状属于空白罪状。
(对)3、我国刑法分则对10大类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以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小为序。
(对)4、刑法分则条文的结构由罪状和法定刑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B)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犯罪对象2、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D)A、犯罪主体B、犯罪对象C、同类客体D、各类各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3、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属于(A)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4、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属于(B)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5、我国《刑法》第344条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属于(D)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上一般将罪状分为(ACDE )A、简单罪状B、复杂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E、空白罪状2、根据各国刑事立法实践和刑法理论,法定刑可以分为( AB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3、我国刑法中,采用的法定刑有( A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三、名词解释。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刑法各论和刑法总论的关系: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1.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的作用2.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的作用3.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的作用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1.对刑法各论的概括作用2.对刑法各论的指导作用3.对刑法各论的制约作用#刑法分则的体系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各类犯罪及其包含的各种具体犯罪,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而形成的有机体。
分类标准1.以同类客体为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国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
2.以犯罪的危害程度为标准对各类、各种犯罪进行排列#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具体条文一般由罪状和法定刑两部分组成。
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分类:一1.叙明罪状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做了详细的描述。
2.简单罪状条文只简单规定罪名或者简单描述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3.引证罪状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
4.空白罪状条文不直接地具体规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但指明确定该罪构成特征需要参照的其他法律二.1.单一罪状条文仅采用简单、叙明、引证、空白罪状其中的一种方式对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
2.混合罪状条文同时采用简单、叙明、引证、空白罪状其中的两种方式对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
罪名:是犯罪的名称或者称谓,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
分类:一1.立法罪名2.司法罪名3.学理罪名二1.单一罪名2.选择罪名三1.确定罪名2.不确定罪名罪名的确定两种方式一.在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罪名1.标题明示2.定义明示二.包含式原则 1.合法性原则2.概括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