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5.76 KB
- 文档页数:5
安徽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安徽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医疗资源相对紧张,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安徽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旨在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效率,保障患者权益。
一、背景与意义。
安徽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费用过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通过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2. 降低医疗费用。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减少医疗费用支出,降低患者负担。
3. 提高医疗效率。
明确治疗流程和时间节点,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就医时间,减少就医排队时间。
三、实施内容。
1. 制定临床路径标准。
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和临床诊疗特点,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标准,明确诊疗流程、治疗方案、检查项目等内容。
2. 推行临床路径管理。
医疗机构要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落实临床路径管理要求,确保临床路径的执行。
3. 完善信息化支持。
建立健全的医疗信息化系统,实现临床路径的电子化管理,提高信息共享和医疗数据分析能力。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宣传培训。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认识和执行能力,增强临床路径管理的推广力度。
2.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 完善激励机制。
对于执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突出的医疗机构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五、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安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医疗费用得到控制,医疗效率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六、结语。
安徽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为安徽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管理实施方案涡阳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实施方案依据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皖卫农[ ]2号文件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医院常见病按病种付费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有效推动我院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有效控制药品费、检查费、耗材费的不合理增长,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院平稳发展。
二、组织管理(一)、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曹锡君副组长:王洪彪王化猛曹崇玉成员:袁淑华、韩峰、张劲松、李方、孙怀安、杨萍、王恒所、田瑜、蔡超、牛传喜、王伟、许峰、郏虔、李坤、刘怀军、刘晓、赵毅、张翠兰、王海洋、张韶光、张思平、翟明华、李伟、杨云、杨林、杨成文、黄俊意、崔扬、郝文、庄捷、宋崇明领导小组职责:1、决定本院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的病种;2、确定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表的框架与格式;3、确定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方式与政策;4、参与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效益的评估与评价;5、组织相关参与人员的培训工作;6、定期召开讨论会,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王洪彪副组长:袁淑华、李伟成员:张韶光、张思平、王海洋、杨云、刘怀军、赵毅、崔扬、宋崇明、杨林、郝文、黄俊意、杨成文、刘晓、翟明华、张翠兰、胡波、杨娟以及各科室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指导评价小组职责1、制订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2、对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3、对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与单病种限费工作管理的改进措施;5、开展路径病历月评价常规工作,对我院路径的开展进行过程管理,及时总结分析,持续改进。
临床路线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规定及程序背景为了保证临床工作的质量,有效规范医疗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临床路线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规定及程序。
临床路线的规定及程序临床路线是指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者一组相关疾病,通过特定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标准,设计的规范化诊疗路线。
其规定及程序如下:-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疾病特点和流行病学资料,制定相应的临床路线,并在医院内进行推广和应用;- 临床路线的制定应当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原则,充分考虑医疗资源情况和医护人员能力水平;- 临床路线的执行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注重规范化操作,减少误诊、漏诊、误治疗等医疗风险。
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规定及程序单病种质量管理是指医疗机构针对某一特定疾病,通过对患者的整个诊疗流程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提高疾病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其规定及程序如下:-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质量管理方案;- 精细化诊疗服务和患者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宣教,提高病患管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等;- 建立患者诊疗档案:按照规定,做好慢性病患者的病程记录、用药记录、检查结果等资料的完备性;- 加强药物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药物管理制度,减少药品错误;- 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建立稳定的医护人员队伍,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结论临床路线和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实施办法,推行临床路线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医务工作
【发文字号】卫医秘[2011]509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1.08.19
【实施日期】2011.08.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医秘〔2011〕509号)
各市卫生局,省直医疗机构:
按照《2011年医政医管工作要点》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确保2011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范围
(一)试点医院
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二)试点专业和病种
三级医院选取不少于10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其中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
入和骨关节植入治疗各1个病种;二级医院选取不少于5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其中至少包括骨关节植入治疗1个病种。
(三)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组率和完成率,各试点医院要进一步加大临床路径管理的执行力度,加强对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的目标。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秘〔2011〕509号)各市卫生局,省直医疗机构:按照《2011年医政医管工作要点》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确保2011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现提出以下要求:一、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范围(一)试点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二)试点专业和病种三级医院选取不少于10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其中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和骨关节植入治疗各1个病种;二级医院选取不少于5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其中至少包括骨关节植入治疗1个病种。
(三)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组率和完成率,各试点医院要进一步加大临床路径管理的执行力度,加强对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的目标。
二、细化完善各病种临床路径各试点医院要在卫生部印发的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基础上,依据《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处方集》等规范性文件,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细化各病种临床路径,优化诊疗流程,明确治疗药物,限定使用的耗材,科学测算并严格控制单病种诊疗费用。
对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原则上不得超过卫生部公布的单病种诊疗费用推荐标准。
三、着力落实试点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各有关医院要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卫办医政发〔2010〕56号),建立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医疗效率和费用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医院和科室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引导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骨科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的要求,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按照医院要求实施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
一、临床路径的定义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二、临床路径的重要意义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
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三、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1.诊断明确;2.符合临床路径的入选标准;3.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4. 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附流程图)1. 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室临床专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患者的准入评估;2. 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单病种临床路径文本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3. 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做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4. 经治医师会同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5. 单病种临床路径文本中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6. 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a.在实施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b.在实施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c.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d.患者出现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等情况不适应继续完成临床路径的;7. 对于患者在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异常情况,处于危险边缘,应迅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8. 对于临床路径变异的患者应进行准确,简明的记录,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我院临床诊疗行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院医疗质量分类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根据《卫生部关于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116号)和《安徽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皖卫医26号)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一)具体实施1、根据卫生部下方的单病种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结合我院实际、科学编制该病种实施性临床路径。
2、强化临床路径管理培训,让参与人员了解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步骤、环节、措施、任务、时间和目标要求。
3、各科室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各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工作,按照临床路径表单进行标准化的医嘱,将该表单归入病历存档,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工作。
4、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开展、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并督促检查工作。
5、各科室主任做好科室的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实施、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好指导、调整。
6、实施小组的个案管理员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病人变异情况。
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7、定期召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全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8、结合我院2011年4月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除个别科室因为条件限制未开展外,各科室基本上已经全面开展。
妇产科、神经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骨科6个专业为重点实施科室。
(二)评估分析1、各科室每季度向指导评价小组汇报科室临床路径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规划方案《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https://)。
2、指导评价小组汇总全院实施情况,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并定期向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汇报进展情况。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按病种付费指导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4.09.01•【字号】卫农秘[2014]292号•【施行日期】2014.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按病种付费指导方案的通知(卫农秘〔2014〕292号)庐江、太和、天长、桐城、怀宁、宁国县(市)卫生局,新农合经办机构:现将《安徽省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按病种付费指导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本指导方案制定本县(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并在2014年度9月份开始实施。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2014年9月1日安徽省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按病种付费指导方案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为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率和保障效能,结合我省实际,经研究决定,2014年度在全省选择9所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示范创建工作并开展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特制定本指导方案。
一、试点病种及试点医院经遴选,将181个病种列入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范围。
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按病种付费病种及首批执行医院名单见附件1。
试点县级医院包括:庐江县医院、太和县医院、天长市医院、桐城市医院、怀宁县医院、宁国市医院、庐江县中医院、太和县中医院、天长市中医院。
各试点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数为50-80个,其中包括至少5个以上的产科病种。
在本指导方案基础上,鼓励各县(市)扩大临床路径管理下的按病种付费病种范围。
二、按病种付费常见病费用新农合基金支付办法(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执行按病种付费。
1.患者须参加新农合并在试点县级医院住院治疗。
2.患者主要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同时符合本方案规定的按病种付费范围。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医务科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五、质量控制,评估改进(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1(诊断明确;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内再住院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安徽省立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以病例为单元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医疗机构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暂行规定》(皖卫医[2001]51号)、《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单病种限价收费工作的指导意见》(皖卫计[2006]6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单病种临床路径是医护专家针对无并发症单纯性疾病制定的,以病人及其疾病(或手术)为中心、以时间作为横轴,以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教育、出院等技术与服务的提供作为纵轴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有时限要求的整体医疗计划和服务程序,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临床路径的内容一般应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单病种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临床路径实施准备阶段(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为了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进行,必须使所有参与人员在统一的领导下紧密协作。
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分管院长为副组长、以医务处、护理部、党委办公室、质控处、院办、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试点科室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医务处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制定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制定护理路径,党办负责组织制定医患沟通路径。
质控处、医务处、护理部、党办负责单病种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病案室和信息中心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经管科、审计科、出入院管理科负责合规收费的实时监控;办公室、宣传部负责社会公告及宣传工作,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保障工作。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首先,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医疗质量是指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的优良程度,包括治疗效果、安全性、满意度等方面;医疗效率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所消耗的资源和时间。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旨在优化医疗流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其次,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医疗服务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指南,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病情诊断、手术方案、治疗流程、康复计划等方面的医疗服务标准。
2.建立临床路径:根据医疗服务标准,制定患者治疗的详细流程和时间节点,包括入院评估、手术安排、术后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
3.实施团队协作:在医疗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协同工作,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治疗质量。
4.强化医疗质量监测: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5.加强患者教育:通过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风险。
实施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的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人和任务分工等。
2.建立专门工作组:成立由医院内外的相关专家组成的专门工作组,负责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监督实施过程,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3.建立操作手册:制定操作手册,详细标明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求和具体指导,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符合标准。
4.提供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5.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质量指标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管理制度。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卫医秘〔2010〕385号)各市卫生局、省直医疗机构:为做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我省制定了《安徽省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试点方案》,在各市卫生局、各有关医院申报的基础上,经研究,现确定我省62家医院作为安徽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
(见附件)。
各市卫生局、省直有关医疗机构要按照我省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将有关情况反馈我厅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处。
各试点医院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制订本医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与详细的试点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并认真组织开展对相关临床科室试点工作情况和效果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务求取得实效。
联系人:谢琤联系电话:************二○一○年五月二十七日附件:安徽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名单医疗机构名称医院级别试点专业省直医疗机构安徽省立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妇产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骨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安医大一附院三级甲等综合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安医大二附院三级肾病学专业、普通外科蚌医附院三级甲等综合呼吸内科、骨科、胸外科、普通外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弋矶山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普通外科省立儿童医院三级专科儿科、小儿外科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安徽省立友谊医院二级甲等骨科、耳鼻喉科、普外科、眼科、妇科蚌医二附院二级甲等综合儿科、泌尿外科省立新安医院二级甲等综合普通外科、神经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合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普通外科、口腔科、眼科、妇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骨科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消化内科、儿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妇科、产科、普通外科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专科妇科、产科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科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二级乙等综合普通外科淮北淮北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普通外科、呼吸内科、产科淮北矿工总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普通外科、骨科、产科亳州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产科、神经内科、骨科宿州宿州市立医院二级甲等综合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蚌埠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神经外科、骨科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儿科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心血管内科、眼科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二级妇科、产科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二级乙等呼吸内科蚌埠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产科阜阳阜阳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妇科、产科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甲等专科呼吸内科、肾病学专业淮南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病学专业、神经外科淮南新华医院三级消化内科、妇科淮南朝阳医院二级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滁州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病学专业、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六安六安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骨科、消化内科马鞍山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眼科、口腔科马鞍山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普通外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专科儿科、妇科十七冶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内分泌科、普通外科当涂县人民医院妇科、产科、眼科、神经内科、骨科、普通外科巢湖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神经外科、肿瘤科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骨科巢湖市骨科医院二级专科医院骨科芜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泌尿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儿科、普通外科、产科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骨科、妇科、神经外科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妇科、骨科、泌尿外科、儿科芜湖市妇幼保健院二级专科妇科、儿科繁昌县人民医院二级普通外科芜湖县人民医院二级普通外科南陵县人民医院二级普通外科宣城宣城地区人民医院三级乙等综合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宣城市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产科、呼吸内科宁国市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神经内科、产科、眼科铜陵铜陵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耳鼻咽喉、呼吸内科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二级甲等专科儿科、妇科池州池州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产科、消化内科安庆安庆市立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妇科、耳鼻喉科桐城市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普通外科、产科黄山黄山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神经内科、儿科、普通外科、妇科、泌尿外科、骨科、产科歙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祁门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骨科、普通外科、妇科、产科——结束——。
★教育科研大家谈之四十一:教育科研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为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提高教育研究质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发表改进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育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方法,交流和分享教育研究经验。
本期刊登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方展画教授的学术报告《教育科研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供研究者参考。
科研实际上个性化的活动,没有统一的、程式化的规定。
这就象当年鲁迅写小说时说的:“写小说本无方。
”我从两个方面来谈教育科研,一是教育科研的价值观,二是教育科研的方法论。
一、教育科研的价值观可将其归纳为三句话:一是创新高于规范,二是理念重于行为,三是过程大于结果。
(一)创新高于规范从事教育科研,其实是对创新的诉求。
当社会进入工业化后,规范似乎成为至高无上的要求。
教育也如此。
17世纪夸美纽斯在他写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关于教育的一整套思想,包括什么时候开始开学、什么时候上课、上课是否要集体上课等,都有规定。
但强调规范、强调程序,已经与现在的追求个性化的多元的后工业化社会相背离了。
现行的规范很多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应当进行改革。
比如高考制度,我们都知道现行的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大众仍然认为在现行情况下,高考是唯一公平的。
实际上这种公平也是有限的。
可能这个人数学非常冒尖,但是英语不行,他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数学之梦。
对这个人来说可能就不公平。
我们要求所有科目的分数都要高,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公平的办法。
我写的一篇文章就讲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高考?另外,我们很多高校进行改革,允许学生选择专业。
哪些学生可以转专业?只允许考试成绩前几名的学生可以转学。
这个制度本身是荒谬的。
学得好的学生去学其他专业,学得很差的学生还要继续学。
现在教育有太多规范和标准,把教育过程变成自动化生产流程,教育的终端产品不是个性化的人,而是标准件。
我也发表过文章,反对现在“塑造”的概念。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单病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单病种管理工作水平,降低患儿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切实落实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成效,现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单病种管理相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以卫生部单病种管理相关规定、卫生厅《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单病种管理限价收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卫生部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评审标准》为标准,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基础上开展单病种管理。
各科室、部门明确职责,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切实减轻患儿就医负担。
二、组织管理成立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单病种管理工作组,成员如下:组长:金玉莲副组长:倪栋桢黄河成员:华山姜红兵徐达良王国琴高慧翁莉吴成孙军刘光辉毕良学董扬童光磊张志明江荣屈丽君陈必全陈爱武解启莲金丹群陈雨青汪幸高群丁力刘翔蔡盈成琦叶玉华王向荣叶桓段贤伦戚士芹葛宏松医务处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三、主要工作内容1、确定单病种管理范围和数量根据卫生部《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和安徽省《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单病种限价收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医院确定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哮喘、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房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为单病种管理疾病,各科室接收以上疾病住院患儿均需按照单病种进行质量管理。
2、科学确定限价单病种范围和限价标准根据医院现有医疗资源,遵照循证医学原则,组织相关专家收集、分析本院单病种管理疾病近三年有关数据,结合本地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种,选择诊断技术可靠、疗效确切的疾病为限价病种,按照卫生厅要求制定最高限价金额,并报卫生厅备案。
3、确定临床和护理标准在确保医疗质量和患儿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临床、护理、药剂等专家,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编制限价病种的标准诊疗常规和护理常规,确定符合治疗标准、费用低廉的规范化治疗方案。
四、工作要求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安徽省立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以病例为单元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医疗机构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暂行规定》(皖卫医[2001]51号)、《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单病种限价收费工作的指导意见》(皖卫计 [2006]6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单病种临床路径是医护专家针对无并发症单纯性疾病制定的,以病人及其疾病(或手术)为中心、以时间作为横轴,以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教育、出院等技术与服务的提供作为纵轴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有时限要求的整体医疗计划和服务程序,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临床路径的内容一般应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单病种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1.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为了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进行,必须使所有参与人员在统一的领导下紧密协作。
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分管院长为副组长、以医务处、护理部、党委办公室、质控处、院办、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试点科室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医务处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制定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制定护理路径,党办负责组织制定医患沟通路径。
质控处、医务处、护理部、党办负责单病种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病案室和信息中心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经管科、审计科、出入院管理科负责合规收费的实时监控;办公室、宣传部负责社会公告及宣传工作,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保障工作。
实践小组因为临床路径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临床路径的发展需要一个跨学科的团队。
除领导小组外,每个科室还应有实践小组,这个小组包括:科室(治疗组)的临床医生、护士,临床辅助科室、药剂科等科室指定的专门协作人员。
这些成员需要对临床路径的内容进行反复的讨论和信息的交流,并且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小组长由各科室科主任担任。
(实践小组负责人及病种名称见)2附件.2.人员职责领导小组职责决定本院实施哪个病种或手术的临床路径确定临床路径表的框架与格式确定各有关部门的角色确定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方式与政策参与实施临床路径效益的评估与评价组织人员培训提供推展与实施需要的帮助定期召开讨论会,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临床医生职责在临床路径的计划阶段,负责相关资料收集制定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在医嘱中注明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进行病人的康复进度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进度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护士的职责在临床路径的计划阶段,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依据护理程序,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准备好临床路径表、送发检验单等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协定和执行出院计划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小组长或个案管理者负责查核项目执行情况和临床路径的进度并与办公室沟通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药剂科的职责在临床路径的计划阶段,负责相应计划的制定与资料的收集监测合理用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其他临床辅助科室如检验、检查、营养等科室职责在计划阶段,负责相应计划的制定与资料的收集执行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病种选择需考虑: 医院的特点、特长;根据本地常见病和多发病,选择诊断明确、手术或处置方式差异小、疗效确切的无并发症单纯性疾病。
科室(治疗组)选择原则:技术力量强,服务好,治疗该疾病技术可靠,科室负责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临床路径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服务模式要进入医院,必须首先让参与人员有清楚的认识,因此院长首.先要召集各科主任研究,以便对临床路径有充分的了解,更好地明白各自科室的责任,并能了解各科室的实际困难与需要。
(一)路径内容及表格制定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对临床路径的设计内容和表格的框架,如治疗、检验、饮食、活动、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和变异记录等方面进行适用性的评估。
目前医务处经与8个临床科室科主任及专家反复沟通,精心挑选11个病种并制定了单病种临床路径规范,设计了11个单病种医师临床路径表。
护理部、党办也已制定了护理路径和沟通路径。
(二)制定标准化医嘱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等等。
标准化的医嘱应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
(三)各部门的教育宣传临床路径是多种专业人员合作的工作模式。
因此,在实施之前应举办说明会,对各专业人员进行说明,使医、护和其他各科室人员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
(培训日程见附件3)除内部宣教外,还要向社会、病人和家属说明所开展的服务的目的和相关内容。
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和进展情况。
在院内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屏、公示栏等进行公示。
.(四)试行临床路径通过试行可对临床路径进行检测,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逐步制定出相对完善、合理、切实可行的临床路径。
(五)实施结果的评估与评价临床路径是由专业人员为病人提供的、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以及提高服务品质,使病人获得最佳的照顾的服务方法。
因此对临床路径进行结果评估和评价时,应包括以下项目:1.住院天数;2.医疗费用: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3.照顾品质/临床结果;4.病人/家属的满意度;5. 工作人员的满意度;6.资质的使用:平均住院日;7.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8.病人再住院率。
(六)修正与改良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照顾,因此每一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应根据对其评价的结果,及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七)追踪与评价除了临床路径的预期结果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价外,临床路径应随着医学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因此对.某一病种与其临床路径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追踪与评价。
(一)规范临床抗菌药物使用。
严格遵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方案》和我院2008年《在用抗菌药物三级分类表》执行,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状况。
(二)控制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按我院医院感染监控细则执行。
(三)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术期病人管理,实行危重病人日报制、大手术审批制。
(四)、使用适宜技术,合理检查,提高诊疗水平。
(五)、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六)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由护理部制定下发执行。
(一)提高认识。
各有关科室务必认真学习有关规定,严格遵照要求对本科室病种的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并由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监督,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二)强化监管。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检查、备案和督查”制度。
院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对试点病种进行有计划的综合质量检查,了解病种的费用变动情况,定期考核入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药品费用、村料支出比例、检查项目所占比例、治疗有效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病人满意度、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单病种路径管理效果评价。
要定期对药品进行重新筛选,挤压药品费用水份。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效果实行定期行政例会通报制度。
(三)加强监督.院内公布试点科室、试点病种和流程,设举报投诉电话,定期听取意见和建议。
建立并落实出院病人回访制度,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并在全院及时通报。
(四)严格考核。
单病种临床路径考评结果与责任人职称评聘、评优晋级和劳务分配等直接挂钩。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院将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完善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好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
二OO八年七月十六日3、附件1安徽省立医院组长: 胡世莲许戈良副组长: 胡礼源凌斌李建生孙自敏刘雨生傅先明严光董辉军鲁朝晖成员:徐晓玲王锦权宋瑰琦储晓红石礼忠操礼庆陈孝谋郭玉海操乐勤刘家富任安魏大中陈礼明陈方锦侍根娣李广新黄强吴大保尚希福严激诸禹平柯根杰孔荣方才叶山东王明刚吕维富孔建新陈柯姜玲钱红左改珍方娟侯韦莲徐冬附件2安徽省立医院黄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普外科(胆胰组).妇产科(妇科组)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切除术吴大保骨2科髋关节损害全髋关节置换术尚希福附3 安徽省立医院日期时间授课人参会人地点主要内容主持人15:00- 徐晓玲主凌斌副任院长 16:00实施方案人员职责科主任、科护士长、科业务副主工作流程任、病区主任、病区护士长及其检查方法他在职医生、护士(值班、门诊、手术需提前说明)16:10- 荚卫东体会与经验16:40 主任B超室、心电图室、CT室、MRI室、输血科 16:50-许戈良院长总结报告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