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供品不能吃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供品的注意事项
1. 供品可不能随便选啊!就好比你去见重要的人,不得精心准备点合适的礼物呀。
比如你要供奉祖先,可不能拿些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呀。
2. 摆放供品也是有讲究的哟!这就像是搭积木,得一层一层稳稳地放好。
你要是胡乱摆放,那多不恭敬呀,比如水果不能乱七八糟堆一起呀。
3. 供品的新鲜度很重要呢!这就跟你吃东西一样,谁愿意吃变质的呀。
你想想,要是拿不新鲜的供品,那合适吗?像坏了的糕点就别往上摆啦。
4. 供品的数量也别弄错啦!不是越多越好呀,也得符合规矩。
就好像组队,人数得合适呀,不能乱套,比如有些场合三个供品就比较合适呢。
5. 供奉供品的时候要有诚意啊!不能心不在焉的,就跟你跟好朋友聊天,得专心呀。
你要是敷衍了事地放供品,那怎么行呢,对得起谁呀。
6. 不同的场合供品也不一样呢!这就跟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一样。
去寺庙和在家里供奉能一样吗?可别搞混啦。
7. 供品完事后的处理也要得当呀!不是随便处理就行的。
这就好像你用完的宝贝东西,也得妥善保管或处理呀,不能乱扔呀。
总之,供品这事看似简单,实则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大家一定要用心对待呀!。
礼仪忌讳:满族尊老敬上,居家对父母三天请一小安,五天请一大安。
满族人忌害乌鸦、喜鹊、狗,有并于崇鸦、鹊、狗的习俗。
不准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穿用狗皮。
服孝中男子不剃发,女不簪花,三年内不穿红。
室内禁忌: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
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
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
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0.禁杀狗满族禁杀狗、吃狗肉、服狗皮。
明末以来满族人有不食狗肉之俗。
民间相传努尔哈赤被明兵追杀,昏睡在荒草甸里,追兵放起火来,跟随他的大黄狗沾水灭火救了罕王,最后却累死了。
为报答大黄狗“救驾之恩”,满族从此不吃狗肉不穿狗皮缝制的衣服。
实际上,满族敬犬习俗是在长期狩猎生活中形成的。
狗在满族的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狗可以看家、狩猎、拉纤、拉爬犁、侦察、传递情报等。
禁捕食鸦鹊满族认为鸦、鹊为吉祥之鸟,当为原始图腾崇拜之遗,也出于“神鹊救主”之意。
民间相传老罕王努尔哈赤被明兵追杀,躲在树洞中,一群鸦鹊飞来,掩护罕王脱险,所以满族不伤害鸦鹊,并且忌食鸦鹊。
禁坐西炕满族卧室布局特点是环室三面筑火炕,其西炕窄,下通烟道,炕口一般不摆设杂物,因为西炕壁上供奉着神圣的祖宗板。
祖宗板上放有神匣,神匣内有祭神的神器或神木,故而忌坐西炕。
祭祀中的禁忌满族家祭中的禁忌有:不许怀孕者、衣狗皮者、疯癫者、僧丐、衣孝者入祭,祭祀吃剩的骨头和肉必须送到高岗上,或撒到江河中。
满族院内的索伦杆不得污秽,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
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能食肉动荤,不能参加吊丧等等。
此外祭祀之日还有十二禁忌:意不诚笃、仪度错乱、器物不洁、生气口角、衣冠不整、闲谈外事、喜笑无度、长幼无序、投犬顿器、刀勺声响、内祭未毕不洁出屋、外祭未毕不洁入屋。
新坟不能经常去看
是的。
新坟即三年内的坟地,三年内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煞气,所以最好不要
经常去新坟,以免受到不好的影响。
新坟完坟后三年内要培墓:子孙须要酒肴、三牲五果祭拜,第一年开
墓头要在清明前择一日,第二日在清明当天,第三年在清明后择一天。
此
后每在清明前后率子孙带水果墓纸去扫墓。
培墓又称挹墓、墙墓、填墓等。
上坟的讲究
上坟的供品不可以有任何的肉类、荤腥食物等,包括鱼、虾、牛肉等,都是不可以作用供品来拜祭自己的先人的。
一般来说之所以选择一些一直
食为主,适当的之所以选择一些水果、干果、饼干、点心就可以了,或是
之所以选择一些先人生前比较喜欢吃的一些食物,更加显示自己独特的孝心,先人也会更加高兴。
另外我们都知道供品只是用来拜祭先人,先人是吃不到的。
虽如此,
但我们在给先人挑选供品时,也必须要精心挑选,切勿马马虎虎,随便买
些东西来充数,如此是不尊重先人的行为,会惹先人不高兴。
扫墓的禁忌和注意事项01扫墓祭祖时应当不要照相;忌穿到大红大紫,应穿上素色的服饰;扫墓时忌嘻笑怒骂、污言秽语;祭祀的贡品未结束前不能吃;孕妇避免扫墓。
最后要注意卫生,注意防火,等火烧完了,不会再留下祸根的情况下再走。
清明扫墓,是我们中华民族多年以来的传统,也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一是祭奠我们的祖先,二是言传身教,教育我们下一代,记住我们的祖先,不要忘记先人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这些习俗在产生的同时会伴随这一些注意的事项,以此来保持对节日的尊重。
1、祭祖不要照相现在的21世纪,拍照已经成为了大家出行打卡的一项必备活动,看到什么都不忘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甚至有人连祭祖都要拍一张。
然而这样是很不好的,祭祖不仅是纪念祖先,同时也有尊崇,祈祷之意,首先要对此存在敬意,而并不是带着游玩的心态。
举头三尺有神明,务必谨慎在墓地照相,心存敬意,专心致志,以免招来不好的的运势。
2、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祭祖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是非常庄重的,我们在扫墓祭祖的时候,应当报以尊敬的心态来缅怀逝者,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穿颜色过于靓丽的衣服,像大红大紫这种就算了,应当以素色为主。
3、扫墓时忌嘻笑怒骂、污言秽语在祭祖时,不要做出一些嬉笑打闹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子,有些人觉得小孩子不懂事,闹点没什么,但其实这也是对祖先的一种不尊重,这也是很多父母不带孩子去祭祖的原因。
还有就是不要污言秽语,大声喧哗,要明白逝者安息的道理。
4、祭祀的贡品未结束前不能吃祭祖时是一定要带贡品的,但是要知道这些供品是禁食的,当然也不是说贡品不能吃,而是不能在祭祀结束前被食用。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虽然有的地方认为贡品不能吃,但是有些在结束后会将这些贡品带回家食用,这是因为我们认为祖先在“食”完贡品后,会将祝福寄托在这些贡品上,会有美好的寓意。
5、孕妇避免扫墓通常来说怀孕是要避开清明扫墓活动的,除了老人常说的风俗外,还有原因是因为清明节人多拥挤,来回奔波不仅对孕妇本身还有对胎儿都是不宜的,而且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也不利于孕妇的健康,所以建议孕妇就不要去扫墓了。
在中元节有什么能做和不能做中元节是个鬼节,很特别,这个节日的禁忌超级多,但也有要做的事情。
下面由百分网为你整理的在中元节有什么能做和不能做,希望大家喜欢!中元节七忌三宜七忌分别是:一、偷吃祭品中元节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均有祭祀的方法,主要是用来布施鬼神,而人们准备的祭品都是专供鬼神享用,如果有人不懂规矩偷吃祭品,则容易发生与鬼争食,从而引起鬼灵的怨恨,从而遭遇烦恼邪恶。
二、带红绳红绳虽然为吉祥之物,但是在中元节还是最好取下,因为红绳为阳物,有一定的聚气效果,而所聚之气能够有助于鬼神的气力,所以容易遭到鬼神的争夺。
三、捡路边的钱中元节鬼神出现概率高,而一般都是有烧纸钱的风俗,鬼神也会自己顺路获取,如果巧遇有真钞,还是不好碰为好,以免犯了鬼神忌讳。
四、筷子插在饭中央中元节筷子插在饭中间,这是典型的祭祀供鬼范例,鬼神看到之后会食用,如果在吃饭时候做这个动作,容易招惹到鬼神到你身边。
五、晚上拍照由于中元节鬼神出现概率较高,晚上拍照容易拍到鬼神之相,而闪光灯对鬼神的伤害也是巨大,容易惹恼鬼神。
六、玩碟仙碟仙也是鬼通的一种,在中元节玩碟仙容易把鬼神引进家中,甚至不排除附身的可能。
七、熬夜中元节熬夜的话,人的精气神会下降很多,从而给一些厉鬼有可乘之机,夺取身体,所以鬼月要避免熬夜劳累。
三宜:一、祭祀这个是大部分传统的项目,按照传统做法即可,对于子孙的护佑价值较大。
二、放河灯此行为还是宜在晚饭之后抓紧做,做完回家,路上不可回头。
三、吃毛豆这个是江南的风俗,毛豆为生发之力,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和恢复活力。
福建的中元节习俗怎样的农历七月十五为道教的中元,故称中元节。
佛教传说,目连为救母曾求于佛祖,佛祖嘱咐他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祭其母,因此又称盂兰盆会。
中元节的民间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所以俗称鬼节。
福建旧俗十分重视中元节。
民间传说,七月初一开狱门(闽南称开巷口),地官赦罪死者归家,一时阴界各种冤死鬼纷纷到阳间讨吃,一直到三十日关狱门(闽南称关巷口)为止。
各地中元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各地中元节的饮食习俗各地中元节饮食习俗——中元节吃扁食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
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状如饺子。
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
扁食和饺子的区别,首先在皮,其次在馅。
以皮而论,饺子皮较厚,而扁食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据说,把扁食皮放置在报纸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上的每一个字。
至于馅,那就更不一样了。
饺子馅少,小到只有大拇指那么点,因此饺子的个头也比较小,一碗饺子虽说也有十多个,但在碗中却只占到三分之一,其余全是汤,并且饺子的馅较为单一,多为猪肉加些素菜和调料。
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肉类、菜类均可入馅,连鸡、鸭、鱼、蟹、馓子、嫩黄豆等等都可入馅,且特别讲究搭配,鸡脯配芹菜,猪肉配荠菜,鸡蛋配韭菜等等。
有的人家,猪肉糜中,还要加入虾仁,拌入肉松,还有的人家竟用豆腐入馅,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乡亲们在包扁食时馅放得特别多,一张皮子里能放鸡蛋大小的馅,在他们看来,吃扁食吃的就是馅,要么还不如吃面条呢。
由于扁食馅多,因此个头也大,每个扁食都包得十分的饱满,薄薄的皮子舒翘挺拔,中间鼓起,腹下展开,宛若一个身着长裙舞姿翩翩的风韵少妇。
吃扁食不仅讲究皮薄馅美,对汤的要求更高。
最正宗的扁食汤是排骨汤,奶白清亮,纯粹是猪的脊梁骨和紫菜、虾米一起煎煲而成,五味调和酸辣俱全,醇香诱人。
还有考究的人家是用老母鸡吊汤,那汤白如凝脂,油而不腻,口感极佳。
吃扁食的时候,那薄薄的面皮含在嘴里,相当的顺滑,舌头一碰就破,像冰块一样瞬间融化。
而那馅呢,细细咀嚼,绵软温润,有滋有味。
吃完了很久,馅和汤的香味依然留香齿颊间。
清朝同治年间诗人杨静亭曾写诗赞美馄饨:“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来方知滋味长。
”其实这首诗用来赞美扁食是再恰当不过了。
各地中元节饮食习俗——中元节吃饺饼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也叫饺饼筒。
饺饼筒是由饺饼筒皮和各种菜料组成的,虽说制作简单,但是却是天台县特有的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与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同时也寄托了天台人浓浓的家乡情。
清明节祭祖用的馒头可以吃吗清明给亲人上坟要拿几个馒头
清明节祭祖用的馒头可以吃吗?
看地方讲究。
俗话说,心到神知,上供人吃。
无论是清明,还是春节,国人大都有摆放供品祭先人的传统。
供品有香烛类、果品类、面食类、糕点类、肉食类等多种,当然,先人早已逝去,无论摆放什么供品,他们都不能尝到了,无非就是寄托后人的哀思。
供品摆放以后,按传统说法,上供的东西带有仙气,小孩吃了长命百岁,老人吃了延年益寿。
清明给亲人上坟要拿几个馒头
清明给亲人上坟馒头几个是大家经常讨论的。
一般来讲供奉先人贡品数以单数为好,包括白事也是一样,都是单数,不能供双数,所以不管供什么记住单数就好,千万不要摆错,而且烧的纸钱,什么类似美元,欧元这些的现代钱样式的也不要烧了,因为这些钱下面不通用,毕竟下面不搞什么外汇储备什么的。
清明节不放假违法吗
清明节不放假违法。
清明节是法定假日,但是一些公司却还是要员工在岗,像这种需要按规定支付员工2-3倍的工资,毕竟就规定我们可以知道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强迫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劳动者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贡品的规矩和忌讳
1、从供品的品种上,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吃食,即点心水果,一类是猪牛羊的肉,简单点的,一碗红烧肉也就行了。
从摆放格式上,一般是以按照三或三的倍数的数量关系摆放。
2、比如,一个盘子中的水果起码是三个,或者是六个、九个等等,千万别随意摆上一两个。
而上供的盘子也应是三个,或者六个等等。
比如可以一盘水果、一盘点心、一盘肉。
但不能只放一盘就认为可以了。
3、家里摆放贡品可以放在清静之地,切忌不可放在卧室内,应向西或向南,意味着向西方极乐世界遥拜。
正中放主灵位或是相片,相片两边放两束(盆)花,相片正前侧方各放一支烛(也可不放),再前面是贡品,可八样(果四糕点四)、可六样(果三糕点三)可五样,不可四样,贡桌正前方香炉一只。
大概就是这样,这是家中平时祭拜,如果是家中人刚去世,方位可以不讲究,以客厅为好,贡品除果品糕点外还要有菜,荤素各半,以双数为宜,不可取四。
4、另外,关于祭祀贡品能不能的问题,个人认为是可以吃的,而且传说贡品晚辈吃了之后可以少得病,保平安,可以长寿,所以家里祭祀完后,饭菜会一家人吃掉,水果糕点之类的会分给晚辈们吃。
天上神仙吃什么?展开全文一提到神仙,很多人就会说,他们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但是,不食“人间烟火“不代表不吃东西。
一、神仙们吃什么或许有人说神仙们吃的是人间供品。
《西游记》第八十七回,玉帝同志下界巡查,看到郡守将供桌推倒把供品给狗吃了,大为生气,让凤仙郡三年没下雨,差点把群众们都弄死了。
大家如果由此认为神仙们就是靠供品生活,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我们来看一下,群众们上奉给神仙的供品都有哪些呢?一是瓜果。
如苹果、梨什么的,这些水果本来就少,有的还作假;怕腐烂了买一些塑料制品来哄神仙,神仙们如果靠这个生活,不全饿死了?二是猪头肉。
群众们都以为猪头肉可以下酒,但是他们忘了,神仙们都是标榜不吃肉的,这不是要他们犯错误吗?再说,猪头肉放久了,苍蝇蚊子乱飞,肉早变了质。
他们吃了,不是要坏肚子吗?三是馒头馍馍。
这倒是素食,但几天供一次也不够神仙们吃啊。
神仙们如果只吃这些营养也不够啊,他们还是要吃肉的。
那么归根结底,神仙们需要吃什么呢?《西游记》第五回中如此描写王母仙宴: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
珍馐百味般般新,异果嘉肴色色美,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 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
放眼望去,王母仙宴上有龙肝、凤髓、熊掌以及猩唇。
此处的猩唇不能理解为猩猩的嘴唇,而是麋鹿脸部的干制品。
在古代中国,烹饪原料的九珍包括: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象鼻、豹胎、犀尾、鹿筋。
其中,猩唇位首。
再来看原著第八回,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之后,玉帝排了一个安天大会给他庆功,看桌上是什么:(玉帝)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请如来高座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大家看一下,这桌上可是龙的肝、凤的脊髓,还有酒和蟠桃。
此外,赤脚大仙等还送来了火枣和交梨。
最后,如来和众神喝得酩酊大醉。
从这顿饭我们可看出,神仙们也是要吃肉喝酒的。
是不是扫墓之前不能吃东西扫墓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礼仪之一,人们会在特定的日子里前往祖先的坟墓,并献上食物和祭品,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在扫墓前,有一项传统习俗是不吃东西,许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扫墓时需要保持肃静和敬意。
但是,究竟是不是真的扫墓之前不能吃东西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根据传统习俗的解释根据传统习俗的解释,不吃东西是为了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尊重。
一些人认为吃东西会让人的气息变重,有可能会影响到祖先的灵魂。
因此,在扫墓前要保持空腹,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科学的解释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扫墓前不能吃东西。
吃东西与对祖先的敬意并无直接关联。
食物进入体内,消化过程会引起身体新陈代谢活动,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已经逝去的祖先的灵魂。
而且,扫墓是一项需要耐力和精力的活动。
如果不吃东西,人们可能会感到疲倦和虚弱,对于完成扫墓活动可能会有所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适量地吃一些食物,保持身体的能量和活力更为重要。
根据个人信仰的差异此外,是否要在扫墓前吃东西也与个人的信仰和习俗有关。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和习惯,有些地方可能确实禁止在扫墓前吃东西,而另一些地方则没有这个传统。
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扫墓前准备丰盛的祭品和供品,这些食物会摆放在祖先的坟墓前,作为一种祭祀和纪念的仪式。
在这种情况下,扫墓前不吃东西也是为了保持对逝去亲人的敬意。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的考虑对于某些特殊的个人身体状况,可能确实需要遵循不吃东西的原则。
比如,有些人可能有胃病或消化不良的问题,吃东西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
在这种情况下,遵循医生的建议或个人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吃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虽然有传统习俗认为扫墓之前不能吃东西,但根据科学的解释,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吃东西会影响到祖先的灵魂。
个人信仰和习俗的差异也导致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在做决定时,应该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信仰来权衡是否要吃东西。
无论是否吃东西,在扫墓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怀着敬意和尊重的心情去纪念和追忆逝去的亲人。
哪些供品在祭祀中千万不能⽤?
每逢传统祭祀节⽇,各家各户都会摆放许多供品来祭祀先⼈,表达对先⼈的尊敬和缅怀。
但祭祀⽤的供品却是有许多讲究的,哪些能⽤哪些是忌⽤的都要⼗分清楚,下⾯就让我们来看看哪些供品是祭祀中的禁忌。
1、忌⽤⽜⾁、狗⾁祀神。
2、忌⽤鳗鱼、鳝鱼祀神。
3、忌⽤⾷⽤过的⾷物祀神。
4、忌⽤苦⽠、冬⽠祀神。
5、忌⽤蕃⽯榴(即芭乐)及蕃茄类等⽔果祀神。
因为这两种⽔果都有种籽,⼈体吃完后会排洩出来,只要种籽会排洩出来的⽔果都不可祭祀。
6、不⽤“空⼼”的⽔果祭祀。
7、忌⽤单碗祀神。
⼈们对于凶丧事有重单忌双的⼼理刚好与喜庆事重双忌单相反。
由于祀神属喜庆事,⾏事上理当双忌单,因此祀神时可⽤六碗、⼋碗、⼗碗、⼗⼆碗、⼗四碗不等,却忌⽤七碗、九碗、⼗⼀碗、⼗叁碗等。
少数民族之水族族的传统节日大全水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小编收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传统节日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主要有端节、卯节、苏宁喜节、荐节、敬霞节等,最隆重的当推端节。
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借就是水语吃的意思,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的绝大多数水族地区都过这一节日,与汉族的春节相似。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
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每逢亥(猪)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过节。
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末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区分,而且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
关于这种风俗,较一致的传说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内外套地区,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地区。
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
后来感到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
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
端节时,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围奏乐歌舞,而且举行赛马、斗牛、文艺演出、放映电影、亲友欢聚会餐等活动。
邻近的苗、侗、布依、壮、瑶、汉等兄弟民族上万人前来参加。
端节之前,家家洒扫庭院,居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节日的前一天,过节村寨敲响铜鼓,辞旧迎新。
节日里杀鸡宰鸭吃新谷,并要以鲜鱼炖汤,准备好新米鲜汤招待亲朋。
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忌食荤,供品不能有鱼以外的其它肉类,忌荤但不忌鱼。
祭祖的主品是鱼包韭菜,原因是传说先人们曾以九种菜和鱼虾做成的药驱除过百病。
它的做法是将韭菜、糟辣及葱、姜、蒜等调味品填进洗好的鱼腹,捆扎后清炖或清蒸而成。
卯节,水语称之为借卯,只是三都县九阡地区和与之相临的荔波县部分地区水族人过的节日。
与端节一样,也是分期分批过节,日子要选在插秧结束之后的水历九、十月(阴历五、六月)的卯日,并以辛卯日为上吉日。
中元节不能做什么事中元节不能做什么事1.勿晚上晒衣服,当鬼觉得你的衣服好看,红色最忌。
2.少去阴气重的地方,比如山、小巷子等。
3.勿捡路边的钱,这些钱买路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
4.勿轻易的回头看,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鬼叫你。
5.筷子勿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鬼与你分享食物。
6.勿夜游,八字轻的人不要夜游,易碰上麻烦。
7.非特定场合勿烧冥纸,冥纸是烧给鬼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鬼。
8.勿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中元节有什么含义中元节,其实就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说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的美德。
中国的三大鬼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
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
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
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
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
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
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
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
不宜敬佛的五种水果有樱桃、梨子、李子、榴莲、香蕉。
樱桃:樱桃非常不适合供奉,因为它是使用种子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种子在生长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它不能做供品。
梨子:很多地方都有梨子不能供奉的说法,因为梨有离的意思,给人一种分离的感觉,寓意不是很好,所以不能用梨子供佛。
李子不能上供的主要原因是和太上老君的姓氏冲突,所以很多人为了避讳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一般不会选择李子进行供佛,建议使用苹果,有着平安的含义。
榴莲不能作为供佛的水果是因为其味道过于浓郁,会给人不尊重佛祖的感觉,所以不适合用来上供,而且其他味道过重的水果也不可以供佛,比如牛油果。
民间还有一些说法,说香蕉不可以用来供佛,因为食蕉在粤语中是谩骂的话,会有一种对佛菩萨不尊敬的感觉,所以香蕉不适合上供。
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后两天,那么,寒食节有哪些传统的习俗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寒食节有哪些习俗_寒食节风俗习惯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寒食节的习俗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
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可谓盛极。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
2023年中元节的禁忌有哪些3篇中元节的禁忌有哪些1中元节要注意什么必须祭祀祖先七月十五是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除了祭祀自己的祖先,往往还会多准备一些食物、供品给那些孤魂野鬼们。
为了自己的祖先不至于沦为无人祭祀的游魂,切不可不祭祀自己的祖先。
当天忌拍照中元节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
在中元节这天祭祀的时候,最好不要在这天晚上拍照,这不仅是对祖先的不尊重,而且易拍到不吉的东西。
鬼月不宜搬家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廿九,是传统祭祀鬼魂的“鬼月”。
从七月初一开始,地府打开鬼门关,放幽冥界里咱们的祖宗、师长、亲戚和朋友以及各种冤亲债主回到阳间,享受人间祭祀。
尽量不搬家、开市、嫁娶等。
晚上少照镜子中元节这天晚上尽量少照镜子,晚上去洗手间也不要看镜子,以免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
另外,风水学中,卧室里面的镜子不要照着床,否则易做恶梦,长久对主人的身体也不好。
尽量早点睡觉中元节这天晚上尽量早睡觉,不建议熬夜,也不要随便在外面捡钱回家,要舍弃掉,否则易有不利的运势,建议自感阳气弱的朋友,多呆在家中为好。
远离河边湖泊中元节这天也是阳气弱,容易出事的一天,所以这天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最好少河边,湖边为好,尤其是小朋友或者是气场弱的人要远离河边湖泊为好。
中元节有什么禁忌1、忌半夜晾衣服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2、忌披头散发睡觉鬼月,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3、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更加不要去偏远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4、忌半夜庆生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
5、忌说“鬼”字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6、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哪些供品不能吃
问:斋跟素?
梦参老和尚答:吃素就是不吃荤,不吃葱、韭、薤、蒜,不吃肉;吃斋不是,斋是过午不食。
持八关斋戒,那个斋就是晚上不再吃东西;晚上不但不吃东西,水果、茶水、有颜色的水都不可以喝。
如果你长期的有病或者年老,那你赊戒,可以喝喝牛奶、喝喝豆浆,液体的也可以,这叫方便。
若你受一天的八关斋戒那不行,一天都要方便,那你不如不受了;不能方便。
这是一个。
吃斋,斋者是齐也,是有分际的,过午不食。
为什么?早起做天食,中午是佛菩萨吃、一切比丘吃,晚上是鬼道,鬼神道吃。
如果要成佛起码要一天,所以不吃晚上的、不吃鬼神的饮。
还有有些个人,在台湾我看见很多,做佛事,放焰口,撒的馒头,撒的米,大家抢着吃,说:吃这个不牙疼。
我说:你捡鬼吃的,你还不牙疼呢?你跟鬼抢吃的,那个不能吃的。
还有上供,供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
供佛菩萨东西你可以吃,供神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
懂得这个道理吧?
问:那不是浪费了吗?
梦参老和尚答:你供了,怎么还浪费呢?供给人家是人家的,你还浪费什么呢!好比你供养我,我不要了,我就在那摆着。
你说:师父,你这个浪费了,我拿回去。
那你拿回去就拿回去吧!你等于不供。
你供给鬼神,施了鬼神,或者供的那个祖先,或者供了什么的,那个不能再吃了。
他已经吃了,他吃剩下的,你还吃做什么?那浪费啥呢!你吃完东西了,除非狗,狗吃大便怕浪费,没有这种想法的。
这是因为你不知道这种道理,认为这把东西浪费了。
供养过的东西不能用,供养人家的东西不能再取回来,再取回来犯盗戒的,我讲盗戒时候要跟你讲的。
心已经舍过的东西不能自己再用,好比这个东西我要供养宏觉师父,没给他,还在我这。
你心已经给了,你要再拿来用,你就在他的份中犯盗戒。
盗戒详细得很,盗戒最难持了,随便犯了就犯盗戒。
心里想给什么东西,一时高兴,“我这东西要给谁给谁”,就给了。
完了,你要拿回来又用,第二天没给,后来又后悔不给了,这也犯盗戒,给人家东西不能再拿回来。
正面没跟他说,他也不知道,但是你自己心里知道,特别犯盗戒。
菩萨戒里头,五戒多分举离本处,菩萨戒心里头一作就犯了,在菩萨戒在五戒都是犯的、都不应该的,你心里已经舍了,不能反悔。
问:跟年纪大的人讲这个要给你、那个要给你,后来忘了。
梦参老和尚答:忘了,也犯。
给了,当时就给人家了。
你说:我给你了。
真要给人家,后来又舍不得了,这种情况很多。
说:我还是舍得,忘了。
忘了,就犯忘的罪吧!那不是没罪的,那有罪。
还有,给人东西马上就给,不要三心二意的。
说想给谁东西,一定立时就给,别再等。
供养的,一定要当时供养,别等,三等两等;就像你要成佛,成得非常之慢。
做什么事不果决。
断生死,真正要断,发愿,下决心,生极乐世界,我一定能生,坚决生,真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