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巧,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熟悉常用的服装结构设计技巧和方法。
3.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大纲1.服装结构设计概述a.服装结构设计的定义和作用b.服装结构设计的分类2.常用的服装结构设计技巧a.剪裁技巧:包括剪裁线的设计和处理方法b.缝制技巧:包括缝线的选择和处理方法c.连接技巧:包括面料和配饰的连接方式和方法3.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a.创意搜集和灵感发掘b.草图和样板裁剪设计c.实际制作和试验d.修改和修饰4.服装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a.面料和配饰的选择和搭配b.服装的功能和使用场景c.人体工学和舒适性原则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常用的服装结构设计技巧和方法。
3.个案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创意和设计思路。
五、教学资源1.教材:服装结构设计教材,如《服装结构设计》。
2.工具:纸张、铅笔、剪刀、缝纫机等。
3.示范样品:展示不同款式和风格的服装样品。
六、教学评估1.作业:布置学生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实践作业,并进行评分和点评。
2.考试:组织考试,测试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计划本课程一般分为10个教学时段,具体教学计划如下:第一周:1.服装结构设计概述(1小时)2.常用的服装结构设计技巧(2小时)3.实践操作:剪裁线的设计和处理方法(2小时)第二周:1.实践操作:缝制技巧(2小时)2.个案分析:分享不同案例中的服装结构设计技巧和方法(2小时)第三周:1.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1小时)2.实践操作:草图和样板裁剪设计(2小时)第四周:1.实践操作:实际制作和试验(2小时)2.个案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服装结构设计步骤(2小时)第五周:1.服装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1小时)2.实践操作:面料和配饰的选择和搭配(2小时)第六周:1.实践操作:服装的功能和使用场景(2小时)2.个案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服装结构设计注意事项(2小时)第七周:1.人体工学和舒适性原则的应用(1小时)2.实践操作:基于人体工学的服装结构设计(2小时)第八周:1.实践操作:基于舒适性原则的服装结构设计(2小时)2.小组讨论:分享创新设计思路(2小时)第九周:1.复习和总结(2小时)2.作业布置和答疑(2小时)第十周:1.期末考试(2小时)2.评审学生的作业和实践操作(2小时)。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第一章:服装结构设计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设计的定义和意义服装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服装结构设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展示服装结构设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图片和案例1.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设计一款服装的草图,注重服装结构的设计评估学生的设计草图,注重服装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和创新第二章:服装测量与制图2.1 学习目标掌握服装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服装制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2 教学内容服装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服装制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常见服装款式的制图方法2.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测量和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服装测量和制图的技巧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常见服装款式的制图方法2.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进行服装测量,并绘制服装图纸评估学生的测量和制图是否准确和规范第三章:服装原型设计3.1 学习目标掌握服装原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了解不同类型服装原型的特点和应用3.2 教学内容服装原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不同类型服装原型的特点和应用3.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原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服装原型的设计和制作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服装原型的特点和应用3.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款服装原型评估学生的服装原型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并注重其创新性第四章: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技法4.1 学习目标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技法学会运用不同的技法进行服装结构设计4.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技法不同技法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4.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技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不同的技法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技法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4.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技法设计一款服装的结构评估学生的设计是否合理,并注重其创新性第五章: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与应用5.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方法掌握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5.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方法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5.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方法和实际应用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方法和实际应用技巧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方法和实际应用技巧5.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设计一款具有创新的服装结构,并注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评估学生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并注重其可行性第六章:服装结构设计的实战应用6.1 学习目标学会将服装结构设计应用于实际生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注意事项6.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流程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注意事项6.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流程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注意事项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6.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设计一款服装,并将结构设计应用于实际生产评估学生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并注重其创新性第七章:服装结构设计在各类服装中的应用7.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结构设计在不同类型服装中的应用掌握各类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和技巧7.2 教学内容不同类型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和技巧各类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7.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各类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和技巧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在不同类型服装中的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各类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和技巧7.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设计一款特定类型的服装,并注重结构设计在该类型服装中的应用评估学生的设计是否符合特定类型服装的结构设计要求,并注重其创新性第八章:服装结构设计的趋势与发展8.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最新趋势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8.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设计的最新趋势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8.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结构设计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前景8.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调查和分析当前服装结构设计的最新趋势评估学生的分析是否准确,并注重其对服装结构设计发展方向的见解第九章:服装结构设计案例分析9.1 学习目标学会分析服装结构设计案例掌握服装结构设计案例的评估方法9.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估方法典型服装结构设计案例分析9.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结构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估方法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典型服装结构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估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服装结构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估9.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选择一款服装结构设计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评估评估学生的分析是否全面,并注重其对服装结构设计案例的见解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学习目标总结服装结构设计的学习内容展望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前景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服装结构设计的学习内容探讨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前景10.3 教学活动讲解和演示服装结构设计的总结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前景分享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的见解和感悟10.4 作业与评估评估学生的报告是否全面,并注重其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前景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其在各类服装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服装平面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服装款式设计。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包括服装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和平面与立体结构的相互转换。
2. 服装平面制图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直线、曲线等基本线条进行服装平面制图,掌握服装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 服装立体结构的设计:学习并掌握服装立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人体的测量、服装的量身定做和立体结构的调整。
4. 服装平面与立体结构的相互转换:学习如何将服装平面结构转换为立体结构,以及如何将立体结构转换为平面结构。
5. 简单服装款式的结构设计与制图: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服装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并制图出简单的服装款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服装平面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和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的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工具:准备服装平面制图所需的直尺、曲线板、橡皮擦等工具。
3. 示范服装:准备一些示范的服装款式,以便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的演示和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设计作品:评估学生设计的服装款式的结构合理性、创意性和实用性,以及制图的准确性。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服装款式图片,引发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服装平面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习服装结构设计的常用工具和技术;3.掌握常见的服装结构设计技巧;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服装结构设计的定义及重要性;•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造型设计的关系。
2. 服装结构设计的常用工具和技术•服装设计软件的使用;•服装结构设计所需的基本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 常见的服装结构设计技巧•可拆卸结构设计;•弹性结构设计;•定制化结构设计。
4.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基于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分析案例中的服装结构设计要点和技巧;•小组展示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常见的设计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服装结构设计,并理解其运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指导下使用服装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2.分析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造型设计的关系;3.展示一些经典的服装结构设计案例。
第二课时:服装结构设计的常用工具和技术1.简要介绍服装设计软件的使用;2.演示服装结构设计所需的基本工具和使用方法。
第三课时:常见的服装结构设计技巧1.讲解可拆卸结构设计的原理和应用;2.分析弹性结构设计的特点和应用;3.介绍定制化结构设计的实现方法。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1.将学生分组,并提供一些案例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2.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服装结构设计要点和技巧;3.小组展示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案例分析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案例中服装结构设计要点和技巧的理解;2.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创新能力;3.小组展示评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六、参考资料1.《服装结构设计与样板制作技术》;2.《服装设计基础》;3.《服装造型设计理论与实践》。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服装设计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服装结构线的设定与变化、以及服装部件的结构设计。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定服装结构线,并进行变化。
3. 学会分析和设计服装部件的结构,提高整体设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服装结构线的设定与变化,服装部件的结构设计。
重点: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实际操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结构设计案例、直尺、画图板、剪刀、胶水等。
2. 学具:A4纸、铅笔、橡皮、直尺、画图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服装结构设计优秀作品,引发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分析结构线设定与变化的方法。
3. 实践操作:a. 演示如何设定服装结构线,并进行变化。
b. 指导学生动手绘制服装结构图,练习结构线设定与变化。
4. 部件设计:a. 分析服装部件的结构设计方法。
b.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绘制服装部件结构图。
六、板书设计1. 服装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 结构线设定与变化方法3. 服装部件结构设计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简单的服装结构图,包括上衣和裙子。
2. 答案要求:a. 结构线清晰,设定合理。
b. 部件结构设计完整,符合实际穿着需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结构线设定与变化部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部件结构设计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设计复杂的服装结构图,提高自身设计能力。
同时,关注国内外服装设计大赛,了解前沿设计理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结构线设定与变化方法2. 服装部件结构设计要点3. 实践操作环节一、结构线设定与变化方法1. 结构线的分类:直线、曲线、弧线等。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0341课程名称:服装结构设计/Garment Pattern Design课程总学时/学分:60/ 4 (其中理论及其它60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方向)一、课程简介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贯穿服装专业整个课程体系,是服装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在服装生产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实现设计的手段和缝制工艺的基础,也是产品由设计到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
服装结构设计是外观设计的深入,研究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服装自身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及变化原理,以及人体运动变化对服装造型的影响。
学习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技能,促进学生由单纯的绘画型向生产技术型的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通过讲述服装结构设计的内涵、人体测量的方法、结构变化的原理、纸样制作的方法和变化技巧,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掌握基本纸样的制图方法,能依据设计的内容灵活地运用相关技巧解决纸样变化中的问题,具有解析、创新服装结构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1、深入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了解人体测量的方法,掌握纸样制作的制图符号;2、重点掌握女上衣原型的结构设计方法和变化技巧,能运用省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各类上衣款式结构的变化;3、了解衣袖与人体肩、臂部的关系,理解袖子的结构变化原理并能准确把握影响袖子造型及功能性的关键因素,掌握袖子各类造型的结构设计方法;4、了解衣领与人体颈部的关系,理解领子的结构变化原理,掌握领子各类造型的结构设计方法;5、了解裙子结构与人体的关系,理解裙子的结构变化原理,重点掌握各种基本裙型的纸样制作方法,能灵活运用裙子结构变化的技巧进行各类裙型的纸样变化与设计;6、理解裤子的构成原理与人体结构的关系,重点掌握基本裤型的纸样制作方法,了解裤型的结构变化规律;7、了解男装基本纸样与女装纸样的区别,重点掌握男装基本纸样的结构设计方法。
绪论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1.平面结构设计将指定的服装款式,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变化原理通过平面结构制图方法将服装整体结构分解为基本部件或样板的结构设计过程。
主要有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两种。
比例分配法原型法2.立体结构设计将样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岀指定的服装款式或经整理成服装的基本纸样的设计过程。
单一式混合式展平式三、服装结构的内容服装人体工学规格设计服装设计原理服装平面、立体结构设计的方法特体服装的结构处理计算机辅助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庛病与修改第一章服装与人体工学第一节人体的构成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分构成。
二、人体主要基准点的构成人体主要基准点是服装人体测量、结构设计制图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主要基准点的构成分前面、后面与侧面两大部分。
1.头顶点:人站立时头顶部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是身高测量的基准点。
2.颈围前中心点:连接左右锁骨之中点。
3.颈侧点:位于颈侧面根部,从人体侧面观察,位于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此基准点不易确定,宜斟酌而定。
4.肩峰点:肩胛骨肩峰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5.肩端点:位于肩峰点偏前的位置,此点是衣袖缝合线袖山的位置,同样也是肩宽、袖长确定的基准点。
6.前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前面形成绉纹的起点,此点位置因人而异。
7.乳头点(胸高点):胸部最高点即乳头的中点。
8.腰围线前中心点:腰围线与前中心线之交点。
9.腹部前突点:位于前中心线腹部向前最突出点。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围绕“服装基础纸样制作”,包括服装纸样的基本概念、人体测量与尺寸计算、基础纸样的绘制方法以及纸样的修正与调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服装纸样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测量和尺寸计算的方法。
2. 学会绘制基础纸样,并能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其服装结构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服装纸样的修正与调整方法。
教学重点:人体测量和尺寸计算、基础纸样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模型、软尺、画笔、剪刀、胶带等。
学具:A4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不同款式的服装,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特点,讨论如何将二维的布料转化为三维的服装。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服装纸样的基本概念,讲解人体测量的方法和尺寸计算。
(2)讲解基础纸样的绘制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款简单的连衣裙为例,演示如何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基础纸样。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绘制基础纸样,教师巡回指导。
5. 纸样修正与调整(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服装纸样的基本概念2. 人体测量与尺寸计算3. 基础纸样的绘制步骤4. 纸样修正与调整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款服装款式,绘制其基础纸样,并对纸样进行修正和调整。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基础纸样的绘制方法,但部分学生在修正和调整环节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学习更多款式的服装纸样绘制方法。
(2)了解服装结构设计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
(3)探索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人体测量与尺寸计算2. 基础纸样的绘制步骤3. 纸样修正与调整方法一、人体测量与尺寸计算1. 测量工具:使用软尺进行测量,确保其弹性适中,避免过度拉伸或压缩。
1《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结构设计[适用专业]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课时] 718[总学分] 40[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基础纸样和样板制作。
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胜任服装纸样设计2.能胜任服装工业制版3.能胜任服装推版、排版4.能胜任服装驳样制版5.能胜任服装用料测算6. 能胜任产品设计与开发[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得出从事服装设计与服装制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为专门化方向模块;以工作任务为线索采用并列式与流程式相结合设计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流程和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教案:服装结构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常见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服装结构设计二、教学内容1.服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分类2.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3.常见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4.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介绍服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服装结构设计对服装质量、风格和功能的影响。
Step 2:讲解基本原则1.平衡和比例:解释服装结构设计中平衡的概念,介绍常见的平衡和比例设计方法。
通过展示不同比例和平衡设计的服装样品,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
2.流线和动态:讲解服装结构设计中流线和动态的意义,介绍流线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展示流线设计的服装样品,引导学生感受服装流线和动态的效果。
3.合理的结构和功能:解释服装结构设计中合理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列举一些常见的合理结构设计方法。
通过展示功能性服装样品,让学生了解功能性设计的实际应用。
Step 3:讲解常见方法和技巧1.裁剪和剪裁:介绍裁剪和剪裁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方法,通过展示不同裁剪和剪裁手法的服装样品,让学生了解其效果和应用。
2.廓形和曲线:讲解服装结构设计中廓形和曲线的意义和运用,介绍一些常用的廓形和曲线设计方法。
通过展示廓形和曲线设计的服装样品,让学生深入理解。
3.接缝和开片:解释服装结构设计中接缝和开片的作用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接缝和开片设计。
通过展示接缝和开片设计的服装样品,让学生理解其设计原理。
4.饰品和装饰:介绍服装结构设计中饰品和装饰的作用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运用饰品和装饰设计。
通过展示饰品和装饰设计的服装样品,让学生体会到其美感和实用性。
Step 4: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选取几个具体的服装结构设计实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让他们设计自己的服装结构,并进行实践操作。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服装制图的基本技巧和步骤;(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服装结构设计和制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和制图技能;(2)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创新等方法,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和制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人体测量与服装尺寸确定;(2)服装轮廓设计与结构布局;(3)服装部件的设计与组合。
2. 服装制图的基本技巧和步骤(1)服装图纸的绘制与标注;(2)服装裁片的剪裁与缝合;(3)服装样衣的试穿与调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服装制图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教学难点:(1)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创新思维;(2)服装制图中的精细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示范法:示范服装制图的基本技巧和步骤;(3)练习法:学生实践练习服装结构设计和制图;(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和经验。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服装结构设计和制图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实物模型:展示服装结构设计和制图的实物模型;(3)手工工具:提供画图板、尺子、剪刀、针线等手工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结构设计和制图能力;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服装结构设计和制图作品的效果和质量;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品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材;2. 课件: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相关PPT课件;3. 视频资料: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演示视频;4. 实物模型:各类服装款式模型和样品;5. 工具材料:画图板、尺子、剪刀、针线等手工工具;6. 网络资源:服装设计相关网站、论坛和教程。
服装结构设计原理教案1.授课时数(51课时)分配必修51课时,其中,讲解65%、课堂练习20%、版型分析IO%、随堂考查5%2.课外时数要求占授课时数的50%,其中课外纸样操作练习40%、技术信息收集10%3.教学安排及指导第一章结构设计概论教学目的:了解服装行业特点,培养职业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一、服装制造的简易工艺流程二、打版的概念三、打版的工艺流程第二节结构设计课程流程一、现代服装工程设计的总评概念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要求三、结构设计的发展和前景学时安排:2课时重点与难点:1、了解打板的概念及工艺流程2、如何正确理解本课程在服装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及作用。
教学方式:讲解、课堂辅导。
课外作业:要求掌握结构设计中的八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思考题◆1.时装制品是如何完成其一系列生产活动的2.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打版师3.简单描述结构设计的发展史4.结构设计不同方法的比较第二章服装构成与人体教学目的:掌握人体体型特征及变化规律,理解人体与服装构成的内在联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一、服装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二、人-一衣服系统的建立第二节人体的基本构成一、服装构成的人体观察(一)、直接法与间接法(二)、常见的体型区分二、人体体型差异与生长变化的规律(一)、女性体型的特征1.女性美的特征2.东方女性与西方女性的比较3.男性体型与女性体型的比较(二)、人体与“里氏模量”(三)、年龄与特殊体型第三节人体体表测量和服装构成一、人体测量的意义二、人体测量的工具三、人体测量的基准点与基准线的确立四、纵断体型与横断体型第四节人体的静态、动态与服装构成一、由动作而引起的身体表面的变化二、静、动态与服装放松量关系一一舒适度的合理确定学时安排:4课时重点与难点:1、人体体型特征的掌握2、人体运动对服装构成的影响教学方式:讲解、人台示范分析、课堂辅导。
实验内容:要求学生间互相测量。
服装结构设计教案10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2.掌握不同类型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复杂的服装结构;4.能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1)服装结构的概念(2)服装结构的分类(3)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4)服装结构设计所需的工具和材料2.不同类型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1)直线式的服装结构设计(2)曲线式的服装结构设计(3)对称的服装结构设计(4)非对称的服装结构设计3.设计实践(1)运用直线式结构设计一个简单的裙子(2)运用曲线式结构设计一个贴身的上衣(3)运用对称式结构设计一个对称的裙子或上衣(4)运用非对称式结构设计一个非对称的裙子或上衣(5)结合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一个复杂的服装三、教学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讲授、实验、体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设计就是要通过结构的组合和变化来达到不同的美学效果,服装结构设计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将带你们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演练出不同类型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
2.讲授基础知识(1)服装结构的概念服装结构是通过设计各种线条的组合来定型的,能够使服装的形状有所改变,使其更加健壮、持久和美观。
(2)服装结构的分类服装结构根据其类型可以分为直线式、曲线式、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3)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有:适合性、结构性、美学性和实用性。
(4)服装结构设计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设计人员需要掌握使用各种绘图仪器、样板和实物样品,以及布料、剪刀、针线等线制工具。
3.讲授不同类型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1)直线式的服装结构设计直线式结构与设计者生动敏捷的手笔有关,具有干净、整齐、直接和简单等特征。
因为它没有弯曲线条的弧度,因此可以用于制作许多简单的衣服,如衬衫、T恤、连衣裙等。
(2)曲线式的服装结构设计与直线结构相比,曲线结构是更加复杂的结构。
《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号:265151课程名称:服装结构设计英文名称:Garment structure design先修课程:服装工艺基础Ⅰ面向对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课程简介《服装结构设计》这门课程是以研究人体为本的服装平面构成规律的学科,其知识结构涉及服装造型设计、服装工艺设计、服装材料学人体解剖和人体测量学、美学和数学等,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结构设计的内涵,培养学生正确地利用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绘制出各种服装结构图,具备熟练的制图能力与分析款式解剖款式的能力等。
三、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服装结构设计概述[课时]:2课时[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性质,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更深入理解结构设计在工业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要求]:掌握结构设计的种类、作用及要求[重点]: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服装术语、符号与代码[难点]: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制图规则[内容]:1、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2、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3、服装术语、符号、代号4、服装制图工具与制图规则第2章服装人体研究[课时]:2课时[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号型标准的制定方法和表达方式,能进行成衣规格设计[要求]:掌握人体活动引起的体表变化,能进行成衣规格设计[重点]:人体观察与测量及规格设置[难点]:号型及号型系列知识[内容]:1、人体观察与分析2、人体观察与测量3、服装规格设置4、号型及号型系列知识第3章裙装结构[课时]:8课时[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裙装结构设计原理,增强对裙装结构设计要素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掌握裙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求[重点]:裙装基础结构设计、裙装与人体体型关系[难点]:裙装的结构变化[内容]:1、裙装结构种类2、裙装结构与人体体型关系3、裙装结构设计4、裙装变化与纸样原理第4章裤装结构[课时]:16课时[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裤装结构设计原理,提高对裤装系列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掌握裤装原理[重点]:裤装结构设计原理、裤装与人体体型关系[难点]:裤装结构设计与变化[内容]:1、裤装结构种类2、裤装与人体体型关系3、裤子结构设计原理3、裤装变化与纸样原理第5章衣身结构[课时]:8课时[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衣身结构构成原理,提高对衣身结构设计与变化要领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掌握衣身结构的设计与制图能力[重点]:衣身结构的设计与制图能力[难点]:衣身的变化[内容]:1、衣身廓体与衣身结构比例2、衣身结构制图3、省、褶、裥变化4、分割线变化5、衣袋、纽位变化第6章衣领结构[课时]:8课时[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衣领的功能与结构构成原理,提高对衣领结构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掌握衣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重点]:衣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难点]:衣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内容]:1、衣领结构分类2、衣领构成要素3、基础领窝结构4、无领结构5、立领结构6、翻折领结构7、衣领实例分析第7章衣袖结构[课时]:8课时[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衣袖的功能与结构构成原理[要求]:掌握衣袖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重点]:衣袖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难点]:衣袖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内容]:1、衣袖结构种类2、衣袖结构设计要素3、袖身结构及设计4、袖山结构及设计5、圆袖变化结构6、袖山与袖窿的配伍7、圆装袖实例分析8、连袖、分割袖结构第八章整体结构设计[课时]:12课时[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服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要求]:掌握服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重点]:服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难点]:服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制图能力[内容]:1、结构设计优化2、女装整体结构分析3、男装整体结构分析4、童装整体结构分析一、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刘瑞璞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参考书目:1、《服装制图与样板制作》徐雅琴马跃进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女装结构设计与纸样》陈明艳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3、《男装结构设计原理与应技巧》刘瑞璞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浅谈《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
摘要:本文对有些学生在学习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遇到的常见困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对该课程的教学改进有很实际的用途。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一门原理性较强,并需要大量实践相配合才能透彻理解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
有些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常常是进行了了几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仍然有以下一些困难问题出现:①结构图与款式图不吻合;②设计图和人体走样;
③参照资料和笔记才能绘制设计图,抛开书本和资料就无从下手设计;④局限于中间板的设计,不能根据不同体型进行变化;⑤设计图精美,但结构原理和概念模糊不清;⑦多种制图方法混淆不清,对现有各种资料的借鉴和分析有障碍;⑧学习效率因制图方法的不统一而不高;⑨针织服装和童装的教学不够完善。
针对以上学生出现的专业课程学习的困难和问题,下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并提供新的课程教学方法、方式和教学顺序,同时提炼出课程学习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进提供必要的建议。
那么下文就以上学生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分几个方面来阐述,从而为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学习分轻重难点,并学会分析重难点,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高人体部位测量方法和数据的准确性
人体测量的方法在保证数据准确方面很关键,一般的测量方法各
种资料及流派基本相同,但也有几个部位存在争议,主要有立裆长,袖窿深、小肩高、胸宽和背宽等不好测量,在国标中也未阐述详尽的部位。
那么在教学中要把这几个特殊部位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出来。
立裆长需要从大腿根围量至腰围线;小肩高可用颈腰长减去肩腰长。
胸宽背宽可以手臂与躯干交界处量。
控制部位的合理设定。
控制部位依据款式不同设定不同,基本的原理就是一件服装各个典型部位最大和最小的地方,人体净体的控制部位是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胸围、颈围、总肩宽、腰围、臀围,但具体服装具体来定。
例如a字造型的服装就只用设置最上端和最下端的部位,没要的服装就不用设置腰部位。
二、服装国标数据的掌握是结构制图基础
工业版样制作的基本依据就是服装国标。
数据采集于1984年,经过1997的1次修改。
基本的体型数据分类要掌握并熟记,基本的男女中间体各部位也要熟记,是服装结构制图学习的基础,否则后面的学习会很吃力,一知半解。
例如该体型表格就是应熟记的数据之一。
中间体的控制部位有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胸围、颈围、总肩宽、腰围、臀围等尺寸应熟记。
掌握人体之间的号型和档差是进行结构设计变化的关键,这是变化设计的要领。
否则只会死记硬背基本数据,无法进行结构的自由设计。
三、服装放松量的确定
服装的放松量一般依据款式特点、流行和穿着习惯来定,但基本舒适量要根据面料特性而定。
例如如非弹力面料,基本舒适量是4cm。
弹力面料就可以在4cm以下。
四、各部位缝制配合要领的基本原理
需要缝合的部位尺寸基本相等,公差依据部位确定。
例如领窝和领相配合时领窝要比领长,后肩比前肩要长0.3-0.5厘米,这是因为人体的后肩往后突起,前肩向后弯,形成一个圆环状,外弧大于内弧是数学中的原理。
这些相缝合的部位在学习中要弄清其原理和人体特征,才能把数据深入到脑海中去,形成自己根深蒂固不会遗忘的知识。
五、进行由浅入深的结构制图方法教学的安排
比例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易于上手,先讲比例法,让学生对结构设计制图有一定的成就感,才能培养出兴趣和热情,再讲原型法对学生进行结构设计的自由设计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结构制图方法的安排,是符合初学者认识新生事物的规律的。
六、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能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结构设计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和不断保持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就成功了一半。
笔者创新设计的任务驱动结构制图、制作工艺二课合一的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环节就可以牢固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往往对实际操作性强、有具体任务,容易从
可以看到实物效果的课程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有浓厚的持续的学习兴趣,所以立体裁剪和服装工艺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而理论性强、数据公式生硬的结构设计课程总是难以使学生的兴趣持续维持。
新课程模式把立体裁剪、平面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三课程揉和成一个密切配合教学的模块整体,进行互相衔接的互动教学的实训模式。
而以往立体裁剪是被孤立在服装结构设计之外,成为独立设置的选修课程。
七、针织服装和童装内容应适当加入教学环节
传统的结构设计教材中往往忽视针织服装和童装的教学。
适当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点更丰满,不至于在就业中有就业盲区或断层。
教材的改进也是教学完善的一个方面。
总之,以上总结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与学的方法和规律是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姜越.高职院校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改革刍议[j].学习月刊,2008(16)
[2]纵瑞云.浅谈服装结构制图[j].魅力中国,2010,7(1)
[3]李正.试论教学中的服装数据概念[j].东华大学学报,2005:51
作者简介:
毛晓凛,女(1974年1月——),民族:汉,籍贯:浙江江山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服装设计,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