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 是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 重要航线,沟通欧、亚、非三洲的 交通咽喉要道,每天有成亿吨的货 物在这里通行,所以被称为“国际 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 济价值。
运河开通后,英法 两国就垄断了苏伊 士运河公司96%的 股份,每年获得巨 额利润。
纳赛尔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会 社 资
主 苏联 义 阵 营
尖锐对立 激烈斗争
本 美国 主 营 阵 义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 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 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会议通过 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求同存异”原则
视频: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及意义
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
界桥梁”之称。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
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权全部交还给 巴拿马二战后亚非拉地 区掀源自独立运动 并最终取得胜利 的原因?
①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②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人民的力量壮大 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长期斗争发展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 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 不懈斗争,到1999年底,收回运河的 全部主权。
沟通两洋的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 太平洋的通航运河。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 占了运河,变成“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与苏
(2)非洲年
1960年有17个独 立国家,称为 “非洲年”
(3) 纳米比亚的独立
时间:1990年3月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 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 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