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过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作者:袁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5期【摘要】目的分析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过程以及分娩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收治的72例孕妇, 平均分为两组, 各36例, 甲组未接受健康教育, 乙组接受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
结果甲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乙组, 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乙组,P【关键词】产前健康教育;产妇;分娩结果分娩为女性一个自然过程, 且女性的心理因素对分娩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 给予产妇必要的健康教育, 有利于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 缩短产程, 顺利进行分娩。
本次研究中, 给予产妇必要的产前健康教育, 分析其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院选取2013年1~12月收治的定期接受产检的72例孕妇, 年龄为21~31岁, 平均年龄为(26±1.1)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分析处理。
1. 2选取标准所选取的患者均为健康产妇, 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疾病患者, 且产妇获得知情权, 遵医嘱良好。
1. 3方法72例孕妇均分为两组, 甲组未接受健康教育, 仅接受常规的产检。
乙组接受健康教育, 产前健康教育包括:①入院宣教, 产妇入院时, 医护人员有必要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病区环境、医疗设备情况、主治医生、具体作息情况, 消除患者因处于陌生环境产生的恐惧, 有利于平稳心态, 顺利进行分娩。
②产前培训, 每周组织产妇进行具体知识培训, 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指导产妇学习孕期操、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并引导产妇在分娩时, 注意深呼吸配合。
③进行必要的知识宣讲, 每周定期进行举行一次知识讲座, 孕妇以及家属人员均应参加, 并由专业医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授课, 让孕妇对妊娠以及分娩情况有详细的了解, 并明确健康饮食以及正常休息的重要性。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2结果2. 1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两组患者的具体分娩方式, 具体见表1。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
方法: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幷住院分娩的300例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前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接受孕妇学校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孕产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只接受产前常规检查的孕产妇150例为对照组,对分娩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统计其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短,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少(p<0.01)。
结论:孕妇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消除孕产妇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缩短第一、二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2h出血量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推动自然分娩的目的。
【关键词】系统化健康教育;孕产妇;分娩;影响【中途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62-01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不仅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三因素,也与孕妇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1],绝大多数初产妇由于缺乏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误认为自然分娩痛苦大、风险高,对自然分娩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产妇在入院时心理上已倾向于剖宫产,误认为剖宫产是最好的分娩方式。
我院针对孕妇其心理特点,加大了孕产妇学校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力度,优化教育课程,提高孕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使孕妇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分娩[2]。
对推动自然分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年1-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常规检查的3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孕妇只接受产前常规检查和常规入院宣教及待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还参加孕妇学校系统化健康教育,两组孕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无明显的头盆不称、严重的内科及产科并发症,且在年龄、体重、孕周、胎儿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2.1 孕期系统健康教育的策略观察组孕妇定期(每月一次大讲课,每周一次小讲课)上午9-10点在妇产科门诊接受健康教育,同时欢迎丈夫及家属的参与。
产前护理的重要性为安全顺利分娩做准备产前护理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接受的一系列医疗保健和心理支持,旨在确保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产前护理不仅有助于妇女度过整个孕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还可以为分娩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产前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它对于安全顺利的分娩至关重要。
首先,产前护理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孕期并发症。
通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和血液检测,医生可以评估妇女的健康状况,并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在孕期可能会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产前护理提供了一个早期介入的机会,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其次,产前护理可以确保孕妇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在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需要额外的营养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咨询专业的医务人员,孕妇可以得到关于饮食、营养补充剂等方面的指导。
这样一来,孕妇就可以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充分营养,并减少因为营养不足而引起的并发症。
此外,产前护理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准妈妈们了解分娩过程及如何应对产后护理。
通过参加产前教育课程,准妈妈们可以了解分娩的不同阶段、各种分娩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在分娩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呼吸和放松技巧。
此外,产前护理还可以提供关于产后护理的信息,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恢复和适应新生儿的到来。
最后,产前护理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促进孕妇的心理健康。
怀孕期间,孕妇会经历各种身体和情绪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定期与医务人员的交流,孕妇可以得到情绪上的支持和理解。
有时,产前护理还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孕妇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并建立积极的心态,为分娩做好精神准备。
综上所述,产前护理对于安全顺利的分娩至关重要。
通过产前护理,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孕期并发症,确保孕妇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孕妇做好分娩和产后护理的准备,以及提供心理支持,促进孕妇的心理健康。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摘要目的:通过对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深入了解产前健康教育在产科分娩方面的重要意义。
方法:对例住院待产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试验组进行一对一的系统产前健康教育。
结果:试验组孕妇分娩时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1;试验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1阴道助产、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1。
结论: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能顺应孕产妇要求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促进身心健康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孕产妇产前健康教育分娩资料与方法7年6月~8年1月待产的单胎头位正常初产妇例孕周7~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试验组进行一对一的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入院须知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①入院教育:在孕妇入院时发放《母乳喂养》等健康教育资料向孕妇介绍新生儿及孕妇所需物品的准备并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房内悬挂健康教育知识的图片并召集能下床的孕妇配偶观看录像模拟练习并讲授母乳喂养的好处。
②心理指导:指导孕妇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讲解分娩的过程宫缩疼痛持续时间及胎动计数的方法想象一下自己可爱的宝宝在腹中游泳并且快要与妈妈见面了以消除分娩前的恐惧心理使孕妇充满希望并且有信心的接受分娩这一痛并快乐的过程。
③行为指导:指导孕妇在分娩时如何调整呼吸及减轻宫缩疼痛正确运用腹压配合分娩并且利用宫缩间歇时补充能量指导合理进食及体位。
④分娩知识:向孕妇介绍分娩镇痛的方法、使用原则、导乐陪产的原则、产后子宫恢复的情况耐心细致地讲解孕妇担心的问题消除其顾虑。
观察并记录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孕妇分娩时各产程所用时间并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试验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1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1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见表1。
阴道分娩产程时间比较:试验组孕妇分娩时的第1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1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由于社会、家庭和产妇自身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剖宫产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以初产妇惧怕分娩时的疼痛感为主要原因。
由于产妇多为初产妇,缺乏正确分娩的医学知识,产科医生应针对产妇及其家属的实际开展针对性的产前健康教育,注意沟通交流技巧和艺术。
高超的产前健康教育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分娩的基本过程及其在各产程中的注意事项,能够避免和减轻分娩过程中的不适和痛苦,避免和降低剖宫产率[1],提高自然分娩率。
为此,笔者以在白城市医院工作期间接诊的96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不给予产前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产前健康教育,观察分析其对产前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5年白城市医院收治的96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均无剖宫产指征且既往无相关影响妊娠和分娩的疾病史。
产妇的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24.67±2.58)岁。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产前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产妇不给予产前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给予相应产前健康教育措施。
产前健康教育内容。
临产先兆、入院待产、整个分娩过程和分娩方式是产妇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待产前,产科医生要根据与产妇沟通交流了解产前的重要反应的类型和程度,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工作,使之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和降低恐惧心理的产生和程度。
产科医生要向产妇介绍医院和产房环境,使之尽快适应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迅速消除产妇内心的陌生、恐惧心理[2];为产妇讲解和分析分娩的整个过程,使之充分了解分娩过程和注意事项[3];要让产妇了解和掌握分娩过程中的技巧,使之合理运用相关技巧来减轻疼痛感和惧怕感。
要让产妇明白自然分娩的优点和安全可靠性,尽管其疼痛感高于剖宫产。
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随机各选择48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为定期产前检查、按期参加孕妇学校培训。
对照组为只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
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健康知识水平,提高母儿健康。
【关键词】孕期健康教育;分娩结局【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89-0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也逐渐提高,对于如何优生优育也日益重视。
但人们对于孕期的保健知识却有失偏颇。
孕期进行正规健康教育可降低分娩期母婴的疾病,提高母儿健康。
我院自2009年设立孕妇学校,对孕妇开展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自愿参加孕妇学校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48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参加孕妇学校只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4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
所有孕妇排除胎位异常、多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高危因素。
两组孕妇年龄、身高、文化程度、孕周、妊产次、健康状况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孕妇初次产前检查即到孕妇学校建卡,并设定相关课程,孕妇及家属定期参加培训。
其内容包括:孕早中晚期的生活与保健、营养与饮食指导、孕期用药相关知识、如何进行产前检查,如何数胎动,关于镇痛分娩、分娩方式的选择、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宣教。
培训方法包括:课堂培训、各种操作示范、产程及分娩模拟训练等;妊娠晚期带领孕妇及家属熟悉产科环境及产科医护人员。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经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分娩影响发表时间:2012-10-29T11:11:07.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肖超苏[导读]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肖超苏(安徽省黄山市妇幼保健所妇产科 245000)【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焦虑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所分娩的孕妇分为术前健康教育(实验组)及未参加术前健康教育(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孕期焦虑状况及对分娩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孕妇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并且实验组孕妇分娩时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剖腹产率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顺产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孕期焦虑症状随着孕程进展明显加重,健康教育可增加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地缓解孕妇在这一阶段的焦虑心理。
同时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教育焦虑情绪分娩方式【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086-02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孕期健康教育是保健专业人员工作的重要部分,孕产妇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尤其是妇幼保健人员对孕产妇在产前、产时、产后各个阶段从心理、生理、文化、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向孕产妇传授有关妊娠分娩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调动孕产妇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促进其身体恢复健康。
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但却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使孕妇出现一系列心理及情绪方面的变化。
焦虑是心理应激中最常见的反应,适当的焦虑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而过度的焦虑可能对分娩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使产妇在分娩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分娩痛苦,缩短产程是产科工作的重点。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中的重要意义
妇产科是涉及女性生殖生理和健康的领域,健康教育在其中具有重要意义:
1. 预防妇科疾病:通过对女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掌握正确的生殖卫生知识,预防妇科常见病和疾病的发生,例如乳腺疾病、月经不调、闭经、宫颈炎等。
2. 提高妇女的生育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妇女了解怀孕、分娩及产后护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妇女的生育率。
3. 提升优生优育意识: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女性对于优生优育的意识,倡导合理生育和避免无意怀孕,从而改善新生儿和孕妇的健康状况。
4. 促进女性心理健康:女性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遇到心理上的问题,例如月经、怀孕、分娩、更年期等,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体会屈萍(运城市541总医院,山西运城043801)方面的教育,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个体化的出院指导,嘱患者在家严格遵守,必要时电话咨询。
2.5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支持向家属讲解说明家庭的支持能帮助患者克服因慢性疾病折磨而产生不遵医的懈怠情绪[3]。
要让家属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指导家属要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帮助支持患者。
告知家属在探视时谈论话题不要集中在病情或家庭经济上面。
耐心地指导家属掌握相关知识,做好患者的督促、配合,使患者增加主动性,及时改变不良习惯,建立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
2.6护理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护士要主动自觉地学习和钻研,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社会、人文、心理、文化等多元化的知识,加强健康教育的培训,运用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这样才能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于2004年6月-2007年12月期间,收治了203例诊断明确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通过对所有的患者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85%的患者能较好地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建立了有利于疾病的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各种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70%的患者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1王冬菊,王蕾.431例肝硬化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5,116(7):25~262周武琴,周方萍.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5,6(3):175~1763李慧,王蓓,黄歆.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4):45~46作者简介:李筱芬,女,1964年出生,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收稿日期:2008-07-29)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了解。
护士只有了解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状态。
孕期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方法将自愿参加孕期健康教育20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未参加孕期健康教育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
结论孕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自然分娩;孕期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临床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19-02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高居40%以上,一些基层医院甚至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了病理因素,更多原因在于对自然分娩认识不足,害怕疼痛、恐惧心理导致,孕期健康教育可有效改进人们对自然分娩的科学认识,提高自然分娩率。
现将本院对孕产妇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来本院门诊就诊身体健康单活胎初产妇200名,其中自愿参加孕期健康教育者100人,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未参加孕期健康教育者100名,设为对照组。
2组均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观察组年龄(258±351)岁,对照组年龄(261±338)岁,两组在身高、体重、受教育状况等一般情况方面无本质性区别,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观察组①至少接受3次以上健康教育。
采用理论授课、发放书面资料、答疑讨论、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并开通24小时电话咨询热线随时解答学习班孕妇提问。
②孕期健康教育内容:讲解自然分娩对孕妇及胎儿的好处及剖宫产的手术指针;指导检查,产前健康指导,包括科学喂养、均衡膳食;学习各种自然分娩技巧,鼓励孕妇在孕期进行适当体力锻炼。
122 对照组 200名产妇从怀孕到分娩未参加一次孕期健康教育。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的影响。
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待产的产妇1425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进行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只给予几种减轻疼痛的方法。
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分娩时担心恐惧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研究表明通过产前健康教育可降低剖宫产使产妇分娩时心理状态稳定而且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标签:产前健康教育;分娩;心理状态
为了促进健康教育在产科的深入开展,笔者对2005~2010年6月份652例足月妊娠临产的孕妇进行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发现凡进行健康教育的孕妇在分娩时产程短,剖宫产率有所下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10年6月以来笔者所在医院待产的单胎头位并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42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为652例,对照组773例,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孕周38~42周,胎心音规律。
宫口开大均小于3 cm,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异常现象,研究组产妇进行一对一的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只进行简单的产程指导。
1.2方法
1.2.1分娩知识教育研究组产妇刚入院时组织产妇进行观看分娩的录像,并有专人进行讲解,让他们对分娩知识有所了解,并让他们知道分娩是自然现象。
1.2.2介绍几种减轻腹痛的技巧。
1.2.3心理疏导针对孕妇临产时容易害怕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行一对一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2结果
2.1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比较,见表1。
从表1可见,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2两组产妇心理比较,见表2。
从表2可见,研究组产妇分娩时心理状态稳定,担心恐惧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3.1产前健康教育促进了自然分娩,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远远低于国内报道
的40%~60%之间,通过产前健康教育让产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自然、正常、健康的过程,产妇和胎儿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教育后自然分娩意向明显提高,无指征和指征不足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1]。
3.2产前健康教育使产妇在分娩时心理状态稳定,担心恐惧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资料表明,98%的孕妇恐惧产程中的疼痛,临产时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及其他内分泌激素减少,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剖宫产概率增加[2]。
通过产前健康教育产妇在分娩时不再紧张,心理状态稳定,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马玉美,郑玲,朱敏.产前教育对分娩期的作用.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5,20(9):1051-1052.
[2]赵玉芳,何仲,薄海欣.影响无剖宫产指征选择方式因素的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35-36.
(本文编辑: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