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堂教学同步练习题精选【积累·感知】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逼狭___险峻___崎岖___阻抑___一___千里(xiâ)___山叠岭(cóng)绝壁断___(yá)___流滚滚(zhuó)二.形似字注音组词狭()____浊()____境()____峻()____侠()____蚀()____竟()____竣()____竞()____俊()____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整个词语①浩浩荡荡:②一泻千里:③亦复如是:④奇趣横生:四.根据课文把下列对象的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①民族生命的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类历史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艰难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①“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分别指代什么内容?②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么精神,现在还需要这样精神吗?③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二段与第三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④作者为什么要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联系起来?【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逼狭____崎岖____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3.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阅读附答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①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②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此。
③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
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不能够感觉到的。
⑤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本文来自]1.请概括本文的论点(3分)国民要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民族生命进程中崎岖险阻的道路。
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②段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生命的进程是艰难曲折的。
(3分)3.文章第③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3分)答案:突出(或“强调”)乐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或“战胜困难的乐趣”“跟困难作斗争的乐趣”“乐于挑战艰险的精神”等)。
[本文来自]4.文章第④段“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壮绝的景致”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历史事件例如: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等)。
(2分)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色方面选择一点,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精品】六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鲁教版10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给加点词注音。
险峻.()崎.岖()浩浩荡荡.()丛.山叠岭()沙漠.()曲.调()浊.流滚滚()绝壁断崖.()参考答案:jùn qíshāng cóng mò qǔzhuó yá(解析:考查学生对于拼音的掌握情况。
)二、根据拼音填汉字。
阻_____(yì)悲_____(zhuàng)一_____(xiè)万里雄_____(jiàn)平_____(tǎn)_____(jiān)难险阻参考答案:抑壮泻健坦艰(解析:考查学生对文字的掌握情况。
)三、形似字组词。
狭( )浊( )境( )峻( )侠( )蚀( )竟( )竣( )参考答案:狭隘浑浊环境峻岭侠客腐蚀究竟竣工四、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整个词语。
①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回环曲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亦复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雄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浩浩荡荡:形容广阔或壮大。
②回环曲折:弯曲环绕。
③亦复如是:也像这样。
④雄健:强健有力。
(解析:考查学生词义的理解和掌握。
)五、根据课文把下列对象的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①民族生命的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类历史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艰难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
②旅行。
③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④江河曲折宛转。
(解析:掌握课文中词语的比喻意思。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阅读训练附答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训练【基础训练】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艰难逼狭崎岖B.境界断崖险峻C.叠岭魄势险阻D.旅途浩荡雄健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B.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山路。
C.但这种状美的趣味,没有雄键的精神是不能感觉到的。
D.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仰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雄健:强健有力。
魄势:气魄和气势。
B.崎岖:形容路面凸凹不平。
景致:风景。
C.趣味:使人偷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逼狭:狭窄。
D.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阻抑:阻挡。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民族精神颂。
B.课文通篇使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
C.课文中作者所说的“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D.课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一句告诉我们: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这种雄健的精神应该像长江、黄河一样浩浩荡荡,应该有沙漠、山峡阻遏不住,一泻万里的魄势。
5.下文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A.,。
,,,。
,B.,。
,,!,,C.,,,,,。
,D.,,,,,,,6.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B.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阅读附答案精段精析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
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杨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浓浓、一泻万里的魄势。
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要知在很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中的“不全是平坦的”能否改成“全不是平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2小节中“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于旅途的人”中的“老”,与下面选项中的“老”意思一样的是()A.老房子B.老手C.老地方D.老早4.“在这段道路中,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的“亦”照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怎样理解本文的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互换位置,并不改变题意,你同意这个观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不能,“不全是平坦的”是说有些地方坎坷不平,而“全不是平坦的”是说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是平坦的。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达纲练习【同步达纲练习】
1、辨字组词:
境()侠()
竟()狭()
竞()峡()
2、解释以下词语中加粗的字:
亦复如是()老于旅途()
奇趣横生()奇绝壮绝()
3、依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应该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在这悲壮
的歌声中,走过这险阻的道路。
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
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
A、献出歌曲艰难建设
B、拿出歌曲崎岖建设
C、拿出曲调崎岖建造
D、献出曲调艰难建造
4、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作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B、本文是用散文形式写的一篇民族精神颂。
C、文章通篇使用比喻,说理与抒情相结合,气魄豪壮,意味隽永。
D、本文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目的是号召国民抓住民族逢新的
转机,去开创国家历史的新纪元。
5、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
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境界竟然竞赛;侠义狭隘峡谷
2、这样老练、富有经验层出不穷地极
3、C
4、D
5、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开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参考答案与提示:(从“自主探究”开始)1、本文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
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
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指的是民族精神,联系文中“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3.作者在文章第二段中说明了民族生命的进程有两种境界--宽阔和逼狭,重点说的是逼狭险峻的境界。
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明了人类历史生活的两种境界--坦荡和崎岖,重点说的是崎岖险路的境界。
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义上更进一步。
第三段还说明了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
4.作者所说的"趣味"正是承接上文所说的人类历史生活中所遇到的崎岖险路。
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
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
文章中多次出现“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后才感悟到的趣味,它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
5.明确: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浪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一系列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等7.宽敞平坦8.有时流到……极其险峻。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阅读答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阅读答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①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②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峙,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③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
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不能够感觉到的。
⑤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注: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7年牺牲于北京。
1.请概括本文的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②段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生命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3.文章第③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文章第④段“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壮绝的景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色方面选择一点,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1、国民要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民族生命进程中崎岖险阻的道路。
2、艰难曲折。
3、突出乐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4、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
5、略。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认识深刻、见解独特的再加3分。
语言表述不清的酌情扣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