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942.00 KB
- 文档页数:26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一、政府与政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1、我们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是却无法远离政治。
政治处理的是人们公共生活的事务。
政治是利益的权威分配形式。
2、每个人的一生都得与政治打交道。
二、政治的缘由:为什么我们需要政治1、人类公共生活的困境(1)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体(2)人的不确定性与有序性(3)人的竞争性与和平相处的愿望之间的矛盾(4)人的需求的相对无限性与资源的相对稀缺之矛盾2、人类共同生活如何可能?首先,应当建立一个为大家共同承认和接受的公共规范体系,使人的行为能够规则化,有序化,使人能够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其次,要想使这个规范体系有效率,必须建立一个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处理纠纷的机制。
三、政治的逻辑1、政治的目的(1)逐利与求善:人的政治特性(2)有机共同生活下的特定利益结构(3)权力作为权威的利益与资源分配者(4)规则的约制作用与实现良好的共同生活(5)矗立在社会之上的国家共同体2、国家的目的:保障安全,保障秩序,满足基本的社会正义四、与政府相关的基本概念(一)政府的概念1、政府的特征(1)权威的广泛性(2)成员的非自愿性(3)暴力的垄断性(4)权力的合法性。
(二)政府的外延1、广义政府: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机关的总和。
2、狭义政府:指行政机关3、更狭义的政府:中央行政机关的中枢机构。
(三)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包括执政党、人大、政府、政协等组织体系的总和。
五、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基本特点(一)政府面临的基本环境:二元社会与三个世界(二)转型中的社会1、市场体制;2、社会道德;3、政府管理体制:行政权力的双轨制(二元权力政府)与政府超载;4、社会组织与监督体制;5、社会组织方式:后(半)单位社会;6、发展方式。
7、地方发展的不平衡第一章一、当代中国行政区划与政府机构的层级、数量和类型1、中央政府(国务院);2、省级政府;3、地市级政府;4、县级政府;5、乡镇政府二、行政组织体系(一)中央政府行政组织体系1、国务院组成部委2、直属特设机构3、直属机构4、办事机构5、直属事业单位6、部委管理的国家局7、临时协调机构8、中央部委内部层级结构(二)地方政府行政组织体系1、各政府层级对口部门(厅、委、局、科)2、办公机构3、纪检、监察机构4、特设机构5、派出机构三、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划分1、立法领域权限划分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等;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
《当代中国政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行政管理等专业开课学期:第7学期学分:3学分主讲教师: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基本制度、运作机制和实践发展过程,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理论,正确认识中国政府,能够理解和分析中国政府以及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体制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一、我国政治体制的宏观构建阶段二、我国政治体制的动荡时期三、我国政治体制的制度化重建和完善时期第二节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一、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三、人民民主管理原则四、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第三节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当代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二、当代中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一国两制第四节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构成要素一、政党二、人民代表大会三、国家元首四、政府五、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六、军事机关七、人民团体思考题1.试分析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中的宪政结构。
2.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政体。
3.试从特别行政区制度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4.我国政治体制的构成要素。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领导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组织制度一、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一、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二、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三、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四、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派出机关和工作部门第三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性质和内容一、政治领导二、思想领导三、组织领导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基本表现第四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一、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二、党指挥枪三、党管干部四、组织和动员社会五、思想政治工作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3、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有哪些区别?4、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5、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有哪些?分别处于什么样的地位?6、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是怎样设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7、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有哪些?分别发挥什么样的作用?8、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常设工作部门有哪些?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职能?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0、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是什么?第三章中国的行政区划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的行政区划与基本结构一、行政区划及其特点二、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结构三、我国行政区划的发展第二节我国行政区划的类型与行政区划的审批一、我国行政区划的类型二、我国行政区划及其变更的审批权限第三节我国的城市行政区划一、我国城市的类型与城市的发展二、我国城市的设市标准第四节我国行政区划存在的问题一、我国行政区划存在的弊端二、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问题第五节我国行政区划的改革与发展一、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二、行政区划改革的要点三、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四、行政区划改革的构想思考题1. 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样?2. 我国行政区划的是如何发展演变的?3. 我国行政区划有哪几种类型?4.我国行政区划的审批权限是如何划分的?5.我国城市分为哪几类?6.我国设立城市的标准是什么?7.我国行政区划的弊端主要有哪些?8. 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应该是什么?9. 我国行政区划应该如何进行改革?第四章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课时:1周,共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实践中的中国政府职能一、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学说与中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二、中国政府职能的配置三、中国政府职能的发展演变第二节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机制二、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三、政府职能转变的障碍第三节中国政府职能的重塑一、政府职能内涵的重构二、政府职能模式选择三、政府职能结构的调整思考题1.中国政府职能是如何配置的。
第一章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1、以中共中央为核心的“6+1+2”体系:党: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政:国家主席、中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军:中央军事委员会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十六大,修订了党章关于申请入党人员身份的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将原来的“其他革命分子”改为“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
3、党委1与党2组的区别:产生方式:1有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2由上级党委决定任命1可以批准接受党员2不可以1可以对党员进行纪律处分2不可以1可以召开党代会或党员大会,选举出席上级党代会的的代表2不可以1有下级组织 2没有 1与下属党委党组织的关系式领导关系 2是指导关系。
4、中国中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
三个组成机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5、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设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之后,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任期5年。
6、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只设在中央和省两级。
存续时间:1982年-1992年。
发挥参谋咨询作用,同时,在政治生活中充当弹性因素。
7、全国人大四项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5年一届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
九届人大之后,会议时间基本稳定在每年的3月5日,这种不断提前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政治生活不断正常化的一种重要表现。
人大会议形式:预备会议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通过议程和做其他的会议准备主席团会议:是全国人大的领导机构,负责主持全国人大会议全体会议:是全国人大行使权力的基本形式。
代表团会议:代表的主要会内活动形式,包括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两种形式。
8、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采取间接、差额的方式选举产生。
浅谈当代中国政府基本架构,主要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作者:魏福多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2期【摘要】在分析研究当代中国政府时,首先要了解中国政府的执政方式及政府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承担的职能角度,了解并掌握政府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本文从纵向的政府层级划分和横向的职能划分两个角度探讨当代中国政府。
【关键词】政府;架构;关系在研究中国政府时,首先要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最大的政党,也是中国政府唯一的执政党,在中国的政府事务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在研究中国政府时,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历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不作展开描述。
一、政府的含义及职能(一)政府的含义政府是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分割原则,以暴力统治为依托,组织起来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政府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则泛指各类国家权力机构,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定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的机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狭义的“政府”概念仅仅是指国家机构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构。
1、广义政府:即指一个国家内行使国家权力的全部组织体系。
在不同的国家,从广义上看,主要在以下不同的含义上使用政府概念(1)在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政府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经常被使用。
例如,当国家领导人和外交代表,如国家主席、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外交部长和大使,在讲话或文本中谈论“我代表国政府”时,他们指的是“中国政府”代表中国政府的全部或整个中国国家机关。
(2)政府等于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的总和。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在政党政治的意义上,政府和政党是一体的,这是当代大多数国家的现实。
2、狭义政府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国家政治权力体系的组织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人民政府行使行政权。
这是在日常管理与生活中通常使用的狭义政府的含义。
第一章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1、以中共中央为核心的“6+1+2”体系:党: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政:国家主席、中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军:中央军事委员会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十六大,修订了党章关于申请入党人员身份的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将原来的“其他革命分子”改为“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
3、党委1与党2组的区别:产生方式:1有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2由上级党委决定任命1可以批准接受党员2不可以1可以对党员进行纪律处分2不可以1可以召开党代会或党员大会,选举出席上级党代会的的代表2不可以1有下级组织2没有1与下属党委党组织的关系式领导关系2是指导关系。
4、中国中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
三个组成机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5、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设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之后,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任期5年。
6、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只设在中央和省两级。
存续时间:1982年-1992年。
发挥参谋咨询作用,同时,在政治生活中充当弹性因素。
7、全国人大四项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5年一届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
九届人大之后,会议时间基本稳定在每年的3月5日,这种不断提前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政治生活不断正常化的一种重要表现。
人大会议形式:预备会议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通过议程和做其他的会议准备主席团会议:是全国人大的领导机构,负责主持全国人大会议全体会议:是全国人大行使权力的基本形式。
代表团会议:代表的主要会内活动形式,包括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两种形式。
8、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采取间接、差额的方式选举产生。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府概述第一节:国家与政府一国家——社会共同体包括土地、人民、主权三要素二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广义:立法、行政、司法、国家元首(4种)狭义:行政机构中国:狭义和外国一样。
广义政府为6种:中共组织、立法机关、国家元首、军事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第二节:国家形式一、概念国家形式是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
包含: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横向结构) 国家结构形式(纵向结构)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1、西方:(1)君主立宪制包含:二元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包含:议会制总统制(标准、半、超级三种)委员会制2、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制3、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三、国家结构形式1、单一制:中央领导地方2、复合制: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两种3、中国:(1)性质:单一制(2)理由三点:历史传统;民族分布(大小不均);民族融洽。
(3)特点:(三点)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第三节:政府职能与政府特征一、政府特征1、公共性2、普遍性3、强制性4、非营利性二、政府职能1、一般定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1)两职能说:对内(内政),对外(外交)(2)三职能说:财政,国防,内政(公共工程)(3)新两职能说:解决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据此分为三种类型:基本职能(小职能)中型职能积极职能2、中国政府职能(1)政治统治(2)经济管理(3)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4)监督控制社会第二章当代政府的权利结构及其关系第一节:政党与政府一、基本概念1、政党制度(体制):政党领导或控制政权,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制。
当代政治是政党政治。
政党主导社会政治权力和公共管理活动,成为普遍现象。
2、西方政党制度:实行多党制,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亦称政党政治。
3、中国政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中共的组织体系1、概况:分为三层:中央、地方、基层2、中央组织(名称、性质、产生、任期、人数、备注):3、地方组织:4、基层组织(1)定义:基层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及以下,部队连队及以下,以及其他基层单位。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教案(五篇)第一篇: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教案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授课教案第一章总论本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1.政府和行政的相关知识。
包括政府的定义、起源、属性;行政的定义,行政的主体与客体。
2.宪法与政府的关系。
包括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四部宪法,即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现行宪法对国家制度和政府体制的规定。
3.政党和政府的关系。
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党政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学习重点(一)当代中国行政的特点当代中国行政的特点表现为行政主体的党政一元化、行政权力的集权化、行政组织的层级化和部门化,以及行政权威的人格化倾向等方面。
行政主体的一元化。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体系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它作为政府本身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存在,并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党和政府共同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形成了行政主体的党政一元化。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的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党在政治权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党在行政管理方面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主体,而政府却成为党的执行机构。
行政权力的集权化。
行政权力的集权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党政关系上,行政权力向党的系统集中,并最终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局面,权力过分集中于党;二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缺少自主权;三是在政府和经济组织的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形成政企不分、政企合一的局面,企业缺少自主权,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行政组织的层级化和部门化。
当代中国在行政组织结构上,鲜明地表现出纵向层级化和横向部门化的特征。
在纵向结构上,有中央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五个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又细分为若干层次。
如中央政府下面又分为部(委)、局(司)、处等层次,形成了层层隶属、层层节制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在横向结构上,每级政府又分为综合部门、职能部门。